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綠茵閣為啥改名了

2020-12-22 大河網

  河南商報記者 楊桂芳 楊益瑩

  「雙11」前後,許多餐飲品牌都卯足了勁,推廣自己的品牌。

  然而,在鄭州西餐界響噹噹的綠茵閣,偏偏在這個時候捨棄用了十五年的名字,悄悄改名為悅麗怡景。

  實際上,綠茵閣並不是本土品牌,此次改名,是否意味著和武漢的「半秋山」一樣,告別「加盟」模式,開啟本土西餐品牌探索之路?它的改名又透露出餐飲企業的哪些動向?

  【原因】

  合約到期主動改名

  15年加盟費上千萬

  

  「難道綠茵閣被轉手了?」鄭州天下城小區居民王女士是綠茵閣健康路店的顧客之一,對於綠茵閣改名,她格外留意,「十多年的店了,為啥忽然就改名了呢?」

  11月11日上午,河南商報記者在該店看到,餐廳的店名已經更改,同時,飯店的菜單及其標識也已經更換,店內的裝修未有變動。

  對於此次改名,鄭州綠茵閣餐飲連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綠茵閣)副總經理李帥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有加盟費過高、和總店經營理念不合等綜合因素。

  他解釋說,鄭州綠茵閣是廣州綠茵閣2003年以半直營形式入駐鄭州的,後來改為加盟形式,至今已經發展到10家店面。而今年雙方加盟合同到期,公司(鄭州綠茵閣)考慮到長遠發展,決定改名。

  李帥透露,作為加盟店,除了開業時要一次性交納加盟費外,每個店每年還要按營業面積交納加盟管理費。從2003年到現在,鄭州綠茵閣交納加盟費用高達千萬元。

  對於經營理念問題,他舉例說,鄭州綠茵閣剛開始為半直營形式,入鄭前兩年遭遇「水土不服」,接連虧損。後來轉為加盟形式,並調整餐飲形式、降低價格、口味本土化,經營才算有了起色。

  

  

  【方向】

  將會向小門店擴張

  餐牌向本土化調整

  

  據悉,廣州綠茵閣成立於1989年,已經有28年歷史,在2016年,其在全國的門店已超過上百家。

  作為進入鄭州較早的西餐界品牌之一,其到達鄭州後亦備受關注。此次改名,是否會影響其品牌辨識度呢?

  李帥認為,武漢綠茵閣五年前更名成了半秋山,杭州綠茵閣更名為桂三秋,其經營都還不錯,此次改名有一定先例。另外,鄭州綠茵閣的客戶群體相對穩定,店面輻射範圍已經形成,因此改名後對顧客影響不大。公司在餐牌上作了許多調整,其和廣州綠茵閣餐牌重合度不足10%,餐飲口味也已經本土化等,因此,名為綠茵閣,卻已經不是「綠茵閣」了。

  他透露,此次改名,僅限於鄭州的10家店,在11月全部更名完畢。明年,公司(鄭州綠茵閣)將會大力在鄭州布點,開設100多平方米的小店,並提供外賣服務。對於這一方向,他坦言,15年來,鄭州的地理區域快速拉大,而鄭州綠茵閣才開了10家店面,發展速度緩慢,錯失了不少機會。

  

  

  【觀察】

  西餐不再一家獨大

  品牌更迭速度加劇

  

  有業內人士認為,鄭州綠茵閣改名,也反映出西餐市場已經不再一家獨大。

  他舉例說,10年前,鄭州西餐品牌不多,而這幾年,新型西餐品牌快速湧現,而且各具特色,比如祖母的廚房西餐廳、5號公路餐廳、俄式廚房、動物園西餐廳等,靠表演或特色環境,在老一代品牌中快速撕開裂口,並快速「複製」。比如動物園西餐廳,四年時間裡,已經在錦藝城、熙地港等大型商場開了7家店面,並向鞏義等地方擴張。

  「西餐廳已經不是人們原來想像的那種高大上了,現在反而有了『網紅店』的性質。」他說,「這兩年,很多知名的老餐飲品牌如履薄冰,尋求在市場突圍的辦法。」

  李帥也認為,這兩年新的餐飲形式出現,烹飪設備、技術等升級速度加劇,對於加盟店而言,需要快速調整方向,適應市場。「以前關門的都是路邊小店,現在關門的多是連鎖餐廳。」他感嘆說。

  對於新型的餐飲消費趨勢,在俄式廚房一位經營者看來,現在的消費者更注重就餐體驗。她舉例說,帶有異國風情的表演會給客戶帶來好的體驗,另外,每逢節假日,門店會通過和商場聯合舉辦活動等形式,將美團等線上流量轉化為線下消費。

  而鄭州一商場餐飲負責人認為,傳統的老店有著「老店」的優勢,也有著「缺乏口味挑戰、菜品更新緩慢」等弊端。他認為,對於西餐加盟品牌而言,加盟費、管理費、商場租金及管理費等,是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另外加上在同一商場內往往多家同類餐飲競爭,加盟店營收方面往往舉步維艱。

  「店面稍有不慎就會被甩在後面。」對於餐飲競爭環境,李帥舉例說,僅錦藝城就有5家西餐廳。而鄭州西餐廳大大小小有數百家,改名後的悅麗怡景將堅持定位大眾化西餐市場,以高端食材、普通消費,適應新的消費趨勢。

相關焦點

  • 改名「悅麗怡景鄭州」綠茵閣「兩年多」謝幕了
    對鄭州未來西餐發展有何啟示?「綠茵閣」這個名字,鄭州很多80後、90後甚至00後不會陌生。不過,他們當中的大部分,關於這個名字的記憶,停留在若干年前。十多年來,許多鄭州人都經常光顧的「綠茵閣」,於2017年10月改名為「悅麗怡景」,之後漸漸淡出鄭州人的視野,而生意每況愈下,市區內門店數量從十多家減少至2019年底的五六家。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就在餐飲業紛紛復工的節點,這家陪伴了鄭州人17年的西餐廳,關閉了所有直營門店,悄然落幕。
  • 一代人的「青蔥」記憶「綠茵閣」閉店,鄭州人的「啟蒙西餐」落幕
    近日,在鄭州,關於「綠茵閣」閉店的消息不脛而走。6月19日,經證實,「綠茵閣」在鄭州的門店確實均已閉店。  一家餐廳為何如此受關注?原來,鄭州綠茵閣是廣州綠茵閣的加盟品牌,於2003年來到鄭州,是當時鄭州最早的一批真正意義上的西餐品牌,甚至有鄭州人的「啟蒙西餐」之稱。2017年,綠茵閣更名為悅麗怡景,但許多「老鄭州」依然習慣稱它為「綠茵閣」。
  • 優雅綠茵閣西餐業半壁江山
    文、圖/記者梁紅舉 環境溫馨優雅綠茵閣的店大多選址城市最繁華的商業旺地,從踏入中國市場,定位就相當清晰——大眾化市場的小資群體,這個目標群體一直沒有更改過。60後、70後、80後甚至90後的年少時光、浪漫時刻,大多與綠茵閣都有數不清的邂逅。
  • 人氣西餐廳綠茵閣 入駐美團外賣
    近日,中國著名的本土西餐連鎖企業綠茵閣和國內最大在線訂餐平臺美團外賣開展合作,聯手為消費者提供送餐服務。珠三角的美團外賣用戶只要在指定的送餐範圍內,登錄美團外賣APP下單,即可享受到「美團專送」的快捷、貼心服務。
  • 綠茵閣西餐廳使用變質牛肉 記者揭黑幕
    前日晚,昆明有媒體曝出了餐飲名店——綠茵閣西餐廳的驚人內幕。  昨日上午,晚報記者來到綠茵閣西餐廳實地查看,並採訪了昆明綠茵閣餐飲有限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該負責人表態:「確實在管理上存在問題,對顧客深表歉意的同時,一定加強管理,整改問題,做良心企業,也歡迎顧客監督我們。」
  • 廣州綠茵閣林欣:從林家鋪子到新連鎖時代
    「綠茵閣是廣州的一張名片,也是廣州市亮麗的風景線。」這是廣州市綠茵閣餐飲連鎖有限公司總裁林欣對自己企業的評價。當你去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看到綠茵閣就好像與這個城市拉近了。法國著名音樂人卡佑民曾這麼形容綠茵閣———「巴黎不能沒有紅磨坊,而廣州不能沒有綠茵閣」。
  • 合肥最奇怪的西餐廳 步行街綠茵閣中西餐混搭出的美味
    「全城熱拍 好評如潮 尋找四牌樓點評達人」活動火熱進行中,作為這次活動商家之一的綠茵閣宿州路店人氣也很旺。不過有網友點評時說這家大概是合肥最奇怪的西餐廳了,小編看到後很有興趣,於是有了下面的探店。到底哪裡奇怪呢?一起去看看吧!
  • 中原工學院改名中原工大學怎麼樣?
    那中原大學到底什麼樣中原工學院原名鄭州紡織機械學院,後更名為鄭州紡織工學院,是紡織工業部所屬的一所普通院校,雖然實力一般,那也是部屬高校,1998下放河南省管理,由部屬院校變為省屬院校,2000年改名為中原工學院
  • 廣州綠茵閣咖啡廳飲品中現蒼蠅 餐廳稱不知怎麼回事
    唐小姐在著名餐飲店綠茵閣咖啡廳五羊新城店用餐(以下稱綠茵閣),竟在飲品中發現一隻蒼蠅,這讓唐小姐很是反胃。飲品中發現黑點 竟是死蒼蠅家住廣州的唐小姐日前向記者爆料,2月22日,在綠茵閣用餐時,發現喝了小半的「越式酸檸奶」中有一個黑點,仔細一看,竟然是一隻死蒼蠅。
  • 海蜘蛛wifi:為綠茵閣西餐廳的「高大上」錦上添花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蜘蛛最新資訊 > 正文 海蜘蛛wifi:為綠茵閣西餐廳的「高大上」錦上添花
  • 大眾化西餐品牌綠茵閣聯合餓了麼推出滿40元減20元優惠活動
    為了讓更多的國人能品嘗到西餐,綠茵閣應運而生,以「經營中創新,創新中經營 」的理念,致力於打造大眾化西餐廳。近日,綠茵閣聯合網絡外賣平臺餓了麼推出滿30元減15元的優惠活動,以更親民的價格迎接更多食客的到來!
  • 鄭州一「大學」主動改名「學院」,生源質量卻不降反升?
    一、這所大學為何要改名學院? 這所大學就是原來的「中州大學」,在2016年改名為「鄭州工程技術學院」。改名的直接原因主要在於其辦學層次由「專科」要升級為「本科」。
  • 鄭州改名最「失敗」的大學,從「大學」降到學院,名氣一路走低
    河南鄭州就有一所大學改了名字,這所學校之前是專科院校,隨著實力的不斷增強,該校升為了本科院校,升本之後就改了名字,只可惜改名失敗了,被稱為鄭州改名最失敗的大學。雖然原來是專科院校,但是名氣還挺大,升本之後改了名字,名氣卻一路走低。這所大學就是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原來的名字是中州大學,這個名字是非常霸氣的。
  • 臺民眾一生可改名3次 臺灣人為啥這麼愛改名?
    臺灣修改「姓名條例」,普通民眾一生可改名3次臺灣人為啥這麼愛改名?原名徐淑娟的藝人徐若瑄,改名後星途變旺東南網5月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對於熱衷改名的臺灣人來說,有個好消息:「立法院」5日三讀通過「姓名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臺灣人一生改名機會從2次增加為3次。
  • 綠茵閣告訴你月薪5000?如何吃得精緻又飽腹?
    綠茵閣以文化為底蘊,以品牌為依託,以連鎖經營為武器,面向全國建立連鎖「綠茵閣」西餐廳。通過建立全國統一的物流配送中心及培訓中心,為旗下分店統一配送物料及輸送人才。綠茵閣旗下子公司嘉玥企業管理公司專注於餐飲行業的品牌整合、連鎖拓展、加盟管理等服務,秉承卓越產品、強勢品牌,創新營銷的經營理念,以客戶需求與產品創新雙輪驅動,實現產品跨界與重構,以更「多元與靈活」的方式迅速打開市場,吸引廣大投資創業者的目光及關注。目前管理品牌店鋪逾120家,經營效益、品牌影響力都有顯著的提升,未來我們將不斷追求更新迭代,永不止步!
  • 中州大學改名為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後,發展怎麼樣?
    如果大學能夠得到長遠的發展的話,肯定會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把原本並不為人所知的學校的校名改為大眾都比較認可和接受的校名,所以很多二本學院都希望能夠再上一個臺階,把學校的校名改為大學,這樣能使這所大學具有更多的吸引力,所以也在努力地往這個方向發展,學院改名大學或許是一所大學獲得認可的重要標誌,
  • 50歲老戲骨張嘉譯又改名,新名字「益」字有玄機,明星改名都為啥?
    50歲老戲骨張嘉譯又改名,明星改名都為啥呢?張嘉益,西安人,最近他的新劇《在一起》發布了首支片花,但在片花中有不少網友驚奇發現,張嘉譯的名字居然變成了"張嘉益"。
  • 鄭州紫荊山立交橋上空為啥出現大量飛鳥?專家:來鄭州覓食過冬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悅生 文圖 連日來,有不少鄭州市民發現,在紫荊山立交橋上空出現了大量飛鳥。這是為啥?鳥類專家介紹,這些飛鳥名叫大嘴烏鴉,是一種益鳥,它們是來鄭州過冬的,這說明鄭州的生態環境改善,更適合鳥類生活了。
  • 青島綠茵閣西餐廳裡被爆吃出蛆蟲 食藥局進行檢查
    據青島電視臺《生活在線》報導:繼續說說前天報導過的綠茵閣西餐廳,王女士在裡面就餐,吃出蟲子,市食安辦對此非常重視,8日剛上班,就組織食藥局的執法人員一起,對餐廳進行了檢查。  上午十點,市食藥局市北分局稽查大隊的執法人員,來到了延吉路萬達廣場的這家綠茵閣西餐,對餐廳的食品安全衛生進行檢查。  六號中午,王女士帶著一歲多的寶寶來這家餐廳用餐,就在一份藍莓山藥裡,發現了小蟲。王女士:就發現有個蛆蟲在爬,還是個活的,我當場就把那一口給吐了。  這可把王女士給噁心得不輕,吃飯的興致一點也沒了,趕緊找來服務員問問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