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與肺癌同為肺部疾病,當兩者合併時,因其早期症狀及體徵、影像表現很相似,二者容易 " 隱藏 " 其一,容易出現漏診、誤診,造成病情延誤,給臨床診斷和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
4 月 15 日— 21 日是我國第 26 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4 月 20 日,湖南省胸科醫院副院長謝長俊提醒,一旦發現有診斷不明確的肺部陰影,須及早到醫院進行鑑別診斷。
確診肺癌 3 年後患上肺結核
今年 52 歲的盧星(化名)是一名肺癌合併肺結核患者。2016 年底,盧星被查出患有肺癌。在確診後,盧星按照醫生的安排接受了手術和化療,病情好轉穩定。正為逐漸康復而高興的盧星未曾料到,病情卻在突然之間出現了 " 反覆 "。
今年 3 月,他開始出現陣發性咳嗽,並會咳出黃白色粘稠痰液,還伴有氣促、胸悶、發熱的症狀,體溫最高時達 39 ℃以上。難道是肺癌病情又惡化了?盧星隨即到當地醫院進行檢查。經影像學檢查後發現,盧星肺部又出現了新的病灶,這無疑給了他當頭一棒。到底是肺癌原位復發?還是肺內出現轉移?或是肺部發生感染?一時難以確定的病情也讓盧星懸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3 月 30 日,盧星來到湖南省胸科醫院就診,經進一步檢查後,盧星被確診患有繼發性肺結核、肺癌和阻塞性肺不張等疾病。
" 由於患者患有肺癌和肺結核,我們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詳細分析,並組織相關科室的專家進行了會診,為其制定了個性化的抗結核、抗感染診療方案。" 湖南省胸科醫院骨科主任肖經難介紹。
目前,盧星的結核病症狀較前有明顯好轉。
治療結核時查出右肺惡性腫瘤
湖南省胸科醫院內七科內,來自湖南衡陽的王徠(化名)因腫瘤合併結核病,正在進行住院治療。
今年 64 歲的王徠去年 6 月突然出現胃出血,去到當地醫院後,醫生考慮為 " 胃穿孔 ",並準備為他實施胃大部切除術。但在手術前的胸部 CT 檢查時,醫生卻意外發現,王徠的肺部有陰影。在進行相關檢查後,王徠被確診患有肺結核。
在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後,王徠病情好轉,正式出院開始居家服藥治療。然而,回家後,王徠卻並未將服藥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有偶爾想起來時才吃一次,服藥既不嚴謹也不規律。就這樣,王徠 " 有一頓沒一頓 " 的進行著居家服藥治療,轉眼到了複查的日子,前往當地醫院進行檢查的王徠被查出左肺上葉出現病灶,且較之前增多,並有空洞形成,還伴有肺氣腫、肺部慢性炎症等疾病。看到檢查結果的王徠傻了眼,一時間後悔不已。
4 月 2 日,王徠來到湖南省胸科醫院內七科接受進一步治療。入院後,內七科主任王玉梅帶領醫護團隊為王徠完善了相關檢查。沒想到,經病理檢查發現,王徠在患有繼發性肺結核的同時,還查出右肺鱗癌。但因肺結核仍有活動性,為此,王徠在醫生的建議下,先進行抗結核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再進行後續的治療。
" 肺癌病例按腫瘤發生部位、病理類型等不同情況,在臨床上呈現的症狀和影像學徵象也不盡相同,極易與其它肺部疾病混淆。" 湖南省胸科醫院副院長謝長俊介紹說。據悉,根據湖南省胸科醫院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近三年來,醫院共收治了 2000 多例肺癌合併肺結核的患者。
謝長俊表示,肺癌與肺結核是兩類性質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兩者的早期症狀、影像學特徵有類似之處。比如都會出現有咳嗽、咳痰、痰中帶血、消瘦乏力等症狀,影像學檢查的陰影也難以區分,給臨床診斷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謝長俊提醒,一旦發現有診斷不明確的肺部陰影,須及早到醫院就診,進一步做痰細胞學檢查和支氣管鏡等有針對性的檢查,早期病例的鑑別診斷,對早期治療和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楊正強 羅佳藝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