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道傑(左三)為學生解答職業規劃方面的疑惑
□通訊員黃剛全媒體記者熊秋野文/攝
明年湖北將正式啟動新高考,「3+1+2」的高考新模式賦予學生更多自主選科權的同時,也讓不少學生和家長遇到了「甜蜜的煩惱」。學生如何更好地完成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學業,並規劃好未來之路呢?對於老師來說,高中生涯規劃課該怎麼上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記者就此專訪了襄陽一中校長鍾道傑。
鍾道傑,中學正高級教師、湖北名師、湖北省語文特級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湖北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襄陽隆中名師。為幫助學生積極應對新高考改革,鍾道傑主動承擔了襄陽一中高中生涯規劃課的授課任務。他的課程為學生的生涯規劃帶來了有益指導,廣受學生歡迎。
幫助學生明確目標
鍾道傑說,學校開設高中生涯規劃課,是為了幫助學生儘早樹立人生目標,形成奮鬥的內驅力。此外,這也是順應新高考改革的必然之舉,具體來說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選科。
與傳統高考只能選擇文科或者理科不同,「3+1+2」的新高考模式下,學生可根據個人愛好、興趣、特長、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擬報考高校及專業的招生要求,在12種組合中自主選擇。雖然選擇多了,但對於面臨選科的高一學生來說,卻是不小的挑戰,畢竟這將關係到高考成績和未來職業走向。一項調查顯示,超過60%的大學生想換專業,一些學生為了換專業,選擇重返高中參加高考。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在高中階段開設生涯規劃課就顯得尤為重要。老師應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將學習與未來職業的選擇聯繫起來,讓他們更多地認識和探索自身,關注並了解社會,不斷思考和明晰自己的發展道路,理智地尋找學業方向。
高一學生在選科時,首先要考慮自己的興趣特長;其次要了解大學專業的錄取標準,比如醫學專業,多數學校要求必須選物理科目,想當醫生的學生就要注意了;另外,要將自己的目標與時代結合,考慮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民族的需要,樹立遠大的目標。
目前,多數學校都開設了高中生涯規劃課。在襄陽一中,高中生涯規劃課每周上一節,10餘名有二級心理諮詢師證書的老師為學生上這一課程,課程教研活動由校長牽頭開展。課上,老師綜合運用課程測試、大學專業分析、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職業體驗等方式,引導學生認識自己和外部世界。同時,利用家長會向家長普及高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幫助學生明確目標。
運用鮮活事例啟發學生
高中生涯規劃課要達到引導學生制定比較全面、長遠的個人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的目的,要做到讓學生喜歡上、願意上、有收穫。這要求老師把課程講得生動有趣,不能把這堂課當成知識講解課,而應是探索體驗課。「我們的課程要以探索體驗為核心,適度加些知識點,幫助學生掌握探索自我的方法,從而讓學生有比較好的決策能力和較高的生涯成熟度。」鍾道傑說。
課上,鍾道傑運用鮮活的事例來啟發學生,如報考北大考古學專業的鐘芳蓉、入選華為「天才少年」項目的張霽,這些學生都是有清晰生涯規劃的典型例子。很多人認為學考古辛苦、枯燥,以後找工作也很難,鍾芳蓉卻樂在其中。張霽復讀了一年才考上三本院校,之後一直讀到了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他非常清楚自己的職業定位,本科讀的電子信息類專業,博士讀的計算機類專業,最後,他進入了頂尖的信息與通信技術公司。
通過一些熱點事例來引導學生思考「我是誰、為了誰、成為誰」的問題。思考「我是誰」,是為了讓學生準確認識自己,找準自己的優勢。思考「為了誰」,體現了思政課的滲透功能,學生不僅要考慮個人的發展,更要融入時代,做有社會擔當的人。思考「成為誰」,可以為自己樹立一個偶像或標杆,如我要成為像鍾南山一樣的醫生,成為一名大國工匠等。
此外,課上還可以帶學生做一些小遊戲,比如進行職業扮演等。學校還可邀請不同職業的人前來開展講座,讓學生接觸不同職業的先進典型。更直接的方法是讓學生親身體驗職業,利用半天或一天的時間組織學生到農場、科研院所、消防基地等開展研學,或分批分類到醫院、政府機關、工廠等觀摩學習。「學生既要低頭看路,也要仰望星空。」鍾道傑說,引導學生抬頭看看未來的發展之路,這對於他們眼前的學習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導學生在發展中認識自己
「每個學生都在發展進步,人生目標也是隨著閱歷的增長而不斷充實。」鍾道傑說,學生對職業的選擇是一個動態發展、不斷校正的過程,應在發展中認識自己。
在生涯規劃課剛開始時,鍾道傑在課堂上做了一次調研,他問:「有哪些同學長大後想當老師?」班上只有五六個學生舉手,多數學生說,老師太辛苦了。其實,這些學生只看到了自己的老師非常忙碌,卻不知道老師這個職業的獲得感也很強。在經過多次職業體驗後,很多學生體會到了老師在精神上的收穫,想當老師的人也變多了。
面對一些為選科發愁、對自己的職業選擇方向不明的學生,鍾道傑勸導他們不必過分焦慮。他說,許多大學允許學生轉專業,就算進入社會後也可多次擇業,現階段要做的是揚長避短,面對選擇要學會從容、冷靜、客觀。
鍾道傑認為,品德、身心健康、學業對學生來說同等重要。課上,他注重引導學生保持陽光心態,樹立遠大的抱負,未來從事對社會有價值、對人民有意義的工作。他常常講述科學家錢偉長的故事。錢偉長高考時理科成績不理想,但當他意識到只有國防強大才能保衛祖國後,他放棄了自己擅長的文科,轉而學習自己不擅長的理科。最終,他在應用數學、力學、物理學等領域都有重要成就。「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鍾道傑說,錢偉長的話同樣適合激勵現在的高中生。作為學生的引路人,老師要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給學生上一堂正確的高中生涯規劃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