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這款琴是「德國品牌,原裝進口」
聽到這兒,你是不是以為這臺琴是「德國原裝的進口鋼琴」呢?
如果你這麼想的話,那很可能中招了。
有一種「德國」的鋼琴品牌,卻在印度尼西亞、越南、喬治亞等欠發達國家生產,品牌所有地和生產地國力差距甚大。這種文字遊戲,大家一定要留心。
Q:那麼,如何正確購買高品質進口鋼琴,避免踩坑呢?
A:首先,大家要查清楚在國外是否有原廠。其次,大家要認準製造業,或者鋼琴製造業發達的國家。例如第一梯隊的德國、美國、法國,第二梯隊的捷克、日本等。最後,看報關單上面的「起運國」一欄是否為鋼琴原產國(捷克由於是內陸國家,沒有港口,所以發貨港一般填寫德國港口)。(一個實在的銷售,肯定會第一時間明確告訴你產地,而不是遮遮掩掩的玩文字遊戲。)
二:這款琴是中(某)合資品牌
很多銷售都說自己賣的是合資品牌,給人感覺很正規、質量很有保障的樣子。
但你知道嗎?
遇到「合資鋼琴」一定要小心。因為正規的合資鋼琴雖然很好,但遇到假合資也非常容易。在國內,註冊一個所謂「合資」鋼琴品牌非常簡單。甚至不需要外方出資,只要註冊一個聽起來像外國名字的品牌logo,然後隨便找個鋼琴加工廠組裝,貼上logo就可以賣。這種鋼琴,用料十分低廉、組裝工藝極其簡單,也沒有調校音色、手感,但是標價出奇的高,有的甚至能達到4、5萬。即使這樣的鋼琴,仍然有很多人購買。
為什麼這種假「合資」品牌能夠橫行市場?主要還是由於很多顧客不了解鋼琴,只能在店裡被銷售忽悠。再加上,本身這類鋼琴成本低,標價虛高,折扣力度還很大。想想看,銷售指著一款外國名字的鋼琴跟你說是「合資」品牌,而且折扣力度很大。你會不動心嗎?
其實你問「合資」或者「獨資」的真正目的是想買到一架貨真價實的外國品牌
那怎麼才能知道真假?
中國商標網官方查詢:
以下品牌查詢結果:
1 德國貝希斯坦家族的齊默曼系列(Zimmermann)
2 德國寧多夫鋼琴(Gebr.Niendorf)
3 法國普雷耶鋼琴(Pleyel)
4 美國美森翰林鋼琴(Mason&Hamlin)
這些都是真正的國外品牌,在各自國家仍然生產。
三:琴越高越好?
琴的高度,就是「身高」,是從地面到頂蓋的距離。越高的鋼琴,琴弦越長,音板面積越大。簡單來說,高度越高的琴,音量就越大,共鳴效果越好。但還有兩個因素一定不能忽略:
一是擺放鋼琴的空間面積。如果是面積較大的房間,如客廳,可以選擇稍高一些,比如125釐米及以上的鋼琴。但如果是書房或者臥室,太高的鋼琴不僅會有很大回聲,影響共鳴效果,而且小房間能使音量放大,造成聽覺疲勞。二是鋼琴品牌。很多鋼琴品牌聲音本身就很亮,聽起來音量就很大,國產低端型號和日系品牌就是這樣。這是如果再買一個太高的型號,在家演奏很容易引起聽覺疲勞。所以建議大家對比後選擇音色較為柔和的鋼琴品牌。長時間練琴,不會引起疲勞,而且會使演奏更有意境。
另外,一些品質好的鋼琴,由於技術過硬,所以高度即使不高,共鳴效果也很好,這一點也值得注意。
四:買琴要買原廠標誌琴,旗下品牌、家族品牌都不行?
這種一桿子打倒一片的說法很容易不攻自破。就像寶馬家族的mini;奔馳家族的smart;豐田家族的Elgrand等等,都是各自的家族品牌,而且品質也很硬核。
鋼琴也是。舉個例子:
德國的貝希斯坦鋼琴,德國本土佔有率38%,是德國人心中NO1。除貝希斯坦(C.BECHSTEIN)品牌外,還有捷克生產的霍夫曼(W.HOFFMANN)和中國代工的齊默曼(ZIMMERMANN)兩個家族品牌。可霍夫曼在德國本土佔有1/4的佔有率,齊默曼鋼琴全程由德國原廠技師監製在國內代工,音質秒殺一眾國產鋼琴。類似,美國施坦威鋼琴,家族也有波士頓(日本代工)、艾塞克斯(中國代工)。所以,家族品牌一定不好嗎?如果真的不好,那麼為什麼要將其納入家族品牌?
反過來,我們看很多原標琴,比如日本的雅某某、卡某某等品牌,在國內生產。品質、用料和日本原廠區別非常大,但在中國還叫雅某某、卡某某。原標琴就一定好嗎?(細品)
五:買代工的品牌不如買代工廠自主的品牌?
這種說法乍一聽很有道理,可反過來想想,各行各業的工廠,代工的都是比自己更好的品牌,哪個工廠也不會給和自己差不多的品牌代工。比如說,一汽汽車給大眾、奧迪代工,華晨汽車給寶馬代工,富士康給蘋果手機代工等等。
代工是為了向更好的產品學習先進的技術,提升自己工廠的實力。代工差不多的品牌,對工廠來說沒什麼長久的發展意義。
以上對話可能正是你買琴時遇到的,關注我,以後還會解答更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