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才害了他,父母要有所了解

2020-12-13 朗朗育兒課堂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家務是家庭生活的產物,每個家庭都多少因為家務的分配而鬧過矛盾。有些家長希望孩子能主動地在家庭中分擔家務,又不知道如何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

那麼不妨通過這篇文章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做家務?而作為家長,我們又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主動去做家務呢?

前段時期,樓上鄰居家一直傳來吵鬧聲,稍微了解後,我得知,吵鬧的原因原來是鄰居10歲的孩子不愛做家務。

孩子在房間裡打遊戲,母親讓他去收拾一下自己的衣櫃,順便扔一下家庭垃圾,但兒子馬上拒絕了,並大聲嚷嚷:「我生下來就是給你們打掃衛生的嗎?自己不做家務,天天讓我做,憑什麼?」

孩子平常不做家務,還說出這樣的話來,使這位母親一下失了理智,又想到孩子的爸爸平常也常常偷懶欠了一堆家務,她氣得把衣服往老公身上砸。

在這件事中,孩子的做法絕對是不對的,他沒有一點服務家人的意識,甚至不能處理好自己的家務勞動。那麼,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如此抗拒做家務呢?

一、為什麼孩子都不愛做家務活?

孩子們不愛做家務,也許是由於家長平常也不喜歡做家務。眾所周知,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他們會效仿父母的行為,所以如果父母常常偷懶不做家務,孩子不愛做也是很正常的;

在某個階段孩子會有很強的逆反心理,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做家務,會導致孩子對家務更加牴觸;孩子不喜歡做家務,也許是因為家長總是在孩子做得不夠好時罵他們,時間一長,孩子會非常不耐煩,又怎麼會喜歡做家務呢?

孩子從一開始對做家務是沒有好惡之分的,因此後期家長對孩子的教導就顯得尤其重要。家長要注意自己對孩子的影響,不要打擊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鼓勵孩子去做家務,必要時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小孩才會愛上做家務。

二、孩子做家務有哪些好處?

讀幼稚園小班的小勇今年5歲,爸爸媽媽非常的寵愛他。在家裡時,小勇幾乎不用幹任何的事情,爸爸媽媽會幫他穿衣、刷牙、洗衣服。

有時小勇看到媽媽在掃地時,也想來幫忙,但媽媽總說:「這些事你幹不好」,於是小勇馬上就沒興趣了,又跑去看電視。時間一長,小勇在家什麼都不會做,也沒有勞動意識,養成了做事拖拉、沒自信的性格。

通過小勇的案例,家長應該明白,做家務對孩子來說是必要的並且是有好處的。

減弱自我中心意識

孩子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普遍比較強,而且由於長期的得到父母的關心與照顧,孩子不太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不愛做家務的孩子常常只認為自己在做家務時又髒又累,很難意識到他們的父母在做這些事情時也是又髒又累。培養孩子做家務的習慣,孩子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學會換位思考

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會做家務,意味著孩子懂得如何穿衣洗漱、打掃衛生、保持整潔。提升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利於間接提升他們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同時對他們未來的生活產生深遠的影響。

提升自信力

培養孩子做家務的能力,孩子進入幼兒園後能更快的適應學校生活。

幼兒園中往往會有讓孩子自己洗漱、疊被子、刷碗的活動,如果孩子能順利的完成這些,就能得到老師的表揚,獲得自己與他人的肯定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做家務對孩子來說是好事,是鍛鍊孩子不可多得的機會。經常做家務的孩子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必然都比不怎麼做家務的孩子來的優秀。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讓孩子主動地參與到家務勞動中來呢?

三、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參與到家務中來?

選擇適合年齡的家務

不同的年齡的孩子完成家務的能力不同。9-24個月的孩子可以自己用湯匙吃飯,把用過的尿布扔進垃圾桶裡。

2-3歲的孩子可以自己洗臉刷牙、上衛生間、給花澆水、扔垃圾、幫媽媽把衣服掛在衣架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歲的孩子可以獨立的餵寵物、擦灰、睡前幫媽媽鋪床、飯後把自己的碗筷放到水池裡、把自己的髒衣服放到髒衣籃中。

4-5歲的孩子需要學會飯前擺放碗筷、飯後收拾餐桌、準備自己上學要穿的衣服、將自己的洗漱用具擺放整齊。

5-6歲的孩子則該自己準備上學的書包、第二天要穿的鞋、學會收拾自己的房間。家長指導孩子循序漸進地完成每一階段的任務,孩子就能掌握很多做家務的技能。

從小事做起

在孩子能獨立完成的基礎上,家長可以教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比如說:打掃房間,分碗筷,洗碗等等。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是大孩子了,你也可以帶他參加幾項有趣的戶外活動,比如說種樹。這樣既可以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還可以讓他體驗到勞動的辛苦,進而學會珍惜成果。

以身作則

父母應該主動和孩子一起做家務。一方面,給孩子起一個模範作用,帶動孩子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孩子也能從家長的身上學習到做家務勞動的方法和技巧

實踐表明,孩子們學會如何更高效地做家務後,將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進一步提高孩子的家務意識。

總結

孩子的家庭勞動應該從小做起,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實重要的不是孩子做的多少,而是讓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體會到勞動的不易的同時,體會到勞動所帶來的快樂。

家長一定不要過於溺愛孩子,事事都幫孩子安排好才是害了孩子。你的孩子愛做家務嗎?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吧!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出爐,哈佛教授: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出爐,哈佛教授: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調查了我國2萬個兒童,發現做家務的孩子學習成績比不做家務的孩子高出27倍,而我國兒童每天做家務的平均時間不超過而哈佛教授則認為,「做家務」是孩子成長的必備項,就像吃飯睡覺一樣重要,如果父母捨不得用孩子才是害了他!
  • 「兒童家務年齡對照表」出爐:家長捨不得「苦」孩子,才是坑了他
    可能會有家長這樣說:"我家裡就這麼一個孩子,而且平日裡學習已經很累了,我捨不得累著他"。但也就是因為家長有這種危險的想法,才導致現在的孩子,失去了原本該有的基本自理能力。試想,一個初中生了,連件衣服都不會洗?這適合嗎?
  • 從小做家務的孩子,長大更有出息!附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
    」02捨不得用孩子,才是真的害了他這一極端的案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父母無法照顧孩子一生,無原則的寵溺不是愛,而是苦痛的根源。用進廢退,適者生存。捨不得用孩子,才是真的害了他。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2-4歲
  •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得用孩子才是給他最好的愛!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得用孩子才是給他最好的愛! 出於疼愛,很多父母不捨得讓孩子幹一點家務活。有的媽媽還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讀書就好了。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麼?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
  •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 捨不得用孩子才是害了他!
    家長需要把一個任務分拆成一個個步驟,從幫家長拿筷子開始,慢慢讓孩子開始幫忙擺盤子,這樣他才會確切的理解家長的要求。)5-6歲自己準備第二天去幼兒園要用的書包和要穿的鞋,並且學會收拾房間的技能;7-12歲需要學會做簡單的飯,幫忙洗車擦地,清理洗手間,掃樹葉,掃雪,會用洗衣機。
  •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
    幸福的生活從哪裡來,要靠勞動來創造!」這首兒歌大家都很熟悉吧,「勞動最光榮」這話一點也不假,有研究表明,從小培養孩子學習做家務,不僅能增強孩子體質,還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與責任感。相比之下,經常參與家務勞動的孩子會更加孝順,懂得心疼父母。
  • 孩子3歲就做家務?這張「兒童家務年齡表」在朋友圈火了,你家娃做到...
    昨天,一張「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在家長圈火了,這張表來自一篇名為《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的文章,作者認為,想要孩子成為精英,做家務是必不可少的。還列出了各種調查研究數據: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得用孩子才是對他最大的愛
    說起做家務,很多父母往往認為離孩子很遠,家務活當然是家長的事情,孩子只要成績好就行了。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不會做家務,將來他如何獨立生活?其實,很多調查研究表明,引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許多倍。想要讓孩子成為更優秀的人,從小培養做家務的習慣是必不可少的!
  • 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顯示:孩子3歲就可以做家務了,別捨不得
    但是,表嫂說「這哪裡行,小孩子讓他吃還行,哪裡還指望他做家務活,只要平時別給我添亂,有時間好好學習就行了......」做家務活對孩子來說好處多據我觀察,很多家長都認為,家務活是大人做的,小孩子不用做。孩子做家務活,還不如好好學習。家長不捨得孩子做家務,從表面上看,孩子有學習任務需要完成。
  • 2 歲就能做家務?兒童家務年齡對照表,能做到的孩子厲害了!
    家務是日常生活中必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家務孩子會明白:他是家庭成員之一,有義務為家庭生活做貢獻。 2. 培養同理心做家務可以讓孩子了解到大人為了保持家庭整潔而做出的努力,也會因此而變得更有同理心。 其次,不要對孩子做家務的能力期望過高。 孩子們完成一項新的家務可能會需要很長時間,父母也需要花很多精力來指導。但如果不給孩子機會去嘗試,他可能永遠也學不會。 最後,父母可以給孩子列一個需要做的家務清單,讓孩子選擇他想做的家務。
  • 人民日報發布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是在害他
    家務勞動可以讓孩子產生自豪感和責任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閱歷的增加,這種責任心和自豪感會不斷地提升。關鍵是要讓孩子從小就開始做家務,並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教他們做些複雜的家務活。,只有承擔了這些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之後,才可以安排其他娛樂活動。
  • 【機幼推薦】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越勞動越聰明!
    但生活中其實很多家長都不太捨得讓孩子做家務,覺得做家務是大人的事,孩子反而會越幫越忙。但其實,做家務是孩子建立自信的一種方式,並能幫他們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份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快轉給身邊的爸爸媽媽們吧!
  • 寒假,3-7歲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家長可以借鑑學習
    有些爸媽非常寵愛孩子,總是事無巨細地為孩子包辦一切,捨不得讓孩子做一點點家務。事實上,讓孩子適當地參與家務勞動是有很多好處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對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天給大家整理了孩子做家務年齡對照表,讓爸媽們更好地了解什麼年齡的孩子該做哪些家務。
  • 人民日報:1-13歲孩子學做家務年齡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出於疼愛,很多父母不捨得讓孩子幹一點家務活。有的媽媽還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讀書就好了。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嗎?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更高。
  • 捨不得用娃,才是坑娃!兒童家務年齡表,收藏!
    不比幾十年前,現在的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兩個孩子,父母往往疼愛捨不得用孩子。但是不捨得用,不讓孩子參與真實的生活,孩子以後如何獨自面對社會,如何獨自生活?還記得曾經那個13歲上大學,17歲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研究生魏永康嗎?
  • 愛做家務的孩子更優秀 ,捨不得孩子 ,其實是害了他 !
    小的時候 ,父母因為工作太忙了 ,所以不得不讓我們姐妹幾個分擔家裡的家務活 ,很多年之後的今天 ,我成為了一名老師 ,才慢慢的發現原來做家務居然有這麼多的好處 ,他甚至對我的人生產生了許多重大的影響 。做家務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從小就開始做家務的孩子 長大以後又會有什麼樣的不同呢 ?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
  • 寒假,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9個月-7歲)家長必看!
    1、幫助孩子練習動作技能2、培養孩子的責任感3、增加孩子的自信心4、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5、讓孩子練習分類與收納既然讓孩子做家務有這麼多好處,家長們一定不要再讓孩子們偷懶啦,快看下面老師們總結的幼兒做家務的年齡對照表。這下爸媽們就知道小朋友幾歲該做什麼了。
  • 李玫瑾:孩子一定要做家務|《兒童學做家務年齡表》(父母收藏)
    我們做父母的總是擔心影響孩子學習,總覺得孩子還太小,寧願自己苦點累點,包下所有家務。可是這樣大包大攬,卻在悄悄折斷孩子飛翔的翅膀,讓他失去自理能力。不僅累了自己,也苦了孩子將來。美國育兒專家伊莉莎白·潘特麗曾經設計過一份《兒童學做家務事年齡表》:19—24個月:可以給孩子一些簡單易行的指示,比如讓寶寶自己把髒的尿布扔進垃圾箱裡等;
  • 娃該不該參與家務?不用他才是害了他,附兒童不同年齡家務參照表
    不同的孩子適合不同的家務,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做家務的好處也會顯而易見。1)父母要以身作則首先肯定是父母一起參與,讓孩子學習做家務最快的方法就是父母帶著孩子一起,這期間父母不僅能夠教會孩子各種技能,還能降低孩子對家務的牴觸情緒。
  • 讓孩子做家務是吃苦?捨不得用孩子才是害,孩子做家務對照表收好
    文丨飯飯媽  據了解現在對於很多家長來說,能讓自己感到欣慰的就是自家孩子懂事,有些時候可以幫忙做做家務。  所以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讓孩子做家務開始成為了每個家長教育孩子的目標,仿佛這就是判斷一個孩子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