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清明上河園有一位特殊的網紅,他的出名是多半是因其獨特的叫賣聲,到清明上河園遊玩,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遊人會在各個景點聽到他響亮的叫賣聲:「哎,這邊,這邊,這邊有切糕,大宋切糕,沒錢!也讓吃」。
喊聲是由強到弱,然後再由弱到無,聽起來特別有喜感,尤其是「沒錢也讓吃」這句話低聲慢語地說出來,周圍的人經常被逗得開懷大笑,忍不住要買上一片黃燦燦、香噴噴的「大宋切糕」。
這位賣「大宋切糕」的大叔叫王名亮,今年已經48歲,在清明上河園裡推著仿古的小車,嘴裡吆喝著「沒錢也讓吃的大宋切糕」,在園區四處叫賣,生意火爆。一盤切糕的直徑大約50公分,主要是用黃米、糯米、紅棗加工而成,大概能切出來二百多片售賣,每逢到了節假日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賣出去五六盤,按照5元一片的價格,一天就能賣五六千元呢!
自從清明上河園開園以來,這位師傅就繼承著祖輩流傳下的手藝,在清明上河園裡賣起這道宮廷名吃「大宋切糕」,為保證切糕的品質和味道,每天凌晨兩點王師傅就要起床做切糕,從淘米到蒸切糕,所有的流程都體現著他對傳統手藝的尊重,做好一份切糕需要5個多小時,如今他的兒子也在景區繼承了他的事業,推著同樣的小車在園區內和他「搶生意」,年輕人精力旺盛,有時候甚至比王名亮賣的還多呢。
每天上午9點清明上河園開園,父子二人就開始了一天的買賣,他們對園區極為熟悉,對什麼時候那個地方的人最多了如指掌,在園內來回穿梭,遊客眼中似乎每個地方都留存著他們的足跡和叫賣聲。
一盤盤冒著熱氣的切糕,黃橙橙的糯米切糕中藏著顆顆紅棗 ,確實看的人挺有食慾,不時的有遊人駐足購買。每天要等到晚上的演出全部結束,才會收拾攤位回家一起。其實一天也休息不了幾個小時,但是充實又滿足,對清園給他們提供這樣的就業崗位也很滿意,就這樣走過了一個個春夏秋冬,見證了園區從小規模到現在的輝煌,成為清明上河園裡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沒錢也讓吃」這個梗一直被人們樂道,沒錢真的讓免費吃嗎?切糕大叔笑著說:現代人出門都不帶錢,所以沒錢也能吃,但是得掃碼付費。
不過切糕大叔也不是沒有競爭對手,對面的「武大郎炊餅」,旁邊的「濟公年糕」可都對切糕大叔造成了強有力「威脅」,但正是這樣一個個有趣的元素,才構成現在清明上河園人氣越來越旺的景象。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和你一起分享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