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禮拜,在小區的寶媽群裡看見有寶媽討論,小區裡面有一個4歲的男娃,因為長期積食,導致脾胃虛弱,經常出現腹瀉、腹脹、嘔吐等情況,某天突然疼痛難忍,半夜就被急救了。說到這個孩子,很多寶媽都表示很無奈,因為導致孩子積食脾虛的根本原因,竟然是因為「大人飯」。
孩子在六歲前,脾胃都是比較脆弱的,一旦家長餵養不當,或者是亂給孩子吃東西,孩子很容易就會損傷脾胃,出現積食脾虛的情況,影響身體健康。
一、孩子脾胃發育過程中,這三個「坑娃」習慣,很傷孩子脾胃
1、經常吃寒涼的食物
孩子年紀小,脾胃本身就比較敏感,一旦經常吃寒涼的食物,就會直接增加孩子的脾胃負擔,影響脾胃的正常消化,甚至會影響發育。而寒涼的食物吃多了,就會讓孩子變得容易生病,所以,一些寒涼的水果、冷凍的食物都應該少給孩子吃。
2、跟孩子生氣,情緒不佳
這點往往很容易被家長忽略,有些家長見孩子不好好吃飯,或者是吃東西的時候,總是吃很少,就會去跟孩子生氣,強迫孩子多吃,但是這樣的做法,會導致孩子「討厭」吃飯,甚至情緒起伏大,影響孩子的脾胃消化,很容易出現積食的情況。
3、經常吃「大人飯」
有的家長見孩子可以吃「大人飯」了,就會給孩子準備一些添加了調料的食物,如:雞精、醬油、鹽等,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脾胃都是比較脆弱的,經常這樣吃,孩子的脾胃會受損,甚至影響發育。
二、年紀小的孩子,過早進食「大人飯」,對脾胃傷害大
1、缺乏營養
孩子在吃「大人飯」前,一般都是以母乳和奶粉為主,比較清淡。而「大人飯」添加的食材和調料比較多,剛剛接觸的孩子,很容易會出現積食的情況。一旦家長不重視,長期的積食,就會影響身體會營養的吸收,導致孩子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2、脾胃虛弱,積食反覆
很多孩子都沒有細嚼慢咽的習慣,特別是剛剛接觸「大人飯」的,很可能直接就將食物吞進肚子裡面了,因此,家長在準備食物的時候,儘量準備得軟一些,讓孩子容易消化些。如果直接吞食「大人飯」,很容易會導致孩子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導致孩子的脾胃運化變差,出現積食的情況。
3、食鹽攝入多
很多「大人飯」裡面都添加了很多的食鹽去調味,對於孩子來說,一旦經常大量的攝入鹽分,就會很容易導致鈣和鋅的流失,影響孩子長高。
三、孩子如何正確的攝入食鹽比較合適呢?
營養師建議,處於發育階段的孩子,在一周歲前儘量不要食用任何的調味品,一周歲至兩周歲的,每天攝取的鹽分不宜大於1g,兩周歲至三周歲的不宜超過2g,未滿五周歲的不宜超過3g。
四、想要孩子長高長肉,把脾胃養好很重要!三個方法,養護脾胃
1、飲食有節制
家長給孩子準備的食物,應該以清淡、易消化的為主,每餐最好是規定好孩子的進食時間和進食量。日常飲食攝入要注意營養均衡,避免孩子挑食。
2、養護脾胃
孩子的脾胃問題多與飲食相關,所以,想要孩子脾胃好,不積食,調理脾胃很重要,日常家長可以多給孩子吃一些幫助健脾消食的金棘酸棗鋅,通過食療的方式去幫助孩子提高消化,促進脾胃的運化,當孩子的脾胃好了,身體發育長高長肉,家長就不用愁了!
孩子脾胃好了,運化就好,營養吸收就不愁了。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遇到了積食、脾虛的問題,家長一定要上心,千萬不要因為忽視,而耽誤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3、加強身體鍛鍊
喜歡運動的孩子,身體素質也比較好,適當的運動能夠幫助孩子促進脾胃的吸收,提高運化能力,而且還能增強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