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博上一張「淘寶代購店主道歉信」的截圖火了,網友徹底炸鍋了。
做了3年的淘寶,因走私逃稅背判刑10年,並處罰金550萬。
據判決書顯示,2013年,被告人遊燕,她在淘寶開了一家名為「TSHOW進口女裝店」的網店。這家網店售賣進口的高檔服裝,貨源主要來自香港。
短短3年的時間裡,遊燕在香港刷卡購買並走私進境的服飾,總金額達到人民幣1154萬元。而她偷逃的稅款,高達人民幣300萬元。
然而,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2017年3月的一天,遊燕像往常一樣,從香港「滿載而歸」,這一單,她又可以賺不少錢。走進珠海機場的時候,遊燕不知道,滅頂之災已經悄然降臨。
對於該代購被判刑10年,有網友斬釘截鐵地表示:量刑時間太假
這個量刑結果引發了網友的爭議,很多不明真相的網友甚至為她喊冤,但其實這個判刑結果已經是最輕處罰了,符合國家法律規定,合情合理
必須要強調的是:這名店主最重的罪名不是逃稅,而是走私。
然而,其他網友翻出了店主親自手寫的道歉信。
2018年11月6日,有媒體聯繫上燕子丈夫萬先生,他表示,遊燕代購的商品基本上是香港廠家通過順豐快遞境外直郵,並未履行相應報關手續。
道歉信是他在與妻子會見後,整理燕子想法後發出的,「燕子希望和她一樣從事代購的同行能夠吸取教訓,引以為鑑。」
現如今,誰微信裡沒有幾個「海外直郵保真」的代購朋友,誰又不曾拜託出國旅遊的朋友給自己帶幾隻小羊皮口紅,或是找專業的海淘網站去貨比三家買一隻香奈兒包……
隨著一架架飛機起落,行李箱的軲轆急速滑動橫跨大洋、流轉全球。人們手提肩扛,一個包,一塊表、一瓶面霜、一管牙膏,組成了這個「沒有生產,只有流通」的萬億級市場。
此事一出,代購們陷入集體恐慌,這個萬億規模的「行業」,陷入恐慌。
有專家提醒,從境外代購商品,但如果未向海關申報並超出規定的限額,代購回來進行二次銷售並有獲利,就構成了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境外代購與一般意義上的跨境電商也不相同。
那麼,代購這行是不是真的不能做了?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解讀稱,代購行為與走私的區別在於有無偷逃關稅,建議代購者注意繳稅。專家認為,《電商法》施行後,個人代購時代將終結,未來代購市場將只剩企業運營主體
有代購曾算過一筆帳:
「比如說紀梵希散粉,絲芙蘭的價格是595元人民幣,我賣出的價格是380元,韓國採買可能才300出頭。但如果足額繳稅,我們的利潤空間會很小。」「如果提著行李箱在海關被抓到,一般是繳30-50%」,如果郵寄回國被抽檢到,代購需要繳納行郵稅,根據海關總署公告2018年第140號,化妝品和洗護用品的稅率為50%、25%。
如果足額繳稅,商品成本會接近甚至超過國內售價,海外代購就毫無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