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濃度限值要在多少之內才算健康?

2020-12-17 迪勤科技

PM2.5這個詞彙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原因當然是來源於其對人體健康可能帶來的危害。而對於具體人們所處環境的PM2.5濃度限值,其實很多人並沒有概念,只是覺得越低越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對於PM2.5而言並沒有所謂的安全值。沒有所謂的安全值,是指PM2.5濃度即使很低,也有發現因PM2.5而引起的健康受損的病例。這也側面驗證了,越低越好的說法。

談到我們常說的PM2.5濃度限值75g/m,則是來自於2012年發布並於2016年實施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該標準中將原先沒有的PM2.5納入了環境空氣汙染物基本項目濃度限值中。其中明確規定了:年平均時間,對應一類區15g/m,對應二類區35g/m;24小時平均:對應一類區35g/m,對應二類區75g/m。一類區和二類區的區別在於,前者包含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其他特殊保護區,而後者包含居民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工業區和農村地區。所以,PM2.5的75g/m這個限值就來源於此。

同時,PM2.5的75g/m這個限值其實是與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漸進目標是接軌的,但只符合於過渡值-1。WHO對於PM2.5的漸進目標中:準則值要求高於過渡值-3,高於過渡值-2,高於過渡值-1。同樣涉及長期暴露的年平均值及相關短期暴露的24小時平均。

WHO相關PM2.5年平均值:

過渡值-1,35g/m

過渡值-2,25g/m

過渡值-3,15g/m

準則值,10g/m

WHO相關PM2.5年平均值

WHO相關24小時平均值:

過渡值-1,75g/m

過渡值-2,50g/m

過渡值-3,37.5g/m

準則值,25g/m

WHO相關24小時平均值

理論上來說,PM2.5濃度越低,越向準則值靠近,長期死亡風險及短期死亡風險就會對應降低。當然,除世界衛生組織的漸進目標之外,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墨西哥等國均會有各自的PM2.5濃度限值要求。

其實,我國近年來在大氣環境治理方面可謂相當重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的天空正在逐漸變藍,空氣正在逐漸變好。但看看WHO的漸進目標就會知道還存在著相對的差距。所以,環境空氣品質監測、限排、治理等各項工作任然任重而道遠。

PM2.5濃度限值要在多少之內才算健康?

相關焦點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PM2.5是什麼意思?PM2.5有什麼危害?  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灰霾天氣被公認為災害性天氣:一是影響通行安全,地面能見度降低交通事故多發。二是導致氣象變異,便區域氣候反常。三是損害人體健康,這是危害最大的,PM2.5因其能被人體吸入並粘附在呼吸道和肺葉而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由於太陽中紫外線輻射的減弱致使小兒佝僂病高發,還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那麼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呢?
  • PM2.5國家標準(2012)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
  • 方舟子:pm2.5對肺癌發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從2000年到2014年,共有14項研究pm2.5與肺癌風險的定量研究結果發表,這些研究有的發現pm2.5不增加肺癌風險,有的發現增加肺癌風險:pm2.5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的相對風險為0.81~1.39,合計為1.09。也就是說,pm2.5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風險增加了9%。
  • 空氣品質新國標公布 明確PM2.5濃度標準
    空氣品質新國標公布  明確PM2.5濃度標準  -環境空氣功能分區變三為二,取消特定工業區  -居民區PM2.5日均濃度不得超過75微克/立方米  3月2日,
  • 《空氣中PM2.5》20問
    PM2.5是怎樣影響氣候變化的?PM2.5的來源8. 空氣中的PM2.5 來自何方?9. 哪種汙染源對PM2.5的貢獻最大?PM2.5標準10. 我國新發布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有哪些變化?11. 其它國家空氣品質標準中對PM2.5濃度的限值是多少?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導讀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什麼是PM2.5,PM2.5的標準是什麼?
  • 農村導致了我國的pm2.5汙染?——假
    一個院士怎麼會出現這種反智的行為,於是我就認真讀了一下這篇文獻,結果發現,果然被一群標題黨給騙了,又是一種故意製造情緒編故事來騙網民的自媒體文章,大家可要長長心了。簡單的說:文章的結論:農村的做飯和取暖方式會導致室內的空氣汙染尤其是pm2.5很高,所以影響健康——正確。
  • 室內PM2.5危害更大
    細顆粒物又稱細粒、細顆粒、PM2.5。細顆粒物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其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雖然PM2.5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
  • 全國190城PM2.5年均濃度排行榜發布,你家排第幾?
    全國190城PM2.5年均濃度排行榜發布,你家排第幾?河北邢臺仍舊是PM2.5濃度最高的城市。同時,按照《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6-2012),只有年均濃度小於35微克/立方米,才算達到二級標準,2014年,僅三亞等18座城市達到這一標準。剩餘的超過九成的城市,均未達到二級標準。       從2014年1月1日起,中國已有190個城市向社會實時發布PM2.5(細顆粒物)數據。
  • 全省56個城市PM2.5高於標準限值 水質唯杭州有所下降
    昨天,省環保廳發布了2014年1-10月浙江省大氣環境質量(PM2.5)情況和浙江省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環境質量情況。  全省56個城市,PM2.5高於標準限值  今年10月份,全省69個縣級以上城市中,有6個城市PM2.5月均值低於(含)35μg/m3(《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2012)中年均二級標準限值,下同),佔城市總數的8.7%。μg/m3數值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可入肺顆粒物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
  • 超500就爆表,那東北是怎麼測出PM2.5破1400的?
    問題2:當前遼陽的PM2.5濃度是多少?問題3:當前遼陽的PM2.5濃度的單位是什麼?問題4:當前遼陽的首要汙染物是什麼?當汙染物濃度超出最高上限時,AQI的值最高也只能是500,因為在這之上的指數是不存在的。這種情況下,稱為「爆表」或「Beyond Index」,也就是用空氣品質指數已經無法描述這糟糕的空氣品質了。這個沒有500以上的AQI,是怎麼算出來的?首先,要知道汙染物到底有哪些分類:
  • 做飯也要戴口罩?清華大學:烹飪時PM2.5濃度可升高几十倍
    提起PM2.5,大家可能馬上想到機動車的尾氣、工業生產的廢煙、三米之內人畜不分的霧霾……但除此之外,很多人幾乎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卻被忽略了——做飯。近日,發表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上的一篇新研究稱,烹飪是住宅內PM2.5汙染的主要來源,並且這些微粒會通過呼吸道、皮膚進入人體,對健康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 京津冀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去年PM2.5年均濃度較四年前下降36%
    會上,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二級巡視員、總工程師劉賢姝介紹,北京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19年的42微克/立方米,2020年1-10月北京市PM2.5累計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在區域「2 26」城市中濃度持續保持最優。
  • 新風系統可以讓室內PM2.5在個位數?
    空氣問題成為了時下熱議話題,PM2.5成為了社會熱點詞彙,大多數人都養成了每日出門前看PM2.5數值的習慣。新風系統的出現完美解決了空氣品質問題,它可以有效排除室內甲醛、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還能減少PM2.5、花粉、粉塵等顆粒物對人體的侵害,從而守護全家健康。
  • 日本福岡PM2.5濃度急劇升高
    據日本媒體12月7日報導,福岡縣從6日白天開始,大氣汙染物PM2.5濃度急劇升高,天空持續霧霾。據觀測,下午2點,福岡市西區田尻內每立方米PM2.5濃度為122微克,福岡市中央區市政府為每立方米110微克,下午3點,香春町為112微克。福岡全縣檢測到的數值普遍較高。
  • 2014年國家PM2.5標準 廣州要求2020年需達標
    【2020年穗空氣要達國家標準】  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明年起開始實施,日前,@廣州環保 就落實新環保法的情況在官網向社會公布。據悉,廣州空氣品質達標規劃已基本編制完成,提出2020年實現環境空氣品質基本達到國家標準,即廣州PM2.5年均濃度要達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這比此前提出的2025年達標提前了5年。(PM2.5是什麼意思? )  2014年12月1日,中國PM2.5標準:要求濃度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 空氣品質標準未列PM2.5監測 因實際大範圍超標
    此次修訂最令人關注的問題之一,是增設了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限值。  環保部《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徵求意見稿)編制說明》(以下簡稱《說明》)中寫道,以連續8小時最高濃度限值為主的臭氧的空氣品質標準已成為世界各國臭氧環境空氣品質發展的趨勢,一小時的濃度限制已不能適應環境管理的需求。
  • 車內外空氣品質差多少?PM2.5實測數字告訴你
    車內外空氣品質差多少?PM2.5實測數字告訴你前言大家現在經常都會聽到一個詞:「PM2.5」,也可能都知道這個詞與空氣品質有關。所謂PM2.5,通俗點講就是空氣中的細顆粒物(直徑小於2.5微米)。經過科學研究,這些細顆粒物會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產生危害,所以現在中國已有不少城市開始設立空氣監測站,並公布監測點附近的PM2.5數值。不過,現在中國的幾個大城市所監測到的PM2.5數值和以前就一直在監測的PM10(可吸入顆粒物,直徑在2.5-10微米之間)數值都並不令人樂觀,也就是說,我國大城市的空氣品質狀況令人擔憂。
  • PM2.5濃度越高患肺癌風險越大
    (記者王瀟雨 王丹)《美國呼吸和危重症醫學雜誌》近日在線發表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南方科技大學和南京醫科大學等單位合作研究成果——長期暴露於高濃度大氣細顆粒物(PM2.5)可顯著增加肺癌發病和死亡風險,PM2.5濃度越高,風險增幅越大。
  • PM2.5與臭氧的「拉鋸戰」
    新加坡《海峽時報》近日報導,一篇由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及應用科學學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撰寫的論文指出,就在PM2.5濃度降低40%之際,地面臭氧濃度卻大幅攀升,兩者之間存在關聯。  相關現象存在怎樣的內在邏輯,對人類的生存生活環境影響有多大?在全球範圍內有何應對經驗可供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