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遠古」的傳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只是開個玩笑,其實並沒有多麼遠古,現在的家長在讀書那會應該都聽過,而且對於數學的重要性都有共識。
數學是一個培養運算能力、邏輯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學科,這些能力是很多學科(尤其是理工科)的基礎。
作為一個小學生的父親,我在琢磨如何提高孩子在數學上的興趣這個令人頭疼的課題上,也是花費了很多精力的,有圖為證(這些還只是一部分):
當然,這其中也走了不少彎路,最常見的錯誤就是沒有通過孩子的視角來看待問題,有的時候我們覺得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思路,可能在孩子眼中就是無法理解,這個時候著急上火,反而會讓孩子對這門學科產生畏懼。
所以在數學興趣的培養中,啟蒙是很關鍵的一步,在這個方面我也找了很多這方面的書籍,直到編輯朋友寄來這本《數學女孩》:
說到《數學女孩》,名氣相對比較大的應該是結城浩的那一套書,但那是給中學生看的,如果拿來給孩子做啟蒙,結果很可能就是勸退。
而米格爾·坦科的這一本和數學相關的小繪本就不一樣,即使不能激發孩子的興趣,也能夠讓孩子對數學有個更直觀的概念。
數學是什麼?它不僅僅是枯燥的計算,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圖形:
這本書從孩子的視角,一個喜愛數學的孩子的視角,給書本前的孩子們介紹自己的興趣愛好,顯得親切又有趣。
最後部分,為了讓這本小冊子裡涉及到的知識不會顯得太散,作者又巧妙地做了一份「知識點總結」,讓孩子們更清晰地認識到生活中的這些東西背後就是數學:
這本書我最喜歡的部分,其實並不是數學,而是作者對每個人的愛好的看法。
首先,作者引入數學這個話題並不是生硬的告訴孩子,數學是什麼,而是從這句話開始的:「在家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
接著,給讀者們展示了「爸爸」、「媽媽「和」哥哥「的愛好,以及學校裡可以成為」我「的愛好的各種可能。
然後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我「的愛好雖然與眾不同,但也並不」特殊「,因為,每個人」熱愛世界的方式是無限的「,而」數學只是其中一種「。
我覺得這本書不僅是給孩子們看的,同時也是給家長看的:如果孩子能從這本書中發現數學的樂趣,那當然很好;如果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在別處,那又有什麼關係呢?畢竟,熱愛世界的方式並不只是「數學」這一種。
這本繪本,我認為特別適合3-6歲的學齡前兒童,在發現和鼓勵他們的興趣愛好方面,和另一本佳作《點》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孩子恰好對數學不牴觸,那接下來可以看的書是什麼呢?
小學低年級階段可以看看《奇妙的數王國》、《走進奇妙的數學世界》,高年級的孩子可以考慮看看《給孩子的數學三書》《數學原來可以這樣學》《寫給全人類的數學魔法書》以及《啊哈!靈機一動》,如果是中學生,結城浩的《數學女孩》、《萬物皆數》、歐姆社的數學類漫畫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