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審議了《長沙市「十三五」重點專項規劃(送審稿)》。朱敏 攝
星辰在線11月17日訊(長沙晚報記者 朱敏)受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委託,今日,常務副市長陳澤琿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長沙市「十三五」重點專項規劃、政府工作報告等7個重要議題。
市領導張迎春、唐向陽、陳中、李曉宏、劉明理,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羅社輝,市政府秘書長譚勇出席。
會議審議了《長沙市「十三五」重點專項規劃(送審稿)》,原則通過了全市22個重點專項規劃(含湘江新區高端製造研發轉化基地和創新創意產業集聚區規劃)。記者看到,專項規劃彙編成三本白皮書,每本400多頁,加起來共1300頁,對未來五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戰略和支撐作用的領域進行了規劃鋪排。
厚厚的白皮書中有哪些乾貨?不妨讓晚報記者來幫您劃下重點,拎一拎吧。
專項規劃彙編成三本白皮書,每本400多頁,加起來共1300頁。朱敏 攝
22個重點專項規劃或於12月底前公布
本次審議的《長沙市「十三五」重點專項規劃(送審稿)》聚焦四個方面,涉及產業經濟發展、重大動力和重大平臺培育、城鄉建設與社會民生,其中社會民生類是數量最多的專項規劃類別。具體如下:
聚焦產業經濟發展,涉及農業、工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旅遊業等相關規劃5個;聚焦重大動力和重大平臺培育,包括科技創新、新型城鎮化、對外開放、智慧長沙及湘江新區等5個規劃;聚焦城鄉建設,包括綜合交通、生態環保、水務、城管等4個規劃;聚焦社會民生,包括教育、文化、衛生、民政、社會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等7個規劃,也是數量最多的專項規劃類別。
會議透露,這些規劃或將於今年12月底前向社會公布。
據悉,大部分規劃還結合文本內容,提出了配套項目庫,明確具體建設內容、建設年限、投資主體、投資金額,為規劃的操作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做到四個確保預計今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率達76.7%
會議聽取了全市精準扶貧工作情況匯報。2017年,長沙將提前三年率先實現85個省定貧困村「摘帽」、1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清零」的目標。截止2015年底已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26044戶、75362人,今年預計完成32個省定貧困村退出和4.7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脫貧攻堅任務完成率達76.7%。
據悉,長沙把完成專項扶貧任務作為今明兩年的首要任務,重點做到四個確保:確保貧困戶危房全部完成改造,確保所有貧困戶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確保低保提標政策全面落實,確保貧困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4萬元。同時,拿出動真碰硬的措施切實加強和改進結對幫扶工作,確保幫扶責任人上門率100%、貧困戶政策知曉率100%、扶貧工作滿意率100%。
會議肯定長沙精準扶貧工作成效明顯,但目前還有近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脫貧,工作中還存在幹部作風不實、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明年是精準脫貧決勝之年,各級各部門必須集中精力、一鼓作氣、一以貫之,確保圓滿完成脫貧任務,堅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
要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和幫扶責任,開展常態化督查和不定期抽查,發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對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單位和人員進行嚴肅問責。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改進作風,加大幫扶力度,加快危房改造、異地搬遷等項目進度,確保各項工作落在實處、取得實效。
在穩妥抓好省定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要積極抓好其他貧困村的扶貧工作,精準施策,採取土地合作經營模式創新、農村電商扶貧等綜合措施,嚴格對照「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實施精準脫貧,防止假脫貧和脫貧返貧。
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會議審議了《長沙市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實施意見(送審稿)》,從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等5個方面細化了28項具體工作要求,內容涉及行政權力運行、重大工程項目、土地房屋徵收和保障性住房、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市場監管、國有企業監管等多個方面,涵蓋政務公開的主要工作內容。
會議指出,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是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重要方式,也是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內容,出臺《實施意見》勢在必行。
要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積極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公開,隨時接受群眾的監督,特別要抓好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重大工程項目、土地、房屋徵收和保障性住房、環境保護、扶貧等方面的信息公開,善於運用新媒體,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同時,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真正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分類分級保護 呵護好「湘東綠色明珠」
大圍山。資料圖
會議審議了《長沙市大圍山區域生態和人文資源保護條例(草案·送審稿)》。記者注意到,《條例》對大圍山區域生態和人文資源保護模式,創新性採取了分類分級別保護模式。對於紅豆杉植株群落、禱泉湖、中洲島、小河鄉鱷魚嘴、七星嶺、象鼻山等面狀分布資源,應當劃定保護範圍,明確保護等級和保護措施;對於千年羅漢松、達滸鴛鴦銀杏、圍山書院、劉家祠堂、東門烈士塔等點狀分布資源,應當掛牌標示,明確資源信息、保護等級和保護措施。
針對大圍山新近獲批「大圍山國家地質公園」,《條例》設計了「地質遺蹟保護」條款;針對大圍山十萬畝高山杜鵑景觀,《條例》作了「高山杜鵑保護」規定;針對錦綬堂、王首道故居等近現代重要史跡,《條例》規定了具體的保護措施等。
會議指出,保護好大圍山的生態環境,功在千秋,既是瀏陽市「一園四鎮」的職責,更是全市義不容辭的責任。要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突破管理障礙、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全市各級各相關單位要主動擔責、緊密配合,齊心協力呵護好這顆「湘東綠色明珠」。
會議還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討論稿)》、《長沙市湘江庫區管理辦法(送審稿)》,聽取了長沙市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建議。(製圖:王聘)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