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獵人:智能傳播技術與新聞業這麼答!

2020-08-27 荔枝新傳考研

近年來,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VR、AR等技術正在驅動傳媒業的全面變革。在內容生 產方面,智能化技術已經進入到媒體的信息採集、內容加工、內容審核、用戶反饋等各個生產流程。智能分發技術也為內容的傳播帶來了新的模式與新的平臺,未來的個性化分發還可能會以私人管家的方式體現。

至此,以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VR、AR、短視頻、網絡直播、可視化新聞、無人機航拍、動新聞等為核心的智能傳播技術對傳媒業的影響成為非常重要的考點。

1. 真題導向

1.請談一談智能傳播技術對傳媒生產內容的影響,傳媒組織如何應對(中國人民大學2020真題)

2.移動網際網路下媒體的新聞生產方式變革,受眾解讀方式和接收方式改變,談談你的理解。(中國傳媒大學 2020真題)

3. 傳播新技術發展對媒介行業的影響。(上海交通大學 2020真題)

4.人工智慧技術對於新聞傳播業的改變和影響,以及它對新聞業帶來了哪些挑戰和新問題?(陝西師範大學 2020真題)

5.智能技術的運用,對信息內容呈現的變化。(四川大學 2020真題)

6.近年來,大數據、人工智慧,5G 等技術的發展極大地影響了信息傳播領域,傳播進入了智能時代,請集合具體實例,談談智能技術對傳播生態的影響。(鄭州大學 2020真題)

7.一則兩會運用 AI 等技術進行新聞報導的材料,分析主流媒體在智能媒體時代如何創 新新聞報導。(湖南師範大學 2020真題)

8.人工智慧對新聞傳播的影響。(華東師範大學 2019真題)

9.論述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受到的挑戰及應對辦法。(華東政法大學 2019真題)

10.論述人工智慧在新聞傳播報導中的地位運用及影響。(華東政法大學 2019真題)

11.論述人工智慧環境下的新聞傳播的發展趨勢。(山東大學 2019真題)

12.什麼是人工智慧和人工智慧化?對新聞傳播業有什麼影響?談談對此的看法,結合案例說明。((北京大學 2019真題))

13.媒介技術對傳媒業的機遇和挑戰。(華中示範大學 2018真題)

14. 根據材料內容論述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對新聞生產的影響,材料內容為機器人寫作。(華中示範大學 2018真題)

15. AI對傳媒業未來的影響。(中國傳媒大學 2018真題)

16.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對於新聞媒體的影響或改變。(復旦大學 2018真題)

17. 談談新聞傳播業智能化趨勢以及對媒體運行的影響。(華中科技大學 2018真題)

18. 試論述人工智慧時代給新聞業帶來了什麼影響?新聞工作者應該如何應對?(中山大學 2018真題)

19. 根據 2016 年新浪未來媒體峰會提出的:未來媒體十大趨勢,即用戶體驗技術、大數據、新 內容時代、流媒體、手機應用、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共舞、創客文化、貨幣化、新平臺、人 工智能與機器人寫作,分析媒體的未來趨勢對新聞媒介的影響。(中國傳媒大學 2017真題)

……

2. 真題分析

智能傳播技術不斷迭代升級,在現在及未來一段時間之內,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考點。所以,對於2021新傳考研的小夥伴而言,複習熟知智能傳播技術對傳媒業的影響,以及傳媒組織的應對策略應該有非常全面紮實的掌握。

這一類考題主要考察學生對傳媒行業技術前沿的觀察和認知,對新傳考研學子來說,我們除了複習書本基礎知識之外,要密切關注傳媒業的最新傳播技術。一般而言,每年的兩會是新傳播技術的練兵場,此時各大媒體會大展身手,紛紛試水自己研發的最新傳播技術,我們對此要保持密切關注。

此外,除了宏觀層面上的智能傳播技術,微觀層面上的智能傳播技術的具體應用,比如人工智慧、短視頻、大數據、網絡直播、物聯網、傳感器等與智能傳播技術的答題套路是一樣的。

俗話說「天下文章一大套,就看你套的妙不妙」。新傳考研本質上也是一樣的,「天下答案一大套,就看你套的妙不妙」。相似的題目,隨便換一下關鍵詞和少數表述,完全可以通用。所以,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套路,就可以完全應付這一類考題。

3. 解題思路

智能傳播技術對傳媒業影響類基本答題思路與框架

1、開題:概述智能傳播技術及其對傳媒業的影響

2、分點:智能傳播技術對傳媒業(內容、渠道、生產、編輯、分發)的影響

3、分點:傳媒組織(媒體、記者)如何應對智能傳播技術

4、結語:總結智能傳播技術的影響,適度採用辯證思維或者批判思維

註:答題過程中可根據題目要求,對於區別或聯繫有所側重。主要得體現答題思路和框架。

4. 答題示例

1.請談一談智能傳播技術對傳媒生產內容的影響(15分),傳媒組織如何應對?(10分)【中國人民大學2020考研真題】

這道題,或者這一類題都比較簡單,題目中主要包含兩部分,所以我們的答案核心內容就是兩部分,分別是:「智能傳播技術對傳媒生產內容的影響」和「傳媒組織的應對策略」,按照分值,前半部分15分,答案的容量要稍微多一些,後半部分可以適當少一些。

此外,核心兩部分必須分點答題,一般分三到四點即可。另外,在答案主體的前面必須有引言,主要介紹一些智能傳播技術及其對新聞業的影響,結語起到對答案的總結概括,建議適當地採取批判行思維。具體參考答案如下:

人類社會的信息傳播活動從語言誕生、文字創造、印刷發明,到無線電和大眾傳播媒介的產生,再到網際網路的出現與應用,一次次信息革命表明通信技術對傳播媒介的迭代升級具有顛覆性的影響。智能傳播技術具有融合性、創造性、協同性、智能性等特性,是加速沉浸傳播場景構建和實現敘事優化的主要動力,能無限延伸各行業的景觀範圍。

1.智能傳播技術對傳媒生產內容的影響

騰訊正式進軍AI,無人駕駛汽車,國家成立了四大人工智慧平臺,bat、科大訊飛、索菲亞,這些都帶給傳媒業一個衝擊。智能傳媒技術究竟對傳媒生產內容產生了那些影響?

(1)內容製作:新聞生產製作流程的顛覆

智能正在顛覆今天整個傳媒內容的生產流程,傳統的生產流程是記者編輯去調研、寫稿、編輯形成產品。現在我們有一種生產是機器分析、機器處理信息,形成產品,是一種機器為主,人工為輔的過程。

過去我們的流程都是基於報紙產業的流程,所有新聞傳播學的教育是基於報紙產業建立起來的,即使後面有電視,也是線性的傳播模式,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了我們的新聞理論,新聞觀念和生產模式,但是今天我們這種模式正在被打破。

例如:英國一家體育媒體GiveMeSport,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每秒掃描Twitter,篩選內容,求證內容、最後生成文章,這是一種流程的變革。再比如:Authors.me閱讀報告是一種基於行為的分析,根據我們的閱讀行為,提取關鍵詞,畫出情感曲線,再通過機器生成內容。

人工智慧時代,我們的生產流程其實已經發生了改變,如果我們還停留在報紙時代的邏輯來生產產品,那麼我們肯定是落後的。

(2)產效率:新聞生產效率指數級提升

機器人擅長歸納和綜合,人類擅長演繹和聯想。機器人擅長消息類稿件,人類擅長深度題材。人類的寫作,100年前的精品稿件到今天還是精品,但機器的迭代速度,一年一個技術革新,現在的人工智慧已經可以寫綜合性的文章。

按照圖靈測試的標準,機器人的標準是:當一個產品能夠瞞過30%的人時,這個產品就具有人的屬性。今天這樣的技術並不鮮見。

在電影領域,過去剪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人工剪輯可能需要10-30天,但現在的剪輯技術可以20小時左右剪出初剪版。這些技術極大的提高了傳媒業的生產效率。

(3)流通渠道:把關人規則的改變與進化

對於生產流程的改變是把關人規則的改變。傳統的把關人是記者編輯,通過人工求證、編輯、發布,用時長,效率低。每個人有自己的認知框架,同樣一個鏡頭,怎麼取景其效果是不一樣的。

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很多的偏差,客觀是受到挑戰的。而且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人工智慧時代是無數的網民用AI來做。就像夜空,我們無數的手電筒射向夜空,照亮整個夜空,如果一支手電筒我們看到的只是一束光的內容。

《華盛頓郵報》新聞視頻網站上的政客演講視頻,TruthTeller應用會實時判斷該陳述的正誤,並給出相關來源連結。路透社Newstracer會給出新聞價值評分,區分優先級,真實可能性的信心評分。

2. 面對智能技術的衝擊,傳媒組織如何應對

(1)頂層傳播邏輯,創新發展

首先,要善於利用智能傳播技術關係思維,釐清傳媒業發展節點與發展維度的創新點。美國學者戴維·溫伯格認為,技術的價值並非源自其賦予的整體運行效率,而是取決於大量節點的互聯方式。

在智能傳播技術思維的影響下,傳媒組織要提前做好多維度的頂層設計,避免由於技術孤立形成單一的發展思維;要充分探尋發展節點和發展維度的共同價值,實現智能傳播意識的構建,在信息傳播的系統性創新2.0模式中獲得發展動力。

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對發展節點的控制,突破信息區隔和傳播分工帶來的信息局限,實現不同話語體系、圈層文化在同一技術時代的平衡發展。

其次,要明確技術邏輯、人文邏輯等的平衡點。智能傳播時代,傳媒業將呈現智能化發展趨勢,甚至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技術支撐下實現整合重構和萬物互聯

在這種技術賦能趨勢下,發展緩慢的低端「物」將會被淘汰,發展強勢的高端「物」將在技術演化中與身共存。目前,智能傳播正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其帶來了發展進步,但也在技術裹挾中隱含很多令人猝不及防的「陷阱」。

總的來說,傳媒業既要建立創新發展的傳播邏輯,也要兼顧道德、倫理等傳播邏輯,只有全面審視智能傳播的雙面性,才能為自身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2)上層傳播邏輯,跨界協同

智能傳播時代,面對垂直領域的不同場景、服務對象,傳媒業只有構建跨界融合的傳播邏輯,才能有效提升行業的整體實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4G時代,BAT企業通過「流量圈地運動」已經初步建立了信息連接的基本格局,人際網絡、內容網絡、數據網絡、物聯網等基礎性設施的橫向連接為5G時代傳媒業的縱向融合奠定了基礎,之前需要大量用戶流量、用戶關注度實現自我發展的傳播邏輯逐漸轉變為整合資源、開發渠道、創新內容等縱向深度融合的傳播邏輯。

在智能傳播技術賦能趨勢下,不僅原有的信息傳播渠道將得到多元開發,信息傳播系統也將實現轉型升級,整個傳媒行業的產業鏈將呈現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5G+AI」技術的高速率、低功耗、低時延、泛在網、智能化特性會直接顛覆傳媒業的商業運營模式,針對垂直領域的不同場景、服務對象提供精準的個性化定製服務,且在智能設備的支持下以身體在場式的沉浸傳播代替原來的視、聽、圖、文傳播形式,實現行業的重新洗牌。

正如加拿大傳播學家羅伯特·洛根所說:「新媒體的數位化能促成『再融合文化』,加速信息內容的聚合與眾包。」總之,智能傳播是技術與傳媒的跨界融合和協同發展,其勢必會帶來多維度、深層次、全方位的行業發展變革。

(3)基層傳播邏輯,開放互聯

智能傳播時代傳媒業的基層傳播邏輯是開放互聯,這也是傳媒業創新發展和智慧社會建設最直接的技術動力。智能傳播可創造一個全新的信息生態環境,實現無所不在、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信息連接狀態,並且可以憑藉高速率、低時延等特性讓傳媒業降低內容生產、運營推廣等各工作環節的成本,提高智能化工作效率,進而在萬物互聯背景下形成智媒發展態勢。

就技術層面看,5G能提高網絡系統運行效率,讓傳媒業的各環節、元素實現開放互聯,這將打破原有的人和物、物和物的傳播邊界,消除傳播隔閡,催生全新的行業前景,如智慧城市、智慧家居、萬物聯網等。同時,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應用範圍將不斷擴大,支持廣範圍的智能設備和智能終端同時、同步在線互聯,極大地推動媒體轉型和社會變革發展。

就傳媒業的具體變化看,傳播方式的革命性迭代、傳播渠道的泛在性拓展、傳播模式的交互式轉變、傳播供給的智能化趨勢,都離不開智能傳播技術的支持,如智慧融媒體建設、超清視頻、現場直播等。可以說,智能傳播技術以開放互聯的傳播邏輯促進了傳媒業的創新發展。

結語

在智能傳播時代,傳媒業將在技術賦能的推動下全面整合傳播的形態、內容、渠道、效果,讓人類社會進入萬物互聯的智媒階段。只有深刻認識智能傳播技術對傳媒業的深遠影響,精準掌握技術賦能下的行業變化,積極主動地抓住發展機遇,規避風險,擁抱技術,才能推動傳媒業的整體轉型升級,以新業態、新面貌、新形式、新內容引領時代發展。

5. 回顧反思

智能傳播技術對傳媒業的發展帶來了翻天覆地的影響,很多學生在答題的時候,常常會出現過度的讚譽,一味的誇大技術的力量。因此,建議通過門適度應用批判思維,不要陷入「技術決定論」的陷阱,而是反思技術對於人或者媒介組織的「異化」。

答題不僅僅是完成一兩千字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要在答案中體現出自己的思維,尤其異於常人的批判思維。

比如,針對智能傳播技術,我們可以這樣批判:

現階段的智媒技術仍處於初級階段,用戶接受有待觀察,在有關智媒的討論中,人們過高、過快地估計了智媒的積極影響,對於智媒的暢想只是一種烏託邦式的媒介發展想像,對智媒的期待還應回歸理性。

我們對於技術的駕馭能力最終取決於對於技術認識的深度,以及對人和機器未來關係的思考。所以,要想駕馭好智媒,就必須認真反思智媒的技術基礎以及智媒與人的關係,這樣才不會被技術所奴役,才能促使政府規範智媒的使用,企業、學界更加合理地使用智媒。

相關焦點

  • 區塊鏈:可能影響新聞業的新技術因素
    區塊鏈技術,指的就是多個參與方之間基於現代密碼學、分布式一致性協議、點對點網絡通信技術和智能合約程式語言等形成的數據交換、處理和存儲的技術組合。[ 鄒均.區塊鏈技術指南[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70]近些年來被炒的火熱的比特幣,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區塊鏈。 對於新聞業而言,區塊鏈所具備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等屬性,為新聞業去除商業和政治的影響和控制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
  • 人工智慧怎麼影響新聞業?看這一篇就夠了
    加入覓遊公益社群,解鎖更多院校乾貨分享 ▼詳情諮詢丨覓遊單姐(danjievip4)或 lulu姐(mylulu03)騰訊的Dreamwriter、新華社的快筆小新,AR、VR新聞,算法推薦, 人工智慧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全面滲透是近年來的一個現象級的發展
  • 手把手教你看論文答真題/網傳06
    最簡單和高效的一個思路是用真題來看論文、按專題來看論文、看學界大佬的論文!喻國明老師在他最新的一篇論文《技術革命主導下:新聞學與傳播學的學科重構與未來方向》中提到,我們即將進入一個智能化傳播的時代。而關於智能傳播專題,去年的真題中出現了51次,共有29所高校考到,涉及社交機器人、機器寫作、AI主播、算法、區塊鏈、智能傳播的媒介倫理……接下來學姐將手把手教你如何用真題、看論文、答論述!
  • 人工智慧時代:新聞業的謝幕與重生
    電視時代開啟的大眾傳播娛樂化浪潮,在網際網路時代更為澎湃,當物質生產日益豐腴的今天,娛樂在整個內容產業中發揮引領性作用,新聞業亦不能倖免,由此不難解釋,為何王寶強離婚事件引來數億群眾圍觀,而事關司法公正的聶樹斌案僅僅在社交網絡激起淺淺漣漪。這正是當下新聞業所面臨的困境:擁抱人工智慧可能被其吞噬,而抗拒新技術無異於自殺。
  • 國內外13所新聞傳播院校院長等聚焦「智能時代的新聞傳播學科重塑...
    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本屆論壇以「在線會議+線下會場」聯動的方式進行,來自國內外13所新聞傳播院校的院長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在新的智能時代如何重塑、創新新聞傳播的學科體系和促進人才培養。  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出席論壇並致開幕辭。他表示,大範圍、深層次的技術變革對新聞傳播的學科建設及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
  • 新聞業的邊界工作:概念、類型及不足
    這一研究問題的提出是基於以下三點現實: 第一,受不斷更新的新媒體技術的影響,新聞生態環境已經發生巨大變化,新聞業的透明性和參與性程度日益提高,來自行業內外的威脅或挑戰頻繁出現,新聞從業者必須正視和回應這些挑戰。
  • 【真題+明年預測考點】北大2020新媒體真題解析+明年預測相似考點,今年難度和去年持平.
    【出題老師】田麗 王秀麗【相似考點】大數據對新聞傳播業的影響/社交媒體對新聞傳播業的影響【答題思路】貓哥序列教材1第239頁深圳財經真題匯總「算法和人工智慧對新聞生產的影響」、第267頁傳播學真題「大數據、算法、人工智慧對媒介內容和傳播格局的影響」;貓哥真題班教材第9-10頁「傳播學及熱門技術
  • 北大2020新媒體真題解析+明年預測相似考點
    【出題老師】田麗 王秀麗【相似考點】大數據對新聞傳播業的影響/社交媒體對新聞傳播業的影響【答題思路】貓哥序列教材1第239頁深圳財經真題匯總「算法和人工智慧對新聞生產的影響」、第267頁傳播學真題「大數據、算法、人工智慧對媒介內容和傳播格局的影響」;
  • 22報考指南 | 西安交通大學考情分析:歷年真題/難度分析/參考書目/招生人數/考題特色/答疑
    另一方面,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大幅度利潤,反過來刺激著新聞媒體加強利用人工智慧,實現智能推薦的優化,提高了媒體組織的創新能力與市場活力。二、人工智慧給新聞業帶來的挑戰(一)難以為繼的經營人工智慧技術是計算機領域的高新技術,成本高是其應用推廣的一大壁壘,因此,新聞媒體行業應用該項技術需要投入過高的成本,一旦產品收益得不到平衡,將會影響媒體的經營發展。
  • 「每一道新聞傳播論述題的開頭我都幫你整理好了」
    例:人工智慧對新聞業的影響 概念+問題1956年,美國達特茅斯會議成功召開,會議主要確立了人工智慧的學科名稱以及較為準確的定義:它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是融合計算機科學、控制論、資訊理論、腦神經科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
  • 21新聞傳播考研真題解析 | 華東師範大學
    4.技術賦權(基礎課、暑期課、衝刺課) 簡析:很簡單的一道基礎題目,技術賦權可以聯想到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的功能觀中的社會地位賦予功能,這一題可以在定義、特點的基礎上,詳細講述一下技術是如何賦權的,再適當加一些時事案例,佐證技術賦權帶來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
  • 人工智慧時代,傳播學者有何作為?
    如今,隨著人機交流越來越普遍,人工智慧和傳播研究之間的鴻溝也正在縮小。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用亞馬遜的Alexa、蘋果的Siri和其他數字助理聊天工具;在工業領域,新聞供應商正在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製作和傳播新聞。然而。
  • 李良榮《新聞學概論》第5版網課視頻【教材精講+考研真題串講】
    第一部分 考研真題(視頻講解)一、概念題1輿論引導(暨大2014年研;中傳2010年研)答:新聞媒介具有反映輿論、表達輿論、組織輿論、引導輿論的功能。其中,引導輿論,在這四種作用中佔據最重要的地位,是現代報刊、廣播電視的最主要的任務。在社會主義國家,報紙、廣播電視是聯繫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社會主義建設的輿論工具。
  • 美國新聞學教授:新聞業低迷,我們該怎麼辦?
    他發現新聞業士氣低落,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從業者們不僅正在失去工作,也開始慢慢的失去了自我。美國新聞業近幾年來不斷的裁員、併購以及遲遲沒有定型的商業模式造就了被他稱作「失去的一代」的新聞工作者:自願或者非自願的離開新聞業,離開原單位尋找自己的發展道路或者乾脆到一個小報社混吃等死。
  • 2022年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與傳播專碩參考書目|分數線|歷年真題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440側重實務考察,有報導策劃、材料分析等題型,一共有三道題目,如果是健康傳播方向的考生,前三道題目任選兩道,最後的健康傳播專項題是必做的。21年真題廣告和媒介經營管理交叉很大,媒介經營管理考察難度加大。
  • 50%的新聞傳播熱點,都在這本書裡!
    毋庸置疑,所有的經典傳播學書都有它的用途,都可以幫助你進行積累。但是我要提醒你的是:讀書要讀精。這裡的「精」,不僅僅是指的書內容好,更指你選的書內容應該更加契合你的複試需求,簡單的說,就是複試可能會考到。比如這本《新聞業的救贖》就是一本重要的書。
  • 深化新媒體時代智能算法研究
    智能算法的優化,能夠使人們在龐大的信息資源中迅速找到所需信息當下,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下挑選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表示 關鍵詞: 作者簡介: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以智能算法為基礎的內容平臺不斷興起。
  • 陳昌鳳:智能算法降低信息繭房的可能性
    新京報訊(記者 王霄)2020年1月13日,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與新京報聯合舉辦了「智能算法的傳播邏輯和價值迭代」研討會,關注算法對媒體與傳播的影響。會上,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陳昌鳳發表了《算法時代信息的個人化轉向——智能新聞傳播理念變革》的主題演講。
  • 決戰真題○四川省社科院新傳:試分析我國虛假新聞的治理
    尤其疫情期間,不穩定的社會環境,使得虛假新聞頻發,本次真題的題目是:從新聞傳播學專業角度分析論述「我國虛假新聞的治理」。這是道非常基礎和典型的題目,此次出這道題的目的是在這個階段,提示寶寶們應該去回顧基礎、綜合提升。儘管是已經背誦過多次的理論知識,也需要自己動手操練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