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4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援引紐約時報報導,紐約市立大學(CUNY)的4年制學院在12年前結束「開放式收生」政策之後,非裔和西裔新生的數目逐年下降。現在,進入上述5所頂尖學院的新生,以亞裔學生所佔的比率最大。
所謂「開放式收生」,是不論學生的學術成績怎樣,只要他們有高中畢業文憑或高中同等學歷證書,都可以入讀大學。這種收生政策,紐約市大在2000年作出了改變。換言之,2000年之後,學生申請入學,必須符合最低的考試分數要求,藉以提高大學的學術水平。
在紐約市大最具競爭力的5所4年制學院中,即巴魯學院、布魯克林學院、城市學院、亨特學院和皇后學院,2001年有12%新生的SAT分數在1200分或以上,2007年升至16%,去年秋季升至26%。但與此同時,非裔新生比率卻有所下跌,從2001年的17%跌至去年秋季的10%。同期,西裔新生比率雖然持續幾年輕微上升,但到了2007年紐約市經濟陷入衰退的時候,西裔新生比率開始下跌,到去年秋季跌至18%。此外,白人新生比率也輕微下跌至35%。
現在,進入上述5所頂尖學院的新生,以亞裔學生所佔的比率最大,達到37%,比10年前增加了12%。其中巴魯學院的亞裔新生更加達到接近50%。
這種族裔分布的改變證實了剛取消「開放式收生」政策時的預測,那就是大學的學術水平提高了,但非裔和西裔學生的入學率卻下跌了。
反貧窮組織「紐約社區服務協會」主席瓊斯說:「我們並非譴責紐約市大,我們只是覺得他們並無考慮過改變政策所帶來的長遠影響。」
紐約市大校長高斯坦表示,雖然一年級新生的族裔比率改變令人關注,但其實過去3年進入紐約市大5所頂尖學院的轉校生比新生多,轉校生的族裔組成確實是有所改變,但這種改變其實並非太大。他又說:「我們要看畢業生而不是看新生,我們的非裔和西裔畢業生比以前多。」
紐約市大是全國最大的大學教育系統之一,但它不同於大部分的公立和私立大學,它的收生政策是不考慮族裔,而完全只考慮考試分數的。從1970年以後的接近30年,紐約市大容許任何一個高中畢業生進入其至少一所學院就讀——雖然當中有不少新生需要另上補習課。後來在市長朱利安尼的壓力下,紐約市大的4年制學院就停止了接受需要補課的學生,改為要求申請人必須符合SAT的最低考試標準及其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