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內通識教育打造一套優秀讀本

2020-12-23 光明數字報

    哈佛大學現任校長德魯·福斯特曾說:「通識教育的目的就在於讓人有意識地經歷人生,讓人追問自己的行為意義何在;通識教育使人勇於剖析自我、直面自我,從而看顧好自己的生活,在逐漸展開的人生畫卷中遊刃有餘。」

 

    牛津大學出版社以培育人文精神為目的,1995年推出了「牛津通識讀本」(VSI)系列,內容囊括文學、物理、生物、歷史、地理、經濟、藝術與設計、戲劇、媒體等知識領域。作為牛津大學出版社的重點項目,叢書隨後不斷擴展品種,在幾年內成長為一套涵蓋廣泛的通識性、思想性讀物。截至目前,叢書已在全球範圍內授權出版四十幾個語種的版本,包括日語版、德語版、阿拉伯語版、西班牙語版、葡萄牙語版、中文版等,受到廣泛關注,被譽為真正的「大家小書」。目前,VSI英文版系列總共已出版超過400種,並仍在以每年30種左右的節奏繼續推出。

 

    在國內通識教育興起的大背景下,譯林社決定引進一套優秀通識讀物,要求不僅要權威客觀,更要明晰易讀,並且要有洞見、有誘導,既傳遞知識,又激蕩思想。「牛津通識讀本」非常符合通識教育讀本的這些需求,因而成為譯林社在決定出版一套優秀通識讀物後的首選引進對象。自2007年起,經過近十年的精耕細作,譯林社引進的「牛津通識讀本」叢書品種不斷增加,影響越來越大,已經成長為譯林一套品牌叢書。截至目前,譯林社已購買版權110餘種,其中有45種圖書已經續籤,已出版圖書近60種。

 

    譯林社自2007年起大規模引進牛津通識讀本系列,推出中英對照版。考慮到叢書身為引進讀本的特徵,我們還專門請林毅夫、葛劍雄、周國平、何懷宏、陳嘉映、季衛東、秦暉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為叢書撰寫序言,以為導讀。權威作者、名家導讀、基礎經典、中英對照,最終成就了這套堪為中國市場通識教育及人文精神培育的最佳讀物的叢書。幾年來,牛津通識讀本系列湧現了一批暢銷品種,如《人生的意義》《文學理論入門》《美國最高法院》《古典哲學的趣味》等等,多種圖書多次重印,良好的銷售業績為我們贏得了權利人的信任和支持,也為我們繼續豐富該系列品種提供了有利條件。

 

    第二批引進50種圖書時,我們向牛津大學出版社申請了專供團購渠道的優惠版稅率,同時呈給對方我社重新打造這套書的規劃,並對該套書的前景做了樂觀評估。我們及時將該系列圖書的營銷活動告知外方和作者,書評、圖書獲獎情況等等總是在第一時間傳遞給外方。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譯林社與南京大學啟動「南大·譯林通識教育名家講座」,邀請「牛津通識讀本」國外的原作者和國內的序言作者到南大講學,時間大致從4月持續至11月。此舉贏得牛津大學出版社和國外作者的一致好評。《科學哲學》的作者薩米爾·奧卡沙教授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讚揚了譯林社為其圖書中文版所作的努力,並為南大學子和中國讀者的求知和好學而感動。多位應邀作者及時向牛津大學出版社表達了他們對此次活動的滿意和感謝,此舉緊密了國外和我社的合作紐帶,增強了權利人對我們的信任,也為我社續籤和購買新書版權提供了加分條件。

 

    牛津通識讀本系列第一批45種已經成功續籤。一般情況下,權利人會優先考慮把版權授給原先的出版社,但前提是原出版社能讓權利人滿意。而這個滿意度,很重要的一點是讓權利人認為該社遵守商業時代的規範和誠信原則,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我們在工作中非常注意鞏固,維護和拓展我社現有的資源,堅持始終如一地對客戶以誠相待,從來不因為順利購得一本書的版權之後就對權利人的要求加以怠慢。對於國外出版社或作者的各種訴求,我們總是及時予以滿意的解決。結算版稅的時候從不因為續籤、不同版本和版次等等各種紛繁的頭緒而有任何的欺瞞。有些品種哪怕只有很少的版稅我們也是照實結算,不怕麻煩。另外,該系列的有些品種,儘管在短期的市場效益並不樂觀,但是我社依然秉承做大做強品牌的目標,堅持在合同到期後繼續續籤合同。我們的堅守得到了很好的經濟回報和社會效益。近幾年來,隨著電子書市場的不斷擴大,電子書版權也成為我社版權購買工作的重中之重。剛開始的一些品種由於購買時間較早,並沒有電子版權,經過與國外長達一年的談判,我們一次性談下了96種已有品種的電子書版權;後續購買新品種時國外也都適宜並授與了電子版權。而這些,都是與我們平日與外方打交道過程中的誠信分不開的。

 

    在平時的版權聯繫工作中,我們主動和客戶溝通,方便其為我社「量體裁衣」。我們經常和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版權經理溝通向她介紹我社的新思路新計劃以及國內的圖書市場需求變化,以便她能有針對性地推薦我們需要的圖書。甚至有些作者慕名而來,圖書出版後便委託國外出版社詢問我們是否願意出版中文版。多年來主動與國外出版社不懈的溝通,不僅為我社贏得了優質的版權資源,而且也為我社爭取了一位堅定的合作夥伴和朋友,讓我們在購買其他選題資源時都得到了很多幫助。

 

    (作者為譯林出版社版權經理)

 

相關焦點

  • 科學網—通識讀本「聯姻」通識教育
    讀書日前夕,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哲學系主任、科學哲學教授薩米爾·奧卡沙在南京大學作了一場講座,這也是「南大·譯林通識教育名家講座」的首場講座。
  • 「牛津通識讀本」背後的故事
    2012年8月起,改版後的「牛津通識讀本」陸續亮相,同時不斷有新品種問世。    三    大概在2014年前後,我們致信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時任南京大學校長陳駿先生,邀請他為《地球》一書作序。得知譯林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牛津通識讀本」,陳校長很是驚喜,因為這套書暗合了南京大學通識教育的要求。儘管公務繁忙,陳校長仍欣然同意作序。
  • 牛津通識讀本:法律(中英雙語)
    《法律/牛津通識讀本》閘釋了主要的概念、術語和程序,不獨關注西方的法律傳統,也審視了其他法律體系(比如習慣法和宗教法),並指出在全球化和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現今的法律體系迎來了從沒有的挑戰。作者簡介作者雷蒙德·瓦克斯,曾任納塔爾大學公共法系主任,香港大學法律系主任。現為香港大學法律和法律理論專業名譽退休教授。
  • 《中國國情讀本(2020版)》:將「國情通識教育」納入新時代愛國主義...
    近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社編纂、新華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國情讀本(2020版)》成為山西省首屆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的推薦書,這是國內首次將「國情通識教育」納入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必修課」。  《中國國情讀本(2020版)》圖文並重,全面記錄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現代化建設成就以及時代重大事件,生動敘說中國獨特魅力,彰顯中國制度優勢,力求為讀者提供權威、生動、準確、客觀、及時的國情資訊,展示精彩紛呈的年度中國。
  • 南京大學與譯林社共推「南大·譯林通識教育名家講座」
    本報訊(記者王洪波)4月20日,南京大學和譯林出版社戰略合作項目——「南大·譯林通識教育名家講座」啟動儀式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舉行。南京大學校長陳駿教授,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張建康董事長等出席儀式。
  • 「國情通識教育」走進山西
    近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社編纂、新華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國情讀本(2020版)》成為山西省首屆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的推薦書,這是國內首次將「國情通識教育」納入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必修課」。《中國國情讀本(2020版)》圖文並重,全面記錄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現代化建設成就以及時代重大事件,生動敘說中國獨特魅力,彰顯中國制度優勢,力求為讀者提供權威、生動、準確、客觀、及時的國情資訊,展示精彩紛呈的年度中國。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 | 徐躍暢與您分享《青年科學藝術人文通識讀本》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 | 徐躍暢與您分享《青年科學藝術人文通識讀本》 2020-12-28 2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語版全套"牛津通識",一下午學一門新知識,還有驚喜盲盒!
    所有讀本都由該領域公認的專家撰寫,篇幅為100~150頁,相比於厚厚的大部頭,這套通識讀本對讀者非常友好。篇幅不長,不會讓人望而生畏。  還附有進一步深度閱讀的建議,做到了通識閱讀與深度鑽研的結合,短小和精悍兼具。
  • 雙語版全套「牛津通識」,一下午學一門新知識,還有驚喜盲盒!
    所有讀本都由該領域公認的專家撰寫,篇幅為100~150頁,相比於厚厚的大部頭,這套通識讀本對讀者非常友好。篇幅不長,不會讓人望而生畏。 還附有進一步深度閱讀的建議,做到了通識閱讀與深度鑽研的結合,短小和精悍兼具。
  • 牛津通識讀本:讓常識茁壯成長(含系列全書目)
    牛津大學出版社以培育人文精神為目的,1995年推出了「牛津通識讀本」系列,內容囊括文學、物理、生物、歷史、地理、經濟、藝術與設計、戲劇、媒體等知識領域。該叢書英文原版陸續面世以來,在全球範圍內已被譯成近三十種文字。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
    《讀本》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進行闡述研究,用通俗的語言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核心價值,內容包括《仁愛:中華文化的核心力量》《民本:中華文化的價值追求
  • 活動預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
    歡迎來這裡找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時間:2020年8月15日(周六)14:00-16:30地點:>北京市海澱區文慧園北路10號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單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自主選擇自主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課題組、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
  • 譯林出版社「牛津通識讀本」系列譯介新作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吳屹桉)近日,譯林出版社譯介出版「牛津通識讀本」系列五本新著。分別是《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領導力》、《羅馬共和國》、《美國國會》、《無神論》。在本書中,戴維·M.格溫從羅馬的起源以及建城傳說開始,一路寫到漢尼拔跨越阿爾卑斯山和凱撒在三月十五日遇刺,為我們呈現了羅馬共和國引人入勝的歷史畫卷。其中,他審視了共和國獨一無二的政治結構,描述了它的文學和物質來源,生動地刻畫了羅馬共和國的文化和社會。他還思考了羅馬人的價值觀和信仰,以此來解釋共和國跌宕起伏的興衰史。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正式出版發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是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自主選題資助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由中國教育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翟博任課題主持人、總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樓宇烈、張豈之等文化名家特為《讀本》作序。
  • 我們為什麼需要通識教育?
    這種寬廣的知識教育能夠幫助學習者了解自己與社會、了解文明與文化、了解科學與技術、了解過去與未來,從而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框架。基於通識教育學習,學習者能夠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價值理念、分析方法和認知能力,無論面對各種社會現象還是具體現實問題,都能夠獨立思考、全面分析,既能夠享受到內在的愉悅又能夠獲得外在的認知,這是其沉澱人生厚度與獲取未來幸福的基礎。
  • 《全國中小學中醫藥文化知識讀本》歷時兩年多打磨出版——打造中醫藥文化課精品讀本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從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近日召開的《全國中小學中醫藥文化知識讀本》出版項目發行推廣工作線上會議上了解到,《讀本》入選中宣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支持項目,新書於6月出版,目前已有30個省份籤約該書的發行代理。據了解,此前一些地方出版社推出了地方教材,如浙江科技出版社推出了針對浙江省小學五年級學生的《中醫藥與健康》。
  • 用一個下午了解一門新的領域 | 牛津通識讀本
    假期裡無意間接觸到了牛津大學出版社的「Very Short Introductions」系列,剛好之前學憲法的時候對一些哲學話題產生了興趣,就找了系列裡幾本相關的讀本來看
  • 舒聖祥:通識教育是對教育功利化的救贖
    中山大學新創博雅學院,通過通識教育打造「無專業」精英,宣言「學生的人生榜樣不是億萬富翁,而是學富五車的大思想家、大學問家」引起外界爭議。對此,博雅學院院長甘陽表示「中大珠海模式將是全國高校最好的模式」。
  • 什麼是東方通識教育?
    關於東方通識教育,或者說崇賢館的通識教育是一個什麼樣的特色?在《中庸》裡面也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他也是強調你作為一個擔當者,一個學習大人之學的人,能夠為社會承擔責任的人,你要變成一個通識型的人才。在漢代王充的《論衡》裡面,他更有定義似的一個總結,他說,「博覽古今為通人」。所以,我們自己的教育理念就是把這樣一種通識教育出來的人才塑成一個「通人」。
  • 博雅兒童通識教育,將世界帶給孩子|全國優秀教育創新成果在線展播
    在這個理念之下,博雅教育遵循項目式學習原理研發多學科融合的兒童博雅教育系列在線課程,包括文學、藝術、數學、社會、科學、名著等六大類100多門博雅精品課程。每門課程由國內外知名專家領銜設計,涵蓋設計方案、「視頻+音頻+文本+圖像」資源庫、項目式學習任務單、在線測評題庫等結構化內容。博雅教育認為,通識教育應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面向兒童發展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