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作者楊柳青,編輯鄭道森;36氪經授權發布。「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
隨著華視娛樂招股書的公開,孫儷電視劇片酬的秘密有望揭開冰山一角。
近日,華視娛樂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公司擬在創業板公開發行不超過4000萬股,募資9億元,用於補充影視劇業務營運資金項目。
或許還有人對華視娛樂這家公司不夠熟悉,這家公司曾經參與出品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電視劇《平凡的世界》、《刀客家族的女人》等。就在今年下半年,華視娛樂出品的年度大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也將播出。
娛樂資本論翻閱華視娛樂的招股書發現,孫儷工作室在這部劇中的收入超過6000萬元,按40集長度折算,單集收入150萬元,而在《羋月傳》時期,孫儷的單集片酬才50萬~85萬。
數據顯示,《那年花開月正圓》這部大劇在騰訊視頻+江蘇衛視+東方衛視的整體售價已突破3億元。
華視娛樂的股東陣容堪稱豪華,比如公司實際控制人張軍的業務版圖橫跨石油、地產、醫院等領域,還擁有1家港股上市公司;其他股東也來頭不小,甚至不乏有財政部、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社保基金等背景,還出現了民企巨頭萬達的身影。
《那年花開月正圓》孫儷單集片酬150萬
今年11月,華視娛樂籌備5年之久的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將播出,該劇講述的是清末出身民間的陝西女首富周瑩跌宕起伏的故事,導演是曾執導過《玉觀音》《大秦帝國》的導演丁黑,由孫儷搭檔陳曉、何潤東主演。
目前《那年花開月正圓》已經完成了預售,今年11月將在騰訊視頻、江蘇衛視、東方衛視3大平臺播出。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6 年末,華視娛樂預收帳款餘額前3名分別是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1.78億元;江蘇省廣播電視集團有限公司,5869.81萬元;上海東方娛樂傳媒集團有限公司,5610.85萬元。
按照40集計算,騰訊視頻、江蘇衛視、東方衛視購買《那年花開月正圓》的單集價格分別為445.05萬、146.75萬、140.27萬,合計732.07萬。
相對於目前單集售價動輒1000萬到1500萬的「頭部大劇」而言,《那年花開月正圓》單集700多萬的售價基本是「中等」價格,但對於華視娛樂而言,3億的銷售收入已是不小的一筆營收。
招股書中披露,華視娛樂2016年前五名供應商名列第一的,是孫儷及其團隊(包括上海鴻岸影視文化工作室、上海孫儷影視文化工作室2家公司),交易內容為策劃、宣傳推廣、演職等服務,採購金額為6048.00萬元。
據河豚君了解,出於稅務籌劃等考慮,不少影視公司會以策劃、宣傳推廣等名目,給演員支付片酬。按照《那年花開月正圓》目前公布的40集估算,孫儷在該劇單集的片酬等綜合收入已達150萬元。
相比之前《羋月傳》,孫儷的片酬再上一個新臺階。對於孫儷在《羋月傳》中的片酬,目前主要有兩個版本:85萬/集,或者50萬/集。
橫向對比來看,單集150萬的片酬,在影視行業內處於什麼水平呢?
此前報導顯示,《如懿傳》中周迅的片酬在9000萬元上下,根據90集的長度折算,單集片酬在100萬元左右;
網上流傳的一份「2017內地電視劇演員片酬」(均為單集價格,下同)顯示,排名前列的女演員分別為:周迅80-100萬,範冰冰60-70萬,楊冪、姚晨、angelababy、海清、林心如均為50萬;男演員方面,吳秀波、孫紅雷、文章都是80萬,吳奇隆70-80萬,黃渤、黃曉明都是60-70萬,馮紹峰60萬。
另有電視劇片酬單顯示,吳秀波100萬、黃曉明101萬、鄧超85萬、孫紅雷70-80萬、吳奇隆70-80萬、蘇有朋70萬等。
電影業務滑鐵盧導致業績巨虧1.2億,華視娛樂IPO進程並非坦途
華視娛樂目前的業績狀況卻並不亮眼。
財報顯示,華視娛樂2014至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50億、5711.32萬元、1.23億,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為 676.55萬元、-1.29億元、2545.85萬元。從中可以看出,公司業績並不穩定。
按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擬創業板IPO的公司應當滿足的條件包括「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淨利潤累計不少於1000萬元」等,僅從這一點來看,華視娛樂淨利潤並不符合IPO的標準。
不過,為了鼓勵一些具有不錯成長性的企業上市,監管部門放寬了盈利標準,符合一定收入標準的企業也可以申報IPO:「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5000萬元」。這意味著,華視娛樂還是達到了規定的要求。
即便如此,考慮到目前監管部門對影視文娛行業公司上市的限制政策並未放鬆,而且目前已有時代院線IPO被否和新麗傳媒撤回IPO申報材料的前車之鑑,華視娛樂未來的IPO之旅並非坦途。
進一步分析可知,華視娛樂2015年淨利潤巨虧1.2億,主要是由於公司出品的2部電影《新步步驚心》和《第三種愛情》票房不佳所導致。儘管公司在電影業務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比如電影《致青春》獲得2013年年度票房季軍(7.2億);2016 年,公司還保底發行電影《六弄咖啡館》,實現營業收入2051.51萬元。
其中,電影《新步步驚心》根據桐華經典穿越小說《步步驚心》改編,與劇版《步步驚心》的火爆相比,這部電影最終票房慘澹,只有3221.5萬;而中韓明星劉亦菲、宋承憲主演的電影《第三種愛情》,票房也不過7325.2萬。
實際上,電影投資失利導致業績巨虧,華視娛樂並非孤例,還有新三板掛牌的基美影業、ST春秋等。
其中,基美影業由於2016年上映的3部電影《勇士之門》、《魔輪》、《超級快遞》票房慘敗,導致公司遭遇掛牌新三板4年來首次出現業績虧損(2016年淨利潤巨虧2.65億),也是新三板影視公司中去年虧損額度最大的,還導致公司今年落選新三板創新層。
ST春秋則是因為投資範冰冰主演的電影《王朝的女人·楊貴妃》票房遭遇滑鐵盧,導致2015年淨利潤虧損1.16億元,加上前一年虧損5518.03萬元,使得公司從2016年開始戴上了ST的帽子,至今仍然沒有翻身。
儘管電影投資遭遇重大挫折,但這並不影響華視娛樂擴張電影業務的決心。
招股書顯示,華視娛樂擬通過IPO募集9億資金,除了用於《鄧麗君》、《月亮上的篝火》、《激蕩三十年》等電視劇以外,還包括電影《龍族》、《上海堡壘》、《鬥羅大陸》、《秒速5 釐米》等。
其中,《龍族》和《上海堡壘》均為青春小說作者江南的科幻小說改編而來,《鬥羅大陸》則是網絡作家唐家三少代表作改編而來,《秒速5釐米》來自日本同名寫實動畫。
對於上述4部電影,華視娛樂準備投資的金額分別達1.29億、1.08億、8400萬元、4800萬,投資比例分別為30%、30%、30%和40%。
值得注意的是,華視娛樂還參股了清晗投資,持股比例為13.85%。而清晗投資的股東,還包括當紅小鮮肉鹿晗。
今年2月上旬,一款名為「假裝情侶」的年輕社交軟體,由於被媒體質疑充斥「情色內容」而引起輿論譁然,並且牽扯出鹿晗。對此,清晗投資負責人王夢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鹿晗的確有投資入股,但是其強調,鹿晗目前還是以本職工作為主,「不會成為被投項目的代言人,也不存在為某個項目背書」。
不過,河豚君穿透了清晗投資的股權結構,找不到名為「鹿晗」的股東。有分析人士認為,鹿晗的股份,或許是由鹿晗的中學同學、好朋友高蘇堯代持。招股書顯示,自然人高蘇堯認繳清晗投資的出資額500萬元,持股比例為7.69%。
獲萬達、中文產參投,老闆旗下還有油田、醫院業務
華視娛樂主要從事電視劇和電影的投資、製作、發行及衍生業務,此外,公司還從事少量的藝人經紀及相關服務業務。
招股書顯示,海隆投資持有華視娛樂64.5363%的股權,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張軍直接及間接持有海隆投資94.7391%的股權,即間接持有華視娛樂61.1412%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河豚君注意到,張軍的資本實力不容小覷。除了前面提到的華視娛樂、海隆投資以外,張軍旗下還有海隆設備、北京善方醫院有限公司等國內外公司63家,業務版圖橫跨石油、機械製造、醫院、地產等,其中還包括一家港股上市公司——海隆控股,主營業務為油田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華視娛樂其他股東也來頭不小。
比如,第2大股東中國文化產業基金(持股11.16%),其合伙人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等,中國文化產業基金已經投出了多家上市公司,包括歡瑞世紀、新華網、人民網等等,開心麻花也正在排隊IPO;
第3大股東新遠景(持股6.44%),其合伙人包括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閏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A股上市公司閏土股份的關聯公司)等。
此外,萬達集團旗下的萬達投資,也入股了華視娛樂。2015年5月,萬達投資以8000萬元認購華視娛樂412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3.43%。據此計算,當時華視娛樂的估值約為23.3億元。萬達投資的對外投資還包括微影時代(持股3.41%)等公司。
如果華視娛樂上市成功,蟄伏其身後的各大投資機構也將獲得順利退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