北京時間11月1日凌晨,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簡稱iGEM)在美國波士頓落下帷幕,由中國海洋大學12名本科生組成的中國海洋大學代表隊OUC-China第六次代表學校參加該項比賽,並首次奪得全球金獎,展示了中國海大學子的風採,為學校贏得榮譽。
▴團隊成員在作品展板前合影
中國海洋大學iGEM團隊OUC-China繼2011年參賽以來,先後獲亞洲銅獎、亞洲金獎、全球銅獎、全球銀獎,並獲得2014年度「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稱號,成績逐年穩步提升。2016年,全球共300多支團隊參加比賽,共有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史丹福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40支代表隊獲得金獎。
2016年,OUC-China iGEM團隊成員分別是海洋生命學院姜玉、傅肖依、陳瑞珉、費麗江、李藝斐、丁文群、張喆宇,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馬智鑫、王藝斯,水產學院焦澤鑫,數學科學學院陳遷,工程學院易威,團隊以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生命學院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科研創新實驗室、中國海洋大學創新創業基地為依託,採取自我組織、自主管理、自由選題的方式來運行。
▴原核基因表達轉錄機製圖
今年,OUC-China參賽項目是「Cistrons Concerto」,意為「順反子協奏曲」,通過合成生物學的手段在多順反子中引入莖環結構,探索一種原核基因表達的轉錄後新型調控機制,並通過系統生物學建模和分析,旨在開發多個目的基因在大腸桿菌中的按一定比例定量表達的新方法。在世界級遺傳工程大賽的舞臺上,海大學子積極與國外一流大學進行深入的交流與討論,開拓了國際視野,展示了海大學子的進取精神。
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於2003年創辦,是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領域的頂級國際性學術競賽。
iGEM為世界各地大學生交流提供了新型的學術交流平臺,並積極推動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的發展,目前已成為該領域的國際頂級大學生科技賽事,每年均吸引數百支國內外知名高校的代表隊參賽。2014年,iGEM競賽共有來自全世界40多個國家的245支隊伍參加,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劍橋大學、史丹福大學等世界頂尖學府的代表隊;2015年僅亞洲賽區的隊伍就達到了57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均組隊參賽。
iGEM比賽要求學生自主選題,利用課餘時間合作完成相應的實驗工作,充分鍛鍊了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對於科學的熱情。參賽學生可將研究所取得的有用成果(基因表達調控元件)提交給競賽組委會統一保存,無償供全球的科學家共享參賽隊伍的研究成果。此外,該項競賽為不同國家、不同專業的大學生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的國際舞臺,為新思想火花的誕生提供了獨特的機遇,為合成生物學和系統生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擴展閱讀】iGEM團隊:我們是一群不只會倒平板的瘋子
來源 / 海洋生命學院
編輯 / 劉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