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變淡?過年家長帶著孩子這樣做,濃濃的年味會伴隨孩子一生

2020-11-09 棒仔媽媽

周末,帶兒子在遊樂場玩耍。聽見坐我旁邊的兩位媽媽在聊天。

媽媽A:「元旦商場打折的時候,我給我女兒買了2套新衣服準備過年,這不,她等不及,現在就已經穿了一套。」

媽媽B:「現在的孩子都不缺新衣服,不愁吃穿的,哪像我們小時候,能過年穿新衣服,都是一種期盼。」

媽媽A:「是啊,還是小時候有年味一些,那時候早早起床,迫不及待的挨家挨戶討糖吃呢。」

聽到她們的談話,不由勾起我小時候的回憶。

有一年,媽媽給我買了很漂亮的黃色棉襖,腰上有兩個大口袋,上面還有大紅色的蝴蝶結。當時我一眼就看中了這件外套,口袋大,就能裝好多的糖。

除夕前一晚,這件衣服就一直掛在衣櫃門上,晚上睡覺時,滿是期許,快快到天亮,就可以穿上美美的衣服,去鄰居家拜年,她們會把糖果塞滿我的口袋。

小時候的回憶,總是美好。所謂年味,最深的印象總留在兒時記憶裡。

我心中不由感慨,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年味越來越淡了,春晚也覺得越來越無聊,過年似乎越來越沒什麼意思了。

可是,童年的回憶是美好的,即使現在的生活條件好,孩子不愁吃穿,可我還是想把最好的年味留給孩子,讓他感受到春節的韻味,特有的儀式感:買年貨,穿新衣,貼春聯,吃年夜飯,收壓歲錢,守年夜....

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對春節有更深刻的認識,感受到春節的韻味呢?

直到我發現了這套《歡樂中國年》立體繪本。幫孩子找回年味,感受傳統文化精髓,所有年俗活動玩個夠。下邊請跟隨我一起走進《歡樂中國年》的世界。

《歡樂中國年》立體繪本

1,有9個過年主題,43個互動小機關,趣味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這本書從聽年獸傳說開始,通過一個大家庭過年期間發生的故事,涵蓋了辦年貨、貼春聯、守歲、鬧元宵等9大過年主題。

裡面更是藏有43個互動小機關,翻一翻,拉一拉,動手又動腦,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貼春聯,掛燈籠,堆雪人,在滿滿的儀式感下,大人孩子歡聲笑語迎新年。

給孩子看一看,豆腐是怎樣磨出來的。

打年糕、祭灶神。

孩子給長輩拜年,拿壓歲紅包,紅包裡包含了長輩對孩子的祝福。大家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收紅包的樣子嗎?

還記得你小時候收過的的紅包嗎

當然,最幸福的事莫過於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了。

讓孩子小手拉一拉,家家戶戶放煙花,對於我們那時候的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是比過年放煙花更開心的事情了。

還記得那些年我們放過的煙花嗎

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同時開動腦筋,一起做個漂亮的花燈迎新年吧。

然後還有敲大鼓,舞龍看燈,逛廟會,猜燈謎,正月十五鬧元宵。

邊玩邊學,趣味不枯燥。整本書「玩」下來,不僅讓孩子了解到了春節各種習俗,感受傳統文化精髓,更是讓老母親自己都感覺回到了小時候過年的時光,重溫了兒時的幸福。

2,驚豔的夜光效果

本書使用了彩色螢光油墨印刷,還有夜光效果,舞龍、鯉魚花燈逼真展示。

並且還有文字與點讀的語音講解。不光通過視覺讓孩子感受過年的氛圍,還能把年俗故事讀給孩子聽,讓孩子從視覺、觸覺、聽覺等多感官感受到春節的韻味。

(適配小達人、小豬佩奇點讀筆。購買後請【私信】客服,即可獲取點讀包連結。)

3,「網紅」新春立體書

《歡樂中國年》上市不到兩年的時間累積印量高達40萬套!去年更是賣到斷貨,加印之後並以原價售賣。

目前還出版了英文和西班牙語版本的《歡樂中國年》,不但是涉外合作交流贈與外方的禮品,還是國際友人們,海外同胞、僑胞們學習中華文化和送禮佳品。

這套2020版《歡樂中國年》原價128元,此次頭條首發團購價僅需98元。

並且現在還贈送:

1、一張鯉魚躍龍門收藏級立體賀卡

2、一枚鼠年幸運籤

3、一個DIY手工燈籠

4、一對傳統喜慶福字

5、語音點讀包(購買後請【私信】客服,即可獲取點讀包連結)

不到100元,不到一頓火鍋錢,就可以幫孩子找回年味,讓孩子體會到春節的韻味,學習到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爸爸媽媽不論是送給自家孩子,或是作為送給親朋好友的禮物,都是一個非常好且有意義的選擇!

點擊以下連結即可訂購,把繪本禮物帶回家,給孩子一份驚喜吧!

距離春節還有10多天,考慮到大部分快遞春節前不發貨,以及春節前夕快遞派送、到貨時間將會延長等情況。有需要的家長們,抓緊時間訂購哦。


相關焦點

  • 年味變淡了?家長這樣做,把兒時的年味,帶給如今的孩子
    考試結束,就意味著孩子們開始陸續放假了,馬上也就要過年了。可是近兩年,大家都覺得年味越來越淡了。以前的年,是一家人圍在一起看春晚、放鞭炮、守歲,而現在,過年已經變成了玩手機、打麻將、看電影,兩頓飯之後又各奔東西。
  • 春節將至,帶著孩子過一個年味十足的中國年
    很多人,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就知道過年可以收壓歲錢買東西,其他的,他們並不了解。記得我剛上班的時候,我們領導跟我們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就是對家,對年味的一種期盼,但是現在很多人選擇去某個城市或者比較溫暖如春的地方去度假,年味也越來越淡了,而我一直和大多數人不一樣,我覺得過年就要回家,過年就代表著合家團圓。
  • 過年沒有「年味」了?年輕人能對此做點什麼
    臨近春節,有關過年的話題再度成為熱點。不過,如今年輕人似乎對新年傳統層面的風俗越來越隔膜,甚至有人吐槽「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清到底啥是「年味」,一家人在電視機前收看春節晚會算「年味」?闔家團圓之際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算「年味」?
  • 那些年濃濃的年味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感覺年味越來越淡了,過年也不像從前那麼有激情了,每年程式化的辦點年貨,也都是為防備春節商店關門歇業。至於各種風俗儀式該免則免,年三十全家人斷斷續續看完春晚便一覺睡到了第二年。偶爾和親友回想起那年月濃濃的年味,卻總會滔滔不絕說個沒完。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那些年,那濃濃的年味。
  • 年味是淡還是濃?說說過年的「文」與「質」|荔枝時評
    中國人重視倫理,回家過年是一件大事。「身體健康」是「口惠」的、「紅包」是「實至」的。倫理何從體現?就是通過年夜飯、祝福語、紅包,這些都是過年的禮節「儀式」。《論語》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文質彬彬」,倫理是內核、是「質」,禮節是外在、是「文」;中國人的年味就是通過這些倫理、禮節代代傳承的。
  • 廣東小小的油角,散發著濃濃的年味,是過年招待客人必備的食品!
    在廣東地區,油角是過年時送禮、招待客人必備的食品。小小的一個油角,寓意著來年的日子油潤、富足。油角形狀像錢包,裡面塞滿糖、花生、芝麻等餡料,形狀似彎月又似元寶,因此被賦予了家肥屋潤、錢包飽漲的好意頭,是廣東過年必備的慶節食品。
  • 濃濃的年味 「老鼠糖球」吃起來 油豆腐、油贊子炸起來
    &nbsp&nbsp&nbsp&nbsp非遺傳承人現場製作「老鼠糖球」,供村民享用;志願者現做現炸油豆腐、油贊子,分發給村民免費品嘗;書法愛好者提筆潑墨,寫春聯送祝福……近日,在慈谿市附海鎮東海村的迎新春民俗活動上,不論是本地村民還是人口佔比更多的新市民、外來務工人員,都感受到了一份濃濃的年味。
  • 描寫春節最有年味的一首古詩,可惜現在過年再也沒有這樣的年味了
    可惜,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讀讀古詩詞,可以在其中找到我們小時候數著日子盼望著過年的那感覺。元日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中,有著濃濃的年味,是每個中國人都懷念的「過年」。元日,即農曆大年初一,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陣陣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和煦的春風中,人們喝屠蘇酒,迎接新的一年。爆竹: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出的響聲。
  • 中國年看西安藍田許廟的臘月集,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年味!
    對於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回家過年!進入臘月就開始了回家的計劃,性子急的早已按捺不住,早早的背起行囊,像候鳥一樣返回家鄉,回家的路上車輛明顯比平日顯得擁堵,年味最為顯著的是家鄉的臘月,就連家鄉的空氣也瀰漫濃濃的年味。
  • 2018年春節到了,家裡怎樣裝飾才會有濃濃的年味?
    過年過節靠的就是熱熱鬧鬧的過節氣氛,有了喜氣洋洋的過年氣氛,人自然神氣氣爽,對新的一年充滿希望和期許。2018年春節到了,如何才能讓家裡充滿濃濃的年味呢?其實,年味也是需要靠雙手用心營造的,好好布置一番,過年在家裡也能感受到喜慶的年味。
  • 時隔20年,陳佩斯攜手百草味帶著"年的味道"歸來
    "考清華、考北大,不如咱的烤地瓜嘞"、"說著話嘮著嗑,看著新聞在聯播,餃子一口吃三個嘍"……伴隨著熟悉的老北京吆喝聲,休閒零食品牌百草味與初代小品之王陳佩斯聯手打造的賀歲短片《賣年貨》拉開了序幕。《賣年貨》講述了一位年輕小販在年貨市集裡尋找"年的味道",並在四九城裡賣乾果最厲害的"陳爺"的點撥下找到"真正的年味"的故事,短片通過新老兩代人之間關於"年的味道"的互動對話,以及對報紙包年貨的傳統、極具辨識度的吆喝等年味場景的重現,勾起消費者的對傳統年味回憶,帶大家回到那個沒人會抱怨"年味淡了"的時代。
  • 時隔20年,陳佩斯攜手百草味帶著「年的味道」歸來
    《賣年貨》講述了一位年輕小販在年貨市集裡尋找「年的味道」,並在四九城裡賣乾果最厲害的「陳爺」的點撥下找到「真正的年味」的故事,短片通過新老兩代人之間關於「年的味道」的互動對話,以及對報紙包年貨的傳統、極具辨識度的吆喝等年味場景的重現,勾起消費者的對傳統年味回憶,帶大家回到那個沒人會抱怨「年味淡了」的時代。
  • 年味在哪裡,年味在這裡!
    by 圖蟲@A陳軍這座最有江南年味的古鎮,一進入臘月,家家戶戶就開始為迎新年做準備,搡年糕、裹粽子、串臘腸、扯白糖……一派辭舊迎新的祥和氣氛。臺灣 平溪天燈節中的浪漫夢幻年味還記得清邁那極致浪漫的水燈節嗎?在臺灣平溪,同樣也有這樣的夢幻盛況。
  • 紀錄片《年味》:所謂年味,就是一家人團圓的味道
    又到一年春節時,每到這個時候,都會想到年的味道,感悟年的味道。那麼,年味到底是什麼?大家口中所說的那個味道,究竟是什麼味道呢?紀錄片《年味》,小明工作室出品的新年美食文化紀錄片。接自己孩子回家團圓從接別人回家團圓,到接自己家孩子回家團圓,這裡面又有幾個細節的不同,紀錄片《年味》表現得也很好。
  • 年味作文800字(通用8篇)
    年味作文800字3  過年那一天,早上起床時,我感覺一切與往常沒什麼兩樣,我嘆了一口氣。社會在變化,在發展,但是過年過節的氣氛卻越來越淡。年味,好幾年都沒有感受到了。隱約還記得小時候外婆帶著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包餃子的的時候。這離我很近又離我很遠。  飯桌上各種食物擺在一起,我笑著想到,這也是所剩不多的年味吧。
  • 怎樣給孩子一個有「年味」的新年? | 特別關注
    小年,正是過年的開端。最近,不少家長和中教君感慨:年味越來越淡了!的確,現在紅包都在線上發,挨家挨戶上門拜年也變成了社交媒體上一段群發的祝福,大人和孩子過年都不興奮了……記憶中濃烈的年味究竟去哪了?儀式感,是會讓平凡日子發光的魔法。親愛的家長們,不要小看一頓精心擺盤的輔食、一次精心安排的家庭親子活動,不要再看不起那些「窮講究、瞎折騰」,就是在這些折騰裡,孩子學會了感恩、尊重,留下了幸福和美好的回憶,也更懂得了時間和成長的意義。
  • 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的美食,白米鍋巴,飄著濃濃的年味
    文/鹹魚蝦醬【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的美食,白米鍋巴,飄著濃濃的年味果夫先生做的番茄鍋巴湯是白米鍋巴其實母親不管做什麼飯都能做成鍋巴,做包穀珍珍飯酸菜雜麵都能做成鍋巴。包穀珍珍鍋巴夾雜著酸菜、洋芋、紅苕等不好鏟起來舀盡飯後再烘烤一陣子再鏟,這鍋巴費飯母親是把飯做好後把灶孔裡的明火退去再把炭火用火鉗刨出來,或者是用燙灰把炭火掩蓋了這樣鍋裡的飯就不會被烘烤成鍋巴了。
  • 過年,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詞彙,年是臘肉的味道,是餃子的味……
    >提起過年,肯定會勾起大家內心最美好的回憶,那麼年是什麼,年是一種民俗,一種文化,它是幾千年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沉澱,是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詞彙。俞利年關,年味俞濃,打開塵封的記憶每到年三十,小攤小販賣著年畫、春聯和燈籠,到處都是紅色。每家每戶都喜笑著辦年貨,他們帶著年貨,更帶著一車的幸福,滿載而歸的回去了。
  • 2020歡樂中國年立體繪本,濃濃的年味「玩」出來寒假孩子們都愛看
    「年味」溫情似乎越來越少了。所以,當我看到《歡樂中國年立體書》時,我情不自禁地要推薦給所有父母和孩子們!相比起「死記硬背」枯燥的灌輸知識,它更能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感受濃濃的年味!這本2020歡樂中國年的繪本,可以說又有趣又生動。一開始就是爺爺在給圖書的小主人公團團和圓圓講「年」的傳說。「年」面目猙獰的表情一下就會吸引孩子的好奇心,會認真的聽你講一講「年獸」的來龍去脈了。
  • 踏歌起舞滿堂紅,到南寧福娃幼兒園體驗傳統中國年味
    壯鄉福娃將過年的習俗代代延續 圖文:劉國雄要說一個幼兒園能搞一個很大的傳統年味民俗活動,我本來持懷疑的態度,但是到了南寧長園路的福娃幼兒園一看,完全是讓我大開眼界。1月19日上午,南寧市青秀區方園社區邀請民間藝人,走進青秀區福娃幼兒園舉辦傳統年味民俗活動,讓孩子們熱愛中華傳統文化,體驗濃濃的中國傳統年味,培養孩子們從小樹立愛我中華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