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人變身「鋼鐵俠」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來京東物流倉庫看看!

2020-12-20 快科技

如果你在京東物流工作,你的搭檔很可能就是個機器人。在京東倉庫中,員工+機器人的「人機CP」早已成為日常一景。

眾所周知,物流快遞是勞動密集型行業,繁重的勞動消耗了工作人員的體力。為了減輕物流小哥的工作負擔,京東自主研發出了一系列機器人,它們有的像一套骨骼,能輔助工人輕易地扛起幾十斤的重擔。

外骨骼竟然比原生骨骼好用,這是為什麼?

90後小夥子薛富民,這個小夥子笑稱自己有兩套骨骼,一套是他自己的,另一套不是他自己的卻比他自己的還好用。「另一套骨骼」指的就是薛富民穿在身上的外骨骼機器人。這此次618期間,京東物流為員工配備了升級後的第2代外骨骼機器人,這款機器人可助力工人輕鬆搬運一整箱4L*6規格的農夫山泉礦泉水,廣泛應用於揀貨、存儲、分揀、裝卸貨等8個倉儲物流的核心環節。

京東物流對第1代外骨骼機器人進行了18項貼合人性的創新,如航天級材料讓設備更輕,自動控制+藍牙手套自主控制雙模式適應左撇子員等。薛富民趕上了好時候,他從沒想到藉助科技工作可以變得那麼輕鬆。「打包工作每天要彎腰3000次,很辛苦,但現在有了外骨骼機器人,我可以輕鬆搬運25公斤的礦泉水,備戰618也更有勁兒了。」

90後成為300個小紅人的總調度師

「京東小紅人了解一下」,每當別人問起姜珊在京東物流做什麼工作時,她都會這樣回答。作為物流界的網紅,京東小紅人可是聞名海外的。作為300個小紅人的管理者,小紅人不但讓大家了解她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給姜珊帶來的是「工作的價值」。

以前姜珊每天要準確識別8000個條碼,瑣碎重複的工作索然無味,而有了小紅人之後,姜珊從零開始學習智能操作技能,操作小紅人即可自動完成識別、分揀等任務。更重要的是,新的技術點燃了姜珊學習的激情,「在下個618來臨之前,我還要學會更多的智能技術。」

智慧物流的投入和建設改變了倉儲系統的人才需求結構,也為物流人的轉型、成長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一方面,新設備需要高學歷高文化程度的技術人員迅速提升專業技能,走向管理崗位,為此,京東已經於2016年推出了雲梯計劃,專注於培養這類人才;一方面,大量的產業工人轉型為掌握新技能的產業工人,讓機器人幫助人承擔最辛苦的那部分工作,共同發展的過程中,人與機器的奇妙組合演變成為一種新的工種,即人機CP。」

相關焦點

  • 萬緯中山物流園啟用 京東物流整租倉庫
    10月31日,萬緯中山物流園開園暨京東物流中山家電產地倉開倉儀式正式舉行。資料顯示,萬緯中山物流園位於中山市黃圃鎮馬新工業區,項目總投資約4.8億元,建築面積88962.2平米,由兩個雙層庫,一棟倒班樓及坡道、卸貨平臺組成。
  • 京東物流CEO王振輝混沌大學開課:京東物流好口碑的秘訣
    京東從2007年起籌建物流體系,到2011年訂單量突破1億單,如今京東物流有16萬員工,我們先來聽聽其中一位員工是怎麼說的:我叫宋學文,內蒙古赤峰人,1982年出生,我是2011年11月14日加入京東的,到現在已經八年多了。
  • 618新物種亮相:京東物流「人機CP」成科技神助攻
    令人愉快的物流體驗,是一次成功網購的必備條件。而為了又快又好地讓你收到心儀的商品,京東物流也是拼了,在這次618,他們創造出了一個「新工種」:人機CP。更快的送貨服務的背後,是京東物流對亞洲一號、無人倉、無人車等新技術,新設備的大規模應用。同時,這些舉措也帶來一些新的變化。
  • 京東二代外骨骼機器人助力京東物流
    強勢黑科技,京東二代外骨骼機器人助力京東物流一說到外骨骼機器人大家肯定會想到電影《明日邊緣》,在裡面的戰士基本上都穿上了外骨骼機器人,而外骨骼機器人也是很多國家都在研究的,在醫療和軍事領域都會有著非常好的表現,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中國的有一家企業已經有了自己的
  • 京東物流盈虧平衡,順豐降價應對,物流市場風起雲湧
    勇氣與魄力:力排眾議,自建物流如今,幾乎所有人都對京東物流充滿溢美之詞。然而有多少人知道,2007年時劉強東是以怎樣的勇氣與魄力,力排眾議,才讓京東走上自建物流的艱辛之路。截至2019年6月30日,京東運營約600個倉庫。包括約250萬平方米的雲倉面積在內,倉儲總面積超過1500萬平方米。前瞻和智慧:全面開放,獨立運營京東物流誕生之初主要為京東商城自營商品提供倉儲和配送服務,打造了京東自營業務的出色購物體驗。
  • 京東物流開啟「智能化」!人工智慧能為京東物流帶去什麼?
    談及京東這家公司,有人說是電商公司,也有人說是物流公司。而劉強東本人則說京東現在是一家科技創新型公司。其實從哪個角度上來說,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就從京東的員工架構來看,京東7成都是快遞員與倉庫,所以我說京東是一家物流公司還是說得過去的。
  • 京東在重慶有物流倉庫,為什麼許多東西仍然需要從成都發貨?
    而在電商領域,京東的物流速度無疑是最讓人滿意的。多年來,京東一直堅持自建物流,並相繼在全國各大城市相繼投入巨資,建立起了自己的物流倉庫。比如在西南地區,成都倉和重慶倉就是兩個大倉,不但能服務本地城市,還能輻射周邊區域。不過,經常在京東網購的重慶市民可能會發現,目前重慶雖然有了自己的倉庫,但購買很多商品的時候,仍然需要從成都倉發貨,讓原本的當日達變成了次日達。
  • 搶灘「雙11」倉儲物流 普洛斯+萬科物流平臺出貨量登頂
    「倉庫爆倉了請儘快來拿。」京東快遞通知簡訊顯示了物流的緊張,火爆雙十一背後,離不開物流倉儲支撐。  最新提出要做「美好生活場景師」的萬科,其旗下的物流平臺在雙十一扮演了重要角色。萬科集團執行副總裁、營運長張旭透露,預計雙十一總共有10億件貨品,其中有5億件是從普洛斯和萬科的貨倉裡出來的。
  • 申通與京東「決裂」:怨起京東備件庫物流招標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昨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申通、京東的矛盾衝突實則和外界揣測所指——京東今年獲快遞牌照衝擊等並無必然關聯,這場積怨真正的關鍵所在,或源起京東的全國「備件庫」物流外包項目招標。《招標》介紹,京東「備件庫」主要處理客戶退換貨的貨物處理和分撥操作,京東將客戶退返的貨物在各地備件庫進行分揀分撥後,發往供應商售後處、客戶處、以及京東奪寶島銷售的客戶處。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京東的快遞進出只有「派駐制」才可以正常操作。韻達是中標快遞,派駐在京東倉庫,這無疑讓包括申通在內的其他快遞公司被動受限。
  • 京東物流「京小倉」上線
    9月16日消息,京東物流旗下迷你倉服務產品「京小倉」日前正式上線,為個人和企業提供中小件專業存儲服務。目前,京小倉已在北京地區上線,後續將逐步在上海、廣州等城市開放服務。據了解,用戶可登陸京東快遞小程序,點擊進入京小倉頁面,上傳個人信息及證件信息後,在線下單存儲物件。目前京小倉有兩種業務模式,分別是按件存儲和包倉存儲,後者暫時只向企業提供。針對個人用戶,京小倉提供個人愛好物品、收藏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的寄存服務,如用戶可將換季衣物存儲在京小倉中。
  • 京東物流「大象」起舞
    據劉強東內部信首次對外披露,京東物流2018年全年虧損超過23個億,這已經是第十二個年頭虧損了。這還不包括內部結算盈餘(京東零售的內部訂單),也就是說,如果扣除內部結算,京東物流去年虧損總額超過28億。而如果再這麼虧下去,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的。猶如一聲炸雷。質疑、冷眼和嘲笑蜂擁而至,一點不亞於京東12年前首次提出要建立自己配送隊伍時所引發輿論上的「血雨腥風」。
  • 京東物流與順豐的正面對抗
    快遞站變營業部在內部信中,劉強東希望京東配送員在送每一單時都能說一句,「大哥大姐或者大爺大媽,您最近有包裹要郵寄嗎?有的時候請電話我啊,我來取。」攬件的目標似乎是個人市場,但對於京東小哥而言,真正要用攬件收入衝抵底薪,乃至衝高收入,靠在個人C端市場攬件遠遠不夠。
  • 京東回應物流CEO離職:由於個人原因
    日前,京東物流原CEO王振輝宣布離職。京東回應表示,王振輝由於個人原因離職,集團任命前首席人力資源官餘睿先生接任京東物流CEO。京東表示,希望餘睿先生帶領京東物流持續提升客戶體驗,繼續推動社會化物流成本的下降和行業的健康發展。
  • 京東物流明年或將啟動香港IPO,物流資本大戰愈演愈烈!
    當時公司大部分人都持反對意見,認為做物流是重資產太燒錢,很難保證盈利。但劉強東力排眾議,堅持認為物流是電子商務中最為關鍵的一環,要想給消費者帶去更好的購物體驗,物流是少不了的。  那一年開始,京東著手在全國多個城市建物流基地,並在2012年8月註冊成立北京京邦達貿易有限公司,經營物流業務。
  • 2020電商物流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京東物流今年新擴建13座城市倉庫
    2020電商物流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京東物流今年新擴建13座城市倉庫 2020年6月8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京東能否求得冷鏈物流最優解
    京東冷鏈車逐漸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京東物流,在「6.18」期間上交了一份成績單。6月12日,京東物流首次對外開放冷鏈倉、冷鏈分揀中心。北京商報記者採訪獲悉,今年年底前,京東冷鏈倉將從目前的18個增加至48個。
  • 京東物流給出解決方案!
    具體來講,包括京東物流的技術賦能合作夥伴,實現數據共享,倉庫共享,能力共享,以及包裝的環保等,構建一個共生的平臺,而非以自己為中心的「物流帝國」。比如,格力、TCL等家電客戶;DHL、福祐、達達等同行;沃爾瑪等國際零售商,都與京東物流實現共生。
  • 京東物流快遞查詢入口
    京東集團2007年開始自建物流,2012年正式註冊物流公司,2017年4月25日正式成立京東物流集團。京東物流以技術驅動,引領全球高效流通和可持續發展為使命,致力於將過去十餘年積累的基礎設施、管理經驗、專業技術向社會全面開放,成為全球值得信賴的供應鏈基礎設施服務商。
  • 巨頭物流之戰:菜鳥、京東物流和順豐戰事升級
    從模式上看,三者代表著三種探索未來物流模式的不同方向:菜鳥最晚起步,優勢在於物流平臺模式的低成本和高速擴張性,挑戰在於協同效率;京東物流勝在倉配一體化帶來的體驗和效率,但投入成本高昂;順豐在運輸網絡的效率方面擁有優勢,但錯過了整個電商爆發期,缺乏商流和信息流。 從體量上看,三者都在中國民營物流領域中被給予「準龍頭」的期望。
  • 京東、德邦或開啟大件物流價格戰
    但如今,他們要面臨的是一種新的競爭格局——向外輸出為主的大件包裹市場,過去,這個市場由於成本高,利潤低等原因,很少有中小快遞公司願意介入。但隨著京東,德邦等加入,三四線甚至農村市場的大件物流將迎來新一輪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