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三角形的面積是:底×高÷2
但是我們常常把它用在一些底和高都非常明顯的三角形中,比如下圖中兩個的三角形,他們 面積都是
今天,我們來把這個公式拓展一下,學習它的普遍性用法!
首先給出結論
證明方法過於簡單,請自行證明!
「×鉛垂高×水平底」的求解方法可過三角形的任意一點,並且「橫豎」均可。
而對於初中生,我們需要思考的是:
①過哪個點來切?
②怎麼尋找「鉛垂高和水平底」?
③橫切好還是豎切好?
如圖,在固定大小的矩形ABCD中,點E為AD邊上一定點,點F從C向點D運動的過程中,△BEF的面積如何變化?
如圖是長度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網格,△ABC為格點三角形,你能在10秒內口算出本三角形的面積嗎?
感覺知道了這個方法,再也不想用畫長方形了!!
這個方法,基本可以秒殺所有格點三角形的面積哦!
(2014·臺灣)如圖,D為△ABC內部一點,E、F兩點分別在AB、BC上,且四邊形DEBF為矩形,直線CD交AB於G點,若CF=6,BF=9,AG=8,則△ADC的面積為( )
A.16 B. 24 C. 36 D. 54
(2018·無錫中考副卷·10)如圖,矩形ABCD中,AB=4,AD=2,E為邊AD上一個動點,連接BE,取BE的中點G,點G繞點E逆時針旋轉90°得到點F,連接CF,則△CEF面積的最小值是 ( )
接下去,我們把它放在坐標系內去解決面積問題
一次函數y=﹣2x+2的圖象與x軸、y軸分別交於點A,B.有一點P(﹣1,﹣2),點Q是直線y=﹣2x+2上一點,且△POQ的面積為5,求點Q的坐標.
首先,畫圖
需要意識到,點Q有兩個,一個直線OP上方,一個直線OP下方
接下去思考?哪條線段做鉛垂高?哪條線段做水平底?
如果將OE看成鉛垂高,會發現要表示OE,需要求E點坐標,而表示E點坐標需要求PQ直線解析式,而Q點不確定,解析式難求,所以這個OE作為鉛垂高不好!
所以我們需要知道一下
一般過動點作鉛垂線比較好!
本文由好友言五君創作,本公眾號經授權發布,僅供大家學習交流。
獲取更多精彩推文,請點文末「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