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愛發脾氣的孩子,家長要學會正面管教,讓孩子正確處理情緒

2020-09-05 軍軍育兒雜談

洋洋今年剛滿3歲,是家裡的獨生子,因為從小備受寵愛,養成了蠻橫不講理的壞脾氣。從小到大幾乎是有求必應,弱是不滿足他的要求,就會大發脾氣。

有一次媽媽帶他去超市,剛進門洋洋就吵著要吃冰淇淋,可是天氣比較冷,媽媽剛開始不同意給他買,洋洋就開始邊哭邊鬧,然後亂摔東西,最後直接坐在地上大哭起來。

媽媽沒辦法,只好跟他商量先買其他東西,等走的時候再到超市門口買冰淇淋,洋洋依然不依不饒,非要立刻買,不然就不起來。媽媽覺得十分頭騰,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這麼不聽話,總是亂發脾氣。

其實孩子亂發脾氣的壞毛病,和家長不正確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溺愛、打罵、簡單粗暴地管教,這些都是造成孩子壞脾氣的原因,所以,我們在平時對待孩子發脾氣時的做法就尤為重要,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家長哪些行為會養出壞脾氣的孩子。

一、家長的幾種錯誤做法

1、太溺愛

過分的溺愛和縱容,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小,就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特別是爺爺奶奶輩,對孫子孫女更是恨不得寵上天,不管孩子的要求 是否合理,統統都會滿足。這樣孩子就會養成霸道、蠻橫的性格,脾氣自然也會非常暴躁,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很容易發脾氣。

2、打罵孩子

有一些父母責是另一種極端,管教孩子簡單粗暴,認為不打不罵就養不出好孩子。所以當孩子發脾氣時,不分青紅皂白先打一頓。長期受到父母打罵的孩子,要麼性格自卑懦弱,非常害怕權威,遇事不敢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要麼性格暴躁易怒,只會用暴力解決問題。

3、父母本身愛發脾氣

孩子從小就開始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如果父母平時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事情就火冒三丈,或者總是爭吵不斷,那麼孩子會覺得,只有發脾氣才能解決問題,自然學不會心平氣和。

在面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的態度非常重要,很多時候孩子是根據父母的反應來決定是否發脾氣的。既不要一味縱容,又不要簡單粗暴甚至打罵,那麼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究竟該怎樣應對呢?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弄清楚孩子究竟為何要發脾氣,只有知道了孩子發脾氣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更好地幫孩子處理情緒,進而控制情緒。

二、孩子為什麼要發脾氣?

1、要求得不到滿足

想要某樣東西,想去某個地方,想再玩一會兒,想晚點睡覺……當這些要求不能被滿足時,因為年齡小,還不會用語言很好地表達內心的不滿,孩子就會用發脾氣來表示抗議。這也是孩子發脾氣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身體不舒服

年齡較小的孩子如果身體出現不舒服的症狀,如肚子疼、發燒等,都會不停地哭鬧。大人可以說出難受的感覺,而孩子不能用語言表達,所以身體上難受,再加上情緒煩躁,就會非常容易發脾氣。

3、想要引起注意

發脾氣是孩子引起大人關注的手段,特別是當孩子覺得自己被冷落,不被重視的時候,他們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來博得爸爸媽媽的注意,所以就選擇發脾氣的方式。這一招經常是比較管用的,所以孩子才會屢試不爽。

4、感到挫敗

比如搭積木的時候,積木突然塌了;或者學習吃飯的時候,總是不能把勺子裡的飯菜送進嘴巴裡;自己穿鞋子總是穿不好。這些都會讓孩子體會到挫敗感,孩子還不明白怎樣面對失敗,所以就本能地發起脾氣來。

我們可以看到,引起孩子發脾氣的原因,經常是有了不好的體驗或者感受,而孩子因為還不會用語言來表達,又找不到其他的解決方式,所以才會發脾氣。了解了孩子發脾氣的原因,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用正確的方法來應對。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可以試試這樣做

1、拒絕時要溫柔而堅定

當面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父母要用溫柔而堅定的態度拒絕。一方面是讓孩子知道遵守規則,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哭鬧、發脾氣是沒有用的。另一方面態度也很重要,溫柔是讓孩子沒有壓迫感,堅定是不能半途而廢,這樣幾次下來,孩子就會明白父母是有原則和底線的。

2、幫孩子冷靜

如果是在公共場所,或者是有外人在場,孩子發脾氣時,我們可以先把孩子帶到一邊,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讓孩子先冷靜下來,等平靜以後再幫孩子處理情緒。如果是在家裡,可以讓孩子到自己的房間裡清醒一會兒,等孩子快要停止哭泣的時候,一般也冷靜的差不多了,再和孩子分析道理。

3、及時表揚

當孩子冷靜下來之後,父母這時除了給孩子講道理以外,還要及時地肯定和表揚孩子,可以說:「寶寶你現在不哭了,能聽媽媽講話,媽媽覺得很高興」,每次都及時肯定孩子不發脾氣的表現,孩子就會更快地學會控制情緒。

4、表達愛

在拒絕孩子之後,或者孩子發完脾氣之後,可以對孩子說:「媽媽很愛你,但是並不喜歡你剛才的行為」。可以抱抱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一直都在。

5、經常關注孩子

在有空的時候,不妨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和他們做做遊戲,陪孩子聊聊他們感興趣的事情,聽他們講講自己的心裡話,這都會讓孩子體會到被重視和被關注。即使是在忙的時候,孩子有興奮的事情跑來和你分享,也不要隨意斥責孩子,告訴孩子自己現在有重要的事情要忙,等一會兒忙完了就去陪你。

在幫助孩子克服壞脾氣的時候,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在建立規則的同時,讓孩子感受到愛。從而幫助孩子正確地應對情緒,並且學會處理情緒。

寶媽們,你們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是怎麼做的呢?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服管教讓家長頭疼,利用好「正面管教」,孩子乖巧又懂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服管教?想讓孩子乖巧懂事,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孩子跟家長唱反調,不服管教的樣子簡直能把人氣炸。明明是孩子自己犯了錯,為啥還這麼橫,不服管教呢?面對這樣的孩子,一味地表現出嚴厲是沒有用的,家長還要學會利用正面管教。
  • 管教孩子的正確方式,莫過於正面管教,讓孩子聽話又守規矩
    二、做好正面管教,家長的心態很重要「子不教,父之過」家庭教育困擾了太多的人,尤其是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我們總是在懷疑自己用的方法到底對不對,看見了誰的成功教育案例,巴不得自己立馬學會,好讓自己和孩子都輕鬆一點。實際上,在孩子管不住的這件事上,家長的態度很關鍵。
  • 正面管教,給每一個家長的禮物
    「一起上街,看到喜歡的就一定要買,不買就賴著不走,還大哭大鬧……」「家裡的東西,他會找到很多你不知道的角落給你藏起來……」「吃飯一直要別人喂,偶爾很餓才自己吃」還有:打人,頂嘴,不寫作業,撒謊,偷錢,逃課,拖拉磨蹭,不睡覺,愛哭,發脾氣,搶玩具,非要買玩具,倔強,說到做不到……
  • 管教孩子,低層次父母和高層次父母的處理方式,差別一目了然
    ,只會讓孩子的性格越來越自卑、懦弱,同時對自己的能力也不自信,或者是表現得越來越叛逆,家長越不喜歡做什麼,孩子越要做什麼,目的就是要和家長進行「反抗」。,向孩子解釋這樣隨便亂發脾氣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告訴孩子當遇見同樣的事情的時候,怎麼處理才是正確的方式。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家長不用講道理,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是關鍵
    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孩子不僅沒有停止發脾氣,最後反而還是家長對孩子妥協。很多家長疑惑:孩子發脾氣時,講道理為什麼會對孩子沒有任何作用呢?一、孩子發脾氣時,為什麼不能講道理1. 認為父母不愛自己。孩子的情緒無法釋放。發脾氣是人們情緒的正常宣洩,是有益身體健康的。在孩子發脾氣的過程中,大多數家長做得最多的不是講道理就是阻止,甚至是命令孩子不要哭。實際上,這幾種方式,都無法讓孩子內心的情緒正確的釋放出來,孩子長期將情緒憋在心中,只會讓孩子更加委屈或者脾氣變得更加暴躁。
  • 3招讓孩子不再叛逆難管教,家長不妨嘗試,幫娃學會管控情緒
    一位媽媽問自己三歲的孩子:「你知道媽媽真的愛你嗎?」孩子回答:「是的,如果我乖乖的,你就愛我。導語:親戚的孩子再次離家出走,一件小事,孩子就發脾氣,和父母吵架,扔東西,動手,還罵人。孩子叛逆,難以控制?家長不妨試試這三個動作,幫助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孩子的叛逆是所有家長最害怕和最頭疼,因此,個家庭處於火藥的硝煙中,他們每天都在擔心孩子的安全,我們曾經也是孩子,我們知道孩子們的反叛一定有原因,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們自己也在受苦。作為家長,孩子有叛逆傾向後,不僅要及時疏導,還要教會他們今後如何管理情緒。具體有哪些提示?
  • 自閉症兒童情緒問題如何處理?教你正確應對孩子的情緒問題。
    軒軒不想吃大發脾氣,要找能滿足他各種要求的奶奶來。對於自閉症孩子(星娃)來說,「發脾氣」就好像是一種溝通方式,也是一種正常的負面情緒發洩。但是,高頻次的發脾氣,用發脾氣去達到某種目的,讓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就會給身邊的人帶來困擾。
  • 孩子發脾氣、鬧情緒!先別急,只要家長學會這樣做也能是好事
    孩子發脾氣時,你會怎麼做?有一個節目,對孩子發脾氣的相關問題採訪了一些家長朋友。面對孩子的撒潑哭鬧,父母往往會採取以下處理辦法:1、 妥協讓步孩子哭鬧,很多父母經常採取的一種應對就是「哄」。然而,這些處理方式,很多時候不僅不能安撫住孩子,還會加劇孩子脾氣的爆發,激化親子之間的矛盾。其實,孩子愛發脾氣,有時候原因就出現在爸爸媽媽對待孩子發脾氣的態度上。不論是哄勸、說教還是打罵、無視,父母傳達給孩子的信號都是發脾氣是不對的,是需要制止和改變的。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這樣教,搞定孩子壞情緒
    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在家的時候,明明孩子上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突然就又哭又鬧起來,搞的大人也一頭霧水,又想安撫孩子,又被孩子氣的不行。那麼,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呢?很多人認為孩子發脾氣是因為被家長寵壞了,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孩子發脾氣是一種正常的、不可避免的現象。
  • 孩子性情暴躁愛發脾氣?當孩子情緒化,家長要自我反省
    所以,當孩子性情暴躁,情緒化表現很極端的時候,家長應當反省自己平時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把目光聚集在孩子發脾氣做了什麼事情上。家庭教育與其說是教育孩子,不如說是一場父母的修行,只有父母不斷進步不斷反思,採用正面管教的方式,孩子才能夠正面回應所有的情緒,才能夠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培養出好性格。
  • 《正面管教》: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
    你的孩子是不是膽小、自卑,自信心不足? 你的孩子是不是愛玩遊戲,愛看電視,卻不寫作業? 通過學習正面管教,你將學會分析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訴求,比如,你會發現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其實是無辜的,是你錯怪了孩子; 通過學習正面管教,你將獲得許多實用的小技巧、小工具,比如,應對孩子發脾氣時的工具——憤怒選擇輪; 通過學習正面管教,你將能更有效地與孩子溝通,比如,同樣是「你做了些什麼
  • 孩子總愛發脾氣?正確認知「情緒小怪獸」,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分析:媽媽的做法是很多家長處理孩子情緒時最常見的:▲結論: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的情緒,這是與生懼來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社會中與人互動時,會出現更多複雜的情緒,比如羞愧、失望、厭惡、妒忌等,當這些情緒出現時,也許孩子並不能完全理解,而家長會習慣性的將這些情緒分為「好與壞」,實際上,情緒並沒有「好與壞」、「對或錯」之分
  • 孩子發脾氣時,家長不當的處理方式,會給娃造成童年陰影
    而孫儷的粉絲看到孫儷和孩子的相處方式後,有這樣的感慨:家庭氛圍好的孩子,見識過好的感情是怎麼樣子的,所以在面對健康的愛時,感覺很敏銳,很容易就往正確的道路上走去。而不好的家庭關係下長大的孩子,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徹底推開那些糟糕經歷對自己產生的影響,碰過多次壁,才會找到正確的道路,甚至一生都無路可走。
  • 孩子愛發脾氣,家長這樣做,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荀子執筆:橙媽定稿:橙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負面情緒,要說負面情緒之中「殺傷力」最強的,應該就是憤怒和暴躁了。負面情緒,不僅對自己的身心有害,還會傷害到身邊的人。小孩子同樣也會有負面情緒,而且孩子不同於成年人,孩子不是非常擅長管理自己的情緒,有的時候會特別喜歡發脾氣。這個時候父母往往會比較苦惱,擔心孩子的性格有問題。
  • 孩子的情緒健康你清楚嗎?會教育的父母,要怎樣應對孩子鬧情緒?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由於心智發展不足,一點事不順心就會「情緒爆發」,經常哭鬧、發脾氣、躺地上撒潑打滾、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每當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就覺得孩子不聽話、給自己添麻煩,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用一些錯誤的方式去處理。其實,當孩子鬧情緒的時候,正是進行「情緒教育」的好時機。
  • 孩子對你發脾氣,作為父母,要學會理智對待
    很多家長被孩子發脾氣這件事困擾著,很多人覺得孩子發脾氣,是在無理取鬧,其實孩子發脾氣是他們內心脆弱的表現。誰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無非就是受了委屈,心裡不痛快,想發洩下自己的情緒。所以說,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們不要那上去訓斥孩子,而是要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和孩子好好溝通,給孩子正確的指導。為了孩子好,也為了自己能活得舒心,家長們應該理智對待孩子發脾氣這件事情。
  • 家長課堂|孩子總愛亂發脾氣?如何讓他學會情緒表達和管理
    為什麼有的孩子生氣了會說「我不開心」,有的卻是扔玩具發脾氣?為什麼心裡難過,孩子卻什麼都不願意表現出來?無理取鬧、愛發脾氣、自卑、焦慮.……每個父母都遇到過孩子的情緒失控,由此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已經成為了處理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的一大棘手問題。
  • 孩子發脾氣是好事?正視孩子的「壞脾氣」,讓家長輕鬆應對
    ,有助於孩子情感的健康發展,家長要允許孩子發脾氣。當孩子因為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大吵大鬧,父母一時不知如何應對,只好先設法滿足了他的需要。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一種心理意識,「只要我一發脾氣,爸爸媽媽就會答應我的要求」。父母的一番好意不但不能使孩子平靜下來,反而對孩子以後的成長百害而無一利。因此,父母必須正確地對待孩子發脾氣的問題,不要讓孩子養成利用發脾氣達到目的的習慣。
  • 管教孩子不是懲罰,就是嬌縱?為孩子長遠計,請學會正面管教
    其實這種管教方式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不小的傷害。管娃除吼叫的方式外,有些家長還會用到其他一些不太恰當的方式,不知道其中有沒有你呢?從叛逆的孩子內心來說,他並不認可父母的管教方式,但屈於父母權威,只能被迫接受。卻會在別的地方變得更加蠻橫無理,不服管教。所以,這種孩子還會有一個特質就是愛撒謊,形成「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的做事方式。
  • 孩子亂發脾氣,家長遠離這三種處理方式,正向引導孩子把控情緒
    家長一定要遠離這幾種不恰當的處理方式妥協型面對發脾氣的孩子,家長的處理方式很重要,甚至對孩子的一生會產生深遠影響。發脾氣不可怕,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是,我們應該要做情緒的主人。達爾文曾經說過,脾氣暴躁是一種動物的行徑,人如果隨意發脾氣,那麼就等於是倒退了。正確表達情緒發脾氣並沒有錯,可是家長應該告訴孩子發脾氣不能解決任何的問題,而且一個情緒不穩定的人,不能帶給身邊人安全感,人際交往也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