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中國:深圳南山多業融合千帆勁,全域旅遊萬象新

2020-12-14 騰訊網

採菊青青世界

悠然見深圳南山

山河湖海、水城相依

南山美矣!

深圳市南山區是中國主題公園誕生地。上世紀九十年代,但凡來深圳旅遊的人,必以去錦繡中華、世界之窗為榮,其微縮景觀創意引領改革開放風氣之先,讓世人津津樂道。如今,南山的旅遊業已從傳統的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從企業單打獨享向社會共建共享轉變,從封閉的旅遊自循環向開放的「旅遊+」轉變,在從部門行為向政府統籌推進轉變過程中,南山在全域旅遊道路上邁出了融合共享的鏗鏘步伐。

激發全域活力,開啟美好旅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南山區委、區政府按照中央及省、市決策部署,積極探索先行示範區文旅發展道路,通過示範引領、城旅融合,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以「旅遊+」多業融合模式,開創全域旅遊新格局,讓南山成為百姓宜居宜業宜遊的樂土。

加強頂層設計 拓寬「旅遊+」融合渠道

全域旅遊基本內涵之一,是引入「旅遊+」概念,將旅遊產業與其他產業有機結合,因此產業融合成為了全域旅遊發展的重要抓手。

南山區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加快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和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建設步伐,將旅遊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產業,堅持產業發展實現融合化,大力推進「旅遊+」,促進產業融合、產城融合,發揮旅遊「一業興百業」的帶動作用,實現旅遊效益最大化、經濟社會效益最優化,逐漸形成全域旅遊共建共享新格局——「旅遊+文化」。南山區深入挖掘轄區歷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打造南頭古城、蛇口海上世界、赤灣海防史跡遊徑等文化聚集區,結合保護歷史文化古蹟、傳承傳統文化和發展特色文化產業,與旅遊業融合開展文化體驗旅遊。鼓勵華僑城集團、華強文化等一批文旅骨幹企業不斷創新發展,實現從單一到混合形式的演變,在旅遊中賦予文化科技內涵,通過文化再造展現旅遊新魅力,推動「旅遊+文化」發展。

「旅遊+城市生態」。南山區是城市生態的優秀踐行者,大沙河生態走廊構建的濱水生態旅遊帶,聯通了塘朗山、陽臺山、大南山、小南山、燕晗山等為骨架的山嶽生態休閒旅遊帶與濱海生態旅遊帶,加上其間星羅棋布的150餘個市政公園,構成了南山區城市生態旅遊的廣闊圖卷。

「旅遊+科技」。南山區逐步探索將科技第一城的眾多科技企業形成南山區的地標景觀,充分利用科技工程、科普場館、科研設施等發展科技旅遊,讓外來遊客及本地市民能夠一睹科技風貌。

「旅遊+工業」。南山區扶持了環球數碼、達實智能、南海油脂等一批科技工業旅遊景點,打造南山科技工業旅遊示範工程,實現了「旅遊+工業」創新發展。

「旅遊+教育」。在南山北部,以大學城為代表,目前已入駐有清華、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知名高校和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享有「旅遊+教育」聲譽。這裡還有南山文體中心等一批極具南山文化魅力的文化場館,有全國最大的孫中山先生石雕頭像、解放內伶仃島紀念碑等歷史景點,南山以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開放先行地為主題,拓展愛國主義教育,實現了「旅遊+教育」融合發展。

在南山區委、區政府大力推動下,2019國際籃聯男籃世界盃在南山舉辦,WTA世界女子網球總決賽等諸多國際化、高品質的體育賽事紛紛落戶南山,成為與外國友人溝通交流、娛樂休閒的重要平臺,不斷拓寬渠道,實現「旅遊+體育」「旅遊+國際交往」等「旅遊+」新業態快速發展。

此外,在南山中心區,還有海岸城、來福士、華潤萬象城等20餘個充分展現南山特色「旅遊+消費」「旅遊+商貿」的商業綜合體,與綠道、公園緊密銜接,購物、休閒、健身一站式實現。

「旅遊+」多業融合新業態如百花齊綻,讓南山旅遊業充滿魅力、活力、創新力。多年來,南山區堅持融合發展,突出共建共享,依託人文地理、科技創新和多元產業等優勢,構建文化歷史、科技工業、休閒度假、生態環保、濱海觀光等多元旅遊產品體系,推動了各融合產業的資源整合與高效配置,讓發展成果惠及多方,讓遊客能滿意、居民得實惠、企業有發展、百業添效益。

「旅遊+」效應凸顯,主題景區經久不衰

「旅遊+」業態融合產生的效應,可以在南山主題景區節慶活動歡呼如潮的火爆現場,「旅遊+表演」「旅遊+文化」的業態融合效應中感知一二。

近年來,南山區全力打造國際化文化演藝活動,打造具有濱海特色的演藝區,提升錦繡中華、世界之窗等旅遊景區諸如龍鳳舞中華、潑水節、盛世紀等主題演藝、歡樂節慶活動,引入民俗風情表演專業團隊,植入VR、AR及聲光電等技術,提升文化演藝娛樂水平,不斷滿足遊客高層次精神文化需求。

自1988年建園起,錦繡中華景區就堅持「高尚品質、民族特色、創新發展」為特色,將代表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和錦繡河山縮影的82個景點與園區內實際地形地貌相結合,深入挖掘歷史、地域、民俗文化,先後推出四大精彩演藝活動——龍鳳舞中華、大漠傳奇、新東方霓裳、冰秀,不斷把「旅遊+表演」「旅遊+文化」業態推向高潮,吸引遊客紛紛而至。

與錦繡中華隔著深南大道相呼應的歡樂谷,開業二十多年來,將娛樂元素與遊樂項目有機結合,百餘個老少皆宜、豐富多彩的遊樂項目在全國乃至亞洲可謂首屈一指。精彩紛呈的娛樂表演,融參與性、觀賞性、娛樂性、趣味性於一體,集海陸空三棲遊樂體驗於一身,成為一個「動感、時尚、激情」的繁華都市歡樂之地。

緊鄰錦繡中華的世界之窗,一直追求創新,深度挖掘景區文化內涵,常年舉辦多項異國風情濃鬱的主題文化活動,其中春季荷蘭國王節、夏季深圳國際啤酒節、秋季萬聖節、北歐聖誕季成為深圳旅遊市場極為知名、成功的節慶活動,為中外遊客營造了一個美妙歡樂的世界。

作為中國主題公園的誕生之地,南山區匯聚了諸如華僑城、招商集團、華強方特、海岸集團、芒果網、青青世界、雅昌文化等一大批優秀文旅企業,在南山做出了優質的旅遊項目。這一批文旅企業強有力引領、推動「旅遊+」業態融合在南山向縱深發展,不斷打造「活力南山」全域旅遊活動品牌,融合效應日益凸顯,這也是錦繡中華、世界之窗、歡樂谷等景區長盛不衰、每天遊客絡繹不絕的原因。

同時,南山區不斷推動自身的市民文化與旅遊休閒緊密結合,如普及到每個社區的南山社區文化節、普及到每一個公園的公園文化節,「旅遊+群眾文化活動」的融合效應正吸引市民和遊客的目光和腳步。

南山流行音樂節、深圳馬拉松、南山「半馬」、南山荔枝文化旅遊節、深圳灣公共藝術季、藝穗節、南山醒獅舞、大沙河生態長廊龍舟賽、「辭沙」祭媽祖大典、向南侯王誕祭典、南山開丁節等具有國際級、灣區級影響力的大型文化活動,吸引市民與遊客廣泛參與,拓寬了轄區節慶活動普惠面。

多年來,南山區委、區政府深入推進旅遊業改革創新、融合發展,高質量籌辦南山特色節慶活動,通過拓市場、求創新、夯基礎、重品質、抓監管、謀合作,滿足遊客高品質、多樣化、多層次的旅遊消費需求。

持續推進「旅遊+」,增創全域旅遊新優勢

自改革開放至今,南山區一直是中國文旅深化探索的前沿地區,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格局日臻完善,已成為深圳市重要的旅遊基地。「雙區疊加」的歷史性機遇,為南山區發展注入新活力,也為南山區旅遊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今年,面對新冠疫情的挑戰,南山開創了「主客共享、互通互促;有序預約、無接觸參觀;強企引領,市場導向;城旅融合,協調發展」的城市旅遊新模式,走出一條示範引領、城旅融合新路徑。

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當前,南山區正深入實施「科技創新+總部經濟」雙輪驅動戰略,全力以赴推進「三大戰略工程」「三大示範工程」,構建「一廊一城一大道」發展總體格局,在加快建成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的同時,繼續按照國家和省市文化和旅遊部門的決策部署,健全全域旅遊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不斷促進旅遊與文化、體育、時尚等產業的深度融合,持續推動全域旅遊深入發展。

「目前,南山區正在打造蛇口國際海洋城,我們計劃將帆船運動打造為一項普及運動,以這項水上運動作為文體惠民的一項主要舉措。我們已跟轄區10所學校籤訂了基地協議,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更多的孩子們在大海上歡快地自由翱翔。」日前,在深圳灣水域舉辦的2020中國俱樂部杯帆船挑戰賽青少年組暨深圳市南山區第五屆運動會青少年帆船比賽上,南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周保民對該賽事進行了介紹。這場高端賽事是旅遊與體育的完美結合,從中展現了南山以「旅遊+體育」為代表的「旅遊+」全域旅遊美好圖景。

燦爛的陽光下,深圳灣水域上白帆點點,意氣風發的青少年乘風破浪、奮勇爭先。多業融合後的南山風光,將像「旅遊+體育」進行深度融合後的精彩盛況一樣,更加絢爛、更有激情、更富魅力。

來源:文旅中國

轉載請註明以上信息

護助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

相關焦點

  • 深圳南山:多業融合千帆勁 全域旅遊萬象新
    採菊青青世界,悠然見深圳南山。山河湖海、水城相依,南山美矣!深圳市南山區是中國主題公園誕生地。上世紀九十年代,但凡來深圳旅遊的人,必以去錦繡中華、世界之窗為榮,其微縮景觀創意引領改革開放風氣之先,讓世人津津樂道。
  • 濱州惠民:創建全域旅遊新格局 引領多業融合發展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範海英 樊帝君 溫明華 記者董麗霞近年來,濱州市惠民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為契機,大力推動文旅融合,提出並實施了「旅遊富縣」戰略,圍繞「1234」旅遊發展目標,傾力培植「孫子故裡
  • 第四屆中國文旅產業巔峰大會共商文旅融合新作為|文化旅遊|鄉村...
    ,為新時代文旅融合發展、科技賦能與創新升級提供了經驗借鑑與分享。  三大權威報告,研判引領行業發展新時代文旅融合發展踏上新徵程,為更好助力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促進文化旅遊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聯繫,更好發揮資本能、科技、文化教育等的賦能作用,本屆巔峰大會,巔峰智業與焦作中旅銀行聯合發布《2019中國文旅十大趨勢報告》,獨家發布《2019夜遊經濟發展報告》,三大報告權威解讀,賦能新時代文旅融合發展,服務文旅產業創新升級
  • 華僑城亮相2019旅交會 文旅融合賦能全域旅遊
    多彩的民族風情、豐富的歷史文化景觀、良好的生態氣候環境,構成了雲南深厚的文旅資源稟賦優勢,已成為國民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旅遊目的地。11月15日至17日,2019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昆明)(以下簡稱「旅交會」)在雲南舉行。
  • 全域旅遊丨景城相融,以文促旅 屯溪區全域旅遊邁向新高度
    在省文化和旅遊廳大力指導下,屯溪區以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致力從「景點遊」邁向「全域遊」,促進旅遊和餐飲、住宿、購物、交通、娛樂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了由「旅遊集散中心」向「全域旅遊目的地」的華麗轉變,走出了「景城相融,以文促旅」的全域旅遊發展模式。
  • 優樂圖文旅CEO朱洪海分享中國文旅的演變及未來網紅旅遊景區產業...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國文旅產業進入2.0時代的綜合開發時期。第二個十年,中國文旅產業進入3.0時代的高速建設期。第三個十年,中國文旅產業進入4.0時代的全球全域旅遊時代。
  • 文旅專家支招「文旅產教融合」,助力寧夏全域旅遊發展
    如何培養旅遊創新人才、促進文旅融合?如何改變傳統辦學模式,培養「全能型人才」?如何實現校企合作、實踐教學無縫對接?如何保障旅遊生態建設、旅遊助力脫貧攻堅?8月19日,北方民族大學旅遊管理學科建設暨產教融合研討會在銀川舉行。
  • 蘇州吳江成功獲評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文旅融合聚活力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梅源 通訊員李國祥)6月29日,記者從2020年江蘇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會議上獲悉,蘇州吳江區成功入選第二批17家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規劃引領 明確旅遊發展路徑吳江堅持旅遊發展,規劃先行,推動實現區鎮旅遊發展規劃全覆蓋,形成1個區級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1個區級鄉村旅遊發展專項規劃、8個區鎮旅遊發展規劃的「1+1+8」旅遊發展規劃體系。2018年已編制完成環長漾特色田園鄉村帶、沿同周路農文旅融合發展區周邊7個特色田園鄉村的旅遊專項規劃。
  • 番禺文商旅融合發展 助力全域旅遊
    文化活動紛至沓來為助力番禺區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第五屆廣州番禺「蓮花山杯」攝影大賽於蓮花節期間同期舉行。本屆大賽作品分「奮鬥身影」「美好生活」「嶄新時代」三類題材,重在體現新時代下宜人、宜業、宜居的美好生活,愛崗敬業、安居樂業、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等。
  • 全域旅遊全域景 醉美方城入畫來|文化旅遊|方城縣|文旅_網易訂閱
    文旅的快速融合,也催生了一批新興產業,農家賓館、農家樂、鄉村旅遊示範點等星羅棋布,現代農業觀光型、科普型特色旅遊點遍地開花,呈現出一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喜人景象。  近年來,方城縣通過舉辦 「牡丹花節暨萬畝花海旅遊節」「方城燴麵文化節暨燴麵嘉年華」「三環山軟籽石榴採摘節」等一系列大型文旅節會活動,吸引海內外遊客蜂擁而來,提高了方城的知名度,擴大了文旅的影響力。
  •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 新時代文旅融合與創新發展」論壇
    為推動「文創+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打開龍華區文化創意產業和旅遊發展的新局面,「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新時代文旅融合與創新發展」論壇於2020年9月9日在深圳成功舉行,本次論壇由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深圳市龍華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文化金融服務中心主辦,深圳市龍華區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深圳市龍華區旅遊交流促進會和深圳知與愛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深圳市文化產業園區協會協辦
  • 安順經開區:農文旅融合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安順經開區緊緊圍繞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目標,以全域旅遊示範創建為突破口,搶抓機遇,狠抓落實,在品牌打造、宣傳推介、項目建設等方面加大力度,重點培育了一批「旅遊+」深度融合的綜合項目,通過以文化遊、生態遊、康養遊以及休閒娛樂遊等旅遊需求元素為一體,以5個A級景區為輻射核心,構建了「吃、住、行、遊
  • 向智慧文創看齊 「文旅護照」創新全域旅遊示範區新玩法
    圖為廣東文旅護照  全域旅遊作為一種旅遊新概念,其出世便受到了文化和旅遊業界人士的廣泛關注,而圍繞全域旅遊的發展,如何發力?多方在思考也在行動,「文旅護照」作為一種智慧文創產品,也是順應全域旅遊發展需要而出現的新生事物。隨著全域旅遊向縱深方向發展,以「文旅護照」為藍本的智慧文創類產品開發也會越來越多。  全域旅遊時代,抓手至關重要  全域旅遊概念的提出僅僅是短短幾年的事情,對佔據優勢旅遊資源和發展潛力的旅遊目的地來講,創建和發展全域旅遊幾乎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 鹽田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解碼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鹽田...
    為放大自然生態優勢,鹽田區提出了「山海港城一體化」融合發展的新理念,鹽田區從規劃開發、投入建設、管理經營等多方面,將旅遊產業布局與城區空間布局整合起來,推動「山海港城」資源深度融合,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城區品質提升,構建「山海港城皆可觀光、春夏秋冬皆可暢玩」的全域全季旅遊格局。
  • 玉門:多措並舉全力推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玉門:多措並舉全力推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2020-12-15 2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津市和平區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
    近年來,和平區先後獲得全國最佳文化旅遊目的地獎、全域旅遊最佳目的地獎等榮譽稱號,成功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商旅並舉、景城一體」的全域旅遊新路徑。建成「全域集散中心+景區遊客中心+街道諮詢中心」三級旅遊服務體系,實現文旅場所免費Wi-Fi覆蓋、主要景區智能導遊,開通「津遊1號」觀光環線,完成小白樓歐式風情區等6個歷史文化街區提升改造,推出「近代中國看天津」小洋樓精品遊、「紅星耀津門、革命遺址遊」等20餘條旅遊精品線路,五大道小洋樓遊入選全國100條旅遊精品線路。
  • 和平區開啟全域旅遊新路徑:文旅融合 商旅並舉 景城一體
    」的全域旅遊新路徑。建成「全域集散中心+景區遊客中心+街道諮詢中心」三級旅遊服務體系,實現文旅場所免費Wi-Fi覆蓋、主要景區智能導遊,開通「津遊1號」觀光環線,完成小白樓歐式風情區等6個歷史文化街區提升改造,推出「近代中國看天津」小洋樓精品遊、「紅星耀津門、革命遺址遊」等 20 餘條旅遊精品線路,五大道小洋樓遊入選全國100條旅遊精品線路。
  • 吳忠:「旅遊+」助推全域旅遊多點開花
    核心提示今年以來,吳忠市通過集中精力打造「黃河金岸·水韻吳忠」品牌,著力構建「旅遊+融合」多業態發展,統籌推進「全景、全業、全時、全民」模式,形成「旅遊一業突破、引領多業融合」發展格局。堅持把轉換增長動力作為推動旅遊業發展的核心要求,推動旅遊與一二三產聯動發展,為全域旅遊發展增添強力「引擎」。
  • 錦江入選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打造文商旅融合發展的全域...
    區域內擁有大慈寺、水井坊等歷史遺存30餘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是全國文化先進區、中國民間文藝之鄉。在這裡,現代時尚與歷史古蹟搭配得相得益彰,既有熱鬧非凡的"百年金街"春熙路,也有安逸靜謐的水井坊酒坊遺址,深厚的人文底蘊帶來了歷史悠久的遺蹟財富,也帶來了火爆的旅遊人氣,形成了我區古樸與現代交相輝映的都市文商旅休閒特質。
  • 陝西石泉縣:多業態融合帶動文旅轉型增收
    石泉縣委副書記、縣長周耀宜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石泉縣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發展全域旅遊既要開發,又要保護。我們通過全方位優化提升旅遊環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產業布局等,最終實現處處皆風景、不是景區勝似景區。如何實現這個目標?首先要有科學的規劃引領,為此我們編制完成了一規引領、多規融合的《石泉縣全域旅遊總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