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der?最火的約會軟體實錄

2021-02-15 徐小則的三城紀事

徐小則

#90後#女子力

巴黎高商(HEC Paris)在讀

倫敦政經(LSE)碩士

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

四個專業,三個城市,兩面人生,一個有趣的人

題外話:

文章改寫自我在倫敦政經念書時寫的一篇論文。

因為是定性分析的課程作業,按照當時的要求只需要訪談三個研究對象就足夠,字數也有嚴格限制,所以呈現未必全面、觀點未必客觀,希望大家包涵。







Tinder?最火的約會軟體實錄

在線交友,早已經不是新鮮事。

數據顯示,在美國2009年結交的情侶中,22%是通過線上方式相識的。

2013年,5%的美國人稱使用過交友軟體;2015年,這個數據猛增到15%;而2017年的最新數據,則是46%——其中19%正在使用,27%曾經使用。

龐大的使用群體背後,在線交友依然飽受爭議。而討論的核心,往往是那些實時定位的交友軟體(location-based dating apps)。

與傳統的線上相親不同,人們用這些軟體定位,與附近的陌生人線上互動。他們查看對方幾張照片和簡單的自我介紹後,繼而開始交流對話,並很可能及其迅速的開始線下約會或更親密的接觸。

Tinder(與國內的探探、陌陌等應用類似)正是這類軟體的代表。它極度風靡、極度流行:截至2015年11月,Tinder上一共產生了一百億個配對,並且,這個數字以每天約兩千六百萬個新配對的速度迅速增長。

配對是Tinder最顯著的特徵——只有雙方都同意繼續了解對方(double opt-in),才能完成配對並開始對話,否則,對方的照片轉眼就會消失。正因為此,《紐約時報》有報導稱,Tinder是為解決女性在交友中關於安全、距離和控制等方面的擔憂而產生的。

女性用戶,圖片來自網絡

儘管Tinder從誕生之初就格外強調女性的擔憂與需求,圍繞它的爭議和批評仍層出不斷。

2015年《名利場》有文章稱,不少年輕男用戶使用Tinder誘騙女性發生性行為,並以此作為炫耀的資本,「他們膚淺,表面,只用下半身思考」。同時,也有其他評論指責Tinder,認為其催化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性騷擾和隱私侵權等等各種問題。

這是一個有趣的矛盾:Tinder的廣泛使用一方面證明它滿足了人們的某些需求,另一方面又容易失控、因而引發許多爭議。由於傳統因素的影響,女性在交友關係中往往更加被動、處於弱勢,因此,我採訪了幾位男性Tinder使用者,想通過這篇文章分析男性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和動機,進而簡要討論男性對Tinder及類似軟體的理解。

首先,Tinder是什麼?

Tinder就像手機遊戲一樣:用戶通過左右滑動做出選擇。如圖所示,如果你不願意配對,可以左劃或是點擊叉號;願意配對,則可以右劃或是點擊愛心。在選擇之前,你無法知道對方的選擇,但雙方都右滑的話,會立即彈出配對成功的提醒,並可以開始交流對話。

除此之外,普通用戶每天有幾次機會可以使用最右側的星星,給出「超級喜愛」(super like);因為對方在選擇時,可以看見你給出的「超級喜愛」,因而可能會提高配對機會。

Tinder用戶界面示例,圖片來自Tinder官網

Tinder必須要關聯現存的Facebook帳號才能使用;所有的照片、學歷、工作情況等個人信息都必須來自Facebook。

三位受訪者分別化名為甲,乙,丙。

他們都是年輕男性,異性戀,生活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使用Tinder超過一個月,並且有過成功配對和線下約見。

我通過Skype用英文與他們分別訪談,每段採訪約為六十分鐘。

Tinder圖標,圖片來自網絡

通過對訪談內容的主題分析,可以發現使用模式有兩個關鍵詞,分別是「快速」和「策略」

首先,三位受訪者都使用了「快速」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的行為模式。在極短的時間內,他們會迅速根據照片和簡介進行判斷。有時甚至會因為實在太快,而不得不取消配對。

丙:「我滑的非常快,可能1秒鐘一個。」

甲:「我覺得就算我被立即取消配對,也不會很難過吧。我會安慰自己說,好吧你滑的太快了,我有時候也這樣。」

在某種程度上,Tinder的快速是有意設計的。它的界面非常簡潔,主要篇幅都是用戶的單張照片。因而,在這個講究速度的配對遊戲中,照片比文字起了更重要的作用。在訪談中,受訪者也肯定了這一點。

乙:「圖片佔據了90%的篇幅。而文字,只有10%。」

「快速」,不僅僅限於配對階段。之後兩人相處的每一步,包括在線互動、線下見面、逐漸切斷聯繫,似乎都特別迅速。

例如,三位受訪者都提到他們在配對一周之內提出見面。另外,丙說,他一般見對方一到三面,之後就因為有更好的對象出現、太忙了、相處不夠愉快等等各種原因不再聯繫。

右滑機器人,圖片來自網絡

其次,受訪的男性用戶表示,他們會採用各種「策略」來提高配對成功率。

由於意識到了照片的重要性,受訪者表示他們會仔細的挑選照片陳列在主頁上,以建立一個積極和有魅力的形象

甲:我的第一張照片是我坐在臺階上,戴著太陽眼鏡。另一張是我在和一群朋友一起跳舞。還有一張是我拿著生日蛋糕。

丙:首先,我的照片都是拍的比較有質感、且是在相對高級的環境中拍攝的。我想展現我的好身材,好品味,表明我是一個有魅力的人。

在追求視覺效果的同時,照片的真實性也是重要考量隱私問題則顯然不是關注的重點。

受訪者也提到有策略的使用「超級喜愛」這一功能來提高配對可能性。

甲:對我而言,「超級喜愛」僅僅代表著我的成功率會提高三倍。我明白自己在這個交友市場的位置,所以即使我喜歡白人女孩,由於她們幾乎不會和我配對,我覺得就不需要浪費「超級喜愛」在她們身上了。我每天只有幾個「特別喜愛」的機會,所以必須要好好把握。

因而,「超級喜愛」這個原本用於表達愛慕的功能,起到的是更為實際的作用。

圖片來自網絡

那麼,男性使用Tinder是出於什麼目的呢?

所有的受訪者都表示,開始使用Tinder時,或多或少感覺孤獨

他們當時都是單身,且都處於一個過渡階段,不管是剛搬到新的城市,剛畢業,或者剛分手。他們都自稱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只是朋友圈裡面沒有讓他們心動的人。

甲:我沒有找到我喜歡的女孩,我想要找到她。畢業了以後,因為我不喜歡參加派對,就幾乎沒有認識新朋友的機會。我有許多朋友,但我沒有女朋友。


受訪者稱,現實生活中的交友方式很難找到另一半。

如果和朋友一起社交,認識的新朋友很有可能和現有的圈子重合,更不可能通過參加派對等傳統方式找到不愛參加派對的女孩。而且,如果在派對裡被人當眾拒絕和羞辱,會特別難堪。

使用Tinder則不會有這些限制。巨大的用戶群體集合了許許多多不同的個體,他們來自不同國家,從事不同職業。同時,線上的交流更為私密、安全、避免尷尬。

乙:在Tinder上交流,被拒絕所帶來的心理負擔更小。你不會感覺被羞辱,沒有人會知道網絡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通過Tinder認識的「新朋友」,多少帶有性意味,比如說炮友或者男女朋友,而不是普通朋友。所有的受訪者都表示Tinder對他們而言是約會軟體,而不只是交朋友。對他們來說,理想的配對是那些「美麗」「有趣」的女性。

在Tinder這樣一個「以貌取人「的交友平臺上,」美麗「自然是首要的考量。而」有趣「則與性格有關。

乙:當我認為這個女孩美麗、有趣、或是我能與她共情時,我會右滑。

毫無疑問,獨特的背景會使女孩更有吸引力。然而三位受訪者對於「獨特」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乙稱他喜歡來自其他文化的女生,但同時也強調教育水平和職業情況。丙表示儘管他使用Tinder的主要目的是性,他一般傾向社科背景的女孩,除非對方是他在平時生活中很難遇見的人群(「比如空姐」)。甲卻表示,Tinder對於他來說是短期戀愛的目的,因此他並不在意教育背景。

儘管三位男性使用者出於各自不同的目的,他們接受Tinder配對可能產生的各種走向,不管是短期交往,還是更為長期的、穩定而認真的關係。例如:

丙:我在Tinder上挑選配對的標準與我平時擇偶並無不同。儘管我主要是為了性,如果見面後約會效果特別好,我也會考慮認真交往。

圖片來自網絡

由於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Tinder上巨大的用戶群體既帶來機會,也產生挑戰。在Tinder上,男用戶需要通過「快速」和「策略」來提高使用效果,同時,Tinder也為他們提供了安全、私密、有效的方式去結識女用戶。他們配對或是錯過,交流各自的見解,並開始各種形式的互動。

美國社會學家高夫曼用戲劇臺本的比喻來討論「自我呈現理論「(self-presentation)。如果人們的有意口述的臺詞與表演中無意給出的神情、動作一致,觀眾會認為他們誠實、可靠,繼而產生積極正面的印象。反之,則會產生「口是心非」的負面印象。因此,「印象管理」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好印象,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觀眾的情緒、思維、讓他們聽你的話。我們在朋友圈發的圖片、分享的文章,正是「印象管理」的一種方式。

與傳統的相親不同,通過有策略的選擇照片、發送消息,在線交友能更好的完成「印象管理」。然而,由於他們還是希望線下的接觸,照片往往兼顧正面性和真實性。Tinder作為在線交友平臺,它所產生的並不只是線上的接觸,而是模糊了網絡與真實的邊界。



圖片來自網絡

人們對於Tinder的態度正在轉變。隨著用戶群體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對於約會更為保守、認真的人加入了這個平臺。Tinder產生的互動,不只是「一夜情」,還有朋友、愛情甚至婚姻,這些不同的可能性使得人們開始相信,Tinder上有多樣化的群體,每個人也可以自己定義使用它的方式。

城市生活有豐富的維度。城市可以給人們提供各種各樣的機會去遇見不同的人,進行不同的活動,完成不同的目的。

但同時,城市生活也可能異常孤獨。這大概是很多人下載類似軟體的原因。儘管在城市打拼的很多人自認強大、獨立,他們依然渴望與他人往來。

除此之外,Tinder仍有許許多多的問題,隨意性行為、隱私洩露、安全隱患、性騷擾,每一項都值得你我深思。同時,Tinder背後,都市孤獨、認同障礙、承諾危機等等現代問題,同樣值得關注。而Tinder實際上到底是幫助解決、還是進一步惡化這些問題,仍然無解。




相關焦點

  • 海外流行產品體驗調研:約會類產品Tinder
    編輯導語:這是一個社交網絡的時代,社交軟體逐漸融入現代人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當下人們,尤其是大部分年輕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tinder是國外的一款手機交友APP,它基於用戶的地理位置,每天「推薦」一定距離內的四個對象,根據用戶在 Facebook 上面的共同好友數量、共同興趣和關係網給出評分,得分最高的推薦對象優先展示。
  • 探探、陌陌、Tinder...到底什麼社交軟體最能交到朋友?-虎嗅網
    我覺得這是挺多人的困擾,所以國慶七天,我和公司的小夥伴一起,瘋狂用了市面上比較火的五款軟體,找了一些數據,作為一個正常人,談談我的感受。注意,以下所有感受都是以一個正常人的視角寫的,即在陌生人社交軟體上也遵循禮儀,講禮貌,不發過分的圖和說過分的話的人。
  • 親自測評分析了2021年最火的3款約會交友軟體
    想認識新朋友又比較羞澀,社交軟體如此之多又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為了造福廣大單身的大齡青年和小狼狗們,《社交產品觀察社》特地為大家整理了2021年最火的3款約會交友軟體(排名不分先後)麼麼戀:我比較推薦的約會軟體之一,很懂現在的年輕人需要什麼,界面+用戶質量都很可,最厲害的是約會效率。
  • Tinder上的小哥有250種?女生請看好,男生請馬克!
    在中國,有探探、陌陌這樣的約會軟體。在國外,交友軟體被廣泛使用,而且選擇更多、且更有針對性。 🔗興趣閱讀:10大約會APP終極測評報告根據 Priori Data 提供的數字,2018 年 Tinder 在荷蘭被下載了約 570,000 次。是許多荷蘭單身男女們,尋找伴侶的首選平臺。
  • 「我和Tinder上的30歲直男,打了電話」
    而從使用約會軟體開始,沒有一個女朋友來自線上, 即便他已經線下約會過 100 多個異性了 。  「Dating App 和日常生活不同,發現對方的一個小缺點,就會 pass 掉對方作為伴侶的可能性。因為你有太多 option 了,也許去約會的路上,都在刷其他人。另外來說,約會軟體上的人多少都會有一些缺點,不然我們不會把自己像櫥窗商品一樣,擺個照片放那兒的。」
  • 在探探、陌陌、Tinder之前,它才是真的異性交友軟體鼻祖!
    這張問卷裡詳細調查了問卷人的宗教背景,以及對自己約會對象的要求,只要你想,和大一到畢業三年以上的學生約會都可以。 他們的產品很快火遍了美國中西部的美國院校,最火的時候他們差點因為在宿舍散發問卷被校警抓起來。 這個計算機為大家配對的想法,在當時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肯定。 很多年輕人都希望找到自己興趣相同的異性,哪怕是和自己一樣抽菸喝酒的▼
  • 2019年最火的8款約會專家 總有一款是你的菜!
    時代發展迅速,人們不得不緊追著時代腳步;忙碌的工作生活似乎沒有給我們留下多少真正屬於自己私人時間,好在手機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社交軟體可以供我們選擇。俗話說得好:現實交友時間不夠,咱們約炮神器來湊呀!為了造福廣大母胎單身的大齡青年和小狼狗們,小編特地為大家整理2019年最火的8款約會專家,以慰寂寥!
  • 中國約會軟體教男人更有禮貌 外媒:禁止性暗示
    參考消息網11月21日報導 外媒稱,試想一下,如果每次你在約會軟體上打出「約嗎」這樣的字眼,軟體都會跳出一個警告提示,啪的打手一下。據石英財經網11月17日報導,這就是探探用戶的境遇,探探是目前在欲望湧動的中國人中非常火爆的一款約會軟體,是對國外約會軟體「Tinder」照葫蘆畫瓢的模仿。用戶可通過該軟體瀏覽其他用戶的照片,並通過左滑或右滑來交友或是遇到未來意中人。看對眼的用戶還可利用該軟體進行雙向聊天。因為可能會助長一夜情的氣焰,因此探探終究不能免於中國的網際網路審查。
  • 打開約會軟體之前,最好知道這些秘密
    別裝,你應該用過約會軟體吧?但關於約會軟體的這些事,你恐怕就不知道了。
  • 國外約會軟體「撩妹」親測指南
    他說,在異國孤獨的環境裡,他的約會經歷基本都來自交友軟體。他使用的交友軟體在同學中很流行,異性的頭像出現在手機屏幕上,你喜歡一個人就向右滑動,不喜歡就向左滑,如果互相都點了「喜歡」,那麼你們就能搭訕了。
  • 交友軟體Tinder首次榮登App Store美國暢銷榜第一名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TechWeb報導】9月4日消息,據techcrunch報導,美國約會交友軟體Tinder首次登上App Store美國暢銷榜第一名,此次榮登榜首很可能與全球推出的Tinder Gold
  • 全球最大約會軟體Match Group (MTCH.US...
    Match Group旗下擁有45個在線交友/約會的APP子品牌,最著名的包括Tinder、Match.com、Okcupid、Plenty of Fish、Meetic和Ourtime為最著名的六大子品牌,這六大子品牌也貢獻集團的絕大部分營收和利潤,根據統計,北美前10大在線約會App中,除了排名第二的Bumble之外,其餘9款皆來自於Match Group
  • 澳大利亞專家:多數約會軟體使用者為尋找真愛
    原標題:澳大利亞專家:多數約會軟體使用者為尋找真愛中新網9月29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來自雪梨大學的霍布斯博士近日刊登在《社會學周刊(the Journal of Sociology)》的新研究發現,約會軟體或許並不是一夫一妻制這種長期關係的終結者,大多數軟體使用者的初衷是為了尋求真愛。
  • 抖音最火的練琴軟體是什麼 大家都在用的練琴軟體
    18183首頁 抖音最火的練琴軟體是什麼 大家都在用的練琴軟體 抖音最火的練琴軟體是什麼 大家都在用的練琴軟體 來源
  • 97年小哥開發程序猿專屬約會社交軟體VSinder
    說起約會軟體,通過幾張照片左劃不喜歡,右劃喜歡的配對模式鼻祖是Tinder,國內的*探之流都是「借鑑」於此。近日,一位來自美國的程序猿小哥Ben Awad火了,他開發了一款程序猿專屬的社交軟體VSinder,靈感就來自於Tinder,但他認為約會交友更重要的是內在,而不是專注於外貌。Linux的創始人說過「Talk is cheap.
  • 約會交友新兵Elate為何敢瘋狂diss Tinder?
    在我們之前的專題《新品》中,「Elate——用戶的精力有限,我來幫你聚焦」成為最受關注話題。Elate 能夠成為讀者最感興趣 Ap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對約會交友 App 中會話效率以及交友效率的關注。
  • Tinder for X 生於社交,但不止於此
    另外像上面這種不作為全文中心出現的應用以後就不寫利益申明了]這個以頗具趣味的男女社交方式起步的應用早就有了廣泛的關注。但有意思的是,那些以Tinder for X 之名出現的眾多後來者大多不在乎社交,而把重心放在了以不斷左滑為中心的快速選擇上。
  • 改變傳統交流方式:Accost要做一款結合智能眼鏡和軟體的搭訕社交新...
    )近日接觸到的ACCOST創始人張雷說:「我曾是陌陌的重度用戶,後來又使用了探探和tinder,總覺得達不到我的標準,然後就萌生了自己開發一款社交軟體的想法。」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社交軟體大多都是基於地理位置對用戶進行篩選分類,用戶可隨意點擊關注或發送搭訕問候語,由於雙方缺少共同興趣標籤展示,即使搭訕成功後到約會期間,會因為興趣標籤不明確導致搭訕約會成功率驟降。
  • 「七夕」安卓軟體大放送 情侶約會必備
    至於沒有看文章的朋友小編就不說什麼了,因為接下來文章所介紹的一系列軟體,很有可能會在你約會表白的時候起到關鍵作用哦!這一天是最浪漫的,你必須要有想不完的主意來哄女朋友開心,浪漫過後還要展示一下自己淵博的學識,好讓你的形象再次高大起來。軟體中有與七夕相關的諸多故事和傳統習俗。只需提前看一看就可一再你的另一半面前大展身手了。
  • 又一款國產恐怖遊戲火了,比港詭實錄還嚇人,主播開始挑戰
    現在遊戲行業是很多人關注的,我們看到現在除了網路遊戲,像LOL、絕地求生這種聯機遊戲之外,還有一些單機遊戲也是大家非常喜歡的,我們看直播圈的一些主播就可以看出來,現在玩主機遊戲的主播也很火,他們每天就玩各種主機遊戲,有的好玩的就多玩一段時間,有的不好玩的體驗一下就結束了,還有一些種類的遊戲爭議性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