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大東副食購物。李浩攝
5月17日上午,在位於東順城街100號的瀋陽副食集團旗下東副·生鮮食品超市(簡稱「大東副食」),很多市民在挑選商品……家住于洪區的姜金芳是特地早起來的。每周乘坐1個多小時公交車來大東副食購物,成為這位68歲老人幾十年不變的習慣。
當天正趕上大東副食開展5月商品促銷季活動。這一季促銷主打時令果蔬、水產品等。姜金芳挑選了幾樣新鮮蔬菜、水果、青蝦和一些熟食,不一會兒大包小包就裝滿了。從前她家就住附近,幾乎每天都來買東西。後來搬家了,可她還是習慣每周乘公交車到大東副食來。疫情期間,姜金芳平日幾乎不出門,每周讓兒子開車帶她來一次大東副食,選購一家人一周所需的各種食品。
「這裡的商品特別全,質量也信得過。每次來,看啥都想買!」
和姜金芳一樣,喜歡來大東副食購物的市民不佔少數。超市內的裝修簡樸,但一點也不影響客流。說起其中秘訣,店長王雲告訴記者,商品優質,貨品齊全是關鍵。這裡經營萬餘種商品,採取直接進貨的模式,去除中間環節,降低零售成本。實行農超對接,到田間地頭去採購,充分保證產品質量。前幾個月,受疫情影響居民外出購物減少,而大東副食的銷售不降反升。
當日中午12點,忙碌了一上午的水產部主任鄒積濤坐下休息一會兒。已在大東副食工作36年的他,對這裡充滿感情。目前正值水產品銷售旺季,他每天特別忙碌。尤其進入4月以來,全市發放居民消費券,用券到這裡買海鮮、米麵油等貨品的顧客特別多。據統計,消費券使用期間,每天平均有200張券在大東副食核銷使用,帶來銷售額近60萬元。「很多中券市民,會第一時間想到來咱大東副食購買各類生活必需品。這裡不僅商品全,而且價格合理。」
據了解,大東副食有專門的商品價格監測體系,每天了解周邊大型連鎖超市、生鮮超市和菜市場的蔬菜、肉、蛋、水產品等各類商品價格情況,一旦發現自家超市定價高於市場價便及時調整。特別是百姓日常生活中需求量很大的生鮮商品,大東副食保證商品價格不高於周邊市場價。
如今的大東副食是瀋陽本土超市的代表。這家擁有190餘年歷史的老字號,是幾代瀋陽人最愛的副食超市。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王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