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規模的行業,陷入極度恐慌,以後誰還敢「代購」?

2020-12-13 億帆網絡

今天,微博上一張「淘寶代購店主道歉信」的截圖火了,網友徹底炸鍋了。

做了3年的淘寶,因走私逃稅背判刑10年,並處罰金550萬。

據判決書顯示,2013年,被告人遊燕,她在淘寶開了一家名為「TSHOW進口女裝店」的網店。這家網店售賣進口的高檔服裝,貨源主要來自香港。

短短3年的時間裡,遊燕在香港刷卡購買並走私進境的服飾,總金額達到人民幣1154萬元。而她偷逃的稅款,高達人民幣300萬元。

然而,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2017年3月的一天,遊燕像往常一樣,從香港「滿載而歸」,這一單,她又可以賺不少錢。走進珠海機場的時候,遊燕不知道,滅頂之災已經悄然降臨。

對於該代購被判刑10年,有網友斬釘截鐵地表示:量刑時間太假

這個量刑結果引發了網友的爭議,很多不明真相的網友甚至為她喊冤,但其實這個判刑結果已經是最輕處罰了,符合國家法律規定,合情合理

必須要強調的是:這名店主最重的罪名不是逃稅,而是走私。

然而,其他網友翻出了店主親自手寫的道歉信。

2018年11月6日,有媒體聯繫上燕子丈夫萬先生,他表示,遊燕代購的商品基本上是香港廠家通過順豐快遞境外直郵,並未履行相應報關手續。

道歉信是他在與妻子會見後,整理燕子想法後發出的,「燕子希望和她一樣從事代購的同行能夠吸取教訓,引以為鑑。」

現如今,誰微信裡沒有幾個「海外直郵保真」的代購朋友,誰又不曾拜託出國旅遊的朋友給自己帶幾隻小羊皮口紅,或是找專業的海淘網站去貨比三家買一隻香奈兒包……

隨著一架架飛機起落,行李箱的軲轆急速滑動橫跨大洋、流轉全球。人們手提肩扛,一個包,一塊表、一瓶面霜、一管牙膏,組成了這個「沒有生產,只有流通」的萬億級市場。

此事一出,代購們陷入集體恐慌,這個萬億規模的「行業」,陷入恐慌。

有專家提醒,從境外代購商品,但如果未向海關申報並超出規定的限額,代購回來進行二次銷售並有獲利,就構成了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境外代購與一般意義上的跨境電商也不相同。

那麼,代購這行是不是真的不能做了?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解讀稱,代購行為與走私的區別在於有無偷逃關稅,建議代購者注意繳稅。專家認為,《電商法》施行後,個人代購時代將終結,未來代購市場將只剩企業運營主體

有代購曾算過一筆帳:

「比如說紀梵希散粉,絲芙蘭的價格是595元人民幣,我賣出的價格是380元,韓國採買可能才300出頭。但如果足額繳稅,我們的利潤空間會很小。」「如果提著行李箱在海關被抓到,一般是繳30-50%」,如果郵寄回國被抽檢到,代購需要繳納行郵稅,根據海關總署公告2018年第140號,化妝品和洗護用品的稅率為50%、25%。

如果足額繳稅,商品成本會接近甚至超過國內售價,海外代購就毫無意義了。

相關焦點

  • 代購行業輝煌不再,也許不是一件壞事
    也就是說不管是淘寶還是京東等底商平臺上的商家還是代購,包括在微信朋友圈或者是微博上售賣的博主,都要按照規定交稅。這個消息一傳來,朋友圈中的代購也開始躁動起來,到底這個行業還能不能做,要不要做成了擺在面前的難題。代購是早就有了的,但是行業確實近年來才成了規模。
  • 電商法實施後代購陷恐慌 女代購:我不做了,心累
    一方面,代購和電商假貨橫行的亂象開始以法律的效力被整治,法律的覆蓋也讓之前處在灰色地帶的代購行業,有了合法化的轉型渠道。但另一方面,行業競爭激烈的現狀下,已在夾縫中生存的代購和中小淘寶商家將被進一步抹平利潤,生存維艱。行業參與者開始尋找新的陣地或者退出戰場,而這又將帶給行業新一輪的機會。
  • 6位代購者的故事:代購行業秘密,如何找一個靠譜的代購?
    誰都知道國外代購能便宜很多,而且大到奢侈品小到棉籤都應有盡有,但還是有很多人不敢找代購,總覺得自己會被騙,會買到假貨。我們對代購這個行業有很多迷思,他們是不是每天逛街買買東西就能月入數萬?為什麼代購發的朋友圈都愛加亂七八糟的 Emoji?會為了賺錢真假混賣嗎?某寶金冠代購店可信嗎?又有什麼是真的值得買,什麼是不值得買的產品?
  • 海外代購水有多深 記者暗訪代購發貨鏈條(圖)
    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16年中國縣域跨境電子商務報告》顯示,近幾年中國跨境電商逆勢增長,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4.8萬億元,同比增長28%,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有望達12萬億元。而且人們境外商品代購的地域範圍越走越廣,一個更直觀的數據,新增買家數相當可觀的俄羅斯和巴西,新增中國買家數量之和達3.5億,超過美國人口數量。
  • 代購行業明明死了,為何依舊活在你的朋友圈?
    與之相反,也有一些行業面臨突如其來的政策變動,他們本該像特定時期的歷史產物被強制革除,可是經過變形和包裝,卻暗暗強撐起另一片「繁榮」。今年1月1日起,我國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個人代購人人自危,很多媒體預言代購將死。一位資深代購說,遊戲規則在崩盤,全行業危機浮現,洗牌期已經到來。
  • 澳洲代購行業「雪上加霜」,30%門店已倒閉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受疫情改變中國人消費方式影響等原因,海外消費者代購量大幅下降影響,澳大利亞諸多品牌受到了衝擊,當地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代購行業也被徹底顛覆——代購專賣店接連倒閉、嬰兒奶粉出現大量滯銷,其中最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一款嬰兒奶粉目前正面臨供應過剩的問題。中國連發2個預警後,澳大利亞118億生意再遭衝擊:300家店鋪關門!
  • 糖水燕窩曝光者隱私洩露被網暴,以後誰還敢公開維權?
    糖水燕窩曝光者被謾罵致抑鬱辭職近日,澎湃新聞報導,「糖水燕窩」事件曝光者張某陷入了網絡暴力中,她被辛巴團隊的粉絲謾罵到離職、搬家,並患上抑鬱症。隨後,辛巴在一場直播中,拿出張某和商家的通話記錄,並聲稱張某「敲詐」,還洩露了她的聯繫地址。這場直播後,張某的噩夢就開始了。大量聲稱是辛巴粉絲的人給她打電話發簡訊進行辱罵騷擾,甚至還到她的住所處留言威脅,導致其辭職並抑鬱,最終搬離居所。
  • 代購:我賺的是「血汗錢」,加上關稅後誰還做代購啊
    加上關稅後利潤大幅縮減,誰還做代購啊一切源於去年8月31日頒布的《電子商務法》,其中明確規定,2019年1月1日以後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並繳納稅務。也就是說,新年伊始,曾經活躍在朋友圈的代購必須登記並繳納稅務,才能合法進行買賣活動。
  • 極度恐慌撤離點 漢化中文免安裝硬碟版下載
    遊戲名稱:極度恐慌:撤離點   英文名稱:F.E.A.R.: Extraction Point   遊戲類型:
  • 個人代購終局:有店主關店散群 有店主被判刑10年
    這種恐慌情緒也蔓延到了代購們的「客戶」身上。李秋影習慣了向自己做法國代購的朋友購物。但現在,朋友天天在念叨著「能做一天是一天」,有些心慌的她,在2018年底前開啟了瘋狂囤貨的模式。維繫了「個人代購」圈子多年繁榮的遊戲規則,正在崩盤。山雨欲來這年頭,誰的朋友圈裡,沒有一兩個代購和微商呢?
  • 母嬰零售行業:市場規模2.7萬億 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行業概況:市場規模2.7萬億,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我們將廣義母嬰市場定義-1——14歲的嬰幼兒及孕婦市場;狹義母嬰市場對應-1——3歲,消費重心以食品和用品等產品性消費為主。
  • 【韓國代購要涼?】我們實地去了一趟明洞,感受如下!
    簡單來說就是平日裡在朋友圈打打廣告,銷售產品的商家,以後都要依法登記納稅,不再是掙多少都是自己的,偷漏稅的還有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作為代購們最青睞的目的地之一——韓國,難道今後再也看不到免稅店代購扎堆、大包小裹的壯觀景象了嗎?為了實地看看韓國代購是不是要涼?
  • 奢侈品代購造假黑幕上熱搜,你還敢買?
    近期,一則#奢侈品海外代購造假#的微博話題引發網友關注,有報導指出,隨著高仿奢侈品充斥市場,也讓假代購行業興起,高仿品配合各類假票據以及物流配送,其中的灰色利潤高到難以想像。媒體曝光奢侈品海外代購造假內幕據媒體報導,隨著高仿奢侈品充斥市場,也讓假代購行業興起,高仿品代購也是一門技術活兒,除了產品要高度逼真之外,相關的票據、物流和後續處理都必須非常到位。
  • 世展集團:在「最被人忽視的萬億規模行業」中創造全新生機
    但儘管如此,品牌商對於會展活動傳播方式的剛需,已然使得會展活動行業成為「最被人忽視的萬億規模行業」——據統計,中國會展活動行業整體市場規模為2-3萬億,其中非政府類市場規模1.6-2.4萬億之間,且正以20%的速度增長。  作為深耕行業多年的領先企業,世展集團經歷了會展活動業的迅猛發展期,同時也看到了行業正在面臨的痛點和難點。
  • 不僅僅是微商代購,《電商法》會帶來什麼行業劇變?
    眾多淘寶上的代購也下架店內全部商品,只留下冰冷的公告——有的選擇下架商品觀望平臺對代購規定細則,有的選擇轉型提供直郵服務,也有的選擇永遠的閉店,沒有人敢在違法的邊緣試探。代購們的利潤點在於免交關稅、消費稅,以往或許執法程度不夠到位,執法一嚴,成本上升,代購們的優勢就會不復存在,代購、相關快遞服務、水客行業都應聲衰落。一位在澳洲做代購的從業者表示,「沒辦法,今後代購市場監管越來越嚴,賺不到什麼錢了。行業肯定會面臨一次洗牌。」
  • 8.0優秀作品 恐怖大作《極度恐慌3》IGN評測_遊俠網 Ali213.net
    如今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市場被《戰地》和《使命召喚》系列已經搶佔得差不多了,其他鮮有遊戲可以威脅到這兩位王者,而《極度恐慌》就是其中之一。一款經典的恐怖射擊遊戲,結合了第一人稱射擊和超自然卻又不缺深度的故事情節。
  • 部分個體代購商家偷逃稅伎倆:慣用「人肉」方式
    一些個體代購商家偷逃稅伎倆調查  電子商務法將於明年起施行個體代購者瘋狂又忐忑□ 本報記者  趙 麗  □ 本報實習生 林靖耘  這是一個萬億規模的「行業」。  隨著一架架飛機起落,行李箱的軲轆急速滑動橫跨大洋、流轉全球。
  • 蔡英文發動「突襲」,臺灣民眾陷入恐慌
    導讀:眼看2020年就要結束了,臺灣民眾反倒對新的一年非常恐慌。明年一月份,美國瘦肉精豬肉將進入臺灣,近來島內民眾圍繞瘦肉精豬肉抗議事件不斷升級。如今川普的下臺已成定局,意味著臺灣民進黨當初單方面押寶川普政府的政策,全部「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僅什麼都沒有得到,反倒讓臺灣民眾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臺中市市長盧秀燕遭民進黨「圍剿」前幾日,臺中市市長盧秀燕在與酈英傑會面過程中,表達了拒絕含瘦肉精豬肉進口的態度,並拿出了民意數據。隨後,民進黨當局便展開了對盧秀燕的圍攻。AIT痛批盧秀燕身為政治人物散播「不實訊息」。
  • 「代購法」實施,代購行業面臨哪些衝擊?
    這部法律的出臺可謂改寫了國內代購行業的現狀,在施行後的短短兩個月內就讓整個代購行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下面小編帶您解讀一下這部法律關於代購行業的一些重點:一、線上代購都受到《電子商務法》的約束  這部法律適用於國內所有電子商務活動——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所有經營活動。
  • 我國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行業形成閒魚、轉轉兩大寡頭...
    我國二手閒置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行業形成閒魚、轉轉兩大寡頭競爭格局  Emma Chou • 2020-10-16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