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統特大腐敗 691幹部中子女共240人在系統內工作

2021-02-24 高端資產管理

11人貪腐窩案牽出「近親繁殖」沉痾

日前,海南省儋州市畜牧獸醫局原局長李昌充因涉嫌受賄罪被提起公訴。去年11月,儋州市紀委監委對李昌充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立案審查調查,在查清其收受畜牧公司老闆好處費近150萬元腐敗事實的同時,還牽出了該局「近親繁殖、碩鼠成群」的貪腐窩案。

李昌充在畜牧系統工作近四十年,2009年5月開始擔任儋州市畜牧局副局長並主持全面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當官了,再把近親屬等沾親帶故的『自己人』安排進單位來,這樣在儋州才顯得有面子。」

就這樣,李昌充把兒子安排進畜牧局下屬單位動物衛生監督所,堂妹也在其打點下進入畜種場當會計。憑藉自己多年在畜牧系統形成的威望,安排過程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是打聲招呼的事」。除了自己的親屬外,畜牧局原辦公室主任王某的兒子王宇安、原副局長張某的兒子張浩也被李昌充分別安排進畜種場擔任要職。

「這些人有樣學樣,利用負責和分管的業務,在工程、飼料、獸藥、疫苗等供應環節做起斂財文章,逐漸形成管啥吃啥、各吃一攤、『碩鼠』成群的貪腐格局。」儋州市紀委監委辦案人員告訴記者。

李昌充被查處後,共挖出案件11件11人。其中,王宇安在2014年至2017年兼任天湖公司採購員、負責人期間,在獸藥、疫苗採購中收受供應商好處費、回扣款36萬餘元;張浩在飼料採購等方面收受供應商好處費25萬餘元。李昌充的兒子和堂妹也涉嫌違紀違法,正在接受進一步調查。

賠付標準引爭議

「有些幹部把親屬安插在重要崗位上,把公權私用,把單位變成『家天下』,目的是為自己的腐敗行為行便利。」儋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李昌充曾分管畜種場多年,從採購員到會計、負責人,都由他安排的近親屬擔任,打通利益輸送鏈條後,便可肆無忌憚地收受企業賄賂,影響非常惡劣。

像李昌充這樣在選人用人中優親厚友、任人唯親的領導幹部,各地都屢見不鮮。例如,甘肅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工作委員會原副主任楊樹軍任人唯親,選用幹部講親疏遠近,搞「一言堂」「家天下」;江西省金谿縣委原常委餘平庚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為配偶跑官要官;中國建設銀行渠道與運營管理部原副總經理陳德利用職務便利違規為親屬在工作調動、承攬銀行採購業務方面提供幫助;等等。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副主任杜治洲看來,領導幹部安插在同一單位、同一系統裡的近親屬,極易滋生互相包庇甚至「腐敗一窩」的毒瘤。

從貴州茅臺原董事長袁仁國大搞家族式腐敗、茅臺集團及其子公司13名高管被查,到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委原書記李世鎔利用職務便利和影響,為其親屬安排調動工作,以妻子和兒子的名義在企業入股分紅……這些腐敗窩案背後,都離不開通過「近親繁殖」搭建起的利益關係網。

亂象背後是嚴重的特權思想作祟

今年3月,十九屆中央第三輪巡視的45家單位向社會公開了整改進展情況。記者注意到,招商局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中國船舶集團、國家電網等多家中管企業就不同程度存在的「裙帶關係」「近親繁殖」及任職迴避制度執行不嚴等問題進行了整改。

細數近些年中央和各地的巡視反饋通報,「裙帶關係」「近親繁殖」屢屢被提及。從領域看,主要集中在金融、電信、電力、菸草等國企。2015年,中央巡視組在對央企進行專項巡視時指出,中石油、中海油、中國太平保險、中國人壽等9家單位存在「近親繁殖」情況;2016年,中央巡視組對中國工商銀行巡視時發現,該行「總行管理的691名幹部中,220名幹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統內工作」。

從「繁殖方式」看,隨著企事業單位招考制度不斷完善,安插進人的手段也更加隱蔽。例如,根據親屬條件量身定製招聘要求,進行「個人簡歷式」招聘。有的單位報考條件要求過細,不僅要求「僅限海外留學碩士」,對年齡、專業也要嚴格限定,甚至還會列出「具有籃球、羽毛球、桌球、網球國家二級及以上運動員資格」等與招聘職位無關的條件。

再如,與其他單位進行條件互換、交叉安排。自己單位不容易違規進人,可以和其他單位領導「合作」,尤其是同一領域業務往來密切的兩家單位,通過「定製招聘」的方式幫助領導子女進入對方單位。此外,還有偽造履歷、繞道進人、內部照顧等屢見不鮮的手段,使看上去完整公正的招錄規則淪為擺設,起決定性作用的卻是「關係」和「領導的招呼」。

不公正的選人用人制度易破壞政治生態

《國有重要骨幹企業領導人員任職和公務迴避暫行規定》《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迴避規定》等相關規章制度相繼出臺,進一步加強對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在任職崗位、招錄評聘等方面的監督約束。

「制度從出臺到真正執行,還需要藉助監督之力。」莊德水建議,要不斷推動招聘程序公開透明,讓選人用人全過程接受社會和黨員群眾監督。外部監督機制越完善,滋生腐敗的空間就會越小。劉金程認為,以公開促進權力制約與監督,不僅要公開職責目錄,更要公開選人用人全過程中的每一處關鍵細節。


派駐機構改革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建設銀行紀檢監察組以員工招錄和領導幹部任職事項中的親屬迴避制度執行情況為切入點,開展專項督查,推動印發《建設銀行員工親屬迴避規定》,明確了「所有員工親屬不得招錄至總行本部工作,不得招錄至員工本人所在的同一內設部門、同一營業網點、同一直屬機構、同一境外機構。」

「『近親繁殖』勢必會滋生出畸形的政治生態和社會風氣。治癒這一痼疾,需要將長效的監督機制和雷霆手段相結合,讓制度規範切實行之有效。選好人、選對人,黨的肌體才能健康。」劉金程說。

相關焦點

  • 中紀委工作報告:2019年全國立案審查調查金融系統違紀違法案件6900...
    報告指出,2019年加大金融領域反腐力度,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審查調查金融系統違紀違法案件6900餘件。  這份題為《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的報告,從八方面回顧了2019年工作。  一是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以「兩個維護」實際行動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 7家金融機構曬巡視整改報告:上交所有員工違規持股
    7家金融機構曬巡視整改報告整改問題包括「發審腐敗」、員工違規持股等;工商銀行查出147名員工涉嫌「帶病辭職」昨日,證監會和深交所、上交所等7個金融機構集中曬出巡視整改報告,通報了「發審腐敗」、員工違規持股等問題的整改情況。證監會和深交所、上交所都是去年三輪中央巡視的巡視點。
  • 金融系統官員為何頻頻落馬輿情研究_思想前沿_民主與法制網 國家...
    北京青年報發表在其微信公眾號「政知圈」的文章梳理發現,今年以來,至少已有14名金融領域官員落馬,其中中管幹部1人;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國企和金融單位幹部6人;省管幹部7人。   今年5月,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副書記、理事會主任劉士餘涉嫌違紀違法,主動投案。劉士餘此前長期在金融系統任職,任農業銀行董事長、證監會主席等要職。
  • 年內17名中管金融企業幹部被查處
    2020年進入尾聲,金融領域反腐始終未停步。梳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發現,今年以來共有至少17名中管金融企業黨員幹部被查處,金融領域反腐力度可見一斑。向15家中管金融企業派駐紀檢監察組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要求「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加大國有企業反腐力度」。隨著派駐機構改革的持續深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向包括各大國有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信集團、中國人保等共15家中管金融企業直接派駐紀檢監察組,並賦予相應監察權。中管金融企業反腐利刃出鞘,改革的制度紅利持續釋放。
  • 孫力軍等6名中管幹部被查 上半年反腐數據說明啥?
    中央紀委四次全會要求,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堅決查處資源、土地、規劃、建設、工程等領域的腐敗。梳理上半年反腐數據發現,金融領域、能源領域、人防系統等反腐節奏頻密,監督制度籠子不斷扎牢,反腐敗向縱深推進。半年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布了12名金融領域幹部接受審查調查、11名受黨紀政務處分信息。
  • 這個系統全省專項治腐敗
    發現問題線索651件,全部進行核查處置,立案303件,其中市廳級1人、縣處級82人,黨紀政務處分177人,組織處理90人,移送司法機關24人,追繳各類人防費用13.5億元。這是遼寧省紀委監委開展人防系統腐敗問題專項治理工作交上的答卷。
  • 公眾為何對幹部送子女出國「過敏」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宗立成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不應戴有色眼鏡看幹部子女。宗立成認為,把子女送到國外去,不要考慮是不是官員,因為公民的權利都是平等的。「如果是一個工人、一個普通的公務員把自己的子女送出國學習,這就無可非議。
  • 引蛇出洞"一窩端" ——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查處一起水利系統腐敗窩案紀實
    至此,這起涉及該區水利系統7名區管領導幹部及沙埠鎮10名領導幹部的腐敗窩案告一段落,相關涉案人員均受到法律制裁。  查一案 牽一串  這起腐敗窩案得以逼出水面,還得從浙江省台州市某水利建設公司老闆王遵黎的落網說起。  2012年5月底,黃巖區公安局接到一個舉報電話,反映王遵黎等人涉嫌串通投標。
  • 小小包工頭牽出一窩案——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教育系統腐敗窩案剖析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小小包工頭牽出一窩案 作者 胡衛東 畢傳國去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紀委聯合區檢察院對該區教育系統多名幹部的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調查。隨著調查的深入,一個腐敗窩案串案浮出水面——該區教育局上至局長,下至基建辦負責人,乃至街道分管教育的領導幹部共7人涉案。
  • 天津市司法局200名局處級幹部的440名親屬在本系統工作……
    財政部黨組堅決把自身擺進去,成立財政部巡視整改工作領導小組,黨組書記任組長,堅持對重要工作直接部署、重大問題直接過問、重點環節直接協調、重要案件直接督辦。巡視情況反饋會一結束,就立即召開部黨組會議,兩個月的集中整改期內,共召開部黨組會議12次、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會議5次,研究部署巡視整改工作。
  • 安排沾親帶故的「自己人」,這些人大搞「裙帶關係」釀窩案
    「近親繁殖」極易形成家族式腐敗窩案  「有些幹部把親屬安插在重要崗位上,把公權私用,把單位變成『家天下』,目的是為自己的腐敗行為行便利。」  像李昌充這樣在選人用人中優親厚友、任人唯親的領導幹部,各地都屢見不鮮。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副主任杜治洲看來,領導幹部安插在同一單位、同一系統裡的近親屬,極易滋生互相包庇甚至「腐敗一窩」的毒瘤。
  • 對政法系統腐敗嚴懲不貸,堅決清除害群之馬
    習近平指出,「深刻把握反腐敗鬥爭新態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堅決查處不收斂不收手的腐敗分子,聚焦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嚴肅查處對黨不忠誠、陽奉陰違的兩面人,對政法系統腐敗嚴懲不貸,對扶貧、民生領域腐敗和涉黑涉惡「保護傘」一查到底。」
  • 2019年全國金融系統領導幹部思想政治建設專題學習班順利結業
    為不斷加強對金融系統領導幹部的理論武裝和思想教育,更好地推進金融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保障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經中國銀保監會領導批准,8月4日-9日,中國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和中國銀保監會黨校聯合舉辦了「2019年全國金融系統領導幹部思想政治建設專題學習班」。中宣部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秘書長吳建春出席開班式並講話。
  • 今年至少10名交通運輸系統廳局級幹部被查
    今年以來,紀檢監察機關持續加大重點領域反腐敗力度,其中,在交通運輸系統,包括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塗慕溪,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原黨委書記、副廳長永吉,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原黨組書記、廳長於飛等在內的多名領導幹部被查處。梳理今年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的通報,至少10名交通運輸系統廳局級幹部接受審查調查。
  • 證監會領導班子圖譜:中層幹部大調整 防腐敗強內審
    8月25日,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也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過去一兩年,證監會系統暴露出了一些問題,組織採取幹部大輪換,是為了防止腐敗,防止形成圈子、權力過大的現象,這是一個重要的對幹部管理的措施。  「(證監會)對外的監管趨嚴,這是我們都可以感受到的,對內則是通過組織架構以及人事調整來加強監管。」8月27日,深圳一不願具名的基金機構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
  • 十九大以來,內蒙古處分千餘名教育系統違紀違法黨員幹部
    黨的十九大以來,共立案1230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82人,組織處理100人,移送司法機關35人。12月9日,在全區領導幹部警示教育大會召開半個月後,內蒙古自治區再次組織召開全區教育系統警示教育大會,通報剖析全區教育系統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對教育系統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工作進行動員部署,警示教育片中痛心的懺悔、案件剖析報告中警醒的話語讓與會人員深受警醒。
  • 回顧2019年反腐成績單 金融落馬乾部人數持續上升
    據記者統計,2019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以下簡稱中紀委網站)共發布63名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國企和金融單位幹部被查消息,涵蓋金融、能源、交通、高校等多個重點領域(具體數據詳見上表),人數遠超2018年同期的15人。其中,30餘名中管企業幹部被查,佔比超過一半。
  • 這個系統已有多人落馬
    儘管在此之前,這名副廳級幹部落馬被查的消息,並未得到公開報導,但是,他在庭審上被指控的受賄金額卻大得驚人,讓我們看到了一起案值上億的腐敗巨案。作為一起發生在內蒙古自治區銀監系統的腐敗案件,該案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 這個系統已有多人落馬
    儘管在此之前,這名副廳級幹部落馬被查的消息,並未得到公開報導,但是,他在庭審上被指控的受賄金額卻大得驚人,讓我們看到了一起案值上億的腐敗巨案。作為一起發生在內蒙古自治區銀監系統的腐敗案件其中,虞雲談到了劉金明等案中暴露出的監管失守問題。他表示: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金融監管幹部作為金融秩序、金融安全的守門人,卻背離了監管初衷,棄守監管職責,甘於被「圍獵」,甚至樂於當「內鬼」。
  • 幹部子女出國不妨「全程公開」
    (3月8日《新京報》)   站在公民享有平等權利的角度說,幹部子女出國跟普通人出國沒什麼兩樣,同樣具有選擇的自由,理應一視同仁。只不過,幹部正因為是官員身份,手中掌握著公權力,送子女出國不僅會備受外界關注,還會引發公眾的質疑,所以幹部送子女出國理所當然,但作為人民公僕,自然要比常人承擔更多責任,信息公開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