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兒童通識教育,將世界帶給孩子|全國優秀教育創新成果在線展播

2021-03-02 守望新課程

提到通識課程,大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大學課程,我國也確實是最先在大學推廣通識課程的。但如果僅僅是上大學了才有通識課程,沒有中小學通識教育基礎,大學的通識教育將會陷入無水之源、無木之本的窘境,出現脫節現象。

由於各種客觀因素的制約,中小學通識教育的理念還沒有被普及,通識教育的課程資源更是非常匱乏,有待充實。北京博雅教育抓住通識教育這片藍海,集結了一群懷揣理想的夥伴和同行者,希望做兒童通識課程的設計者和服務者,做出最美的兒童通識課程,將世界帶給孩子。

通識教育是「博學與精專相統一的個性化素質教育」,要符合兒童的天性。在這個理念之下,博雅教育遵循項目式學習原理研發多學科融合的兒童博雅教育系列在線課程,包括文學、藝術、數學、社會、科學、名著等六大類100多門博雅精品課程。每門課程由國內外知名專家領銜設計,涵蓋設計方案、「視頻+音頻+文本+圖像」資源庫、項目式學習任務單、在線測評題庫等結構化內容。

博雅教育認為,通識教育應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面向兒童發展核心素養。課程應該以項目驅動任務引領學生探究,培養終身學習能力;將線上自適應、精準化學習優勢與線下面對面深度研討優勢相融合。學生通過通識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包括創意寫作、綜合演講能力、審辨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四種能力,將促進中學、大學階段乃至整個人生的求知與學習。

為更好地傳播課程和方便教學,博雅教育研製和搭建了博雅雲課堂SPOC平臺。這是一個多學科融合的通識教育課程在線學習平臺,包含課程、教學、學習、測評、管理五大子系統功能,適用於電腦、手機、平板等終端,易學利教,所見即所得,無需培訓,能實現在線測評與綜合素養分析。為中小學提供通識教育整體解決方案,解決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引導學校開展混合式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我國學生的核心素養。還可根據學校需求,提供學校定製化課程平臺。

前段時間,安徽省安慶市教師龍鵬飛發來了學生的電影選題。博雅雲課堂的藝術課程《我用手機拍攝微電影》已在他的學校進行到第8個課時。孩子們已經在電影課程中學畫「分鏡頭」、延時攝影等,對於這些專業知識,龍鵬飛通過定製小規模在線課程(SPOC課程),以「線上+線下」的雙師形式授課。現在,學生們建立了各自的「劇組」,開始醞釀故事。每周一,學生就會主動提醒老師,要求上課。

博雅雲課堂SPOC在線課程教學的整體解決方案,適用範圍廣泛,能滿足不同用戶需求,包括區域教育局或學校管理者(組建虛擬校區、管理評估)、教師(發布校本課程、組織教學、學業評估)、學生(個性化學習)等等。目前應用學校超過800所,班級課程平均完課率超過90%,在線用戶超過100萬人。

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教學與評價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雄評價說,博雅雲課堂很「美」,就連科學課也做得很好看,很吸引人,而美的體驗背後是專業的人才和技術。   

南京師大朱雪梅教授推薦博雅雲課堂成果

審定:鄭琰、李二民

採編:趙振花、甘秋玲

欄目介紹

面對兇猛的疫情,各地學校延遲開學,全社會積極採用各種方式保證學生「停課不停學」。這種非常時期採取的非常辦法,對傳統教學是種挑戰,但也可能將「壞事」變「好事」,成為教育創新事業發展的新契機。教育工作者如何通過這一特殊時期的檢驗,打造更加優質的教育創新項目呢?

近五年來,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堅持以SERVE模型為標準(即好的教育創新成果需要有系統的解決方案(S)、成功的實踐案例(E)、明確的標準規則(R)、正確的價值理念(V)、服務教育現實(E)等核心要素),篩選出一批優質教育創新成果,這些教育創新成果不僅具有先進的理念和手段,並且經過了時間和實踐的考驗,具有良好的社會口碑。因此,即日起研究院將在官微(即本公眾號:守望新課程)和官網(www.ceie.org.cn)開設《全國優質教育創新成果在線展播》專欄,面向全社會展播一批優質教育創新項目。每期內容將以「成果視頻+主創講述+文字詮釋+專家點評」的模式,全方位展示教育創新優秀案例,分享優秀案例經驗,引導教育創新成果質量的提升。這個特殊的時期是教育創新深入試水的一次機會,是教育系統應對重大公共事件的一次經驗積累,更是激發更多創新實踐的新契機。

白衣天使奮戰在抗疫一線,教育從業者堅守在教學一線,不同的戰場,同樣的方向,教育創新,共克時艱!

相關焦點

  • 中小學博雅(通識)教育整體解決方案 | 創新周專稿
    從選題,到課程設計,到內容,到腳本撰寫,到課程視頻製作,到互動設計,每一課時,我們都會以我們所理解的博雅教育的標準來進行自我檢驗,只有所有環節都符合博雅教育的目標了,這個課時才是合格的,才有可能會被上線。事實上,博雅教育更廣泛的名稱是通識教育。所以,上面所有的「博雅」二字,均可以替換為「通識」二字。同樣,下面的「通識」二字,你也可以替換為「博雅」。
  • SPOC首次用於中小學通識教育 博雅雲課堂獲教博會大獎
    為期4天的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23日在珠海落幕,截止閉幕,展會註冊觀眾逾20萬人,在線觀看相關直播者300萬人次。展會期間,有2600餘項教育創新成果參展,其中2100多項參與最高獎SERVE獎的評選、34項入圍、20項獲獎,僅有4項來自企業,名符其實的「百裡挑一」。
  • 資本青睞「香餑餑」兒童通識教育 如何靠差異化突出重圍?
    鄧瑾說,或許是因為當時我們是比較早的就提出做博雅教育、通識教育,所以當時認可這種理念的家長,本身就對通識教育有很高的需求,就是想讓孩子在應試教育之外,有那麼一個空間可以去做通識教育,所以我們用戶的忠誠度就很高,一直跟著我們走。鄧瑾認為,優質的內容是維繫用戶最根本的東西,而另一方面則更為重要,就是用戶對於你價值觀的認同,以及你所做的事情的認同,對你這個人的認同。
  • 昆杜詞典|引領創新教育的「通識博雅」
    在崑山杜克大學,通識博雅專指以小班授課、蘇格拉底式的啟發研討式教學。眾多世界商界政界領袖,如美國第44任總統貝拉克・歐巴馬,蘋果公司創始人、前CEO史蒂夫・賈伯斯,Youtube CEO蘇珊・沃西基,高盛集團前董事長兼CEO勞埃德・布蘭克費恩,星巴克創始人、前CEO霍華德・舒爾茨,均在大學時選擇通識博雅教育!通識博雅教育到底給學生帶來怎樣的變化?
  • 博雅雲課堂首創SPOC課程在中小學通識...
    小微課程適配校內課外在一眾獲得SERVE獎的成果中,SPOC並不是一個非常新奇的概念,它的全稱是小規模定製化在線課程(SmallPrivate Online Course),不但在國外風靡一時,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也多有運用。但從現有信息看,博雅雲課堂卻是第一個將這項技術用於中小學通識教育領域的平臺。
  • 崑山杜克大學校長劉經南:通識教育和博雅教育實際上是兩回事
    今年9月,它將迎來全球5大洲27個國家首屆266位本科生。既是合作辦學,自然少不了美國那套博雅教育體系,不過在劉校長看來,既然是合辦,就不能只是簡單接受,而應進行再創新。如何把博雅教育融入本地特色並落地實施?外灘君與劉校長聊了聊,聽聽他是怎麼說的。文丨張燃編輯丨李臻東與上海毗鄰,西與蘇州相連,從上海市區驅車一小時出頭,便來到了崑曲的發源地崑山。
  • 近代博雅通識教育先行者:上海聖約翰大學
    該校學生第一年不選擇專業,實行博雅通識教育,成功培育了林語堂、張愛玲、鄒韜奮、顧維鈞、宋子文、榮毅仁、劉鴻生、貝聿銘、施肇基等一大批影響中國歷史的傑出人物,雖然學校實體已然不存在,但其精神仍然啟發和影響著我們當下的教育。聖約翰大學創建於1879年,原名聖約翰書院,是由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施約瑟將聖公會原轄培雅書院和度恩書院合併,在滬西梵皇渡購地興辦。
  • 把世界說給孩子聽,這兩名記者用故事電臺做兒童博雅教育
    把世界說給孩子聽,這兩名記者用故事電臺做兒童博雅教育 作者:盧楠 發布時間:
  • 「遊戲」讓孩子愛上數學——基於兒童立場的小學數學嵌入式遊戲課程|全國優秀教育創新成果在線展播
    廣東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姚鐵龍以她豐富的課程實踐經驗和特有的課程理念、創意思維、人文情懷,帶領團隊用「遊戲數學」讓孩子找到強勁的學習動能,激起他們的好奇心,使他們擁有探索力。2011年起,姚鐵龍老師深入深圳市福田區屬學校調研,共計聽課200餘節,涉及近50所學校,訪談學生600多次。
  •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首屆「對話教育的未來」博雅教育研討會圓滿...
    他提到應對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沿襲了半個多世紀的蘇聯式的細分專業教育已經不再合乎時宜;大學教育不應該止步於專業技能教育,而應該追求它的本然價值,著眼於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自成立以來即以創新教育為內核,以成立遠景學院為試點,實施博雅教育,培養完整的人;並以點帶面,循序漸進在全校範圍內推行通識教育。
  • 崑山杜克大學通識博雅本科教育探析,附課程體系及16大專業解讀
    崑山杜克大學是世界一流的以通識博雅教育為特色的大學,位於中國江蘇省崑山市,為來自全球各地的學生提供一系列高質量的創新學術項目。崑山杜克大學由美國杜克大學與中國武漢大學聯合創辦,於2013年9月獲得中國教育部正式批准設立。
  • 復旦通識|狐狸、刺蝟以及博雅教育在現代大學中的角色
    家長們同樣關注孩子教育的市場價值。由於大學成本如此之高,父母要確保自己的孩子畢業後能夠取得事業成功。如果像大多數美國家庭一樣,他們被迫承擔沉重的債務負擔來支付子女的教育費用,那麼他們需要確保大學教育所能獲得的經濟回報至少要超過其成本。這些問題使得博雅教育的作用成為美國政治辯論的熱門話題。
  • 最好的教育是博雅教育
    文匯報記者任思蘊訪中國科學院院士、寧波諾丁漢大學校長楊福家近年來,國內高等教育界進行了一些博雅教育方向的改革試驗,如復旦大學的通識教育、北京大學的元培實驗班等。日前,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寧波諾丁漢大學校長楊福家院士,將其多年來對博雅教育實踐和管理的思考匯集成新作《博雅教育》,於年初出版。
  • 新聞學教育應注重博雅通識
    博雅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價值在於:其一,人文學科裡面蘊涵著幾千年來人類所積累的生活經驗,這些經驗對於認識世界、認識自身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二,人文學科應對的是生與死、愛有恨、理智與情感、自由與秩序等人類社會的永恆問題,對這些問題的思索相應地產生了種種偉大的理念,這些理念具有超歷史的意義,可以使親近它們的人視野開闊、富於理想;其三,在最接近於實用的層面,人文教育提供的也是旨在提升心智機能的通才訓練
  • 我們為什麼要做兒童博雅教育
    美國的一些精英大學會把博雅教育貫穿整個本科4年,哈佛的本科就是博雅教育,目的就是讓學生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而不是僅為他們未來的職業做準備。到底什麼是博雅教育呢?博雅教育通常又被譯作通識教育,源自古希臘,旨在培養具有廣博知識和優雅氣質的人,讓人們擺脫庸俗、喚醒卓異,其終極理想就是成為一個身心全面發展的人。現代的博雅教育,通常包括人文、科學以及公民教育。
  • 我校將建設100門文化素質教育優秀課程強化通識教育
    哈工大報訊(張妍/文)日前,61門課程通過專家評審,獲得2016年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建設立項。為鼓勵支持廣大教師建設一批有特色、高質量的文化素質教育優秀課程,學校將提供經費支持,使優秀課程逐漸凝鍊建成文化素質教育核心課程,強化通識教育和人文素養、科學精神的培養。    文化素質教育優秀課程建設是學校建立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本科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
  • 你聽過通識教育嗎?為什麼說孩子學通識教育非常重要?
    近現代[通識教育],則是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針對現代大學越來越專業化的教育在繼承西方古典傳統博雅教育的基礎上,由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等提出並倡導的。廣泛運用應用於歐美大學中,旨在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優秀人才。
  • 全國政協: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各級師範教育的通識必修課
    全國政協: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各級師範教育的通識必修課 央視新聞 圖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消息,全國政協27日在京召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課本、進課堂、進校園」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並講話。
  • 郝景芳:為什麼通識教育是幫助孩子直面未來的教育?
    世界多所著名大學均設置了通識教育體系,中國的清華、北大、復旦等高校也效仿跟進,期望大學回歸古典理想。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童行期望秉持通識教育的理念,參照著名大學的通識教育體系,進行兒童化改造,為孩子打造由淺入深的通識啟蒙體系。為什麼我們覺得通識教育能讓孩子達到Think Big, Think Deep的目標呢?
  • 「通識博雅」教育,讓我逐漸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2023屆本科生 潘時禾在高三承受巨大擇校壓力的時候,我第一次聽說了崑山杜克大學「通識博雅」的教育理念。一年之後的秋天,我有幸能夠踏入這所年輕的大學,親身體驗這裡獨特的教學模式。如今,精彩紛呈的大一生活已然過去。在此,我懷著興奮的心情分享一些我的親身體驗和對「通識博雅」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