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情暴躁愛發脾氣?當孩子情緒化,家長要自我反省

2020-08-30 小歆媽媽

很多人以為5歲的小孩子,不管再怎麼叛逆,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來。但事實上,小孩子無論是從創造力還是破壞力上來看,都能夠讓家長瞠目結舌。

小於的兒子軒軒今年5歲,是個非常好動的孩子,調皮程度讓小於夫妻倆很無奈,可是兩人卻不敢嚴加管教,因為管得嚴了,軒軒的暴脾氣上來啥事都敢做。

有一回軒軒打了隔壁家的孩子,人家家長找上門討公道,小於低聲下氣道歉賠償之後,越想越氣不過,逮著小軒軒就打了幾下。

小於邊打邊罵道:「我讓你不聽話,天天管也管不聽,打也打不怕,把你丟回鄉下爺爺奶奶那裡吃苦你才能怕嗎!」

軒軒被打得哇哇大哭,但是堅決不認錯,小於看著孩子哭得一抽一抽的很心疼,便停手了。誰知,哭泣的軒軒反倒發起脾氣來了,轉頭走向家裡的廚房,拿起家裡的鍋碗瓢盆就往地上摔,基本上摔了三分之二。

小於怎麼攔都攔不住,也不敢再罵,生怕孩子拿起菜刀。軒軒摔夠了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對著小於喊道:「你把我送回去啊!我再也不想待在這裡被你罵,爺爺奶奶比你們疼我,你們就知道天天打我罵我,還能做什麼?」

說完邊哭邊起身,拿起小拳頭就想打小於,小於一看愣住了,這孩子才5歲就敢打父母了,這要是再大一點那還得了!於是,小於就把軒軒鎖在了小房間裡,讓他自己反省。

可是沒過多久,小房間裡傳來「噼裡啪啦」的聲音,小於打開一看,好傢夥,軒軒這是要拆家啊!

小於不得已,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便放著軒軒不管了。小於認為,軒軒性情這麼暴躁,是不是心理出現了問題,便去問了醫生,這一問,讓她後悔不已。

原來,軒軒的這麼容易情緒化、脾氣暴躁的原因,在於自己一直以來的管教方式。

比如說,當小於自己覺得沒面子,便會通過打罵軒軒來發洩當軒軒做錯了事情,小於第一反應就是先罵一頓,再打一頓,她以為這樣孩子就老實了

小孩子從來都是有樣學樣,軒軒習慣了這樣的教育方式,所以遇事也習慣用這樣情緒化、發脾氣的方式反抗,甚至不會覺得打人是一件不對的事情。

與此同時,軒軒的脾氣好像也變得越來越執拗,性格越來越偏執,當他情緒化的時候,他想不出其他的發洩口,所以就摔家裡的東西,甚至要通過打家長來洩憤,這對一個孩子的性格發展和人格培養來說,都是充滿負能量的東西。

所以,當孩子性情暴躁,情緒化表現很極端的時候,家長應當反省自己平時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把目光聚集在孩子發脾氣做了什麼事情上。

家庭教育與其說是教育孩子,不如說是一場父母的修行,只有父母不斷進步不斷反思,採用正面管教的方式,孩子才能夠正面回應所有的情緒,才能夠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培養出好性格。

但是,孩子第一次做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成為父母。父母因為缺少系統的、理論的經驗和方法論指導,所以難免會走很多和小於一樣的「彎路」,為了避免少走彎路,父母就得不斷學習。

這套家庭教育書籍是很多家長的選擇,它能夠為家長提供很多的具有實踐意義的理論和建議,讓父母能夠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並學會用正面管教的方式教育孩子,通過控制自己情緒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情緒控制力以及好性格。

它是很多家庭教育專家20年的育兒經驗總結,裡面含有很多經典的育兒案例,結合案例為家長提供有效的育兒理論和經驗、方法論以及教育建議,讓家長更加 學會控制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引導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養成好脾氣和好性格。

這套書一共有5冊:《好父母不吼不叫》、《正面管教》、《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性格讓孩子受益終生》、《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

1.《好父母不吼不叫》:

2.《正面管教》:

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4.《好性格讓孩子受益終生》:

5.《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任老師,父母平時喜歡怎麼做,孩子也會喜歡跟著怎麼做。家長只有先改變自己,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好榜樣,孩子才能夠學會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做事不情緒化。這套書能夠幫助家長成為更好的父母,成為孩子的榜樣,學會溫和育兒,教孩子控制情緒和脾氣,培養孩子好性格。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孩子愛發脾氣、管不住?家長別「以暴制暴」,應該先反省自己
    脾氣暴躁的家長,最怕的是遇到什麼樣的孩子?大概也是脾氣不好,管不住的孩子吧,因為孩子愛發脾氣,家長經常會「以暴制暴」,而孩子也會「以暴制暴」,家長越是這樣,孩子就越容易發脾氣,可見「以暴制暴」沒多大用。
  • 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如何教育愛發脾氣的孩子?睿智燈塔APP
    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脾氣暴躁的狀況。遇見任何不滿意的事,就會不加控制地發脾氣、摔東西。對於這類孩子,你是選擇忍讓,任由孩子發洩,還是選擇和孩子爭吵,最後弄得兩敗俱傷。事實上,以上兩種處理方式都不是處理孩子問題的正確方法。沒有哪個孩子會無緣無故發脾氣,也沒有哪個孩子在每件事上都發脾氣。
  • 孩子問題是父母問題折射,想要孩子優秀,聰明父母要學會自我反省
    有家長就說到自己孩子愛撒謊,有作業卻謊稱沒有作業;為了玩,謊稱自己做完了作業;打碎了家裡的花瓶,卻撒謊不承認......03抱怨孩子愛發脾氣有的孩子脾氣暴躁,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會發脾氣、扔東西,甚至打人發洩,讓父母們頭疼不已。
  • 孩子愛發脾氣是孩子的錯嗎?
    孩子發脾氣是我們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場景。和孩子講道理吧,他聽不進去。對孩子不理睬吧,他哭的更厲害。對孩子妥協呢,又怕他驕縱……其實,孩子愛發脾氣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是孩子生理和心理逐漸發育的表現。因此孩子為什麼愛發脾氣,其原因就在於孩子的上層大腦正在&34;,不能很好地去控制下層大腦的杏仁核。一般隨著孩子的年齡逐漸增長,孩子愛發脾氣的現象會逐漸好轉。
  • 孩子愛發脾氣管不住?可能是因為有愛發脾氣的父母,家長先自省
    經常聽到很多爸爸媽媽抱怨,說自己的孩子很愛發脾氣,一點不順心就大吼大叫,怎麼管都管不住。於是,很多父母認為,孩子變叛逆了。孩子愛發脾氣管不住、是叛逆?當然了,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有愛發脾氣的父母,他們是在模仿脾氣暴躁的父母:孩子愛發脾氣,其實很大概率是受到家庭的影響。
  • 孩子容易情緒化,家長要懂得傾聽,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前言:你的孩子是否會情緒化呢,情緒化的孩子有很多種,有一種孩子往往他的情緒只會對自己發洩,這種孩子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只會自己默默的躲在房間裡面哭泣,而還有一種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轉為暴躁的情緒化,會脾氣非常大,對家人大吼大叫。
  • 愛發脾氣的孩子,這樣教育,長大後更有出息
    他發脾氣,是否只是為了引起我們的關注?是否是孩子的需求沒有被滿足,他便要用發脾氣的方式來發洩自己?這些都需要我們去思考,更何況,孩子發脾氣,有時並非都是壞事。02發脾氣的孩子更健康小時候常發脾氣,是一種健康的溝通方式。
  • 孩子愛發脾氣,家長怎麼辦?
    ……家裡有個愛發脾氣的孩子,讓很多家長都頭疼不已。如果從心理需求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很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當孩子哭著鬧著要家長給自己買愛吃的零食時,他想要的也許並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通過家長答應自己的要求感受到被愛被重視;當孩子倔強地表達朋友有的玩具自己也要有時,常常也是為了證明,自己像朋友一樣被父母愛著寵著;當孩子無法正確解答難題時,他的傷心著急也並不只是在意作業是否完成,更擔心自己是不是太笨,是不是很沒用;當孩子聽到家長因為工作沒辦法按計劃陪伴自己時
  • 孩子控制不好情緒,總愛發脾氣,家長要怎麼跟易怒寶寶相處?
    平時在家裡,大人們稍有不順著她的地方,她就會大發脾氣丟東西,或者直接撲到大人身上亂踢、亂打一氣。小蔡和丈夫、公公婆婆,不是沒有批評過茜茜,可每次批評時,孩子只會顯得更暴躁。所以大人們大多時候還是用哄著茜茜的方式,來平息她的脾氣。如今孩子還小,她發脾氣時可以儘量哄著,但等年齡大了後,孩子脾氣還是沒有改好,又該怎麼辦呢?
  • 愛發脾氣的孩子,才不是被慣壞了,背後的小秘密,父母要了解
    所以,當寶寶出現發脾氣的時候,家長不要只會呵斥,當得知孩子們發脾氣背後的原因後,是不是覺得有時候孩子發脾氣,也並非是「壞事一件」呢?孩子的不可控性太多,無法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因此父母要採用智慧的方式,來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①「穩」佛言道:怒者,心之奴。說的就愛發脾氣的人,不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做了情緒的「奴隸」。
  • 愛發脾氣,愛哭鬧,讀懂孩子的六個技巧,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在父母們眼中,孩子是情緒化的:不讓孩子做一些事情,他就躺在地上撒潑、打滾;一不滿足就哭,發脾氣、扔東西、大喊大叫;脾氣超大,愛發火,跟他講道理也不聽;自尊心特別強,做錯了事還沒怎麼說他,就開始不高興;一生氣就躲進房間裡,關上門,不肯和人溝通……
  • 暴躁父母懦弱娃,衝動易怒的父母,孩子長大逃不開這3種性格
    3、使孩子走向極端,脾氣比家長更暴躁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如果父母是脾氣暴躁的人,孩子自然會深受影響,模仿家長的暴躁行為。在以後即使遇到困難也不能冷靜,只會一昧地發脾氣,不會主動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先把自身情緒發洩。
  • 孩子經常亂發脾氣?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讓孩子掌控情緒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家長們要了解。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時常會面臨孩子亂發脾氣的現象。很多時候只是稍稍說了孩子幾句,沒想到孩子就開始發脾氣,甚至還會亂扔東西來表達憤怒。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喜歡發脾氣,有些情緒化的孩子背後,往往有著一對情緒不太穩定的父母。
  • 應對愛發脾氣的孩子,家長要學會正面管教,讓孩子正確處理情緒
    溺愛、打罵、簡單粗暴地管教,這些都是造成孩子壞脾氣的原因,所以,我們在平時對待孩子發脾氣時的做法就尤為重要,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家長哪些行為會養出壞脾氣的孩子。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小,就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特別是爺爺奶奶輩,對孫子孫女更是恨不得寵上天,不管孩子的要求 是否合理,統統都會滿足。這樣孩子就會養成霸道、蠻橫的性格,脾氣自然也會非常暴躁,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很容易發脾氣。
  • 愛發脾氣的孩子,就是壞孩子吧?
    二、2~3歲:打破他的秩序感這個時期的孩子對秩序感非常敏感,也開始樹立規則意識。比如有時候先穿褲子再穿襯衫,順序和平時不一樣了,他也會不開心。再比如說,玩具擺放錯了地方,他也會發脾氣。這個時期的家長只要教導好正確的秩序就好了,只要不是大問題,可以配合孩子完成秩序感的「成長」。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培養孩子高情商
    1、情緒穩定,不暴躁、不亂發脾氣2、懂得讚美別人,表達事情委婉不傷人,人緣好3、善解人意,處事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4、懂得感恩、尊敬師長,有愛心5、敢於承認錯誤、直面問題,有責任和擔當6、懂得分享、包容和謙讓7、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能夠聽取別人建議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重中之重: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培養孩子高情商
    所以,想培養孩子高情商,為人父母也要學會高情商處事,陪孩子一起成長。孩子有宣洩情緒的權利,如果長期壓抑自己的苦悶和委屈,對孩子的心理、生理都會有影響。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以正確的方式對情緒進行宣洩。>孩子發脾氣一定是發給家人看的,當家長接收到了這個訊號,要積極的正向回應,安撫孩子情緒化的瞬間。
  • 被誤解的愛發脾氣的孩子
    要不是他爸攔著,我真的要揍他。這位媽媽講到這,嘆了一口氣:「孩子越大,脾氣也越大了。我現在每天回去都要忍著火氣,就怕哪一天控制不住,打斷他的腿……」「為什麼孩子常常『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許多家長誤認為:孩子發脾氣,就是被慣壞了的表現。還會把發脾氣和不聽話之間畫上等號......但其實孩子發脾氣的背後,隱藏著許多被我們家長忽略的小秘密......
  • 被愛包容的孩子,真的不會通過發脾氣贏得關注嗎?恩威並施很重要
    不,從阿芳的言語之間,也同樣嗅到了孩子難教也的情緒化波動,這才是教育孩子該有的情緒,那些不食人間煙火般的仙氣父母,又有幾個可以經得起孩子的不消停考驗呢?就算是被街坊四鄰公認為好脾氣的阿芳夫妻也不例外。當孩子亂發脾氣的時候父母能反應的就是捍衛自己的威嚴,不是把孩子拎過來狠揍一頓、就是關小黑屋自己反省,這些為了維護威嚴的暴力方法可能一時有用,但是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一輩子的內心烙印,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自然也是你見不得我、我見不得你的"仇視關係"。
  • 孩子愛發脾氣,家長不要"情緒化處理"問題,如何分析孩子的想法
    孩子的脾氣應該是所有父母都深刻理解的。要懂得分析孩子發脾氣背後的問題,才能去溝通,去解決。但是首先我們家長要知道為什麼孩子那麼容易發脾氣的原因。為什麼孩子喜歡發脾氣?我記得一位長者曾經說過:&34;。我們做人要有三個原則:不能去故意傷害別人,要懂得愛惜自己,不去損壞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