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1日訊(記者 陳淋)「你平時喜歡做什麼?」「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工作?「你的優點是什麼?……不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被問過這些問題。而這些都與「生涯」有關。成都市中小學生的「生涯」這件要事,被政府部門關注了。
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印發《成都市中小學生生涯規劃教育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堅持立德樹人、五育並舉,加強對學生生涯規劃等方面的指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處理好個人興趣特長與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關係,提高中小學生特別是高中學生選修課程和未來發展方向的自主選擇能力,進一步做好高考綜合改革準備工作。
「4」個教育原則
《實施方案》提出,要堅持四個教育原則,即 科學性、發展性、協同性、整體性。堅持以生為本,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認知規律,明確不同階段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和重點;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個體發展差異,培養學生生涯規劃意識和能力;堅持協同推進、整體實施,形成學科融合、家校共育、多方參與的生涯規劃教育格局;堅持按照小學、初中、高中一體化生涯教育體系的建設要求進行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打造結構合理、層次漸進、各有側重的中小學生涯規劃教育體系。
「5」項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明確提出,生涯規劃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生涯規劃意識;生涯規劃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增強自我認知;生涯規劃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在職業探索中增進社會理解。指導學生在充分的自我認識和社會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生涯規劃。
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確定了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的重點目標和階段任務,小學側重生涯啟蒙、初中側重生涯探索、高中側重生涯規劃與行動,從而體現並保證生涯教育在整個中小學階段系統、全面、連續又有側重點地開展,構建了小學、初中、高中一體化的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6」大實施途徑
《實施意見》還明確了「6」大實施途徑,開設生涯規劃教育課,開展生涯規劃實踐體驗活動,提供生涯規劃發展性輔導, 建立學生生涯成長檔案,加強生涯規劃家庭教育指導,整合資源推進協同育人。
小學、初中統籌使用綜合實踐活動、勞動與技術、心理健康教育課時,安排好生涯教育課程與活動;其中,小學不低於每學期4課時,初中不低於每學期6課時。高中三年不少於2學分,其中專門課程不少於1學分,相關學分在勞動學分(6分)中統籌考慮。具體課時由學校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總課時中統籌安排。重點在高一、二學段實施,每周安排1課時或統籌使用。
六大途徑確保生涯規劃教育落於實處,強調課程重要性及實踐體驗性,注重課程的綜合和融合,加強對學生成長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生涯規劃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惑,發揮生涯教育的家校合力,構建校內外生涯規劃育人體系。
「6」項保障措施
《實施意見》提出,要加強組織領導,推進隊伍建設,完善課程設置,重視課題研究,加大經費投入,強化管理評估。
要通過成立生涯規劃教育指導中心,建立市、區(市)縣、校三級生涯規劃教育指導教師研訓制度,納入學生學分考核,建設生涯規劃教育基地校,將生涯規劃教育納入學校發展性督導評估等措施,保障中小學生涯規劃教育工作順利實施,並達到預期效果。
下一步,成都市將建設生涯規劃教育基地校,培育並推廣生涯規劃教育示範項目,並將生涯規劃教育研究與實踐成果納入相關表彰和激勵項目,充分發揮其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大數據分析和管理學生生涯規劃檔案,形成生涯教育資源庫,實現區域內生涯規劃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不斷提升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的整體質量。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