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甲狀腺還好嗎?無緣無故發脾氣暴躁要當心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如果你總是無緣無故發脾氣、暴躁,也許就是甲狀腺出問題了……

  你的甲狀腺還好嗎

  黃霖雨

  甲狀腺是人體內最大的內分泌器官,每天都在不斷地製造、分泌甲狀腺激素,以維持人體的正常機能,因此被稱為「身體的引擎」。《中國十城市甲狀腺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甲狀腺功能減退患病率達6.5%,甲狀腺結節患病率高達18.6%。甲狀腺疾病已成為內分泌系統疾病中的第二大疾病。

  作為惡性腫瘤的一種,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發布的數據顯示,男性甲狀腺癌發病率由2005年的2.35/10萬上升至2014年的15.07/10萬;女性甲狀腺癌發病率由2005年的7.04/10萬上升至2014年的41.11/10萬。在2015年女性惡性腫瘤新發病例中,甲狀腺癌已位居第三,僅次於乳腺癌和肺癌。

  讓人擔憂的是,公眾的甲狀腺健康意識卻十分不足,甲狀腺疾病患者的知曉率與治療率都不高。甲狀腺異常的典型症狀有:體重波動大、焦慮、情緒失常、疲倦乏力、失眠或嗜睡等,它們容易被忽視,或被誤解為單純地由壓力所致。那麼,關於頸部前部這個蝴蝶狀的器官,你了解多少?你的甲狀腺還好嗎?

  25歲,我的甲狀腺出問題了

  不幸的是,25歲的我,就遭遇了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問題。去年9月底的一次聚會上,朋友無意間發現我的脖子有些微腫大,她囑咐我一定要去醫院做檢查。一查還真嚇我一跳——甲狀腺Ⅱ度腫大,有明顯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即我們常說的甲減)。而根據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與抗甲狀腺微粒體(過氧化物酶)抗體(TMA)明顯升高來判斷,基本確診為橋本甲狀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以下簡稱「橋本」)。此後,我需要每日早晨服用一顆調節甲狀腺激素的藥物。或許你還不知道,橋本目前尚不能治癒,伴隨終身的可能性極大。25歲,終身慢性病,吃一輩子的藥?這對於自認為還「年輕無極限」的我而言,可謂晴天霹靂。

  調節情緒、接納現實是我要克服的第一關。事實上,甲狀腺疾病正在年輕化,25歲、女性罹患甲狀腺疾病並不需要大驚小怪。不管是公眾較為熟悉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即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即甲減),還是甲狀腺瘤、甲狀腺炎、甲狀腺囊腫、甲狀腺功能亢進併發症等,年輕患者的比例都在提高。除了遺傳因素,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周邊環境等都會影響甲狀腺功能。

  一項基於290例甲狀腺手術患者(疾病診斷主要包括甲狀腺癌、甲狀腺良性腫瘤)與379例健康人群的對比調查顯示,經常食用醃製/燻制食物、經常生悶氣、從事腦力工作(他們的精神壓力更大)是甲狀腺疾病患病的危險因素。生活在一線城市的我,與眾多90後年輕人一樣,生活節奏快,喜歡熬夜,面對高強度的社會競爭不得不高強度地學習、實習、工作。這些都為我的甲狀腺問題埋下了伏筆。而橋本作為一種典型的自體免疫性疾病,遺傳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可以說,我在25歲時遭遇橋本,是先天條件與後天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在我的身邊,被確診為甲亢、甲減、有甲狀腺結節甚至患甲狀腺癌的年輕人也有不少。

  另一方面,通過閱讀專業文獻、瀏覽丁香園等醫療知識平臺、向內分泌科醫生諮詢等方式,我也了解到甲狀腺疾病並沒有想像得那麼可怕。即使是惡性腫瘤(即通常所說的甲狀腺癌),5年觀察生存率可達91.08%(2010年數據),在所有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一。而對於橋本,即使不能治癒,也只需按時吃藥、定期複查、在飲食上稍加注意即可。同時,也有無數例子表明,患有橋本的孕婦媽媽可以很順利地產下健康的寶寶。正是這樣,我逐漸接納了自己將終身攜帶這一慢性病的事實。

  為了擺脫「病人」的標籤,我還將白色藥丸裝進了可愛、小巧的藥盒裡,每天早晨打開藥盒,就像打開魔幻的能量盒,不是「我在吃藥」,而是「我在補充能量」。服藥治療半年有餘,指標正常,每一天看似漫長,實則只是日常。

  出現這類症狀要警惕甲狀腺問題

  確診為橋本後,我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自己早前生活中出現的一些身心困擾,都可能是橋本所引發的甲減表現。譬如,嗜睡、心悸、浮腫、焦躁、對生活缺乏興致等。但由於此前對甲狀腺各類疾病的初期表現缺乏認識,並未聯想到可能是甲狀腺的問題,而單純地將之視為身體在高壓環境下的一種臨時反饋,所以沒有充分重視。然而,無論是甲亢和甲減,抑或是其他甲狀腺疾病,病程長短均與危害性成正相關關係,所以診斷越早,後果越輕。

  我相信許多人都與曾經的我一樣,對此表現所知甚少。而為了提升公眾對甲狀腺健康的重視,國際甲狀腺聯盟將5月25日定為「國際甲狀腺日」,將5月最後一周定為「國際甲狀腺知識宣傳周」。2017年,第九屆國際甲狀腺知識宣傳周的主題是「其實不怪你 查查甲狀腺」,強調的便是甲狀腺疾病早期診斷的重要性。比如,如果你總是無緣無故發脾氣、暴躁,也許就是甲狀腺出問題了。你要做的是儘快去內分泌科進行檢查。那麼,有哪些症狀可能是甲狀腺功能異常的信號呢?

  甲狀腺腫大是甲亢、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癌、橋本甲狀腺炎、甲狀腺瘤等甲狀腺疾病的明顯體徵。平時可以通過自查進行觀察是否有甲狀腺腫大。自查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對著鏡子進行吞咽動作,觀察頸部是否出現核桃或雞蛋大小的腫塊並上下滑動;二、一手四指併攏,用指腹輕輕按壓氣管一側,進行吞咽動作,感受頸部是否有腫塊上下滑動,之後按壓另一側。但自查只是初步判斷,要更早發現直徑小於1釐米的腫塊或進行明確診斷,需要進行甲狀腺B超檢查。醫生建議每年體檢都增加這一項目。

  甲亢的典型症狀之一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導致甲亢,就會產生一系列高代謝症狀。對應表現有:新陳代謝速度快,皮膚變得更光滑,也相對更薄,面色紅潤;食慾好,但體重大幅下降;心悸、氣短、愛出汗;在情緒與精神方面表現為焦慮、亢奮;容易疲倦乏力;排便次數顯著增加,每天需要排便2次及以上;脫髮;女性月經失調,經期延長或縮短,經量減少甚至閉經。

  甲減的典型症狀——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則會導致甲減,新陳代謝會減慢。對應的臨床表現是:皮膚乾燥、蒼白;食慾下降,但體重大幅增加;浮腫;畏寒;在情緒與精神方面表現為興致低下,對事物缺乏興趣;容易疲倦乏力且健忘,運動能力相應下降;排便次數顯著減少,頻繁便秘;脫髮;女性月經失調,經期延長,經量增多。

  調整生活方式 迎接健康甲狀腺

  甲狀腺功能異常是身體敲響的一次警鐘。雖然甲狀腺疾病有遺傳因素的作用,但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我還記得在一次複診中,內分泌專家友善地提醒我:按時吃藥,保持好心情,別給自己太大壓力。在她看來,克服焦慮,調節生活壓力是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輔助性良方。在疾病的刺激與激勵下,我重新梳理了個人生活習慣,從飲食、睡眠、運動、情緒管理等各方面進行調整,努力創造一個良性循環的身體狀態。

  雖然甲狀腺疾病大多都是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但相比於糖尿病、痛風等慢性病,它的治療實屬簡單。常常有人開玩笑說:如果註定要得一種慢性病,得甲狀腺疾病就相對幸運一些。但諸多患者仍對此心有餘悸,尤其是面對事業和家庭雙重壓力的女性,她們作為甲狀腺疾病的高發人群,容易久久不能平復心情,這並不利於治療。因此,在調整生活方式時要尤其關注情緒,關注患者的心。

  回顧過往半年多的治療經歷,我總結了調整情緒的三個方法:一、與家人、朋友溝通因疾病所產生的情緒問題。例如,甲亢患者常表現出的暴躁、焦慮、易發火等,甲減導致患者興致低下、嗜睡、興趣冷淡等。尋求親友的理解與支持,並在自我表達的過程中原諒自己的不完美。二、尋求權威信息。在確診的最初階段,患者很容易「病急亂投醫」,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常常有人危言聳聽或是製造「快速根治」的騙局,更容易讓人產生焦慮情緒。因此,要積極與專科醫生溝通,並利用高質量的網絡諮詢平臺,如好大夫、丁香園等,尋求幫助。三、給自己和身體一些時間,有足夠的耐心。我們常常在工作中懷揣「升級打怪獸」的積極心態,但面對身體問題時,卻容易自暴自棄。努力給自己一些時間,也給身體一些恢復、喘息的機會,不要因為指標的些許波動而心情大起大落,試著更長遠地看待身體的變化。抓住這次「生病」的機會,從飲食、睡眠、運動著手,找到釋放壓力的突破口,讓自己放鬆下來。

  健康是寶貴的,當年輕人開始逐漸遭遇一些大大小小的疾病時,我們不能只是感慨「真的老了」後依然我行我素,而是要認真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對自己負責,對生命負責。如果我們絲毫不在意,那麼,甲狀腺疾病可能僅僅是一個開始。

相關焦點

  • 脾氣暴躁總是愛發脾氣怎麼辦
    我們都知道脾氣暴躁愛發脾氣對自己健康不好,也會影響自己的人際交往,容易惹是非,鬧矛盾,得罪人,失去朋友,總是愛發脾氣該怎麼辦呢?需要不需要發脾氣才能解決問題,事情要不要自己發脾氣?要冷靜地對自己進行反思,不能寵著自己的脾氣,說我就這個樣子,縱容自己。
  • 別再發脾氣了!脾氣暴躁會導致8種疾病的發生
    「世界如此美好,你卻如此暴躁?」生活中,對自己親人、戀人或者朋友隨便發脾氣的人比比皆是,甚至有些人會對陌生人大發雷霆。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脾氣暴躁,很多脾氣暴躁的人大致有一個共性,他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覺得心好煩,胸好悶,很想發洩一下,嚴重的可能會感覺心跳加速,呼吸變遷,肌肉緊張、渾身顫抖,或者「喉嚨裡有一個結」。其實,你可曾想過「暴躁」的情緒也會引發疾病。
  • 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如何教育愛發脾氣的孩子?睿智燈塔APP
    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脾氣暴躁的狀況。遇見任何不滿意的事,就會不加控制地發脾氣、摔東西。對於這類孩子,你是選擇忍讓,任由孩子發洩,還是選擇和孩子爭吵,最後弄得兩敗俱傷。事實上,以上兩種處理方式都不是處理孩子問題的正確方法。沒有哪個孩子會無緣無故發脾氣,也沒有哪個孩子在每件事上都發脾氣。
  • 寶寶為什麼總是無緣無故的發脾氣?要小心,有可能是病了
    但是有些家長存在這樣一個苦惱,那就是孩子總是無緣無故的發脾氣,情緒非常的不穩定,到底是性格所致還是其他的方面的原因他們不知道,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孩子經常發脾氣,到底是什麼原因。無原則的嬌慣孩子,就會在孩子的要求面前有求必應,一旦達不到要求,孩子就會哭鬧發脾氣。在教育孩子面前,家裡所有人都應該達成共識別,不要嬌慣,要與有原則的和孩子相處。
  • 寶寶為什麼總是無緣無故發脾氣,可能是這四個原因,父母要清楚
    隨著生活條件的逐步改善,物質需求基本都能得到滿足,孩子都沒吃過什麼苦,往往沒受過太多挫折,對社會和環境的適應力較差,稍有不順心的事就會大發脾氣,有的是摔東西,有的是大哭大鬧,家長看到這樣的情景常常無計可施,有些脾氣暴躁的家長還會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那麼究竟孩子發脾氣的原因是什麼?
  • 甲狀腺結節 當心這些早期症狀
    什麼是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是指在甲狀腺內的腫塊,可隨吞咽動作隨甲狀腺而上下移動,是臨床常見的病症,可由多種病因引起。臨床上有多種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退行性變、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現為結節。甲狀腺結節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多髮結節比單髮結節的發病率高,但單髮結節甲狀腺癌的發生率較高。
  • 脾氣暴躁的原因 脾氣暴躁還易發生疾病
    在你的身邊總會出現一些脾氣暴躁的人,會因為一點點的小事就會大發雷霆,其實我們都知道脾氣暴躁對我們的身體是很不好的,那麼你們知道在發生脾氣暴躁的時候是因為哪些原因所導致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心胸狹隘一個人的性格也是會出現脾氣暴躁的情況的,如果你遇到了一個人遇事愛斤斤計較,別人一旦不小心觸犯到了他的話,他就很容易大發脾氣。還有的人可能是對他人的期望值較高,一旦別人達不到目標也容易發脾氣,這些都是心胸不夠開闊引起的脾氣暴躁易怒。
  • 經常對孩子發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你了解嗎?
    我們都是從孩子的階段長大的,你會發現由於年齡的不一樣,我們對同一件事情的理解和看法也會不一樣,我們一開始都不懂得怎樣為人父母,大多是自己的父母怎麼對待自己,自己就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我們的童年裡多數都伴有父母無理取鬧、發脾氣的時刻,在你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誤的時候,父母就會對你發脾氣,你如果再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你知道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嗎
  • 寶寶易暴躁 當心這是缺鈣徵兆
    >寶寶易暴躁 當心這是缺鈣徵兆2013-07-12 17:32:29出處:PCbaby作者:佚名然而,如果寶寶脾氣暴躁異常,一點小事就「大動肝火」,就有可能是缺鈣了。  一、寶寶易暴躁,當心是缺鈣  人們都知道,鈣和骨骼、肌肉的功能相關,卻很少想到,它可能影響神經系統。體內缺鈣的人,神經系統處於過度興奮的狀態。小孩子缺鈣時就會有容易哭鬧,脾氣暴躁的表現。專家提醒您:及時關注寶寶身體所需的鈣元素是否充足。
  • 寶寶發脾氣的原因,你知道嗎?
    對父母的教育來說,這是一种放縱失教的情形,會助長孩子們的暴躁性格。如一個小孩想有某某東西,但是父母並沒有及時滿足他的要求,於是孩子就大聲哭鬧,鬧的大人心煩,於是就說,「好了好了。別哭了,煩死了,給你買。」
  • 男人飲食過於油膩當心吃出暴躁性格
    男人飲食過於油膩當心吃出暴躁性格。研究發現吃得太油膩,會讓人變得暴躁,而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少,則會使人情緒低落。通過對數百名參試者進行了長達1年的跟蹤調查。其中一組人員食用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另一組則用多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飲食。參試者每個月見1次營養師,以確保他們堅持某種飲食模式。
  • 為何女生對你發脾氣?
    其實女生只會對自己喜歡的人,或者是在乎的人發脾氣。你說一個女生無緣無故,他每天活的好好的,為什麼會生氣呢?因為你對於她來說是不一樣的呀,他可能會因為你和某個異性走得太近,說話很多而生氣,而當你能理解她的感受之後,你們之間的感情會更進一步,反而如果你不理解她,覺得她小題大做,覺得她作的話,那麼你們之間就會有隔閡,她認為你不夠喜歡她,而你卻又認為她是一個非常不懂事的女生。
  • 小寶寶無緣無故就發脾氣太恐怖?這份教育指南交給你
    小寶寶無緣無故就發脾氣太恐怖相擁他:沒有錯,要抱緊你那發脾氣的小孩。他很有可能會將你拉開,那般的你也就當然放開手,可是你早已出示一個將寶貝的憤怒分離的機遇,出示了一個舒服的懷裡,很可能他從此平靜下來。假如寶貝不接納,那麼你也就離開,讓他的性子傳出來。
  • 長大脾氣很暴躁的人,小時候多半有這兩種遭遇,很無奈
    如果從小陪在孩子身邊的人,脾氣很不好,經常無緣無故的發脾氣,那麼在這樣的家人帶大下的孩子,要麼特別沒有安全感,很自卑,生活的小心翼翼。要麼脾氣也會變得和這個大人如出一轍,暴躁易怒,情緒控制能力很差。身邊一個朋友就是脾氣很不好,也因為自己的脾氣傷害了很多人,得罪了很多人。
  • 孩子發脾氣怎麼辦?只能涼拌,世上不會有不發脾氣的孩子
    你是生氣的呵斥他們,並且堅決的制止他們的行為;還是說任由其發脾氣,等宣洩完這次的脾氣就可以冷靜下來,等待下一次的爆發;又或者是用一些「好處」來安撫孩子暴躁的心情?無論你怎麼做,你都會發現,孩子下次還是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因為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不發脾氣的孩子。要想解決孩子發脾氣這個問題,又或者說想要改善孩子愛發脾氣的這個現象,首先你必須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
  • 孩子亂發脾氣,是因為被慣壞了嗎?這背後的原因你了解過嗎?
    自己晚上加完班回來,已經很累了,但是孩子非要鬧著要去買玩具。她跟孩子說:「媽媽太累了,明天下班再去買,可以嗎?」孩子根本就不聽,不能滿足欲望就又哭又鬧。另一位孩子的媽媽還在附和著:「你說現在的孩子脾氣怎麼都這麼暴躁呢,都被被慣壞的。」 孩子鬧脾氣,其實一個是情緒的表達。情緒的表達是孩子的天性,喜怒哀樂都會通過自己的行動來進行表達,家長在看到孩子有不好的情緒時,首先要弄明白,孩子生氣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為什麼他會一言不合就發脾氣。不同的年齡層有不同年齡層的表現。
  • 孩子性情暴躁愛發脾氣?當孩子情緒化,家長要自我反省
    小於邊打邊罵道:「我讓你不聽話,天天管也管不聽,打也打不怕,把你丟回鄉下爺爺奶奶那裡吃苦你才能怕嗎軒軒摔夠了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對著小於喊道:「你把我送回去啊!我再也不想待在這裡被你罵,爺爺奶奶比你們疼我,你們就知道天天打我罵我,還能做什麼?」說完邊哭邊起身,拿起小拳頭就想打小於,小於一看愣住了,這孩子才5歲就敢打父母了,這要是再大一點那還得了!於是,小於就把軒軒鎖在了小房間裡,讓他自己反省。
  • 甲狀腺結節的「幫兇」被拆穿,再喜歡也要克制,當心吃虧的是自己
    經常生氣中醫認為,怒氣是一切疾病的源頭。肝主瀉、肝安邪鬱,常發脾氣、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會導致肝氣鬱滯,更易影響甲狀腺功能的正常運作。丈夫膽囊癌,多由喜怒、憂慮過多而成一種疾病。簡單的分析,一個人往往很生氣,會導致體內有結節,如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等。據統計,女性甲狀腺結節的發生率為20%≤70%,女性與男性的比例為3≤1,這主要與女性對抑鬱的愛有關。
  • 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正確引導,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情商
    我們大人遇到不順心或者是令你崩潰的事情,也會發脾氣,所以孩子發脾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就和孩子開心時哈哈大笑一樣。家長首先要有這樣的認識,不要覺得發脾氣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如果有了負面情緒,不能通過發脾氣發洩出來的話,那孩子憋著多難受啊。
  • #情緒低落暴躁不安#可能是你的身體在提醒你注意啦
    經歷了那次手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並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你的家人,和所有愛護你,擔心你的人。更加明白,父母的愛多麼純粹,我會像愛自己一樣的愛他們,於是我開始每半年給自己和家人買體檢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