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在核心期刊發文十餘篇,其父是主編,人民日報:學術腐敗

2020-12-15 唐老師說

你10歲的時候在幹什麼?小編10歲的時候也就讀四五年級吧,最愁的就是作文課,為了那幾百個字,小編搜腸刮肚好不容易完成了,最後還得被老師批評一句:你這寫的啥?

很多人或許跟我感受一樣,但是卻有一位小學生,10歲的時候就已經在核心期刊發表文章十餘篇,你能相信嗎?日前,有學者發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文核心期刊《銀行家》上,出現了多篇類似兒童讀物的「春天像個小姑娘」這樣稚氣十足的文字,該作者在2007年第一次發表文章時年僅10歲。

《銀行家》是金融行業重要的專業核心期刊,在這本專業性極強的雜誌上,為何會出現多篇與期刊定位無關的稿件呢?很快,有讀者發現,這位小作者的父親是該雜誌的主編。其父身份曝光後,網友的評論炸鍋了,有網友表示:專業刊物成了自己菜園子?氣死我了!

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銀行家》雜誌主管部門對該雜誌進行了停業整頓,同時對雜誌主編進行相應處理。該事件也引起了人民日報的關注,並且進行了作出了嚴厲的評論:從本質上講,這也是一種學術不端,甚至比剽竊的危害更大,影響更加惡劣,可謂「學術腐敗」。

在這樣一本專業性極強的核心期刊上,很多專業學者想在上面發表作品,都十分困難,憑什麼一個10歲的小孩能在上面發表散文和詩歌?再加上前段時間剛剛發生的「讚美導師、師娘」的論文,這種現象令人擔憂,沒「門路」的人為發表一篇文章費盡心思,而有「門路」的人隨便就能發十多篇。

針對這種情況,近年來教育部多次出手,宣布對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查處一起,嚴懲一起。但是,以往像「404學者」梁瑩、翟天臨等論文抄襲行為可以明確定性為學術不端行為,而最近的「讚美導師、師娘」、「小學生發文」等問題,雖然不合規,但是否可定性為學術不端,仍未明確。

如何保持核心期刊的公信力,如何讓學術圈減少那些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這仍需要教育部與學術圈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其實,在小編看來,上述這幾種有人以權謀私的行為均屬於學術不端行為,理應受到嚴懲。最後,希望類似的事件不再發生,還學術界一片淨土吧!

相關焦點

  • 10歲小學生散文登上核心期刊,一看刊物及主編大名,網友紛紛質疑
    10歲小學生散文刊發於核心期刊,已發數十篇之多天才文學少年不乏其人,比如當年13歲考上北京大學的田曉菲,清華大學直接降60分錄取的蔣方舟等。2006年,時年10歲的小學生王青石就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詩歌散文了,陸續發表了數十篇之多。正規發表文章難,在核心期刊發表文章更難。這是所有喜歡寫作、有過投稿經驗的人深有體會的。不像現在自媒體興盛的時代,自己寫自己編輯發表。能夠一口氣在核心期刊上發表這麼多的文章,這位小學生內功了得。
  • 核心期刊主編之子在雜誌上刊發散文,是學術腐敗還是少年神童?
    近期,一篇發表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吹捧「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另類論文,引發輿論熱議。爭議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王松奇還曾在該期刊發表《爸爸的話》,推介兒子新書。公開信息顯示,《銀行家》是山西省社科院主管、被列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文核心期刊目錄的一本專業刊物。該期刊宣稱「以推動中國金融業改革與發展為己任,密切關注中國金融改革和金融發展的進程」,志在成為「聚焦業內發展的鏡頭,了解國外動態的窗口,反映中國國情的陣地,總結政策得失的平臺,記錄精彩人生的檔案」。
  • 感謝師娘、發表散文,核心期刊如何成了「腐敗重災區」?
    近期,在「感謝師娘」之後,一本核心期刊的主編發表自己10歲孩子的散文被扒出,瞬間引爆輿論。「為何有如此之學術腐敗?」「學術期刊怎麼就成了獲利的工具?」其實,網友們發出這樣的聲音,並非第一次。此前,核心學術期刊《求索》原主編因受賄數額巨大被「雙開」的事件就是一例。▲ 王青石發表於《銀行家》的作品《四季之歌》。
  • 將小學生散文發在核心期刊主編將受處理,再見了《我的主編父親》
    在進入2020年之後,人們赫然發現,在我國的核心科研雜誌《冰川凍土》上發表了一篇誇師父師娘的一篇文章,結果該涉事主編就引咎辭職了,在這起事件之後,有人發現我國另一所核心科研在職《銀行家》雜誌上,主編把自己還在上小學的十歲的兒子的散文發表在上面了,緊接著該事件再次引發了人們的熱議,目前該期刊的主管單位山西省社科院對此作出回應,並且表示該主編將會受到處理,結果將在第一時間內發布。
  • 學術研究的嚴謹何在?某些核心期刊的權威何存?
    核心期刊淪為自留地,學術不端該好好治治了! 核心期刊,無論是人文社科還是自然科學的,都該將嚴謹認真、清清白白鑽研學術放在第一位,什麼樣的稿件能用,什麼樣的不能用,也該有一套客觀、能為眾人所認可的評價標準。
  • 核心期刊豈能淪為主編父子「自留地」
    近期,一篇發表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吹捧「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另類論文,引發輿論熱議。爭議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日前有學者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王松奇長期在其擔任主編的《銀行家》雜誌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記者檢索知網發現,王青石2006年首次在《銀行家》發表散文和詩歌時年僅10歲。王松奇還曾在該期刊發表《爸爸的話》,推介兒子新書。
  • 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發文不當 主編請辭
    中新網1月13日電 近日,網上出現質疑《冰川凍土》期刊2013年第5期刊發文章《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學術性不足的信息。
  • 核心期刊發表主編10歲兒子散文淪為父子「自留地」,網友評論亮了
    近期,一篇發表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吹捧「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另類論文,引發輿論熱議。爭議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對此,網友紛紛發表評論,小編認為網友們的評論太精彩,特摘編部分和大家分享一下:@柔軟心靈:核心期刊的腐敗,是不是該引起重視了?幾萬到上萬出頭不等的版面費,錢去哪兒了?為什麼認識人,不問質量可以發?不認識人,給錢,質量不高也能發?@鱷魚:他是不是把銀行家的家理解成家庭的家了?
  • 問教丨奇葩論文接連走紅,「核心期刊」學術評價機制為何失靈
    「核心期刊」其實是學術出版市場根據期刊的影響力作出的評價,達到「核心期刊」入選標準的期刊,入選到核心期刊目錄中,作為作者投稿和有關學術機構評價論文的指引。而如果期刊不能持續保持發文質量,就很可能被踢出目錄,由核心期刊「淪為」普通期刊。
  • 核心期刊發表主編10歲兒子散文,雜誌方面回應
    繼吹捧「導師崇高感與師娘優美感」的奇葩論文之後,又一本核心期刊進入了吃瓜群眾的視野。據媒體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王松奇在其擔任主編的《銀行家》雜誌開設「父子集」專欄,多次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的文章。王松奇之子首次在《銀行家》刊發詩歌和散文時,年僅10歲。
  • 人民日報痛批學術期刊發布讚美導師論文:毫無底線
    (原標題:學術期刊不是私人菜園子)近日,一篇刊發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在輿論場中引發軒然大波。原因在於,作者在正文中,用較長篇幅大談特談「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讚美導師或撰文感謝導師是人之常情,但將師生關係庸俗化實屬不當,用這麼一篇論文登上專業領域核心期刊,更是對學術尊嚴的一種侮辱。據報導,《冰川凍土》主編與論文作者是師生關係,讓一篇明顯夾帶「私貨」的論文,發表在大家珍視的核心期刊上,正常的把關流程在哪裡?基本的審核機制在哪裡?起碼的學術底線在哪裡?
  • 核心期刊一篇30多頁論文,「坑」得導師請辭主編,期刊撤稿還致歉
    剛剛過去的一年,可謂是學術不端整治的「元年」。在這一年,眾多學術牛人被拽入了學術不端的漩渦,包括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院士、中國工程院李光申院士和裴鋼院士。在這一年,國家有關部門專門發文,鮮明對學術不端的「零容忍」態度,教育部也加大學位論文質量抽檢力度,個別已畢業的研究生因抽檢被撤銷了碩博學位。
  • 核心期刊屢登主編兒子散文,這操作翟天臨都要甘拜下風
    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發表「論導師崇高感與師娘優美感」之後;又有學者發現,同為核心期刊的《銀行家》長期「連載」主編兒子的散文,前後已有十數年。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王松奇長期在其擔任主編的《銀行家》雜誌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
  • 我有一個好爸爸,讓10歲的我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了數十篇小學生作文
    10歲的王青石依靠他爹王松奇,在具有很大影響力的金融核心期刊《銀行家》上發表了數十篇散文詩歌!你沒看錯,是數十篇散文詩歌,還發表在了核心期刊上,時間跨越了20年(2006~2018年)。你若想在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只有一條路子,那就是經過十幾年寒窗苦讀,依靠自己的努力,在核心期刊上發布寥寥幾篇……已是幸運。王青石他爹王松奇是何許人也?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銀行家》雜誌的主編,一個為兒鋪路,以權謀私,不畏風險,敢於天下先的好爹。
  • 10歲小學生屢在核心期刊發文!央媒曝光,「厲害」的老爸被查
    近期,一篇發表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吹捧「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另類論文,引發輿論熱議。爭議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日前有學者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王松奇長期在其擔任主編的《銀行家》雜誌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
  • 核心期刊發主編十歲兒子散文處理結果是什麼?核心期刊發主編10歲...
    被曝長期刊發其主編兒子文章近一個月後,《銀行家》雜誌已有處理結果。2月10日,《銀行家》雜誌主管單位山西省社科院的機關紀委書記孫勇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作為主管主辦單位,具體的處理意見是由《銀行家》雜誌進行整改處理。他表示,根據《銀行家》雜誌的報告,主編王松奇目前已被解聘、免職。
  • "核心期刊"評選的背後:主編們頻頻公關(圖)
    以前是核心期刊時,收費標準是每個版面1200元,現在從核心期刊的序列中拿下來了,每個版面降到600元,打了個對摺,《商場現代化》一位編輯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如果我們以後有機會再成為核心期刊,我們的價格還會升回去的。」(見本版4月22日報導)  一本學術刊物,僅僅因為封面上有無「全國中文核心期刊」8個字,境遇竟如此不同。「核心期刊」評選為何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 核心期刊該有的樣子哪去了
    「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論文爭議還沒有平息,又一本核心期刊火了。據媒體報導,有學者發現,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原黨委書記王松奇長期在其擔任主編的《銀行家》雜誌開設「父子集」專欄,刊發自己的書法和兒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數十篇。
  • 核心期刊發「吹捧導師」論文 主編申請引咎辭職
    一核心期刊發「吹捧導師」論文引關注致歉並撤稿 主編申請引咎辭職本報北京1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馬富春)近日,主題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的兩篇論文引發關注,論文於2013年發表在學術期刊
  • 《銀行家》「父子稿」僅冰山一角,學術圈腐敗比想像的嚴重得多
    想要在核心期刊發一篇文章是非常難的,而且事關個人前途,不管是評獎評職稱都用得到,為了發布文章吹捧主編,甚至稱 「我的主編父親」的人大有人在。張彥軍以《銀行家》為例,認為這反映了文章審稿、錄用機制存在問題,學術期刊錄用文章應該有一套嚴格的,可遵循的標準,而不能僅是主編和編輯部部分人意志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