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王霄)2020年1月13日,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與新京報聯合舉辦了「智能算法的傳播邏輯和價值迭代」研討會,關注算法對媒體與傳播的影響。會上,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陳昌鳳發表了《算法時代信息的個人化轉向——智能新聞傳播理念變革》的主題演講。
陳昌鳳指出,智能算法對多樣性的提升主要基於兩種路徑:一種是通過強化「個性化」來有效提升「多樣性」。基於更精妙的使用,智能算法實際上具有增加內容多樣性和縮小內容範圍的雙向潛力,有效提升「新聞多樣性」;一種是使個性化推薦系統的使用者「意識到未知」,也就是將被過濾掉的信息提示給用戶,使用戶意識到還有更豐富的新聞可供選擇。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陳昌鳳
陳昌鳳進一步提出,將算法智能地運用於新聞業,通過算法推薦邏輯,協同內容算法、過濾算法和主題建模等在內的方法,影響供給側和分發渠道,再改造生產邏輯最終打造智能新聞。實際上,目前社交媒體的算法邏輯、推送邏輯都將影響到生產機構,包括新聞機構。我們需要重視智能新聞,因為研究發現智能新聞更加可靠、更加專業。
關於個性化是否局限了用戶的信息範圍,陳昌鳳解釋道,算法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或工具,它具有文化意義和價值觀指向,將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持續且密切的影響。
校對: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