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光「掰彎」的超分子凝膠

2021-02-07 高分子科學前沿


仿生思想一直是是材料科學進行材料創新的重要研究思路。這一次,來自日本的材料化學家Akira Harada 開發出新型超分子凝膠,這種材料可以在外部簡單光照刺激下發生伸縮運動。發明者將其形象地稱為「人工分子肌肉」。

(本研究中,Akira Harada發明的一種水凝膠。開始階段在右側用紫外光進行照射,材料逐漸向右側傾斜,隨後,在右側用可見光照射,材料又由傾斜恢復豎直。)

透過表象看分子

是什麼賦予了材料的光響應性?原來,研究者在超分子水凝膠內部使用了互鎖滑環結構,利用的是環糊精與偶氮苯類物質的超分子相互作用。在可見光照射下,環糊精與反式偶氮苯有著主客體相互作用,而在紫外光下,偶氮苯由反式變為順式,此時環糊精與偶氮苯將不再匹配並導致出現「滑環」現象,分子鏈的末端之間距離變近,單側光照射下該側材料內的分子更易發生這種反應,宏觀上表現為材料向某一側彎曲,於是,你就看到了文首圖片的現象。

(通過模型化合物展示的分子層次上的收縮與舒展。)

(凝膠分子結構示意圖)


(光響應超分子凝膠中發生的分子結構變化)

通過周期性地施加不同波段的光源,偶氮苯就發生了反式與順式的周期性改變,材料的收縮與舒展因此可以反覆進行多次,參見下圖(為方便觀察,播放速度進行了加快處理)。


幹凝膠——2.0版的「分子肌肉」

上述實驗研究對象只是水凝膠,為了提高其應用範圍,研究者將水凝膠凍幹,製成幹凝膠。比水凝膠更優越的是,幹凝膠響應速度極快,響應速度為水凝膠的10000倍以上。


(幹凝膠在單側紫外光照射下產生快速響應)

但是幹態凝膠也有著其固有缺陷,它沒有上述水凝膠的可通過周期性光照波長改變其伸縮形狀的性質。也就是說,紫外光把幹凝膠「掰彎」後,可見光沒法再把它「掰直」。研究者對此的解釋是:紫外光狀態下,偶氮苯變為順式,空間阻礙性使得環糊精必須滑脫移動,宏觀上發生與水凝膠一致的收縮現象,但是用可見光照射後,即便偶氮苯恢復為反式,由於材料為幹態,弱疏水相互作用無法發揮出其作用,環糊精就無法識別反式偶氮苯,宏觀上則無響應性出現。

不過,為了讓幹凝膠材料形變具備一些可逆性,研究者想出了一個妙招:在相反的一側施加紫外光。

另外,通過在多個局部位點施加光照,可以讓材料產生更複雜的曲折結構。


讓分子更智能

研究者希望這個技術可以應用多種場景中。作為一種概念的原型展示,他們給出了一種可用光來施加指令的高分子「手指」。

(用幹凝膠材料作為夾具的一個臂,該臂在紫外光下發生彎曲,可以成功夾取一根火柴。)

下一步,Akira Harada 希望他們的材料可以更快地移動,他們也希望這種材料能在分子驅動器、智能醫用材料等領域得到應用。

參考文獻:

Iwaso, K.; Takashima, Y.; Harada, A., Fast response dry-type artificial molecular muscles with [c2]daisy chains. Nat. Chem., 2016, DOI: 10.1038/nchem.2513


在菜單中回復交流群」:可加入導師學術群企業界一系列技術交流群

投稿 薦稿 商務合作:polysci@126.com 或微信ID:18762671473

相關焦點

  • 【綜述】超分子形狀記憶水凝膠新進展
    基於兩種互不幹擾可逆作用的雙網絡超分子形狀記憶水凝膠的構建。目前超分子形狀記憶水凝膠材料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材料普遍存在力學性能較差,且只能記憶一個臨時形狀等不足。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研究人員將可有效提升水凝膠力學性能的雙網絡結構設計理念引入形狀記憶高分子材料,有效提升了超分子形狀記憶水凝膠材料的力學性能(圖1),並通過外界刺激序列調控體系內的動態硼酸酯鍵和金屬配位作用,成功構築了具有三重形狀記憶功能的雙網絡超分子水凝膠(Chem. Sci., 2016, 7, 6715)。
  • 超分子頂尖大牛Samuel Stupp院士《自然·材料》:智能軟機器人!
    Schatz團隊設計一種含肽兩親性(PA)超分子聚合物的雜化水凝膠,該水凝膠與光響應網絡化學鍵結。水凝膠由於其高含水量和生物相容性化學的可調性,可適合與活生物體結合的體系,該水凝膠也適用於水下應用。在最近的其他工作中,使用了類似的策略來構建宏觀管狀水凝膠,該管狀水凝膠隨著溫度的變化可逆地收縮和各向異性地膨脹。
  • 原位π離子凝膠有機超分子電晶體,用於碳基柔性電子學和高效光伏
    新型原位π離子凝膠有機超分子電晶體,用於碳基柔性電子學和高效光伏電晶體是控制電流開/關的重要元件,它內置於PC和智慧型手機等電子設備中。為了克服電化學電晶體的這種問題,日本筑波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使用由導電聚合物製成的離子凝膠,創建了一種新的碳基電子器件,即π離子凝膠電晶體(PIGT)。這項工作(Advanced Materials,"利用原位π離子凝膠的快速響應有機超分子電晶體")可能會導致更便宜,更可靠的柔性可印刷電子產品。
  • 超分子聚合在材料科學中的意義和應用
    Takuzo Aida教授是高分子和超分子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者,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院化學與生物技術系教授, 日本紫綬帶獎章獲得者。Aida教授在超分子聚合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Science,Nature及其系列,PNAS,J.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期刊發表論文超過400篇。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利用介孔無機材料進行可控大分子合成;(2)樹枝狀大分子的光和超分子化學;(3)介觀材料科學;(4)生物相關分子識別和催化。
  • 上海交通大學馮傳良教授課題組在仿生手性水凝膠領域取得重要研究...
    而且具有圓偏振發光(CPL)性質的手性功能材料在 3D 顯示、信息存儲與處理、光催化不對稱合成、生物探針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因此,近年來圓偏振發光材料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興趣與關注,成為有機發光功能材料領域一個新的研究熱點。
  • 人工光合作用的新突破:超分子光催化劑誕生
    這得益於兩種超分子化合物的光催化劑的誕生,這些催化劑由布魯克文國家實驗室和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共同設計,用以實現人工光合作用過程中的太陽光吸收以及化學反應過程中的電荷分離。這兩種超分子體系,都包含著釕金屬離子構成的光採集中心,並連接至銠離子構成的單個催化劑中心。(如圖所示)那麼哪種分子活性更高呢?
  • 黃維院士團隊綜述:滷鍵在超分子化學中的應用
    滷鍵、氫鍵、π-π堆積、範德瓦爾斯力等非共價鍵作用可以驅動化學組分間的分子識別和超分子自組裝,形成有機共晶,在保留不同組分固有屬性的同時,通過組分間的協同效應獲得更多新穎的物理化學性質,從而構築出各種新型多功能超分子材料。
  • 未來的智能材料——超分子材料
    超分子化學的日益發展,使得人們開始從傳統的聚合物的開發與合成提出更新的觀念。由於超分子體系可以形成高度有序的功能組裝體,並可在一定條件下進行解組裝行為,這就為人們製備動態的超分子材料提供了基礎。近年來,由於氫鍵作用對聚合物的性質,尤其表現在熱力學、力學、微觀自組裝及結晶行為等具有重大影響,含氫鍵超分子聚合物的設計越來越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 《軟物質》最新綜述:導電/聚合物/肽水凝膠前沿進展
    3.1.5 六肽水凝膠六肽是形成與其他肽類似的超分子水凝膠的寡肽家族成員,由於其多功能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已在各種生物醫學應用中引起了廣泛關注。Qi等人開發了一種具有納米纖維形態的六肽基超分子自組裝水凝膠。
  • CCS Chemistry | 超分子化學和光化學齊上陣,烯烴聚合調控策略取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昶樂課題組在超分子化學和光化學調控烯烴聚合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超分子策略構建多核烯烴聚合催化劑,將脲和偶氮苯基團引入到α-二亞胺鈀催化劑中,以實現超分子化學和光化學對烯烴聚合的調控,最終成功得到了具有雙峰GPC分布的聚合物。
  • 科學家構建新型脂質體複合超分子水凝膠材料—新聞—科學網
    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研究員王義明與教授郭旭虹團隊在仿生自組裝水凝膠領域的研究工作中獲新進展,團隊通過凝膠因子和磷脂分子的正交組裝,構建了具有應變增強特性的脂質體複合超分子水凝膠材料
  • 超分子科學研究進展
    一種由金屬烷氧基化合物來製備金屬氧化物薄膜的組裝技術,稱為表面溶膠凝膠技術。這一技術利用金屬烷氧基化合物的組裝、漂洗和水解活化步驟來製備多層薄膜,這類金屬氧化物薄膜能很好地實現對精細納米結構的複製。層狀組裝複合膜在化學修飾電極、傳感器、微反應器、光電轉換器件和電致發光器件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 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JACS》燃料驅動循環反應的可編程水凝膠
    反應循環控制水凝膠的拆卸和重新組裝,其中預燃料轉換的速度決定了其形態以及力學性能。通過添加額外的新燃料和去除廢物,可以將水凝膠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編程。最終實現十三次瞬態循環(凝膠-溶膠-凝膠)。在如前所述的化學激發的瞬態循環中,紫外可見濁度實驗(在500 nm處的光密度(OD)之後)顯示[GdL]對SachSO3到SachCHO轉化率的影響(圖1d)。隨著[GdL]的增加,可以看到早期的成核作用和更快的伸長率,對應於較低的溶液壽命。 通過NMR動力學,可以確定更高的[GdL]可以提高SachSO3-到SachCHO的轉化率(圖1e)。
  • 《Science》日本東京大學Aida教授:原位超分子聚合誘導的液晶相變
    日本東京大學工程學院化學與生物技術系的Takuzo Aida教授課題組專注於液晶介質中的超分子聚合行為。起初,他們從研究手性摻雜劑入手,設想超分子聚合成的螺旋鏈是否可以帶動向列型液晶,將其扭曲成膽甾型。
  • 杭州師範大學JACS具有可調發光性能的自愈超分子聚合物
    論文首次提出通過三重正交弱相互作用力構建了基於鉑金屬環的雙金屬超分子聚合物;>且通過改變金屬大環中吡啶配體的官能團,可實現對超分子聚合物發光性能的調控。超分子聚合物是以非共價鍵力作為連接橋梁,將超分子的動態可逆性能引入到聚合物體系當中,賦予了聚合物材料優異的環境刺激響應性,構建了功能繁多的新型智能材料。
  • 研製成功多種超分子螢光材料
    本報訊(記者黃辛)華東師範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徐林課題組聚焦超分子螢光材料化學領域的研究,在超分子配位組裝機理研究
  • 《大分子》自修復加工的離子導電超分子水凝膠,用於柔性電子設備
    這裡,MUI充當超分子交聯劑,而鐵離子充當明膠和PSS官能團之間的離子交聯劑。水凝膠顯示出優異的拉伸性和出色的離子傳導性。動態氫鍵以及離子和金屬配位相互作用的可逆性使水凝膠具有自修復能力,強附著力和快速的電性能恢復能力。事實證明,Fe3+濃度的變化會影響水凝膠可加工性的時間窗口,並允許調整水凝膠的機械性能和離子導電性能。
  • 蘇州大學屠迎鋒教授課題組發現具有厚度可調二維晶體的富勒烯超分子液晶
    在超分子液晶中,小分子或高分子通過非共價鍵等超分子作用力形成具有棒狀或盤狀等各向異性結構的超分子聚集體,從而表現出液晶性。該方法可使一些本身不具備傳統棒狀或盤狀液晶結構的分子形成液晶態,從而大大拓寬了液晶材料的範圍。富勒烯是一類具有優異光、電、磁性能的分子納米粒子,如果賦予其液晶性,則可具備液晶分子對光電磁等外場的響應性,從而達到對納米粒子排列的有序調控。
  • 光遇:有多少人被掰彎了?女孩子處CP,已經不卡性別了
    光遇:有多少人被掰彎了?女孩子處CP,已經不卡性別了 前言: 大家好,我是麥克,每日分享玩法攻略,電競情報,為遊戲而發燒。麥克做過一項問卷,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遊戲裡組CP,玩家對於性別的概念很模糊。
  • 華東理工大學在超分子化學組裝調控化學發光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曲大輝教授課題組在超分子化學調控化學發光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Color-Tunable Single-Fluorophore Supramolec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