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談文旅,聽代表委員怎麼說

2021-01-09 中智遊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文旅行業持續增長、穩定發展的基本面亦沒有改變,高質量發展仍是未來一個時期旅遊業發展的主題、主旋律和總要求。考驗面前,如何以應對疫情衝擊為契機,凝聚文化和旅遊發展新合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來聽聽全國兩會代表、委員怎麼說。

黃細花:以新基建推動疫後旅遊業振興

結合疫情期間的實踐,今年,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在兩會上提交了13份建議,其中直接涉及旅遊業的就有5份。她建議,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當下,應通過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旅遊」、抓住「新基建」建設機遇等方式,助推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讓國內旅遊行業陷入了一片低迷。面對疫情危機,旅遊行業應當危機中抓住機遇,積極尋求新的發展機會,不斷推動整個行業高質量發展。『新基建』就是其中一個發展契機。」黃細花認為,「新基建」繼承了傳統基建擴內需、促投資、促增長等優點,同時還能促進產業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因此,旅遊行業應當投身「新基建」這波浪潮,推動旅遊產業進一步邁向數位化,實現文旅融合發展。

黃細花認為,「新基建」有助打造「網際網路+旅遊」產業集聚區,將會不斷拓展遊客的體驗內容、體驗方式、體驗質量,線上與線下對接,虛擬與實體交互,進行旅遊產品換代與創新,促進「吃、住、行、遊、購、娛」與網際網路的深入融合,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為遊客提供更好的旅遊體驗,進一步激發旅遊消費。

為此,她建議,積極支持和推動旅遊產業向數位化轉型,加快以5G為基礎的信息網絡建設,構建數位化網絡平臺,為推動旅遊產業向數位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積極引導旅遊企業加強產品創新,做好景區對外連接的數據結構、服務結構與產品接口,有效連接新基建與旅遊產品、服務節點。

在另一份議案《關於推進「網際網路+旅遊」助推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中,黃細花指出,疫情期間不甘「蟄伏」的旅遊業,憑藉網際網路開展了各式「雲自救」,如「雲旅遊」「雲景區」「雲展館」「雲直播」,帶來了新的變革、新的活力,為旅遊業發展賦予了新動能。

她認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藉助網際網路這個「超級增量」,利用當前更新迭代迅猛的網際網路思維和技術,精準關注周邊市場、鎖定人群、找準定位、滿足需求,加速行業洗牌、加速產品升級、加速優勝劣汰、加速在線業態,滿足人們文旅消費需求,激發旅遊業發展新動能,應成為旅遊企業當務之急和長期目標。

黃細花建議,應積極推進各地景區實現智能化、智慧化的網際網路升級,讓預約旅遊成為常態,並通過豐富在線旅行、度假產品、提供旅遊線上場景服務、利用大數據實現個性化旅行、度假服務等手段,增強體驗感、參與感、融入感。同時,全面鼓勵推行電子旅遊消費券、電子消費券,積極發展直播旅遊、直播「帶貨」,讓雲旅遊、網絡直播銷售農副產品擴收益等成為新常態,讓「美麗世界走進大家手機裡、品質旅遊產品走進家門裡」。

王瑞霞:將文物數位化納入新基建體系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青州市博物館館長王瑞霞建議,將文物數位化納入新基建體系,讓文物資源融入整個國民經濟體系建設。

王瑞霞表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資源,是歷史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物質載體,也是文明延續、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文物數位化是對文物進行全息記錄的工作,是文化資源長久保存並得以發揮更大作用的基礎性工作,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讓文物活起來的基礎性工作。新基建,就是建立國家級的數位化基站、基地和平臺,為5G時代的到來做好基礎建設。文化遺產作為中國最重要的文化資源,其數位化建設還沒有納入國家新經濟建設體系中。然而,社會上卻出現了一些不法之人私自採集文物數字信息的情況,並從中牟利,致使國有資源流失。

鑑於上述情況,王瑞霞建議,儘快出臺文物數位化的國家標準,使文物信息採集標準統一,減少資源浪費;在國家層面組成專家組對文物資源的產權保護進行研究,出臺相關規範性文件,讓文物資源利用做到規範有序;將文物數位化納入新基建體系,讓文物資源融入整個國民經濟體系建設,發揮其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王文保:讓文物活起來

眾所周知,山西是當之無愧的文物大省。我國文物保護單位4295處,其中山西佔據了425處,相當於全國文物單位總數的10%。在文物保護與利用的實踐過程中,山西也進行了諸多有益實踐。全國人大代表,山西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文保表示:「從一線實踐看,只有加強文物利用與維護,推動文物保護與利用有機結合,才能讓文物活起來。」但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更多強調文物的被動保護,缺乏對文物積極利用的制度性保障,導致文物資源利用過程出現法律掣肘局面。

對此,王文保建議,對文物保護法部分條款進行修改。

首先,建議將文物保護法的名稱改為文物法,從根本上保障文物保護和利用之間的協調關係;

其次,建議在原條文中明確各級政府對文物利用工作的監督管理職能,推動文物合理利用;

最後,王文保認為在新時代,國有博物館、紀念館、文物保護單位等也肩負著加強文物價值挖掘闡釋和傳播利用的職能,因此,應當允許這些單位的事業性收入用於文物的利用。此外,是否允許企業負責經營,與文化遺產能否得到良好保護沒有直接關係。對此,應鼓勵國有文物保護單位在嚴格遵守文物保護方針的前提下,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多種經營方式,推動文化遺產活化利用。

「雲岡石窟活化文物、讓文物『走出去』的成功實踐充分體現了『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傳承』的文物保護理念,有必要在文物保護法中增加『利用傳承』一章,鼓勵社會各界積極發揮好新技術對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引領作用。同時要在保護的前提下推行分類保護,分類利用。」王文保說。

孫豔玲:非遺進景區,旅遊添活力

隨著民眾欣賞水平的提高,遊客正在由過去的看風景向看文化轉變。景區文化底蘊深不深,文化故事講得好不好,成為能否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

伴隨文化與旅遊的融合,非遺融入旅遊的重要意義在於它不僅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更是作為提升旅遊景區品位的重要元素,既有效延伸了旅遊產品鏈,提升旅遊檔次和品位,也讓非遺項目得到了活態傳承,有助於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非遺保護工作中。

如何讓非遺成為景區的點睛之筆?全國人大代表、滿族刺繡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孫豔玲的家鄉——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鏡泊湖、雪鄉等知名景區每年都會吸引數以萬計的遊客。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靺鞨繡這項古老的技藝,孫豔玲先後在牡丹江市區和鏡泊湖景區建立了兩座靺鞨繡博物館。幾年來,博物館的展品從幾百件增加到數萬件,小小的博物館成了傳播當地歷史文化的「大講堂」。

在疫情防控期,如何打好「非遺+旅遊」牌,孫豔玲建議,政府應加強對非遺的傳承保護力度,把它作為當地特色文化旅遊項目加以深度融合,立足當地各主要景區特點,重點做好非遺進景區的配套設施建設,在主要景區或城市內規劃建設非遺博物館或展示館,國家給予一定的免費開放經費補助。

談到非遺項目進景區的具體舉措,孫豔玲說,一是可以組織適合展示的傳統美術類和傳統技藝類非遺項目在非遺博物館或展示館內展出,吸引遊客參觀;二是通過給予一定的補貼,組織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技藝製作和展示,吸引廣大遊客現場參與互動。三是對當地非遺類旅遊商品進行創新研發,形成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非遺旅遊產品,既能銷售當地非遺文化創意產品,又推介了地方特色旅遊。

在孫豔玲看來,非遺進景區要保持地域性和原真性,突出鄉土文化,形成展示、遊覽、購物、旅遊服務體系,才能真正將非遺類的旅遊產品融入景區,體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傳承理念。

如何挖掘非遺作品中的特色,孫豔玲認為,要依託當地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文化資源,藉助先進的聲、光、電科技手段,創作非遺項目的駐場演出,將適合表演的非遺項目融入其中,帶領遊客體驗鄉風、鄉情、鄉愁,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體驗性和參與性,讓遊客切身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在主要景區內展示民俗禮儀類非遺項目,增強針對性、趣味性和當地群眾及遊客參與度,集聚人氣,拉動消費。通過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舞臺展示活動,激發遊客熱愛、關注和參與非遺傳承與保護的熱情,提升當地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想讓非遺走出去,離不開好的宣傳策劃。孫豔玲建議,除了以「文化與自然遺產日」等重大活動為契機,以報紙、電臺、電視等傳統媒體和網絡新媒體為傳播平臺,向社會宣傳普及非遺知識,還要與旅遊商品研發中心合作,對當地非遺旅遊商品進行創新研發,形成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非遺旅遊產品,推進「隨手禮」在景區銷售並全面上線,通過網際網路銷往全國。

白庚勝:「旅遊+」孵化西南聯大文化IP

當下,隨著疫情緩解,作為旅遊大省的雲南正在穩步推進文旅行業復甦。

眾所周知,雲南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專職副主席白庚勝帶來一份《用數字時代新思維構建西南聯大文化IP,政企合力打造文旅融合經典》的提案,讓人們注意到擁有秀美風光的西南地區也有亟待發掘的歷史文化資源。

作為土生土長的雲南人,白庚勝認為,雲南除現有文旅景區外,還可打造西南聯大、雲南陸軍講武堂、滇西抗戰戰場、滇緬公路等現代歷史文旅景區,以及元謀人、古滇國、南詔、大理國和關隘、屯軍等古老歷史文旅景區。「尤其是西南聯大文旅景區,可開發成大型文旅群落,做多向度、多層次、多形式的保護、傳承、利用,助推民族團結與生態示範區建設。」他說。

白庚勝表示,雲南文化旅遊自然資源豐富,既有不同少數民族的多元文化,還有豐富的人文歷史題材。西南聯大、滇越鐵路、飛虎隊等都是很好的文化IP。其中,西南聯大是極重要也極具歷史意義的文化資源。「因為它不僅代表雲南,也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文化精神。」他說。

白庚勝認為,活化西南聯大文化IP,要以新文創思路探索文旅融合形式。「文旅與傳媒融合,一是要文化為尊、內容為王、精神至上;二是要依託市場,打造品牌,實現價值;三是要科技武裝,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5G技術,實現虛實結合、古今貫通、遠近聯通、線上線下結合的全天候深度文化旅遊;四是實現政企學研聯手,構建生產、消費、推廣、觀光鏈條,增強創意、管理、服務能力;五是向省外、國外延伸影響力,將州市域、區縣域資源按主題進行整合發酵,形成巨大勢能。」他說。

數位技術的發展為文旅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這方面,雲南走在全國前列,首創的「一部手機遊雲南」模式已經成為全國各地旅遊景點效仿的對象,以「一部手機遊雲南」為代表的智慧景區和智慧旅遊的建設,做出了積極可行的探索。截至今年5月中旬,「一部手機遊雲南」APP下載量超過230萬次,使用人次超2000萬,小程序集群累計訪問量突破1700萬人次。雲南利用數位技術展開的數字文旅實踐成效顯著,已直接帶動「雲南旅遊」網絡搜索頻次同比增長1154%,環比增長725%。「下一步在西南聯大的IP開發上也需要貫徹這種新文創的思路,讓西南聯大不僅活在歷史中,也活在年輕人的心中,讓西南聯大裡的學者成為新時代年輕人的偶像。」白庚勝說。

楊曉陽:美麗鄉村要倡導「一村一品」

作為一名有社會責任感的藝術家,全國政協委員楊曉陽一直關心美麗鄉村的建設。他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從大城市、中小城市到城鄉結合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千城一面』的現象。好在中國的廣大農村還保留著大量的傳統建築和古村落,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的寶貴財富。然而,中央部署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我們卻發現鄉村各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刀切』的現象。如不重視保留傳統村落的傳統文化,必會令最後的這些中國建築文化的元素消失殆盡。」

對此,楊曉陽表示:「美麗鄉村要落到實處,就要倡導『一村一品』。中國的鄉村文化是在不同歷史階段發展而形成的。不同人群、不同環境,根據實用和美觀這兩個要求,來建造自己的生存空間。如果一股風地把所有農村都修成標準化,我認為歷史上的文化精華、理想美感就會被破壞掉。」

楊曉陽指出,「只有一村一鎮的藝術受到重視,大眾教育才能貫穿其間。如果再不採取緊急措施搶救,中國民間的建築藝術在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中將喪失最後的陣地。我們是農業國家,村鎮文化是我們的立足點。留住心、留住傳統、留住美感、留住我們中華民族這些獨特的本源文化,是中華文化持續發展的基礎。所以,美麗鄉村建設,不能將所有的農村都搞成一個模樣,要倡導『一村一品』,將中國文化的根系留下來。」楊曉陽強調道。

楊曉陽還進一步建議:「在實體的中國藝術史博物館建設的同時,還可以同數位化相結合,通過大數據支持,建立網上的中國藝術史博物館。之後,這個線上的中國藝術史博物館可再連結到一個世界藝術史博物館。相當於觀眾參觀一次博物館,就可以把整個藝術史梳理一遍。」

「中國藝術史博物館並不只是為了培養專業藝術家、藝術團隊而建設。」楊曉陽特別指出,「它應該是全民教育、終身教育的必備設施,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就可以了解古今中外藝術史的開端及其發展出的不同風格,在欣賞古今中外優秀藝術品的過程中,逐漸建構自身的藝術審美體系與標準。由此,既可促進國人整體藝術審美的提高,又可藉助藝術豐富其對人生的認識、對其他知識的增長。」

他最後強調:「藝術教育要堅守『實踐第一』的底線。」

相關焦點

  • 兩會新觀察|湖州高質量發展如何精準發力?聽代表委員怎麼說
    兩會新觀察|湖州高質量發展如何精準發力?聽代表委員怎麼說 2020-04-28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年全國兩會首次開啟代表委員通道 政協設三場「委員通道」
    首次開啟代表委員通道  全國兩會開幕在即,2月27日兩會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開張」。據悉,今年全國兩會將首次開啟「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並繼續做好「部長通道」。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 聚焦兩會|數字文旅如何加速產業提質升級,全國兩會代表委員這樣說
    線上線下融合 加速提質升級——代表委員談數字文旅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遊、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報告還提出,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 代表委員這樣說|兩會@教育·視界
    代表委員這樣說|兩會@教育·視界 2020-05-28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會速遞 | 聽聽交通航運行業的代表委員們怎麼說
    聚 焦 兩 會攝影/楊善利「民之所期、政之所向」,2020年的兩會,眾望所歸,牽動著世界的目光,也承載著更多更高的期盼。5月22日下午,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主持召開部務會要求,要認真學習領會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會議精神,做好《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交通運輸工作部署安排,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 圖說兩會|旅遊業如何渡難關穩發展 全國兩會代表委員這樣說
    圖說兩會|旅遊業如何渡難關穩發展 全國兩會代表委員這樣說 2020-05-28 0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代表委員佩戴香囊進京赴「兩會」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即將進京出席全國「兩會」的在青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收到了一件特殊的禮物——互助素隆姑文化旅遊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繡娘們趕製的「青繡」香囊。她們希望代表委員們藉助全國「兩會」平臺,宣傳盤繡技藝,助力家鄉的脫貧攻堅事業。
  • 十大健康關鍵詞 兩會代表委員原來關心這些
    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又在健康方面有哪些建言獻策?健康界梳理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議案和提案,提煉出他們關注的十大健康關鍵詞。醫保 熱度值:★★★★★毫無疑問,「醫保」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熱詞。儘管是個組建只有一年新面孔,國家醫保局醫保的一舉一動,卻總能成為熱點。
  • 代表委員關注 | 能否救助?聽聽代表委員怎麼說
    代表委員關注 | 能否救助?聽聽代表委員怎麼說 2020-12-21 1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聽聽代表委員怎麼說
    在市兩會上,來自社會各界的代表、委員,從各自領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但毫無疑問,做強實體經濟,夯實「好地方」的產業根基,是解題的第一把「鑰匙」。 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好的營商環境。在市政協八屆五次會議上,市委書記夏心旻提出,要努力打造更加宜創宜業宜居的環境,讓每一個創業者都能在揚州盡情放飛夢想。
  • 【兩會進行時】代表委員駐地酒店:保障防疫安全 護航「兩會」召開
    備受矚目的「兩會」即將召開,在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做好防疫工作是開好會議的重要保障之一,作為會議駐地的酒店也從吃、 住 、用等環節做了準備。銀河大酒店副總經理師紅霞說:「兩會期間,我們銀河大酒店配備專人,對大廳客房 餐廳進行每天兩次的防疫消殺,電梯,樓道等公共區域進行每兩小時一次75%酒精擦拭,就餐這塊的話,按照市上統一要求使用一次性餐盒,葷素搭配錯峰用餐
  • 2019年全國兩會,港澳代表委員關注啥?
    (照片來源:香港衛視官網)   2019年全國兩會正式啟幕。2019年參會的港澳特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對本次兩會有何期待,關注的焦點又有哪些?   2018年全國兩會上,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內容引發熱議。一年間,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港珠澳大橋通車、備受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為大灣區協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 中國青年報:更想聽代表委員駁"釘子戶抬房價論"
    兩會正如火如荼,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每天都會挑起許多激起公眾熱烈討論的議題——如果要評3月5日的「熱點話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某房地產公司老總穆麒茹的「釘子戶抬房價論」算一個。她在政協分組會議上稱:釘子戶為了他個人的利益,損害了包括開發商在內的多數人的利益!
  • 兩會代表委員秀英文!關於看病難他們有話說丨艾瑞克跑兩會
    歡迎收看「艾瑞克跑兩會」 第二集。(Two Sessions, One Minute)今天,艾瑞克將與醫療系統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話,共同探討中國是如何發展健康產業的。(China's healthcare development)看病難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來聽聽幾位代表委員用英語探討各地的解決辦法吧!
  • 2018全國兩會|醫藥界代表都說了什麼?
    隨著全國兩會拉開帷幕,醫藥界代表、委員名單已全部出爐,本次名單中的新面孔有不少來自創新型藥企和一些生物製藥及研發人員,這與國家鼓勵藥物創新政策密切相關。今年共有70餘位醫藥界兩會代表,公立醫院藥品集中採購、化學原料藥供應短缺、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等話題將是今年關注的重點。讓我們來看看代表們怎麼說?
  • 河南省兩會代表委員熱議高考改革 英語奧賽怎麼學
    這些,也成為省兩會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改革】   改革1:英語「淡出」高考   2013年,江蘇、上海、山東、北京等省市紛紛傳出醞釀高考改革的消息,在各地透露的方案中,都將英語考試作為改革重點。
  • 一大波兩會「表情包」來了!看代表委員可愛的一面
    眼下,湖南正開啟「兩會時間」。代表委員認真聆聽、專注閱讀、熱情討論、傾情記錄……他們積極建言獻策、參政議政,會場內他們隨處可見的履職盡責的身影,也為會場外的我們獻上一大波可愛的「表情包」! 1月25日,陳丹萍委員在政協委員分組討論中為政協工作報告點讚。
  • 兩會熱話題:代表委員的這8個觀點,你贊同麼?
    ­  中新網北京3月15日電 2017年全國兩會今日閉幕。在過去的十多天時間裡,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其中不乏「春節假期應延長至15天」、「將男女法定結婚最低年齡定為18周歲」等引發熱議的議案或建議、提案。對於他們提出的這些觀點,你贊同麼?­  過年放假太少?
  • 兩會閉幕,「熱詞」透露哪些信號?聽聽紡織代表們怎麼說
    聽聽紡織代表們怎麼說 2020-05-30 08:29:01 來源:中國紡織 編者按:
  • 【雲觀兩會】公益訴訟「圈粉」代表委員:「我是參與者、見證者...
    全國人大代表劉銳、印萍、邢界紅談檢察公益訴訟多省份密集出臺決定,關注的是什麼?在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是公益訴訟的參與者、見證者、研究者……」參與者:「一起守護公益」這幾年,一直有件事讓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蒙草生態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蒙草集團」)董事長王召明十分揪心——草原逐漸顯現生態退化的趨勢。「一些草原深處多年前就被破壞,受損嚴重,成為歷史遺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