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的痛苦至死方休,我們能做些什麼?

2021-01-08 張煎橘

2017年,《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舉眾譁然。兩月後,那個女孩上吊,離開了人世。

林奕含沒有等到公正的審判。

而那件事給她造成的痛苦,至死方休。

她說:「我總是不停地寫。這就好像自救。只有不停地寫,才能緩解一點痛。」

只是寫到最後,她還是撐不住了。

關於她的離去,有很多種點評——她是不是受不了「白玉微瑕」?出身好,人漂亮,成績拔尖,卻偏偏被「玷汙」。

還有人說:有那麼痛苦嗎?很多被侵害的人,不是依然活得好好的?

林奕含好像能預見這些質疑,在書的末尾已經寫了:「我寫這本書,就是為了讓每一個有相似經歷的女孩,覺得不孤獨。」

這份痛苦,除非修養很高,共情能力很強,一般大眾是不能理解的。

那些質疑是殘忍而冷漠的。

它們表現了很多人懶得、更吝嗇於去理解受傷的女孩。

這種痛苦,為何如此傷人?

當陌生人和最親近的人,都不理解、不贊成她對公正的訴求,她還能如何捍衛尊嚴?

書中提到,女孩房思琪鬱結在心時,也曾對外界發出求救。

她鼓起勇氣跟媽媽說,家中缺少性教育。

那是靦腆膽怯的房思琪,能說出的最勇敢的話。她期待聽到鼓勵,想有人告訴她,該怎麼做?

可房媽媽說:「那是有性的人才需要知道的。」

於是,她只能在渾渾噩噩中壓抑自己。

還有一次,她覺得事態嚴重,太難受了,又去問媽媽,如果有女學生半推半就和男老師「好上了」,該怎麼辦?

房媽媽說——那個和男老師「在一起」的女學生是騷。

甚至,她得知女兒被侵害後,覺得恥辱,迅速搬遷離去,絲毫不為女兒遭遇的不公做抗爭。

而犯罪的人,卻永遠沒受到懲罰。

那種人身權益,完全得不到保障的感覺,你嘗試過嗎?

她對自己的捍衛不被鼓勵,仿佛任意一個人都能踐踏自己。

這意味著,房思琪們永遠活在惶恐和恥辱中。而且不被理解。

更可怕的是,直到現在我還聽到,「誰讓她們穿那麼少」的言論。

如果身邊有人遇到這種事,請你第一時間站出來,表示你對她的支持。說你理解她,陪她去報警,鼓勵她「你什麼也沒做錯」。

在她陷入「配不上一切美好」的低自尊時,並沒有人開導她、擁抱她。

青春期的她們,總是有這樣那樣的擔心。

「暗戀的男生會怎麼看我?」

「我的父母同學會不會討厭我?」

「我還能擁有光明的未來嗎?」

很多人的希望,就死在黑暗度過的那個前夜。那時,她們還沒學會獨立思考,沒有閱歷去自我消化。

而這時,有過來人、長輩勸慰她們,尤為重要。

如何捍衛自己的權益和健康,以怎樣的態度度過接下來的歲月,都是極為有意義的方法論。

如果身邊有人遇到這樣的事,難以走出來,請堅定地安慰她:「未來還有很多美好在等著你。因為你本來就是美好、無辜、單純的。」

她想成為她們的力量。

而林奕含說,她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所有有相同經歷的女孩不孤獨。

被侵害的100個人裡,有99個緘默不言,所以那1個吶喊的人,只能咽下所有看客的質疑和譏諷。

「你是不是收錢了?價格沒談攏?」「你這個可惡的第三者,你不羞恥嗎?」「你掉價了,沒人會愛你了。」

多麼殘忍而悲憫的質疑。

而只有更多人理解了,被侵害意味著承受多大痛苦,她們內心的孤獨才能被擁抱。

如果你有興趣理解她們複雜、細緻的感受,願意知道這一份痛苦的重量,可以閱讀這本書。正版書籍連結:

作者:優質情感領域作者,張煎橘。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薦讀︱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節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是一個關於「缺席」的故事。
  • 從《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看作者林奕含,匆匆一生如流星劃落人間!
    其實是在剛剛出版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後,林奕含沒多久就自殺身亡。這時,她也才剛剛結婚,在2016年結的婚。人生的路,才剛剛展開,就這樣悄然離世了。記得最深刻的是,當房思琪和李國華發生關係後,房思琪問李國華:在做的時候最喜歡思琪什麼?李國華答了四個字:嬌喘微微。那一刻,思琪內心有種東西崩塌了。因為這四個字,是《紅樓夢》裡形容黛玉初登場的句子。房思琪幾乎要哭了,她問他:《紅樓夢》對老師來說就是這樣的嗎?他毫不遲疑:《紅樓夢》《楚辭》《史記》,一切對我來說都是這四個字。
  • 薦書 | 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我們來看書吧。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小說乍看談論權力不對等之性與暴力,【實際上更直指文學及語言如何成為誘姦與哄騙之物;在加害者對受侵害者不可逆轉之剝奪和取樂中,成為殘忍的同謀,背叛了溝通與文明,也使人迎向了失語和瘋癲。】」
  • 贈書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寫出這個故事跟精神病,是我一生最在意的事
    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節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是一個關於「缺席」的故事。父母從角色退卻,中學生從座位早退,13歲少女從青春離開,過早或者過晚,無可恢復的傷痛。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寫出這個故事,是我一生最在意的事
    剛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 殘酷青春背後的人性審判——讀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具體地說,這個小說絕不只是關於男性、老師、家長、社會的審判,還有對房思琪本人的審視,以及作者林奕含的自審,在這個意義上,《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顯示出它更為出色的一面——它想要努力抵達的,是一場更徹底的、關於人性的大審判。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令人心碎卻無能為力的真實故事
    讀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震撼的,當知道書中發生的事,同樣發生在作者身上之後,更覺心痛。遭遇極大痛苦折磨的作者,無人可以訴說,還好可以通過文字,將心底深處的痛苦發洩出來。遺憾的是,作者於2017年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成為作者的絕筆之作。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誰玷汙了純潔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各版本封面你以血書,我以淚和。距離林奕含自殺已過去兩年多,可能很多人已經遺忘了那個事件,可在2017年曾轟動一時!其自殺原因是學生時期曾被老師誘姦,長期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雖先後兩次中斷學業進行精神治療,但最終未能倖免於難。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林奕含被誘姦後,痛苦憂鬱的真實記錄和心理描寫,這一聲明引起政界與民間的高度關注。
  • 一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位才女的悲劇人生!解讀林奕含生辰八字看其命運
    臺灣女作家,在處女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後不久自殺身亡,由於書中故事疑似涉及自身遭到性侵害的經歷,因而引起臺灣社會廣泛關注。林奕含在2017年2月出版唯一的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不久上吊自殺(2017年4月27日),得年26歲。林奕含的八字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每一個比喻和修辭都是暴力現場
    那作為她唯一的作品,一部雖有自傳色彩卻畢竟是文學創作的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所表達的內容是否還有更多?書中的描寫相當華麗,隨處可見細密的譬喻,相比於新聞,這些曲折的、需要認真解讀的文字是否蘊含著更複雜也更完整的真實?想要了解林奕含和她嘗試講述的痛苦,閱讀這部小說大概才是最好的途徑。
  • 給所有人警示的性教育書籍【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傳統,「性」自古以來都是避而不談的話題,中國教科院曾做過一個相關調查,將近50%的家長從未和孩子提過性教育內容。中國家長「談性色變」,就像房思琪第一次向媽媽求助:「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的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誰殺死了房思琪? 拿什麼阻止房思琪式的悲劇?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誰殺死了房思琪? 拿什麼阻止房思琪式的悲劇?時間:2020-04-28 00: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誰殺死了房思琪? 拿什麼阻止房思琪式的悲劇? 這世界有個奇怪的現象,總是等到作者離開世界,人們才去讀她的作品。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適合所有孩子讀的性教育書籍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傳統,「性」自古以來都是避而不談的話題,中國教科院曾做過一個相關調查,將近50%的家長從未和孩子提過性教育內容。中國家長「談性色變」,就像房思琪第一次向媽媽求助:「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以一個13歲遭遇性侵的女孩扭曲的人生向讀者揭露了社會中隱藏在人類皮囊下的邪惡欲望。書中提到的教師聚會,李國華等幾人利用自己的身份,深知「性教育」扭曲的缺乏,都犯下這樣的罪惡。在外界人看來或文質彬彬,或為人師表,或守規懂矩,但本質上是逆主流的價值觀,職業操守變為空談,道德修養成為口號,迷戀於文化垃圾難以自拔,對女性的保護存在諸多漏洞和力不從心。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也曾有我期待的美好
    初識·於萍三年前的四月二十七號,林奕含選擇自殺來結束這短暫的一生,相信和大部分人一樣,初識林奕含是因為得知臺灣女作家離世的消息後,繼而通過《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知道了這個二十六歲的女生經歷了怎樣的曾經。《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客觀地講讓更多人對性侵有了防備以及讓社會有了對性侵的反思。但今天,不打算從這本書延伸的意義說起,而是從這本書的名字開始說起,未曾拜讀以前,我以為書中描寫的會是林奕含期待的愛情,以為她的初戀樂園中會有旋轉木馬和大風車。
  • 林奕含逝世三周年:我們如何挽救下一個「房思琪」?
    撰文 | 劉亞光三年前的今天,2017年4月27日,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因為不堪抑鬱症的折磨在家中自縊身亡,留下一部日後引發巨大社會關注的長篇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戴錦華在為此書寫的推薦語中稱,閱讀這本書可能是閱讀一份「記錄」,也可能是閱讀一份「遺囑」。
  • 性教育已迫在眉睫——由《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說起
    2017年4月27日,《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作者林奕含因無法擺脫童年被性侵的陰影,患上抑鬱症,自殺身亡,年僅26歲。從《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中可窺見一斑。重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少了一些情緒化的憤怒,多了一些更為理性的思考,只是理性思考之後,是透徹心肺的悲涼,仿佛陷入很深的絕望中!
  • 「房思琪」是她?林奕含生前停頓多秒:很抱歉,不是我
    林奕含生前否認是房思琪。(圖/取自林奕含臉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26歲的女作家林奕含,27日傳出上吊身亡的消息,震驚文學界!她今年初出版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描寫著女學生遭補習班名師性侵的內容,讓不少讀者看著寫實的文字流淚,而更多人好奇的是,「房思琪」究竟是不是她本人?林奕含生前出席座談會時又被問及此問題,當時她不願正面看著臺下觀眾,緩緩吐出「認識的4個女生經驗改編。」可沒想到今(28日)出版社卻證實房思琪就是林奕含本人!
  • 我想到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我想到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是臺灣女作家,去世時年僅26歲。她寫了一部真實小說,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根據她的親身經歷改編的。書中的女主角房思琪,是個美麗善良單純的13歲女孩,卻不幸成為了人面獸心的補習老師李國華的x侵的對象。李國華跟房思琪同住一棟樓,是上下樓的鄰居。李國華一開始就計劃著要利用補習作文的機會,侵害房思琪。
  • 讀書感想——《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我停下閱讀很多次,我害怕繼續讀下去會看到房思琪被變本加厲的凌辱,好像只要我不往後讀,思琪就不會經歷後面的那麼多,但事實是在那的,不會變的。難受,真的是難受。除了難受就是悲哀。中國人常講談性色變,性話題是很多人選擇避諱的話題,然而就是因為這樣,讓很多不諳世事的孩子成為了這些惡魔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