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好爸爸,讓10歲的我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了數十篇小學生作文

2020-12-16 掌橋科研

當今社會,人常戲稱「自食其力,不如有個好爹」。

比如袁華那轟動大江南北的一篇作文「我的區長父親」。

是的,只要爹厲害,那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兒!

在這個拼爹的時代,10歲的王青石就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因為他有一個好爹,讓他做成了一件連碩博研究生都望塵莫及的事兒!

10歲的王青石依靠他爹王松奇,在具有很大影響力的金融核心期刊《銀行家》上發表了數十篇散文詩歌!

你沒看錯,是數十篇散文詩歌,還發表在了核心期刊上,時間跨越了20年(2006~2018年)。

讓人膜拜的是一篇不拉的被知網收錄了,其被引和下載次數還不少!

試問,你們的爹可有這能力?可有這份魄力?

答案是沒有!

你若想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只有一條路子,那就是經過十幾年寒窗苦讀,依靠自己的努力,在核心期刊上發布寥寥幾篇……已是幸運。

王青石他爹王松奇是何許人也?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銀行家》雜誌的主編,一個為兒鋪路,以權謀私,不畏風險,敢於天下先的好爹。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

王松奇敢於這樣的底氣從何而來?

他認為兒子王青石的才氣遠在自己之上,在2007年第一期的《銀行家》雜誌的《王松奇按語》一文中曾表示,「在給《銀行家》寫稿子之前,兒子王青石已經寫了150多篇作品,其中已有11篇在《中國少年報》《中國少年兒童》雜誌和《中國少年英語報》上發表。

這麼說,他兒王青石好似真有那麼幾分才氣,於是這位好爹,壓下有可能身敗名裂的風險,在《銀行家》雜誌上開設了「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

在面對記者的採訪中,王松奇說,兒子王青石作品的文筆清純生動,風格華麗雋永,像是一股清新的風吹進了《文化休閒》欄目當中。

若以父親為兒操心的角度來看,王松奇真是父愛如山,令人感動生淚啊!試問誰不想自己的兒女有出息,一鳴驚人,成龍成鳳?

王青石作品的文筆真的有如父親王松奇說的那麼好嗎?

我從知網上找了一下,其屬名王青石發表於《銀行家》的文章有93篇,最早發表時間是2006年11月,那時他才10歲。

於是我找了在王青石10歲時發表於《銀行家》上的一篇名為《四季之歌》的作品,發現此子的文筆,按10歲的孩童來說,文筆確實還可以,若是在學校定是被老師全班大聲朗誦那種。

下面我截下了一小段,大家可以欣賞一下!

王青石知網收錄作品截圖

文章是好文章,這點咱是可以肯定的,但絕沒有他老爹王松奇誇的那優秀,這個好只限於小學生水平,若將這些發表在小學生作文精選裡肯定沒人會說什麼!

但是千不該萬不該將文章發表在講金融的核心期刊上,佔用公共資源,這讓那些科研狗們情以何堪?

其實,引來眾怒的後果,王青石他老爹王松奇早有考慮過,有過這方面的擔憂,覺得這樣有些不妥。

他曾在文章中自問:在自己主編的雜誌上發表自己兒子的作品算不算是「以權謀私」?

果不其然,在第一期發布後,就有讀者質問過,表示「這麼稚氣十足的文字不應出現在專業性較強的刊物中。」

但是這位好老爹,卻言「只要是好文章,不管作者是誰,都可以投來發表。我連續三期甘冒風險刊登我兒子王青石的文章實際上就是要顯露一種所謂『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不拘俗套、文章至上的創刊理念。」

真得是好偉大,好感動,好無私,還有好有文化,舉賢不避親,高尚啊!

而讓人更為感動的是,這位好老爹還在《銀行家》雜誌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繼續為兒子王青石鋪路,讓其踏上人生巔峰!

在官微「銀行家雜誌」也在「閱讀廳」的欄目中推薦了王青石的書《我在羅切斯特揍了一個雪人》,並且有一欄專門名為「王石頭」的選項,點擊後會推送王石頭微信公眾號的二維碼,根據公眾號的描述,王石頭是「哥倫比亞大學19屆社會學碩士」。

可見,這位好老爹為了兒子,可謂是使盡了渾身力氣啊,但徇私情決不能用公器,將核心期刊當作「自留地」,在自己擔任主編的期刊大量刊發自己和兒子的作品,無疑越過了邊界,擠壓了真正有學術和實踐價值的研究發現的空間!

一個10歲的孩子,能夠堂而皇之地登上金融領域的核心期刊,發表的還是小學生作文。這不啻為一種「學術拼爹」。這種亂作為,恐怕也是一種學術腐敗。

維護公平公正的學術氛圍,才能不辜負一批批寒窗苦讀的學子,不辜負對學術產出認真負責的學者!

相關焦點

  • 10歲小學生散文,發表在《銀行家》核心期刊上
    前幾天,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發表「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論文引發輿論廣泛爭議後。又一核心期刊《銀行家》因發表數十篇主編10歲小學生兒子散文,引發大家的熱議。據公開資料顯示,《銀行家》是山西省社科院主管、被列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文核心期刊目錄的一本專業刊物。既然是行業內重要的專業核心期刊,為何大量刊登與期刊定位無關的稿件?而且還是10歲小學生寫得文章。據了解,《銀行家》雜誌主編名叫王松奇,他兒子名叫王青石。
  • 核心期刊發表10歲學生散文?作者有來頭
    來源:中宏網▲王青石發表於《銀行家》的作品《四季之歌》。有時候,新聞就怕「連連看」。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發表「論導師崇高感與師娘優美感」之後;又有學者發現,同為核心期刊的《銀行家》長期「連載」主編兒子的散文,前後已有十數年。
  • 核心期刊發表主編10歲兒子散文淪為父子「自留地」,網友評論亮了
    近期,一篇發表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吹捧「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另類論文,引發輿論熱議。爭議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據報導,日前有學者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王松奇長期在其擔任主編的《銀行家》雜誌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記者檢索知網發現,王青石2006年首次在《銀行家》發表散文和詩歌時年僅10歲。王松奇還曾在該期刊發表《爸爸的話》,推介兒子新書。
  • 10歲小學生散文登上核心期刊,一看刊物及主編大名,網友紛紛質疑
    10歲小學生散文刊發於核心期刊,已發數十篇之多天才文學少年不乏其人,比如當年13歲考上北京大學的田曉菲,清華大學直接降60分錄取的蔣方舟等。小小年紀就在刊物上發表詩歌散文小說等,而且產生很大的影響,繼而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作品集。這樣的天才文學少年的橫空出世,讓人感慨:別人家的孩子啊!王青石也非常具有文學才華。2006年,時年10歲的小學生王青石就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詩歌散文了,陸續發表了數十篇之多。正規發表文章難,在核心期刊發表文章更難。這是所有喜歡寫作、有過投稿經驗的人深有體會的。
  • 核心期刊《銀行家》發表10歲學生散文?作者系主編之子,已發數十篇
    爭議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  日前有學者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王松奇長期在其擔任主編的《銀行家》雜誌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記者檢索知網發現,王青石2006年首次在《銀行家》發表散文和詩歌時年僅10歲。王松奇還曾在該期刊發表《爸爸的話》,推介兒子新書。公開信息顯示,《銀行家》是山西省社科院主管、被列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文核心期刊目錄的一本專業刊物。
  • 小學生在核心期刊發文十餘篇,其父是主編,人民日報:學術腐敗
    你10歲的時候在幹什麼?小編10歲的時候也就讀四五年級吧,最愁的就是作文課,為了那幾百個字,小編搜腸刮肚好不容易完成了,最後還得被老師批評一句:你這寫的啥?很多人或許跟我感受一樣,但是卻有一位小學生,10歲的時候就已經在核心期刊發表文章十餘篇,你能相信嗎?日前,有學者發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文核心期刊《銀行家》上,出現了多篇類似兒童讀物的「春天像個小姑娘」這樣稚氣十足的文字,該作者在2007年第一次發表文章時年僅10歲。
  • 光明時評:10歲孩子散文怎麼就上了核心期刊?
    2006年王松奇之子王某某首次在《銀行家》刊發詩歌和散文時,年僅10歲。「早上起床,拉開窗簾,『哇!』,窗外白茫茫的一片,終於下雪了。」——這是王某某2007年1月發表在期刊上的作品《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這樣的才氣遠在自己之上,哪怕略有文名的教授也寫不出來」,王松奇在公開發表的按語中,這樣回應讀者的質疑。
  • 好暖!「爸爸,我想對您說」!這篇小學生作文刷爆了朋友圈
    原標題:好暖!「爸爸,我想對您說」!這篇小學生作文刷爆了朋友圈深圳特區報2019年4月25日訊 「爸爸,自從我有記憶以來,您就那麼愛我。春天,您陪我放風箏......可您最近總是那麼忙,我有好多話想跟您說,可我都遇不到您......自從您出差後,我和媽媽在家就很沒安全感,平時晚上都是您鎖門然後再趕走蚊帳裡的蚊子......爸爸,您知道嗎?這幾天深圳在下大暴雨,上興趣班時,您都不能開車送我了。每次雨水都nòng shī我的襪子......我還很擔心您......當然,您肯定會很注意安全,但是,我還是很擔心。」
  • 核心期刊發主編十歲兒子散文處理結果是什麼?核心期刊發主編10歲...
    同時審稿上,作為主管單位,每期審稿由山西社科院來審稿,同意以後才可以發稿,現在還在進一步深化整頓。長達10多年的「以權謀私」1月15日,根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王松奇在其擔任主編的《銀行家》雜誌上長期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達數十篇,甚至開設「父子集」專欄。
  • 金融核心期刊主編為兒子開專欄,十二年收稿93篇,稱舉賢不避親
    在《冰川凍土》發表「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論文風波之後,另一本核心刊物因為設立「父子集」專欄被圈內人扒皮。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王松奇長期在其擔任主編的《銀行家》雜誌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
  • 10歲孩子散文發核心期刊?不稀奇
    有人發現,核心期刊《銀行家》雜誌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主編王奇松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記者檢索知網發現,王青石2006年首次在《銀行家》發表散文和詩歌時年僅10歲。王奇松先生表示:"我兒子王青石的才氣遠在我之上,他的文章和詩歌是我們這些已略有文名的教授在當年寫不出來,現在更寫不出來。我連續三期甘冒風險刊登我兒子王青石的文章,實際上就是要顯露一種所謂『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處世姿態和不拘俗套,文章至上的辦刊理念。」
  • 核心期刊屢登主編兒子散文,這操作翟天臨都要甘拜下風
    ▲王青石發表於《銀行家》的作品《四季之歌》,圖片來自新京報有時候,新聞就怕「連連看」。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發表「論導師崇高感與師娘優美感」之後;又有學者發現,同為核心期刊的《銀行家》長期「連載」主編兒子的散文,前後已有十數年。
  • 10歲小學生屢在核心期刊發文!央媒曝光,「厲害」的老爸被查
    近期,一篇發表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吹捧「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另類論文,引發輿論熱議。爭議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日前有學者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王松奇長期在其擔任主編的《銀行家》雜誌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
  • 小學生作文《換爸爸》,吐槽爸爸身無分文,媽媽解釋:不是我教的
    但事無絕對,日前還真有一位杭州的小學生,就冒著風險寫下了一篇名為《換爸爸》的作文,並在作文中控訴了爸爸的種種「罪行該小學生的語文老師發現這篇作文後,把它轉發到了朋友圈並配文稱:班裡小孩寫的作文《換爸爸》,雖然有點跑題了,但還是給了高分。家長真應該反思一下,是不是忽略了自己玩商的提高。
  • 核心期刊主編之子在雜誌上刊發散文,是學術腐敗還是少年神童?
    近期,一篇發表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吹捧「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另類論文,引發輿論熱議。爭議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記者檢索知網發現,王青石2006年首次在《銀行家》發表散文和詩歌時年僅10歲。王松奇還曾在該期刊發表《爸爸的話》,推介兒子新書。公開信息顯示,《銀行家》是山西省社科院主管、被列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文核心期刊目錄的一本專業刊物。
  • 一位小學生的作文:「好羨慕爸爸有爸爸媽媽,而我卻只有爸爸」
    網友來稿:大家好,我是一位三年級的語文老師,我曾經批閱過一篇作文,作文的主題是《我的一家人》,孩子們要圍繞著這個主題隨意發揮!其中有一位小朋友的作文很特殊,由於我已經沒有了原文,我簡單複述一下這篇作文的內容吧!
  • 2020好發表的醫學核心期刊
    有人說「我要發表人氣高的醫學核心期刊」,有人說「我想投影響因子高的醫學核心期刊」,也有人說「我隨便找一本醫學核心期刊投就行」,還有人說「我需要出刊快的醫學核心期刊」......醫學核心期刊是國內醫學學術界最高水平的刊物,毋庸置疑,其發表難度很大,文章質量要求非常高,投稿周期長達1年左右,屢次拒稿實屬行業基本現狀。
  • 將小學生散文發在核心期刊主編將受處理,再見了《我的主編父親》
    可以說這名主編被辭退應該是在所難免的,這名主編的兒子在小學期間所享受的主編爸爸帶來的福利待遇,應該也到頭了,也可以說我們至少在這個雜誌上,要對《我的主編爸爸》這一類的文章說拜拜了。一直以為,這種在電影中才能看到的橋段,在我國的核心科研雜誌上居然這麼常見,多少還是讓外界比較意外的。
  • 88歲民樂教授在核心期刊一年發表五篇專業論文
    在武漢音樂學院教授劉正維看來,民族音樂非常珍貴,要有專業的人去做研究。2016年從教學一線上退下來,劉正維有更多的時間潛心做研究。2018年,劉正維共在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了五篇論文。2019年才過去了兩個多月,劉正維已經有兩篇論文問世。而就在2019年3月10日,劉正維剛剛度過了自己88周歲的生日。
  • 小學生作文《你是我的小蘋果》,老師變後媽,爸爸:不是我
    小學生作文《你是我的小蘋果》,老師變後媽,爸爸:不是我現在的小孩子懂得那是相當的多,身邊三歲的小姑娘都知道了化妝品,出門要自己挑選衣服和鞋子,知道畫口紅,真的是不得了,孩子的心理方面越來越成熟,在還沒有進去學校的這一階段,家長要正確的引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