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力軍等6名中管幹部被查 上半年反腐數據說明啥?

2020-12-27 央視網新聞

上半年反腐數據釋放信號

「三不」一體理念思路不斷深化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蘭琳宗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的審查調查和黨紀政務處分信息顯示,上半年共有6名中管幹部、165名廳局級幹部被公布接受審查調查,9名中管幹部、136名廳局級幹部被公布受到黨紀政務處分。此外,1-5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48779起,處理70501人。

通報背後,是紀檢監察機關落實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工作部署,把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作為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重要方略,深化標本兼治,優化黨內政治生態,使廣大黨員、幹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覺悟而「不想」,持續推進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

(製圖 李芸)

 強化不敢腐的震懾,為「不能」「不想」創造條件

今年以來,紀檢監察機關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持續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的171名被查廳局級及以上幹部中,既有黨的機關、人大機關、政府、法院、檢察院、政協機關等領導幹部,如江西省宜春市委原書記顏贛輝,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呂洪民,也有國企、科教文衛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如天津物產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玉柱,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分黨組成員、副院長肖雲漢等,涵蓋各個系統、方方面面。包括北京市順義區政協副主席、區科委主任金泰希,雲南省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楊勇明等多名非中共黨員領導幹部被查處,充分彰顯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以來監督全覆蓋,不留死角、沒有空白。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政協原黨組書記、主席姜國文(曾任哈爾濱市紀委書記),河北省紀委監委原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李繁東等被查處,則凸顯刀刃向內,嚴防燈下黑。

從政治紀律查起,突出重點,對國之大者心中無數的從嚴查處。上半年通報的145份黨紀政務處分信息中,從講政治的高度為違紀違法幹部「畫像」。比如,陝西省委原書記趙正永「對黨中央決策部署思想上不重視、政治上不負責、工作上不認真,陽奉陰違、自行其是、敷衍塞責、應付了事,與黨離心離德」;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副書記、行長孫德順「嚴重違背黨中央關於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決策部署,限制、壓降製造業貸款」等。

還有的在脫貧攻堅上懶政怠政、敷衍應付。比如,陝西省漢中市委原常委、統戰部部長黨振清「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有的則是貫徹落實掃黑除惡不力,甚至甘當「保護傘」。比如,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原黨組書記、院長任湧飛私底下接受黑社會性質組織成員請託,為其違規幹預插手有關案件。統計顯示,上半年145名被公布處分的廳局級及以上幹部中,23人有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違紀行為。

(製圖 李芸)

在嚴肅查辦案件、保持震懾的同時,從背後「汙染源」入手,深挖一層,一查到底,壓縮「圍獵」與甘於「被圍獵」的生成空間,剷除腐敗賴以滋生的溫床。從通報看,不少被查的廳局級及以上幹部親清不分,甘於被企業老闆「圍獵」,以權謀私,大搞利益輸送。針對這些問題,四次全會要求受賄行賄一起查,對巨額行賄、多次行賄的嚴肅處置。上半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監委對新疆新良基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衛政涉嫌行賄犯罪問題立案調查,陝西省監委對陝西興茂侏羅紀煤業鎂電(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高乃則涉嫌行賄犯罪問題立案調查等,體現出紀檢監察機關以有力舉措斬「鏈」破「網」,推動構建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在強大震懾和政策感召下,上半年,包括雲南省文山州政協主席黎家松、遼寧省本溪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王紅日等一批違紀違法幹部主動投案。福建日報社原總編輯、社務委員會委員梁建平等因為主動投案、如實交代,被從輕減輕處分,或者提出從寬處罰建議。而像甘肅省平涼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黃繼宗「搞假投案刺探虛實」「處心積慮對抗組織審查調查」,則被從嚴處理。

扎牢不能腐的籠子,鞏固「不敢」「不想」的成果

以某個領域為重點、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專項整治成為反腐向縱深推進的一大抓手,既查腐敗案件,又抓以案促改,深化運用「四種形態」,抓早抓小,找準監督漏洞強化日常監督,健全制度體系,深化治理能力建設,鞏固「不敢」「不想」的成果。

中央紀委四次全會要求,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堅決查處資源、土地、規劃、建設、工程等領域的腐敗。梳理上半年反腐數據發現,金融領域、能源領域、人防系統等反腐節奏頻密,監督制度籠子不斷扎牢,反腐敗向縱深推進。

半年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布了12名金融領域幹部接受審查調查、11名受黨紀政務處分信息。其中,既有中管幹部胡懷邦、孫德順,也有中央一級金融單位幹部、省管幹部,如中國建設銀行青海省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郭繼莊等。既查金融風險「大鱷」,也抓監管「內鬼」。中國銀監會內蒙古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薛紀寧等5名金融監管機構幹部被查處。

在金融領域,紀檢監察機關將查辦案件與防範風險、完善制度結合起來,對普遍性和反覆出現的金融腐敗問題,主動出擊查找風險點,協助引導推動黨委履行主體責任,健全完善制度體系,從源頭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比如,中國建設銀行參考紀檢監察組提出的監督建議,印發《員工親屬迴避規定》,對全行員工招錄及領導幹部任職事項中的親屬迴避情形作出進一步規範;駐中國人民銀行紀檢監察組督促人民銀行加快出臺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制定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實施細則,完善金融基礎設施監管制度。

礦產開發、工程建設、能源投資等領域資金總量大,涉及環節多、利益鏈長,腐敗易發多發。上半年,13名能源領域廳局級幹部被公布接受審查調查、9名被公布受到黨紀政務處分,包括國家能源局西北監管局原黨組書記、局長王天才,新疆有色金屬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金平鈺等。

上半年,內蒙古開展了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對涉煤領域腐敗「倒查20年」,掀起反腐風暴。內蒙古煤炭地質勘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兩任總經理莫若平、郝勝發,內蒙古地質礦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副董事長楊永寬等接連落馬。與此同時,內蒙古上下聯動開展涉煤領域專項巡視巡察,著力發現和推動解決煤炭資源領域和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推動完善煤炭資源領域審批監管、項目建設、資源交易等一系列制度,促進煤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黑龍江省人防辦黨組成員、副主任高峰,西安市人民防空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唐寧……上半年,人防系統倒下一批違紀違法幹部。紀檢監察機關深入查找人防工程的批建、物資管理、工程驗收等缺乏有效監督監管的問題,推動健全制度堵塞漏洞。瀋陽市紀委監委下發監察建議書,督促推動當地制定實施《瀋陽市加強人防工程項目審批管理整改工作方案》《瀋陽市工程建設項目聯合驗收實施細則(試行)》等,從體制機制上重塑人防權力運行監管機制。

增強不想腐的自覺,實現「不敢」「不能」的升華

上半年發布的145份黨紀政務處分通報中,每一份都首先表述被查幹部的思想問題、違反政治紀律問題,比如「背棄初心使命,喪失理想信念」「毫無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等。這不是可有可無的表述,對黨員、幹部來說,思想上的滑坡是最嚴重的病變,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在信仰上、思想上、政治上出現了問題,紀律、規矩的防線就會被一衝而破。

這也從另一方面警示我們,反腐敗不僅僅是查處個案,更要找出監督漏洞,深挖思想根源,從糾正思想觀念入手,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製圖 李芸)

四次全會要求,推動上級「一把手」抓好下級「一把手」,著力破解對「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統計顯示,上半年被公布接受審查調查的171名幹部中,66人被查時(或退休前)擔任單位、部門「一把手」,被公布受黨紀政務處分的145名幹部中,則有68人任「一把手」。從查處的案例看,在同一單位、系統或地域工作時間長的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容易形成盤根錯節的人脈關係網和利益網,甚至把自己的工作單位當成私人領地、肆意妄為。

以案為鑑,以案促改,在懲治腐敗的同時必須強化監督,嚴格選人用人、議事決策等制度,特別是加強上級黨組織、上級「一把手」對下級「一把手」的監督,對「一把手」權力運行形成有效約束。今年3月,中辦印發《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明確了黨委(黨組)書記的責任,推動自覺承擔起管黨治黨第一責任人職責,做到對黨負責、對本地區本單位本系統的政治生態負責、對幹部健康成長負責。

強化制度建設和執行的同時,更要進行思想洗禮,發揮黨性教育和政德教化功能。在海南,海南省委主要領導對全省的市縣委書記進行集體廉政談話,深刻剖析建省以來查處的23名市縣黨政一把手案件的發案原因、嚴重後果、慘痛教訓,用同級同類反面教材警示警醒全省的市縣委書記。

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幹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從通報看,還是有領導幹部家風建設的意識不強,對家人親屬管教約束不夠,縱容家屬在幕後收錢斂財、子女利用父母影響經商謀利現象仍然存在。

上半年,145名被公布受黨紀政務處分的幹部中,43人都涉及家風敗壞問題。比如,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書記、院長張堅「縱容親屬利用其職務影響謀取私利」,四川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原總會計師郭雲「幫助親屬在下屬酒店住宿享受非正常折扣」,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委原書記傅鐵鋼「違規為其子安排工作,並默許吃空餉」等。

家風不正背後,家庭觀念、親情觀念出現的問題不容忽視。比如,有的以「愛」之名,出於「補償」心理,用金錢彌補對子女的關愛;又如,有的封建思想作祟,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想著「封妻蔭子」,多留幾分財富與子孫等。

推進領導幹部家風建設,一方面要從被查案例中汲取教訓,督促嚴格執行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有關規定,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傳統優秀家規家訓教育和革命家風薰陶,引導黨員、幹部從思想上轉變認識,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現代文明人格。

分析上半年反腐數據,充分說明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也體現出一體推進「三不」這一全面從嚴治黨重要方略的指引作用,必須堅定不移以「三不」一體理念、思路和方法推進反腐敗鬥爭,持續深化標本兼治,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相關焦點

  • 一周反腐:孫力軍被查|三名省部級幹部案件有進展
    【編者按】本周的重要反腐新聞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18日至21日到甘肅調研;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指導七省區扶貧領域問題專項治理;3月全國14968人違反八項規定被處理等。在案件方面,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孫力軍接受審查調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政協原主席姜國文被逮捕;河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李謙、河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徐光被公訴等。
  • 上半年反腐新特點:"保護傘""主動投案"成熱詞
    6月30日18時左右,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審查調查」欄目發布了今年上半年最後一條官員違紀消息:哈爾濱市呼蘭區委原書記朱輝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並為黑社會性質組織充當「保護傘」,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據中央紀委網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總計執紀審查225名廳局級領導幹部,2017年同期執紀審查的廳局級領導幹部是139人,2018年則是162人。
  • 23名省管幹部被查…上半年湖南正風反腐有這些新看點
    又到年中。上半年湖南正風反腐有哪些新特點新趨勢?今天,湘紀君為小夥伴們盤點一下這半年的「反腐那些事」。;4月,全省近300名「反腐主將」接受實戰集訓;5月,省委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化省紀委省監委派駐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等四個文件;6月,省紀委省監委機關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動員大會;……再來看看昨天三湘風紀網公布的這份「反腐成績單」:
  • 中央紀委點名公安部原副部長孫力軍等三人,所為何事?
    上文提到,一段時間來,紀檢監察機關深挖執法司法領域腐敗問題,多名違紀違法黨員幹部被公開通報曝光。「從查處對象看,既有中管幹部,如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孫力軍,也有省管幹部,如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李勇等人。」
  • 2015年37名中管幹部被查 中管幹部是啥級別?
    這不,中紀委監察部網站於1月2日公布了2015年37條中管幹部接受組織的調查信息。2014年,接受組織調查的中管幹部為38人,兩年的數據基本持平。接受組織調查的37名中管幹部都稱得上是「大老虎」  何謂「中管幹部」?
  • 周末反腐不停!4名省管幹部被查,其中2人為同一單位正廳級幹部
    周末反腐不停!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祁彪在任上「落馬」,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兩名正廳級幹部同天被查……周末兩天(11月28日至29日),據三省紀委監委通報,有4名省管幹部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直轄市公安局長被查,會牽出多少瓜?
    龔道安是今年中紀委網站發布的公安系統省部級幹部落馬「第三虎」,前面兩個人分別是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4月19日),重慶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鄧恢林(6月14日)。其實兩人被帶走後,關於龔道安的疑問、傳說就在不停發酵,這三位「老熟人」接連落馬,或存在關聯。
  • 孫力軍的最後幾次公開亮相,還帶來一個遺留問題
    撰文 | 餘暉 艾恬這幾天的一個反腐大事,就是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被查了。4月1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發布消息,孫力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昨天的會議,又加了「孫力軍流毒」。原話是,切實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肅清周永康、孟宏偉、孫力軍等人流毒影響。會議還提到,對黨員幹部妄議中央大政方針、陽奉陰違、當「兩面人」以及執法犯法、貪汙腐敗等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堅決清除害群之馬,純潔公安隊伍。
  • 反腐敗鬥爭出現拐點 高壓反腐形成強烈震懾效應
    此前,擔任這個職務的雲光中已於6月11日落馬。  據了解,雲光中還是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他也由此成為今年上半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審查調查欄目通報的11名中管幹部中,最新落馬的一位。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近日發布消息顯示,今年上半年還有225名廳局級領導幹部被宣布接受審查調查,3名「百名紅通人員」到案。除此之外,還有包括兩名中管幹部在內的多名領導幹部主動投案。
  • 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被查後,多地公安廳表態
    4月19日,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被查。當晚,公安部黨委召開會議,通報孫力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情況。公安部黨委一致表示,堅決擁護對孫力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回顧2019年反腐成績單 金融落馬乾部人數持續上升
    強化對中管企業的領導和管理 30餘名中管企業幹部被查  據記者統計,2019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以下簡稱中紀委網站)共發布63名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國企和金融單位幹部被查消息,涵蓋金融、能源、交通、高校等多個重點領域(具體數據詳見上表),人數遠超2018年同期的15人。其中,30餘名中管企業幹部被查,佔比超過一半。
  • 反腐無死角沒有空窗期 盤點上半年反腐不得不說的人和事
    從2015年到2016年,反腐如今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工作進入新常態,各項案情發布、點名通報更加趨向及時、有序。昨日,記者依據權威部門發布的信息,對上半年我省反腐情況進行了盤點。這半年來,反腐有哪些過目難忘的新詞?又有哪些不得不提的人和事?
  • 長春長生問題疫苗案處理6中管幹部
    原國家食藥監總局副局長被開除黨籍移送審查起訴;並對42名非中管幹部嚴肅處理新京報訊 (記者許雯)「長春長生問題疫苗案」追責繼續。多人因涉嫌職務犯罪被開除黨籍據中紀委國家監委官網消息,問題疫苗案件發生後,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務院派出專門調查組對事件進行了全面調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開展了監管責任調查和審查調查工作,對6名中管幹部作出予以免職、責令辭職、要求引咎辭職等處理,對涉嫌職務犯罪的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湞給予開除黨籍處分並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 年內17名中管金融企業幹部被查處
    2020年進入尾聲,金融領域反腐始終未停步。梳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發現,今年以來共有至少17名中管金融企業黨員幹部被查處,金融領域反腐力度可見一斑。向15家中管金融企業派駐紀檢監察組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要求「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加大國有企業反腐力度」。隨著派駐機構改革的持續深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向包括各大國有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信集團、中國人保等共15家中管金融企業直接派駐紀檢監察組,並賦予相應監察權。中管金融企業反腐利刃出鞘,改革的制度紅利持續釋放。
  • 北京4名高級法官相繼被查
    今年9月下旬以來,北京市紀委監委已經宣布了4名法官被查的消息。另三人分別是: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審判員張力(9月21日宣布),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審判員黃佔山(9月21日宣布),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審判員劉新泉(12月1日宣布)。
  • 「象牙塔」反腐不斷深化,至少20餘名廳官落馬或雙開
    文 | 佟西中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新聞周刊」(ID:chinanewsweekly),原文首發於2020年10月14日,原標題為《「象牙塔」反腐不斷深化,至少20餘名廳官落馬或雙開》,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學習時刻丨2020年度十大反腐熱詞你知道嗎?
    年末歲尾,勾勒年度正風肅紀反腐熱點,觀察紀檢監察工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新聞傳播中心聯合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推出2020年度十大反腐熱詞。「嚴」的主基調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指出,要「一以貫之、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
  • 「打虎拍蠅」保持力度節奏 中共反腐沒有休止符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電 (馬德林 郭金超)全國人大常委會
  • 上海公安局長被查,引政法系統大震蕩,打虎開始向警界揮拳?
    龔道安的落馬,打破了十九大以來上海尚無省部級官員被查的紀錄,同時,他也成為繼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重慶副市長、公安局局長鄧恢林之後,今年內第三名被查的警界高官。半年後,他即當選上海市副市長,在上海市8名副市長中排名第6,主管上海市公安、司法行政、社會穩定、道路交通安全等工作,並分管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及市監獄管理局等。
  • 11天發布7名中管幹部處分通報,釋放這些從嚴信號
    1月11日上午11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發布3名中管幹部受到黨紀政務處分的通報:北京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偉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