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我們何時能夠獲得新冠疫苗?四大疫苗最有希望 臨床面臨倫理考驗 2020年7月27日 18:53:40 FX168財經
本文來自 「FX168財經社」。
本月,記者James Gallagher對新冠疫苗的情況給出專題報導,題為-----「新冠肺炎疫苗:我們何時才能獲得?」
其中寫道,公共衛生危機對人類的生命造成了顯著的威脅,但迄今為止尚無一劑疫苗被證明能夠抵禦這一公共衛生災難。
醫學研究人員也在加緊步伐改變這一事實,目前美國政府已經與輝瑞(PFE.US)達成協議,訂購1億劑的疫苗(至年末的計劃是訂購到3億劑);英國政府同時與三家疫苗研發機構籤訂了逾9000萬劑的疫苗提前獲得。
疫苗研發進展如何?
目前的研發速度可謂是突破了歷來的瓶頸,有約140種疫苗處於早期研發階段,而有20多種正在接受臨床試驗人體測試。
處於研發進程前四的分別是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合作的疫苗研發、中國CanSino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06185)研究的疫苗項目、美國藥企Moderna(MRNA.US)的疫苗研發、以及北京Sinovac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SVA.US)的疫苗項目。
我們何時能夠獲得新冠肺炎的疫苗?
通常而言,一份疫苗的問世需要兩年的時間,如果研發過程沒有上至10年的話。
研究人員希望在眼下緊急的狀況下,能夠僅僅花費數月就實現這一目標。
多數專家認為疫苗最快的普繼將在2021年年中前,即Sars-Cov-2問世後的12-18個月期間內。
這將是一項巨大的科學壯舉,而且尚且無法保證此舉會成功。
觀察發現,目前已經有四種冠狀病毒在人類世界傳播,它們均會引起人體常見的感冒現象,但對這四種冠狀病毒,我們尚無任何疫苗。
我們還需要展開哪些工作?
數個研究集團已經在研發潛在有效的疫苗,然而當前仍有諸多工作要去實現,比如:
1.需要臨床試驗以證明疫苗是安全的。如果它導致的問題多於公共衛生事件本身,將不被採納;
2.臨床試驗還需要證明疫苗能引起免疫反應,避免人體被病毒感染而患病;
3.確保有大規模生產數億萬劑疫苗的渠道;
4.藥監局在疫苗推向市場前必須審核通過;
5.最後,對於確保讓世界大部分人群獲得免疫仍面臨龐大的物流挑戰。
可以說,封鎖的成功令公共衛生事件擴散放緩,但需要驗證疫苗是否有效,你需要人體實際先被感染。
在醫學倫理上,先給人們注射疫苗然後故意傳染病毒給他們面臨挑戰,雖然這一做法能夠很快獲得答案,但現下如此操作是相當危險和不道德的。
有多少人需要注射疫苗?
針對這個問題較難給出有效答案,有評論認為為了有效防止公共衛生事件肆虐般的擴散,有60%至70%的人群需要獲得免疫。
然而如果疫苗被證明有效,那麼這一規模將拓寬至全球。
人們是如何研發疫苗的?
疫苗將無害地顯示出進入身體的病毒或細菌(甚至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之後人體的防禦系統將辨識這些病毒為侵入者,並知曉如何抵抗它們。
幾十年來疫苗接種的主要方法一直是使用原始病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mmr)疫苗是用弱化病毒的方式製成的;季節性流感疫苗採取的主要是將流感病毒株做循環和比較,部分科學家尤其是中國地區正在使用這一方法。
而在冠狀病毒領域,也有使用更新的、較少測試的疫苗。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是將一小部分遺傳密碼放入一種無害的病毒中,注射給大猩猩,之後它們看起來將合成一種新的病毒,就像新冠病毒產生了免疫系統一般。
其他的研究機構則使用原始遺傳基因碼(DNA或RNA),注入體內,一旦產生出病毒蛋白,則人體免疫系統將學會如何抵抗,但這一方法是全新的。
是否疫苗能保護不同年齡段的群體?
普遍而言使得,但幾乎不可避免的是,在老年人群上的成功率將下降。
(編輯: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