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寶寶遊泳使用脖圈真的安全?1歲以下不建議使用,來看看這些細節!
近日小編看到朋友圈有朋友發了她寶寶戴著脖圈遊水的小視頻,小腿在水裡一蹬一蹬的,超可愛。給新生兒套著脖圈遊水是有害的「中國特色」,由於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並沒有呈現這種做法,世界嬰兒遊水協會也曾特別指出這種做法是不符合嬰幼兒成長規則的。
晉江陳鎮的一位媽媽將把7個月的寶寶「託付」給了遊水館讓其遊水洗水,自己有事離開了會,成果寶寶卻從從遊水脖圈裡滑落溺水,幸虧發現及時才沒造成生命風險,但卻造成了肺炎和胃炎。雖說此事情主要因素在大人看管不力,但脖圈的躲藏風險咱們有必要注重!寶寶遊泳使用脖圈真的安全?1歲以下不建議使用,來看看這些細節!
(1)小寶寶脖子很軟,脖圈簡單傷害寶寶幼嫩的頸椎;小寶寶脖子很短,脊椎發育不成熟,套了脖圈後,頸部只能堅持同一個姿態——頭部後仰,這會給脊椎造成擔負,影響脊椎發育;尤其是3個月前的寶寶,大人抱寶寶的時分都是時間注意託住寶寶頸部,避免脊椎受損,何況是這麼一向後仰十多分鐘,決然是不可的!
脖圈一般都選用塑料原料,對於皮膚較能的寶寶而言在水中衝突簡單紅腫破皮引起發炎。甚至有些寶寶對塑料比較靈敏,然後造成過敏。脖圈是塑料的,臨床有見寶寶對脖圈過敏或脖圈衝突過度導致皮炎的;脖圈簡單壓榨氣管;最最風險的是,人脖子上有頸動脈竇,若不小心被壓到,可發作壓力感受性反射,呈現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嚴重者甚至休克!
脖圈就有這個風險!並且,脖圈是充氣的,氣充太滿簡單壓榨小寶寶的脖子,充太少又達不到寶寶所需的浮力,更重要的是,假如脖圈在運用期間發作漏氣,若發現不及時,寶寶輕則嗆水,重則溺亡! 遊水能夠鍛鍊到寶寶的身體,進步身體免疫力、反響敏捷性等,還有助於智力的開發,除了遊水之外,益智類的玩具也有助於孩子的智力開發喲!
所以對於任何年紀的寶寶,專家都是不建議運用脖圈的!有的人說水有浮力,寶寶的頭並不是徹底接受著整個身體的力量,但這點浮力徹底抵消不了他的體重。給嬰兒帶脖圈,看似輕鬆,可是以小嬰兒的體重和水的浮力,密度等等重量核算,嬰兒的脖子等於要接受一塊磚頭的力量。試想,大人的脖子上帶塊磚頭的感覺,小嬰兒會什麼感覺。
從遊水的姿態上來說,用脖圈的方法遊水孩子在水中身體是筆直或斜向下的,而真正的遊水應該與水面向平的。所以脖圈遊水不但不能教會孩子遊水,反而會誤導他們。 正確的遊水應該是「親子遊」,北美這邊的要求是6個月以上,且寶寶有必要現已能夠控制自己的頭。並且也有必要是親子遊。大多時分便是託著寶寶腋下,抬頭或趴著在水裡漂著。
事實上,1歲以內的寶寶遊水最可取的方法是,大人用手抱著、託著孩子遊水即可,徹底不需求嬰兒脖圈。總歸,嬰兒脖圈風險大,任何年紀都不建議運用。假如大人非要解放雙手,要麼就不要讓寶寶1歲內遊水,要麼就等到寶寶1歲後運用腋下遊水圈。
除了脖圈遊水之外,嬰兒遊水還能夠選擇趴圈、座圈、腋下圈和手臂圈這四種,不過這些大部分都不適用於一周歲以下的寶寶。其間嬰兒遊水趴圈最低也需求六個月以上,而腋下圈需求一周歲以上才能夠運用,而座圈和手臂圈需求寶寶兩歲以上才能夠運用。嬰兒遊泳本來就起源於國外,但是國外遊泳最主要採用的方式是親子遊,也就是寶寶和媽媽一塊兒在遊泳池裡遊泳。寶寶遊泳使用脖圈真的安全?1歲以下不建議使用,來看看這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