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芷瑩在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畢業典禮致詞 。(美國《世界日報》)
中國僑網6月1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十年前從廣東移民來美的朱芷瑩,原本只是從不熟英文的新移民,但她自強不息,如今以優異成績畢業,更在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發表畢業演說。回顧十年美國生活,她認為勇於嘗試,勇敢面對挑戰,不怕別人的眼光,是她最終獲得優異成績,獲得社會認可的重要關鍵。
朱芷瑩2008年隨母親和妹妹來美時,才剛在中國就讀初中兩個月,到紐約後一切從頭學起。她說,那時候她英文不好,每天放學去圖書館借閱兒童讀物抄寫,雖然怕張嘴說英文有口音或有單詞說不出來會遭嘲笑,但她克服心裡困難,主動去當義工,找各種機會說英文。「在美甲店打工一陣後,我就開始主動接待美國客人和他們說英文,在學校進行科研項目需要上街進行調研採集數據時,我也會主動和街上的人攀談,如果有單詞不會說,我就寫下來讓他們教我。」
此外她會每天看電視節目來模仿讀音,並對自己的發音進行錄音,不斷改進。她說,學英文遇到苦和難,千萬不要覺得低人一等,「這個過程就像旅遊一樣,總會過去,外國人學中文從不會自卑,而覺得是挑戰,中國人愛自卑也是傳統文化的影響,覺得不會一種語言就丟人。」
大學期間她除了獲得獎學金外,還同時打好幾分零工補貼家用和學費,除了美甲店,她還教小孩英文,做過泳池救生員,也在製藥廠打工過,「那時候每周最多的時候要打30多個小時工,但我知道現在打工不是我一輩子要做的事情,不管多累,我都會完成當天的任務,不求最完美,但求腳踏實地。」憑藉這種精神,她在紐約市立學院以3.91的GPA成績從生物製藥工程專業畢業,並通過層層選拔成為畢業典禮致辭學生。
朱芷瑩說,她原在化工專業學習,但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不夠熱愛,選擇轉到生物製藥工程專業。因此她也建議大家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嘗試不一樣的東西,發現自己所愛,並付出努力。今年她將在參加考試後申請醫學院繼續進修,希望未來能發揮自己的研究優勢和喜愛與人交流的性格特點,從事科研並擔任醫生,實現夢想。(金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