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反腐新特點:"保護傘""主動投案"成熱詞

2021-02-07 央視網
上半年反腐新特點:"保護傘""主動投案"成熱詞

原標題:

  【編前語】時光輪轉,轉眼間2019年已過半。

  「堅決懲治腐敗,鞏固發展壓倒性勝利」。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1月召開的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發言言猶在耳。

  2019年以來,黨中央堅決懲治腐敗,鞏固發展壓倒性勝利的步伐從未停止。打虎、拍蠅、獵狐,狠剎「四風」,深挖黑惡勢力「保護傘」,緊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加大金融領域反腐力度,推進巡視巡察全覆蓋……全面從嚴治黨任重道遠。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推出「2019反腐年中系列報導」,為您梳理今年上半年的反腐看點。

  今天我們推出第三期。

  6月30日18時左右,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審查調查」欄目發布了今年上半年最後一條官員違紀消息:哈爾濱市呼蘭區委原書記朱輝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並為黑社會性質組織充當「保護傘」,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據中央紀委網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總計執紀審查225名廳局級領導幹部,2017年同期執紀審查的廳局級領導幹部是139人,2018年則是162人。對此,北京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稱,這些數據充分證明,黨的十九大以來反腐敗的節奏從未放緩,仍然保持了高壓態勢,同時也證明當前仍然存在一些腐敗存量,需要我們始終對腐敗保持「零容忍」。

(圖片來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金融領域是今年反腐敗工作的重點領域。記者注意到,上半年已有近20名廳級及以上級別金融領域幹部落馬,包括中管幹部1人,中央黨和國家機關、國企和金融單位幹部6人。與近年金融領域的落馬乾部相比,今年呈現增加趨勢。

  從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將「審批監管」「金融信貸」等列為反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到三次全會上首次明確提出「加大金融領域反腐力度」;從去年11月深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派駐機構改革動員部署會提出「有序開展向中管金融企業派駐紀檢監察組的各項工作」,到中管金融企業內設紀檢機構陸續改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金融領域反腐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將推動金融領域反腐工作邁上新臺階。

  此外,今年還是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拔除「保護傘」是專項鬥爭的重要一環。自開展專項鬥爭以來,已有一批隱藏的「保護傘」落馬。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執紀審查的省管幹部中,有5人涉及充當「保護傘」問題;黨紀處分的省管幹部中涉「保護傘」問題的則有7人(名單詳見下圖)。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6月以來,黑龍江省密集揪出多名「保護傘」。6月13日,哈爾濱市呼蘭區政協原主席孫紹文為黑社會集團充當「保護傘」被查。隨後一周內,七臺河市政府原副市長楊子義、哈爾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原巡視員高巖相繼落馬,通報中均涉及「保護傘」問題。7月8日,黑龍江省紀委監委網站發布消息,哈爾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任銳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據公開報導,任銳忱曾擔任哈爾濱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組長。

  除打「傘」破「網」工作持續推進外,幹部主動投案或自首的消息也成為上半年反腐「熱點」。記者梳理中央紀委網站「審查調查」欄目發現,今年上半年至少13名領導幹部自首或主動投案,其中包括2名中管幹部和10餘名省管幹部(名單詳見下圖)。

  內蒙古赤峰市委原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東偉是今年第一名被通報自首的幹部。1月9日,王東偉被查,其通報中出現「近日已向自治區紀委監委自首」表述。此後還有浙江省紹興市政協原副主席陳建設、河南省環保廳原副廳長宋麗英和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政協原副主席付湧泉落馬,通報中出現了「主動投案」「自動投案」「自首」等字眼。

  5月9日和19日,雲南省委原書記秦光榮和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原副書記劉士餘主動投案,引發了新一輪「自首潮」。隨後,雲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許雷,黑龍江海事局原副局長許彥春,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原巡視員陳海勤等近10名幹部相繼投案自首。

  中央紀委網站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黨的十九大以來,截至今年5月,全國共有2.7萬名黨員幹部主動交代了違紀違法問題,5000多名黨員幹部主動投案。有專家表示,越來越多的違紀違法黨員領導幹部主動交代問題,一方面說明高壓懲治產生了較強的震懾作用,違紀違法者的僥倖心理越來越弱,不敢腐的成效明顯;另一方面也表明預防腐敗制度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黨員幹部對腐敗機會、腐敗收益的期望值越來越低,不能腐的制度籠子越扎越牢。

  「越來越多的違紀違法人員主動投案,標誌著反腐敗鬥爭出現拐點效應。」對腐敗分子來說,前方已是窮途末路,認清形勢、儘早回頭,懷著對黨的忠誠、對黨紀國法的敬畏之心,主動向組織說明問題,才是唯一正確的出路。

相關焦點

  • 23名省管幹部被查…上半年湖南正風反腐有這些新看點
    上半年湖南正風反腐有哪些新特點新趨勢?今天,湘紀君為小夥伴們盤點一下這半年的「反腐那些事」。透過「大事記、成績單」,湘紀君梳理出上半年正風反腐的四大特點:01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半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按照「講政治
  • 「嚴書記」上榜,2018年度十大反腐熱詞來了!
    一個年度的熱詞,一個年度的縮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與《咬文嚼字》聯合發布2018年度十大反腐熱詞。
  • 學習時刻丨2020年度十大反腐熱詞你知道嗎?
    年末歲尾,勾勒年度正風肅紀反腐熱點,觀察紀檢監察工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新聞傳播中心聯合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推出2020年度十大反腐熱詞。「嚴」的主基調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指出,要「一以貫之、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
  • 2020年度十大反腐熱詞出爐:受賄行賄一起查、主動投案
    2020年度十大反腐熱詞出爐:受賄行賄一起查、主動投案 【2020年度十大反腐熱詞出爐】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年末歲尾,勾勒年度正風肅紀反腐熱點,觀察紀檢監察工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新聞傳播中心聯合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推出2020年度十大反腐熱詞。
  • 自首,2018反腐最熱關鍵詞
    王曉光成了監察法頒布實施、國家監委組建並與中央紀委合署辦公後,首個接受審查調查的中管幹部。「開局即開工」,不少媒體用這樣的詞彙來形容這個反腐新機構進入角色之快。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除了監察體制改革,今年10月1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實施,這是時隔近三年後,中共再向全黨劃出新的紀律「底線」。
  • 2018年度十大反腐熱詞:嚴書記、蝸牛獎、保護傘入選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與《咬文嚼字》編輯部利用大數據搜索,聯合發布2018年度十大反腐熱詞。在當前反腐語境下,「保護傘」特指黑惡勢力「保護傘」(protective umbrella of mafia-like gangs and evil forces)。
  • 反腐敗鬥爭出現拐點 高壓反腐形成強烈震懾效應
    越來越多違紀違法人員主動投案標誌著反腐敗鬥爭出現拐點  高壓反腐形成強烈震懾效應  ●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們始終堅持反腐敗節奏不變、力度不減,在反腐敗取得壓倒性勝利與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的背景下
  • 主動投案的官員們,都犯了什麼事兒?
    姜英波曾於兩個月前主動投案。今年,主動投案成了反腐新聞中越來越常見的詞彙。人民網在一篇報導中提到,據統計,今年以來中紀委網站至少通報了20餘名廳級及以上級別幹部主動投案,其中包括兩名省部級幹部(江蘇政法委書記王立科和青海省副省長文國棟)。主動投案的官員,究竟都犯了什麼事兒?
  • 孫力軍等6名中管幹部被查 上半年反腐數據說明啥?
    上半年反腐數據釋放信號「三不」一體理念思路不斷深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蘭琳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的審查調查和黨紀政務處分信息顯示,上半年共有6名中管幹部、165名廳局級幹部被公布接受審查調查,9名中管幹部、136名廳局級幹部被公布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 內蒙古重拳反腐 307名幹部主動投案
    內蒙古自治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喇軍說,用「N連發」密集公布審查調查和處分信息,是內蒙古自治區重拳反腐的一個縮影。2020年,自治區紀委監委持續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嚴肅查處了自治區農牧廳原黨組書記、廳長孫振雲,自治區司法廳原黨委委員、副廳長吳鐵城等57名廳局級幹部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釋放出有貪必肅、有腐必反的強烈信號,社會反響強烈。
  • 沈玉明:「主動投案」離「主動坦白」有多遠?
    據公開數據顯示,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共有2.7萬名黨員幹部主動交代了違紀違法問題,5000餘名黨員幹部主動投案。在這個大背景下,再看上饒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祝宏根主動投案,也就不會大驚小怪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問題官員主動投案,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一定會主動坦白。一些問題官員選擇主動投案,可能僅僅只是權宜之計,主動投案之後,才是他們對抗組織調查的開始。
  • 副巡視員主動投案
    9月14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原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副巡視員劉維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已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海運倉內參」(ID:hycplb)注意到,從履歷上看,劉維德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河南省國土資源系統內升遷。
  • 如何讓主動投案成為常態
    問題幹部主動投案不僅是反腐敗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的重要標誌,也是政治生態持續好轉的重要拐點。如何使主動投案從「現象」變為「常態」,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努力探索的方向。堅定從嚴治理的政治態度,打消「賭一把」的念頭。懲處是後牆、是底線。
  • "網絡反腐"成當下搜索熱詞 網民代替不了專業機構
    今年的榜單中,不乏「中國好聲音」、「屌絲」這樣的社會文化熱詞和網民用語,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圍繞懲治腐敗的相關話題也成為今年網民搜索的關鍵詞。   去年政務微博「遍地開花」,被稱作是政務微博的元年。而今年,網際網路特別是微博的主色調——「網絡反腐」特色鮮明。網絡時代,人人都有一個「麥克風」。
  • 回顧2019年反腐成績單 金融落馬乾部人數持續上升
    紀檢監察組情況熟、專業強、懂行業,擅長內審,地方紀委監委了解地方政治生態,在利用工作資源進行外查方面優勢明顯,雙方發揮各自特點形成內外合力,助推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  加大金融領域反腐力度 金融落馬乾部人數持續上升
  • 他是已知全國拘留所系統第一個投案自首的警界官員
    >網絡圖片投案自首是最近的一個熱詞這個詞過去都用在那些橫行鄉裡的流氓惡棍身上,可反腐鬥爭開展以來,投案自首的內涵不斷外溢,投案自首已經成為一些貪官減輕罪責的通道。據四川省紀委監委的消息,四川省廣元市拘留所所長曹永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秦光榮、艾文禮、文國棟……主動投案為何成為常態?
    主動投案從現象變為常態  數據顯示,近年來,各地向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的人數呈現大幅增加態勢,主動投案正從「現象」變為「常態」。  不少問題幹部表示,自己選擇投案,首先還是因為「怕」。一個「怕」字,折射出反腐敗高壓態勢對違紀違法者形成的強大震懾力。  黨的十九大以來,正風肅紀、反腐懲惡持續保持高壓態勢,一系列動真碰硬的舉措彰顯了我們黨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的堅定決心,讓許多仍懷揣幻想的問題幹部逐漸認清形勢,回到相信組織、主動交代的正確道路上來。
  • 艾文禮、秦光榮、文國棟…主動投案為何大幅增加?
    主動投案從現象變為常態數據顯示,近年來,各地向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的人數呈現大幅增加態勢,主動投案正從「現象」變為「常態」。2018年7月3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了河北省政協原副主席艾文禮主動投案的消息,艾文禮成為監察法頒布實施後首個主動投案的省部級幹部。截至目前,黨的十九大以來主動投案的中管幹部已有艾文禮、王鐵、秦光榮、劉士餘、文國棟等人。
  • 艾文禮、秦光榮、文國棟……主動投案為何大幅增加?
    主動投案從現象變為常態數據顯示,近年來,各地向紀檢監察機關主動投案的人數呈現大幅增加態勢,主動投案正從「現象」變為「常態」。2018年7月3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了河北省政協原副主席艾文禮主動投案的消息,艾文禮成為監察法頒布實施後首個主動投案的省部級幹部。截至目前,黨的十九大以來主動投案的中管幹部已有艾文禮、王鐵、秦光榮、劉士餘、文國棟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