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術≠數學,算術好≠數學思維好,數感啟蒙看過來

2020-12-13 文脈書局

你家孩子的數學教育是不是還停留在——媽媽對孩子說:「不要問10-7=3為什麼,反正你這樣算就對了!」

家長們多半認為數學就是算數和公式,用的時候記住就好了,不需要解釋。這樣的教育成就了中國孩子計算能力強的優勢,可卻忽略了數學思維的培養。要知道算術≠數學,算術好≠數學思維好

思維數學可以幫助孩子開拓思路,提高思維能力,進而有效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智商水平也會得以相應的提高

好多家長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數學啟蒙,可又苦於市場上找不到講解足夠生動有趣的書或平臺,沒辦法激發孩子的興趣點。想自己教孩子吧,又覺得自己的啟蒙方法和解題思路不夠系統和科學,孩子聽不懂。給孩子報輔導機構,線下課程成本投入又太高!

還有的家長看到市場上新加坡數學火,也給孩子買回家學習,可是孩子卻說看都看不懂!要知道新加坡數學針對的最低年齡段都是小學生,甚至有的小學生因為缺乏早期數學概念和英語詞彙的積累,也不能看懂。一來二去,學習數學的熱情遭受打擊!

今天文脈要給大家推薦一套數學漫畫讀本,解決家長各種痛點。

Era Mathematics

幼兒數學啟蒙讀本

《Era Mathematics》這套書主要針對的是3-7歲孩子。全套書共17冊,包含12本基礎系列和5本漫畫系列,以有趣的角色扮演的形式來講解加減乘除和基礎數學概念,集科普性和趣味性為一體。既能夠幫助學齡前及小學的孩子理解數學語言及其概念,又能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信心,銜接考試機制下的數學與跨學科課程學習。

由艾華精選的教育專家團隊設計

艾華是澳洲一家知名的老牌出版社,其出版的兒童教育資源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與澳洲、美國、英國同步,全球51個國家與地區通用。

Era Mathematics的編輯團隊由出版社精選的教育專家組成,其中出版社的創始人Rodney Martin也參與其中,他曾任小學教師、校長和澳洲第一部文學課程標準作者,因對出版業貢獻顯著,曾榮獲「國家傑出服務獎」

艾華出版社創始人—馬丁先生

關於Era Mathematics,編輯團隊有話

編輯Era Mathematics這套書的思路?

眾多的專業教師讓我們對跨課程學習的現代教學實踐有了深刻的認識。這使我們能夠開發基於上下文的早期學習材料,以不同的方式處理數學:

解決早期數學素養問題

建立對數學詞彙的理解

提供工具(方法)來識別和解決數學問題

創造一種不會打破有限預算的資源

為什麼選擇Era數學漫畫讀本?

Era數學(讀本)的創建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數學語言和用這種語言表達的概念。通過在標準化考試前建立適當的詞彙,並關注數學單詞和符號的含義,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考試問題。

這種方法是在專業反饋的幫助下創造出來的,使用講故事的形式,通過可愛有趣的視覺元素讓學生去探索現實世界中應用的概念。漫畫書則通過角色扮演,運用數學術語和問題,提高數學素養,為學生提供了自信前進的工具和技能。

廣受師生們好評,Era還收到這樣一封信

文脈簡單總結了一下:

1. 幫助孩子以有趣的方式科學地培養數學思維

2. 積累學科詞彙,為幼小銜接做準備

3. 建立數學模型,更好地應用於日常生活

4. 價格合算(家長們劃重點)

兩大系列:基礎讀本+漫畫系列

基礎系列通過簡單的生活場景,探索基礎的數學概念,如數字、數量、加減、形狀、時間等。適合3-6歲的孩子閱讀,幫助構建基本的數學理論。

漫畫系列通過有趣的漫畫故事,實現難度遞增的進階學習。每冊一個有趣的漫畫故事,幫助孩子學習加減乘除,理解運算符號。

玩轉卡通小怪獸,娛樂、學習兩不誤

這套讀本不像平日所見的枯燥無聊的教材,尤其是書裡那群五顏六色的卡通小怪獸,長得實在是太有喜感了!是不是很好奇它們是來幹嘛的?

瞧,它們是小藍、小黃、小紅、小紫和小綠。它們活潑可愛,還經常做出讓人忍俊不禁的表情,任何一個都可能成為一本書中的小主角,作為你忠實的小夥伴,陪你一起體驗數學的魅力。

他們到底有多受孩子歡迎呢?看一個國外5歲小朋友的評價就知道了!「I like learning numbers with Green on our school computer.」

掀開書的扉頁,看到不一樣顏色字體的英文單詞,這下你就知道,哦,原來這次跟我學習的小夥伴是它。瞧這些可愛逗趣的表情,是不是讓你一下子就記住了單詞!每個小怪獸在扉頁出場的形式都不一樣,等你來揭秘,逗趣的很!

Era Mathematics最大的亮點—培養數感

這套艾華數學讀本最大的亮點就是——它能培養孩子對學習數學至關重要的「數感」。通過利用現實生活中的道具,比如三明治、收納盒、杯子、球等,深入淺出地來演示相對抽象的數字和數學概念,幫助孩子建立數學模型,讓孩子直觀地理解數學世界,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冷冰冰的公式,這對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非常有益。

好多家長提到數感這個詞語就感到雲裡霧裡,到底什麼是數感?我們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數學概念必須通過學童親身經驗才能產生。

那數學思維要怎樣培養呢?看這套艾華數學讀本是怎麼做的吧!

抽象的數學概念

利用孩子熟知的日常生活場景和道具

建立數學模型

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習慣

讓數學成為感知這個世界的方式

比如在《The Counting Game》本來要講加法和減法的,可是卻沒有直接出現這兩種數學概念,而是以一種玩遊戲的形式——數字跳盤。

跳盤從1到20,每翻一次牌走一次,走的步數要跟牌上顯示的數字相同,直到走到20。小女孩跟小綠坐在地上(像極了現實中孩子玩遊戲的場景),+10就往前一格格跳10下,-5就往後一格格退5下。

這樣就把抽象的加減法變成了前後跳格的形式,相當於建立了數學模型,幫助孩子對數學概念有一個認知過程,比機械記憶什麼是加法、什麼是減法要更有意思,也更能讓孩子接受和理解。

還有最常見的數學概念—比較。在《The Bigger,Longer Game》說到長,小男孩和小紅都有代表長的道具——繩子,但是翻到第二頁,小男孩的繩子長度比小紅的更長。

代表長的繩子,是幫助孩子建立「長度」的數學概念;把繩子拉伸,給孩子直觀比較的視覺衝突,是幫助孩子建立「更長」的數學概念。這樣循序漸進地認知長度,相當於給孩子慢慢地建立數學模型,再聯繫生活實際,讓孩子形成用「長度和更長」這個數學模型去感知世界、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

興趣是學習的第一任老師。在講體積概念的時候,小男孩和小紅比較杯子大小,小紅比不過小男孩,有點不甘心,結果把杯子裡的水咕嚕嚕地喝掉了,簡直是個「熊孩子」!

英語數學雙啟蒙,一舉兩得

除了數學,這套數學讀本還可以讓孩子很好地學習英語。句子簡短易懂,以英語表達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詞句,讀起來富有韻律,都是地道的口語表達,可以讓孩子學到約200個數學詞彙為以後的幼小銜接和學習《新加坡數學》打好基礎。

固定搭配——《It Is Time》

eat my breakfast

munch my lunch

而我們平時說吃飯都是用eat.......

三種時態——《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Yesterday was…(一般過去時)

Today,we do…(一般現在時)

What will we do tomorrow?(一般將來時)

一個意思多種表達——《Many Fewer and More》

a lot of——水果架上所有水果的數量

some——兩顆蘋果

many——四個梨子

fewer——一個橙子

more——三根香蕉

為了讓孩子記住這些單詞,還採用了「第一遍記憶,第二遍複習」模式——

第一遍記憶

第二遍複習

詞彙表,方便記憶

每一冊書的最後一頁都會有詞彙表,包含出現的數學詞彙和高頻詞彙。還列出了此書的詞彙量、對應的讀者年齡、閱讀水平、書寫形式和主題,幫助孩子記憶學科詞彙和英語基礎表達,還能對這本書有基本的了解。

配點讀學習,同步練習英語口語

Era Mathematics還可以搭配小Book點、小達人等點讀筆點讀發聲,即點即讀,大大降低了英語閱讀的難度。爸媽在家就可以給孩子用起來,給孩子提供純正的語音環境,有效把英語聽說能力培養起來!

增加有趣的點讀功能,整套書一下就變得生動起來了!眼睛看,耳朵聽,學習樂趣提升不只一點點,孩子自然也更願意跟讀。

小開本,環保安全

這套讀本都是小開本,適合小朋友翻閱。一本的身型很輕巧,讀起來輕鬆。

內頁紙質是高級銅版紙,厚實光滑,印刷質量精良,圖畫清晰,色彩飽和,細節品質可見一斑。

裝幀精美的外盒包裝

出版社專門為這套書設計了精美書盒,大方美觀,送禮自用都可以。盒裝也方便收納和攜帶,出去玩順手一拎,就可以隨時隨地和寶寶來一場智力角逐!

前段時間,文脈在網絡上看到一位媽媽分享如何把三個兒子培養成史丹福大學的高材生,看完後不禁感慨,要想把孩子教得很優秀,就要讓他們順著天性去成長,也就是說,怎麼好玩怎麼學,怎麼有趣怎麼教。

而這套艾華數學讀本完全滿足家長們的需求,如果你想給孩子最好的英語和學科啟蒙,這套書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小學算術好,中學以後數學反而不好?
    如果你想要知道你的孩子學的數學是不是真的有用,你就要去看Dehaene研究的那些東西。」數感指的是能夠辨認一群物體中是否增加或減少了某些東西的能力,它與生俱來,涉及大腦的視覺、空間以及類比相關的腦迴路,主要位於頂葉。它是數學家在思考時更多使用的腦區。數感能力差的孩子在學習數學時會遇到很大的問題,因為「數感可以被視為數學智力的起點」。
  • 兒童數學啟蒙繪本《加法超人與算術星人》
    大家好,今天Jason媽給大家介紹一本繪本是宮西達也的《加法超人與算術星人》。為什麼我推介這本繪本?它以一種輕鬆的形式帶小朋友進入數學世界,開始數學探索。這本書講述三個小朋友要想拿回自己的小鏟子,必須回答算術星人提出的數學問題,於是,一場刺激又有趣的數學冒險開始了……小朋友容易代入角色跟著書本的小朋友一起回答問題打怪獸,會很認真尋找數字。書本裡也對數字和算術都引導得很好,簡單明了。
  • 高考數學與《九章算術》(一)
    對數學學科來說,中國古代的數學名詞術語,數學方面的專著,特別是《九章算術》就必須要了解,否則就可能連題目都看不懂了,比如封面上的「鱉臑」。本文就帶你來認識古代數學名詞、數學家及數學巨著《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漢唐之間出現的十部古算書)中最重要的一種。該書內容十分豐富,系統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
  • 只會教孩子算術,數學肯定學不好!因為,走歪了……
    這也就解釋了,為啥一學到幾何、微積分,男生的數學成績就能蹭蹭地超過女生。數學好,重點在於數感的培養那孩子怎樣才能不僅算術好,高年級的數學也一樣好?數感對於孩子學習數學很重要,但Dehaene的研究發現,數感與用於學習高級數學知識的視覺-空間能力的腦迴路是重合的,而與用於學習算術的語言能力關聯度很小。
  • 數學的啟蒙不是數123,正確的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其實,正確的數字啟蒙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字感覺」| " vs "到東向西走對韓國日本中國等亞洲國家,在數學教育上更加側重解題和計算,更加注重練習英美國家的數學教育更側重於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即數感,所以英美國家的孩子在解題的戰場上總是落後去年,英國引進了中國小學的數學教材,但通過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重新進行了研究
  • 缺乏數學思維,以後很難學懂數學,看德國孩子如何用遊戲啟蒙數學
    每次數學考試之前,都會祈求試卷上的題,但願我都背過。用這種死記硬背的方式應付考試,說到底其實是不懂數學,缺乏數學思維。缺乏數學思維的孩子,小數學一二年級的成績還可能名列前茅,但是到了三年級應用題一出,會打得他措手不及,這是因為一二年級的算術可以通過記憶力背下來,但是應用題考的是邏輯,是數學思維。
  • 初一數學——算術平方根
    二、性質1、雙重非負性:算術平方根≥0,被開方數≥0.2、互逆性:平方開方(準確地說是開算術平方)可抵消,但要注意滿足雙重非負性。圖3例1給出的數字全部都是平方數,所求算術平方根都是有理數,都可以把根號去掉。只要想明白所給數是哪個數的平方,所求算術平方根就是哪個數。
  • 中國古代數學的核心著作——簡論《九章算術》
    《周禮》記載,授予貴族子弟的六門課程中有「九數」一項,所謂「九數」指的是數學分為九個細目。三國時代的劉徽曾為《九章算術》做過有名的注釋工作,他在注《九章算術》的序言中說:「九數之流則九章是矣。」劉徽生活的時代,距《九章算術》成書的時代較近,他的話應是可信的,即戰國時期的「九數」乃是《九章算術》的濫觴。劉徽還說:「漢北平侯張蒼,大司農中丞耿壽昌皆以善算命世。蒼等因舊文之遺殘,各稱刪補。
  • 中國古代數學的核心著作——簡論《九章算術》
    據數學史學者考證,我們現在所見到的《九章算術》雖大約成書於公元一世紀,但並不是一時一人之作,而是經由很多人的修改和補充,才逐漸發展完備起來的。《周禮》記載,授予貴族子弟的六門課程中有「九數」一項,所謂「九數」指的是數學分為九個細目。
  • 學齡前的數學啟蒙是否有必要?培養數感才是數學啟蒙的目標
    實際上,數學啟蒙不光是要讓孩子學會算術,數與量、幾何、集合與分類、比較測量等等都應該包含在內。感知與理解數、量以及數量關係3. 感知形狀與空間關係在培養目標中首先提到了生活和興趣,其實不單單是數學的學習,所有的學習都應該和生活接軌,以興趣為動力,學習數學不管是為了取得好成績和應付考試,家長在培養孩子數學能力的時候,也不要局限於給孩子報算術班,培養數感才是數學啟蒙的目標。
  • 中小學數學引入《九章算術》
    中小學數學能否教得更實用、學得更有趣?近日教育部提出,在修訂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標準時,建議將《九章算術》列為教材內容。記者今天從上海教育部門獲悉,本市「二期課改」教材已率先引入了這部中國古代數學專著的相關內容,但數學的實用性教學仍處在探索階段。
  • 「等我數學考好了」上熱搜,為啥數學那麼難?你可能缺少2種思維
    今天錦春被一條熱門話題吸引住了,「等我數學考好了,我就……」,點開一看閱讀達到4227.6萬,討論達到1.5萬,從這個數據上就可以看出,學不好數學似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 「你家娃這麼小就能數到50,數學指定好」,背數字不代表數感強
    其中一位寶媽表示,自己兩歲半的兒子已經能從1數到50了,但把其中某個數字單拎出來又不認識了,真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另一位寶媽眼睛都亮了,感嘆道:「你家娃這麼小就能數到50,以後數學指定好,不用擔心。
  • 娃幼兒時期數學啟蒙,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不少家長讓孩子從2歲就開始練習數數,3歲學寫,4歲開始學算數,小學後又開始上各種奧數班,家長們似乎對數學的興趣總是不斷的。 但是這樣的方法真的有用嗎?其實數字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什麼才是數感?
  • 娃幼兒時期數學啟蒙,不要只會教孩子數數,培養數感才能一通百通
    只見孩子看懵了並對我說道:「阿姨,這是兩顆」。我感到無奈,露出了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同事還很納悶與我說道:「這孩子的記憶力這麼好,但就是不識數,與她年齡相仿的很多小朋友都識數,只有她不不行,我也很無解」。其實在琳琳的認知裡認為數學只要教會寶寶數數即可。
  • 七年級下冊數學第11課時,如何學好算術平方根?
    下面我們將進行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第11課時的學習,這次課主要學習平方根,理解算術平方根的概念;會求非負數的算術平方根,會用符號表示。我們能根據已有的知識即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邊長的平方等於面積,求出正方形的邊長。我們不難發現平方與開方是互逆運算。一般地,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於a,即x2=a,那麼這個正數x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
  • 斯坦福:數學啟蒙強調的不是讓孩子死記硬背,而是讓娃去理解數感
    斯坦福教授曾說過:「數感是所有更高階段數學的基礎。越強調死記硬背,孩子就越不願去思考數字和數字間的關係,因而難以發展出數感。」專家說:你家孩子不是笨,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笨孩子的,只是沒掌握好方法,我相信你家孩子學數學的時候靠的應該是死記硬背,然後再加上利用手指進行算術,所以才會學得慢、算得慢。
  • 數學啟蒙從來就不是數123,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不少家長讓孩子從2歲就開始練習數數,3歲學寫,4歲開始學算數,小學後又開始上各種奧數班,家長們似乎對數學的興趣總是不斷的。 但是這樣的方法真的有用嗎?其實數字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 【人人都能欣賞的數學證明】算術基本定理
    大家好!這裡是《職業數學家在民間》公眾號的專欄【人人都能欣賞的數學證明】第七期,這期我們要介紹的是算術基本定理的一個優美證明。
  • 數學啟蒙從來就不是數123,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小孩的「數感」
    不少家長讓孩子從2歲就開始練習數數,3歲學寫,4歲開始學算數,小學後又開始上各種奧數班,家長們似乎對數學的興趣總是不斷的。但是這樣的方法真的有用嗎?其實數字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向東走"VS"向西走"對於韓國、日本和中國等亞洲國家,在數學教育上更偏向解題和計算,更重練習;而英美國家的數學教育則更側重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即數感,所以英美國家的小孩在解題的戰場上總是落下陣來。英國去年引入了中國小學的數學教材,就是在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路徑上進行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