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頓 英國中世紀騎士題材繪畫大師

2021-12-28 MCart油畫

     是新朋友嗎?記得先點藍字關注我哦~

是萌孤陋寡聞了,前幾天介紹了弗雷德裡克.萊頓,居然沒發現19世紀的英國有兩位「萊頓」。經過讀者小夥伴的提醒,今天萌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另一位著名的「萊頓」----埃德蒙.布萊爾.萊頓。

埃德蒙.布菜爾.萊頓。擅長中世紀和攝政時代題材。

弗雷德裡克.萊頓。擅長歷史題材,聖經題材和古典題材。

埃德蒙·布萊爾·萊頓,以中世紀繪畫聞名於世,用畫筆為我們描繪了英國攝政時期的優雅和頹廢。雖然埃德蒙·布萊爾·萊頓的很多作品為人們留下了一個鮮活的中世紀,尤其是他的精美絕倫的騎士題材的作品成為世界公認的著名精品。

《冊封儀式》這種儀式也是一種榮譽,所以這幅作品在某些歐洲國家被命名為《榮譽》埃德蒙從未為自己留下隻言片語。他沒有日記,所以現在沒有任何關於他的研究專著,他的畫多為私人定製而難覓芳蹤。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對他的作品評價非常高,而他的作品在皇家藝術學院展出了四十年之久。然而他卻從未獲得院士稱號。1878年弗雷德裡克·萊頓開始擔任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院長,有史載稱這兩個年齡相差22歲的「萊頓」是很好的朋友。但又為何埃德蒙.布萊爾.萊頓從來沒有獲得過皇家藝術學院院士的稱號,也一直是一個迷。

責任

荷蘭史學家約翰•赫伊津哈說過一句話:「火藥的傳入雖然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但是中世紀騎士所體現的,並且被理想化的騎士精神,卻在近代西方文化中得以保留。」

於男人精神層面的騎士精神,是貫穿在人類發展整個過程的。無論古往今來,東西南北,皆不出其外。日本有武士精神,他們效忠的是天皇。中國有俠道,他們效忠的是天,以及天定的道德準則,有所謂的替天行道。而西洋的騎士精神最為浪漫,他效忠的如果是一個女人,也絕不會成為別人的笑柄。

向一位可能登基為王的小王子祝福

《為我的行為作證並加上印鑑》

標題中的缺陷

萊頓的兩幅作品,《為我的行為作證並加上印鑑》和《標題中的缺陷》,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得到公認的極高評價,作品開始在伯林頓府年年定期展出。

一帆風順

《親吻》,畫家埃德蒙·布萊爾·萊頓,1903年。

《我的漂亮女士》

《分離》(Off)

這幅作品描述了1816年英國皇家軍隊戰勝拿破崙的凱旋儀式。

《匈牙利聖伊莉莎白的仁慈》

活了24歲的聖伊莉莎白從皇后變成修女的一個真實人物。她是匈牙利國王安德烈二世的第三個女兒,14歲時嫁給人,生了3個孩子。1227年,27歲的路易斯四世參加十字軍遠徵時病故,死後不久他們的第三個女兒出生。伊莉莎白進入修道院,她同時大量建造慈善機構,親自照看病人。四年後,1231年24歲病故,被羅馬教廷封為聖人。

 《崔斯坦和伊索德》這是英國亞瑟王故事群裡的一個著名的愛情故事。

《戈黛娃夫人》

《戈黛娃夫人》

這是歐美國家的了個臉炎人口的中世紀傳奇:統治考文垂的麥西亞伯臥利哭弗裡克的妻子,史稱大人龍底娃,美麗又善良,她總是勸說伯丈夫減免稅收。她丈夫開玩笑說:如果你裸體在考文垂街上走一遍,我就減免稅收。於是戈娃夫人全身裸體,長發違胞,在考文垂的街上騎乃行走。大部分市民出於對伯大人的尊重,故意不去看戈常姓夫人的棵體。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後世爭議很多。相信這是真實事件的人們認為:戈娃大人的頭髮很長,遮住了自己,所以這個傳奇是事實。萊頓的作品中,特意表現了戈娃大入的長長的頭髮拖到小腿,正在下定決心的形象。



林中幽會

《麗莎如何愛上國王》

這是薄伽丘《十日談》中的一個故事,麗莎是一個藥劑師的女兒,她遠遠看到西班牙阿拉貢的國王彼得羅之後,愛上了這位國王並且病倒了19世紀的英國女作家 George Eliot i改編了這個故事。

 - END - 

點閱讀原文,看更多相關文章

↓   ↓ ↓

相關焦點

  • 英國最著名畫家,皇家美術學院院長,弗雷德裡克·萊頓油畫欣賞
    弗雷德裡克·萊頓,(Frederic Leighton,1830~1896),1868年入選英國皇家學院院士,1878年擔任皇家美術學院院長,是英國十九世紀唯美主義畫派最著名的畫家,在英國繪畫史上享譽極高。其作品題材包括了歷史、聖經和古典時代的主題。萊頓在去世前一天獲得男爵的封號,成為歷史上最短命的貴族。
  • 什麼是騎士?——中世紀騎士身份辨析
    中世紀的「騎士」含義為後人認定騎士身份提供了重要線索,從中可找到支持上述三種觀點的各自依據。然而,認定騎士身份應主要依據對騎士狀況的研究,而不是中世紀人們的概念和認識標準。「騎士」概念在中世紀不同地區、不同階段所指代的人員成分並不一致,當時人們眼中的騎士只是局部和階段性的,對他們身份的認識需要後來研究者的總結和概括。
  • 中世紀的騎士與鎧甲
    「黑暗死亡騎士並非死掉的騎士!」   比如「魔山」格雷果、「獵狗」桑鐸、洋蔥騎士戴佛斯、流亡騎士喬拉·莫爾蒙、金手騎士詹姆·蘭尼斯特、百花騎士洛拉斯·提利爾、女騎士布蕾妮等。   常以一身盔甲,高大英勇的形象,強悍的戰鬥力,或多或少有中世紀騎士形象的影子。
  • 遊走在盔甲上的藝術:中世紀的歐洲騎士都是外貌協會?
    進入中世紀中期,騎士們的盔甲有了進一步改進,雖然盔甲的形制依然是鎖子甲,但額外增加了鏈甲頭巾(coif,主要保護頸部)和鏈甲手套(mufflers),同時鎖子甲長度加長,直達腿部。頭盔開始完全包裹頭部與臉部。儘管騎士的馬刺甚至鎖子甲在理論上是可以鎏金裝飾的,但大部分盔甲依舊算得上樸實無華。不過,套在盔甲外的衣服則可以用不同顏色和圖案來彰顯個性。
  • 彭建華 | 論歐洲中世紀的騎士制度與騎士精神
    [6]人們對騎士制度的起源遠未達成普遍的 / 一致的觀念,騎士制度主要盛行於中世紀法國,而後,英格蘭、蘇格蘭、日耳曼、西班牙、義大利也發現了相似的騎士制度。從中世紀歐洲文化、社會制度、管理來看,封建制度、騎士制度是人們研究歐洲中世紀社會所使用的2個重要觀念,二者有明顯的差異。作為封建領主或者君主的隨扈,軍事戰鬥是在中世紀騎士的世界裡佔有絕對重要的行為。H. 尼克爾、S. W. 費爾、L.
  • 英國皇家學院派的代名詞——Fucaschaikovi作品賞析
    萊頓 畫像不像19世紀大部分畫家那樣,萊頓並沒有在皇家藝術學院學習,他在布魯塞爾、巴黎、法蘭克福接受繪畫訓練,1852年他搬到羅馬居住,古典藝術給了他很大影響。陶醉ger-FredericLeighton-Idyll1855年,他回到英國,他的作品Cimabue's Madonna展出並被維多利亞女王購買,這是他事業的轉折。1878年,萊頓當選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院長。1896年受封為男爵。他是英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畫家。他於同年去世。
  • 你喜歡騎士、城堡、冷兵器嗎?值得一玩的五款中世紀風格遊戲
    想必不少喜歡中世紀題材的玩家看到上述的爆料後都會覺得惋惜。提到中世紀題材,我們往往會想到騎士文化和經典的城堡建築,這些東西對於一部分玩家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 西方美術史上經久不衰的題材:麗達與天鵝,窺探被禁錮的人性
    西方的許多畫家都喜歡從神話故事或者民間傳說中來尋找創作題材,在繁複的西方繪畫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幅圖,是一位頗為裸露的年輕女子,身邊跟著一隻巨大的天鵝,女子和天鵝接觸親密,有的畫下面還有四個從蛋殼裡破殼而出的嬰孩。基本上,只要你看到女子和天鵝這兩個形象一起出現,那準是在描繪「麗達與天鵝」這個題材沒錯了。
  • 中世紀歐洲的騎士教育體系
    歐洲中世紀的騎士階層的形成有著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特色,從古希臘時期莊嚴的武器授予儀式,具有忠誠關係的親兵制,以及具有依附關係的古羅馬庇護制中誕生的維繫領主和軍事力量之間的正式紐帶關係,形成了騎士制度和文化體系。
  • 中世紀的騎士究竟是什麼?歐洲中世紀的騎士有些類似我們古代的士
    壹墨帶你走進歷史長河,發掘沉睡在時間中的秘密(原創文章,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關注)想到騎士,我們第一印象就是歐洲的中世紀像我們代中文的騎士一詞,指的就是西歐的騎士。騎士,在中世紀的歐洲,是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許多年輕人,都想成為一個騎士。成為騎士,在當時無疑是一種光宗耀祖的事情。同時,騎士是一個爵位,是當時爵位裡最低的一種。騎士這個爵位,有些類似我們中國古代春秋時期的士。由大貴族或者是國王冊封,效忠當地的某一個領主。
  • 中世紀騎士的愛情觀念,原來是這樣的,漲知識了
    在這裡,愛情也不斷被升華,並且被賦予浪漫的色彩;生活在騎士精神裡模仿文學,但說到底文學的一切都是從生活學來的。騎士的愛情觀並非建立在文學中,而是建立在生活中。騎士與心上人的母題植根於真實的生活中。騎士與愛人以及為愛情而愛情的英雄是首要而永恆的浪漫母題,這是無處不在、反反覆覆必然要出現的母題。
  • 稀罕的收藏:中世紀的手抄本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那是一個基督教廣泛傳播的時代,中世紀絕大部分的藝術也由「神」而展開,色彩豐富的繪圖禱告書手抄本,作為傳播宗教文化的讀物,每本都凝聚著才華橫溢的工匠大師的心血,堪稱是精雕細琢的絕世的藝術品,被眾多書籍收藏家們視為珍品,每翻啟一頁就能欣賞到早期繪畫大師們的傑作和精湛的手藝,其複雜的設計和寶石般的色調常常迎來珠寶愛好者的強烈讚賞。
  • 勒高夫:中世紀騎士的真實與想像
    我們現在腦海中浮現的中世紀騎士的形象通常只是一個理想化的形象:這正是騎士制度本身想要傳達的形象,而且它通過中間的遊吟詩人讓這種形象強行進入人們的腦海中。從一貫具有啟發性的詞彙的角度來看,「chevalier」一詞到中世紀才遲遲出現,其原生詞為「miles」,在古典拉丁語中意指「士兵」,在中世紀早期則指「自由士兵」。很明顯,騎士來源於馬匹,所以騎士首先是一位至少擁有一匹馬而且能夠在馬上戰鬥的人。
  • 歐洲中世紀騎士的「浪漫」與「風度」
    中世紀的騎士就是軍人,兇猛好鬥既是騎士的習俗,也是騎士的特點。因此,平日裡他們以打家劫舍為生,以比武格鬥為樂。在騎士的心目中,貴婦永遠是他最尊敬與愛慕的對象,由此而產生的「騎士風度」,也就是把貴婦看的高人一等,在他們面前鞠躬低頭,吻她們的手,在社交場合給她們讓座,出入之時,請她們先走……這種對婦女的尊敬,起初只限於中世紀的騎士對待宮廷貴婦,後來逐漸擴大,成為歐洲「上流社會」的一種特徵,
  • 暢銷智力遊戲書第三部《中世紀謎題》,《圓桌騎士冒險謎題》《達·文西謎題》返團!
    這三本都是英國高智商俱樂部出題人出題的硬核智力遊戲書,品質可以放心。而《中世紀謎題》的靈感來自中世紀浪漫的城堡、騎士、美女版畫及歷史。再介紹這套書前,小編想先說說「文理共融,左右腦並進」這個《中世紀謎題》系列圖書的特有設計。
  • 荊棘之下,薔薇密布:中世紀貴婦孤芳自賞,為何卻成為騎士擁躉?
    但事實上,11世紀以前的騎士形象並非如此。中世紀早期的騎士仗著武力強大,把欺騙、搶劫、殺人都當作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有的騎士甚至還將殺人作為自己的功勳。但11世紀以後,騎士們的行為逐漸發生改變,在所有改變騎士行為的因素中,愛情,是一個奇妙的原因。
  • 《纏毛線》萊頓的畫作充滿了浪漫主義和奇幻色彩
    弗雷德裡克·萊頓是英國19世紀學院畫派的集大成者,在英國繪畫史上享譽極高。他的輝煌藝術成就幾乎成了英國皇家學院派的代名詞。從小輾轉的生活使萊頓擴大了藝術眼界,晚年仍不停止創作。《纏毛線》畫作有些離奇的表現,充滿了浪漫主義和奇幻色彩。
  • 阿里奧斯託《瘋狂的羅蘭》:中世紀騎士文學的百科全書
    這部有4842段詩、38736行的卷帙浩繁的騎士史詩,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豐富的人文主義思想,是一部具有史詩格局的中世紀傳奇。這部傳奇的故事以查理曼大帝率軍抵抗北非摩爾人入侵為背景,由他麾下勇士們的多個冒險故事交織而成,也包含了神話、寓言、鄉野奇談等多種元素。
  • 中世紀「騎士」是什麼身份,什麼人可以被封為騎士?
    此後傳往英國。8世紀,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進一步發展採邑制。對封君、封臣之間的義務,有更詳細規定。受封者必須服軍役,聽從號召。受封土地不得世襲。如果領主去世,他們要把封地交還給土地的授予者,或者他們的繼承人。隨著時間推進,除了王室,大領主也開始分賜土地給下屬封臣,獲得他們效忠。大領主的做法,極大程度上造成王室大權旁落。
  • 中世紀歐洲騎士文化,與決鬥文化之間,有什麼樣的淵源?
    中世紀歐洲的騎士,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單位,而是一個具體的階級,由此引申的騎士文化是中世紀歐洲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到今天還深刻的影響著歐美民眾的行為。決鬥文化可能是起源於騎士決鬥行為的文化,但是它的壽命遠遠超過了騎士階層的存在,一直到法國大革命和北美西部拓荒的年代,決鬥仍然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