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的數學啟蒙是否有必要, 關於這一問題不同家長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一些家長對給孩子報數學班、奧數班樂此不疲。
但是也有很多家長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所謂的數學啟蒙意義不大。實際上數學作為科學中的基礎學科,其重要性不需要多說,而對於孩子而言,數學不光是未來一門課程的學習,同樣對邏輯思維也能起到鍛鍊作用。
關於數學早教,大多數父母的踐行方式大多數從1數到10,進一步地1數到100,再就是一些加減算法等等。對此就有家長提出質疑,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真的有大用嗎?
簡單的數學計算有計算器,高深的代數排列組合微積分等等也少有用到的時候,至少對於大多人來說是如此。實際上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是對數學缺乏系統認識的表現。
數學是很多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數學的發展有其必要性,華為總裁任正非就是一個崇尚數學的人,他曾說過:那些用物理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方式即將飽和,未來必定是用數學方法來解決問題。
數學作為基礎學科的覆蓋很廣,簡單到1+1是數學,高深到探索宇宙奧秘也離不開數學,因此關於數學的學習我們不能以有用/沒用來做判斷。實際上,數學啟蒙不光是要讓孩子學會算術,數與量、幾何、集合與分類、比較測量等等都應該包含在內。
數學啟蒙早知道
與生俱來的數學能力
孩子在還沒有進行具體的數學學習之前其實就已經擁有了一定的數學理解,2013年美國杜克、霍普金斯以及匹茲堡三所頂級大學組成了一支聯合研究團隊對嬰兒數學能力進行了相關研究。
實驗樣本為48個6個月大左右的嬰兒,讓這些嬰兒對兩堆物體進行數量判斷,結果顯示6個月大的寶寶已經能分辨哪邊的數量多,也就是比較測量這一數學能力已經顯現。
在未接受「正式」教育之前,孩子的頭腦中對「1和多」就有了抽象的概念。進一步的,嬰兒對形狀、空間也有一定的了解。
基於此,一些家長考慮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沒必要進行數學早教的擔憂大可不必,孩子比想像中的要聰明。
而事實證明數學作為一種思想鍛鍊工具,在早期嬰幼兒教育中也是勢在必行的,當然所謂的數學啟蒙,並不是傳統認知中的坐在位置上乖乖認識數字,數數,數學的啟蒙應該有更豐富的拓展。
早期數學培養目標
2012年教育部發布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其中提到的關於數學培養的目標,包括:
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2. 感知與理解數、量以及數量關係3. 感知形狀與空間關係
在培養目標中首先提到了生活和興趣,其實不單單是數學的學習,所有的學習都應該和生活接軌,以興趣為動力,學習數學不管是為了取得好成績和應付考試,家長在培養孩子數學能力的時候,也不要局限於給孩子報算術班,培養數感才是數學啟蒙的目標。
數感啟蒙
數感啟蒙旨在讓孩子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如果一味地強壓孩子去上算術班,想像一下自己當初學習數學的痛苦。
作為基礎學科,如果一味地在紙上計算推導無疑是一件讓人煎熬的事,這樣毫無興趣和成就感的學習只會讓孩子心生牴觸。數學的啟蒙教育不應該局限於單純的數數或者計算。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從1數到10一點難度都沒有,這種數數甚至不需要對數字有所理解,光是反覆性就可以實現,但是這樣的數學啟蒙又有什麼意義呢?把數學融入生活並培養數感才是數學啟蒙的意義。
數感的重要性
數感和數數或者運算沒有直接的相關性,就好比語言學科有語感,在英語學習中語感很重要,語感好的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會特別輕鬆。
而這些語感是有別於單詞學習的,數感同樣如此,數感好的孩子對數學的敏銳程度高,在接受數學新知識的時候能夠更好更快地理解和掌握。
很多孩子對簡單的數數能做到「倒背如流」,但是對具體的含義卻缺乏理解,這其實是由於缺乏生活教育導致的。
數學並不是書本或顯示屏上簡單的數字,對應到生活中數的概念無處不在,比如最常見的時間的概念,時間的計算方式是60進位,60秒1分鐘;60分鐘1小時;24小時一天...數學離我們很近。
只是因為這些變得習以為常反而容易忽略,而這些身邊的數學其實都是數學啟蒙的天然教材,利用好這些「教材」,孩子的數感培養開展方法其實是多種多樣的。
數學啟蒙的方法
多維度培養,強化對數的理解
按照《學習指南》要求,數學啟蒙除了數學的基礎數、量以及數量關係外,還包括形狀和空間的學習,學習數學應該多對概念之外的內容進行了解,數感的培養也體現在日常的數學教育中。通過多維度的培養,孩子對於數學也會有更多的認知。
引導孩子在生活中觀察和發現
數學不是數字,數學源於生活,存在於生活的每個角落。在數學啟蒙過程中,家長要利用身邊無處不在的「教材」來觸發孩子對數的敏感。
比如經常會接觸到的樓梯、電梯,爬樓梯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數臺階、樓層,乘電梯的時候樓層數字的變化等代表著什麼,又或者買一些生活用品,讓孩子去付錢,問孩子應該找回多少錢等等。
數學無處不在,通過生活教學來實現孩子數感的培養,遠比把孩子按在座位上對著數字習題來的有趣得多。脫離刻板的學習印象,把教學帶到生活中,這樣孩子對學習才能煥發更大的興趣。
跨領域聯結
數學不會單獨存在,物理就是基於數學發展而來的學科,如果說物理是最能解釋世界和宇宙奧秘的學科,那麼數學就是基礎,因此孤立地看待數學是不正確的。
很多父母因為帶有這樣的偏見導致他們覺得數學無用。但恰恰相反,正因為數學無所不在反而容易被人忽略。
以音樂為例,音樂中的節拍,音調等同樣可以用數來進行劃分,關於數感的培養沒有相信中那麼難,以更開闊的視野來看待,將數學融入其他領域,融入到生活,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也會愛上數學。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