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競爭實在激烈!
但現在不少新一線城市發展地也非常好,不管在高校氛圍、就業環境、人才待遇方面,都有不少吸引力!
〈成都:工作生活兩不誤的宜居之城〉
成都是2018年15個新一線城市排名中位居榜首。以前我們總說「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是說年輕時到了這裡,很容易失去拼勁,安於享樂。但成都目前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是繼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後的中國IT第五城。
阿里巴巴、騰訊、華為、新浪、京東這些大公司在這裡都設有分部;這裡也是潛在的國家重要金融、科技、交通、教育、貿易中心,為年輕人提供很多發展的機會。
目前,2所985高校(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3所純211高校(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農業大學)、1所專業型藝術學院(四川音樂學院)都匯聚在這裡。
四川大學不僅綜合實力排名全國前列,藝術實力也不容小覷。2019年藝術類本科招生專業含美術類(繪畫、中國畫、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動畫、美術學、服裝與服飾設計)、書法學、廣播電視編導、舞蹈表演、音樂表演【聲樂(美聲、民族唱法)】。
西南交通大學、四川師範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成都理工大學等高校的藝術實力也不錯。
〈南京:崇文重教的文化之城〉
江蘇省省會南京,是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這裡是國家重要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很多先進的製造業比如車輛製造、電子化工產業、智能電網產業整體實力位居全國前三位。除此之外,金融業也是南京的重要戰略性、支柱產業。
江蘇的211大學有11所之多,數量趕超了上海,而其中大部分高校都位於南京,畢竟這裡一直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南京是中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科教綜合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居全國第三位。
擁有專業型藝術院校1所(南京藝術學院),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的藝術實力超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重點大學的藝術實力也比不錯,南京林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院校在藝術方面也不差。
而為了避免人才的流失,南京對人才引進政策也很友好,比如研究生以上學歷及40歲以下的本科學歷人才憑畢業證書,技術憑高級工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辦理落戶手續後,即可申請享受相應的住房政策。
規定的高校畢業生可以不受企業性質、行業等條件的限制,以個人名義申領3年的租賃補貼,博士每人每月1000元、碩士每人每月800元、學士和技師每人每月600元。
〈杭州:人文自然景觀並存的「人間天堂」〉
浙江省省會城市杭州是擁大量自然與人文景觀的「人間天堂」。在中國企業500強中,浙江省一共43家企業入圍,其中在杭州企業就佔了整整21家,包括吉利控股、物產中大集團等知名企業。
除此之外,杭州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領跑者」,也被稱為中國網際網路之都。除了阿里巴巴總部設立在這裡,還有其他很多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比如網易、華為等。杭州這座城市在國際上知名度也在與日俱增。
杭州最知名的學校當屬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稱譽為「東方劍橋」的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在美術領域的地位,令南方眾多考生趨之若鶩。除此之外,還有浙江音樂學院、浙江傳媒學院等兩所專業型藝術學院。浙江理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設計實力也是超級強悍,杭州師範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農林大學等等在藝術方面也不錯。
很多在江浙滬一帶上大學的學生,在畢業後的首選城市要麼是上海,要麼就是杭州,畢竟在這裡的成長的機會相對其他城市也比較多。這裡是個具有濃厚對外開放意識的城市,杭州目前在經歷從風景旅遊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到到世界名城的轉變。
當然很多人留在杭州除了因為機會多以外,也被這所「智慧城市」所打動著,從電商中心、支付中心、雲中心再到物流中心,杭州正在引領著革命性技術應用的發生。
〈西安:中國高校密度最大的城市〉
西安是陝西省會、是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於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西安目前國防科技資源全國第二,聚集了國內航天1/3以上、兵器1/3以上、航空近1/4的科研單位、專業人才及生產力量。
西安是中國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數最多的城市,擁有高等院校63所,其中「985工程」高校有2所,「211工程」高校有6所,另外還有西安美術學院、西安音樂學院、西安體育學院等專業特色類院校。
西安交通大學是中國9所頂尖大學高校聯盟之一。其管理學位列全國第一位,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等均是西安交大的王牌專業;
西北工業大學這所「985工程」高校是中國唯一一所以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為祖國「三航」行業輸入大量人才;
西安美術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在全國藝術領域享有盛譽;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北大學、長安大學等重點大學,均開設有藝術專業,且實力不差;陝西科技大學、西安工程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等省屬重點大學的設計實力,超越不少211工程大學。
總結
「北上廣深」雖然發展機會會多一些,但由於報考的學生眾多,分數線自然是水漲船高。而這些在「北上廣深」上大學的學生,在畢業找工作之際也開始著重考慮「新一線城市」。
畢竟除了戶口和薪酬外,這些城市的人才引進計劃更加友好,生活成本低,壓力也會小很多。而人才的增加,才能更加激發大企業在「新一線城市」成立更多的新公司、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