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豐巢收費太貴的人,你其實應該去送快遞-虎嗅網

2020-12-20 虎嗅APP


豐巢快遞櫃漲價的消息出來,到現在好幾天了,雖然輿情洶湧,但人家並沒有收回成命的跡象。豐巢的底氣大概在於其剛剛收購中郵速遞易,控制了全國七成以上的快遞櫃市場份額。


這是壟斷惹的禍,還是另有原因?事態發展至此,將如何演變?


家庭主婦和 996 白領,封閉小區、臨街公寓和偏遠山村,大家對快遞櫃、代收服務的期待一樣嗎?


快遞櫃如果沒漲價,那快遞會不會漲價?大概漲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如果最終一定要多掏錢,我們接下來又該如何應對?


事態發展至此,將如何演變?


大家應該也都能意識到,在所有抱怨豐巢對取件人收費的聲音中,每個人、每個小區的情況都不一樣。先來說人,再來說小區。




除了抱怨收費本身,有的取件人也不滿快遞員不直接送上門,特別是當自己就在家等著的時候,這些人主要是平時就在家工作和做家務的。


疫情期間宅家可能比較普遍,但此前大家都上班的時候,反而可能是取件人不在家的情況更多。這些人抱怨的則是免費時長是 12 小時,而不是更合理的 24 小時。


相信如果豐巢「從善如流」,把苛刻的 12 小時改為 24 小時,而快遞員也更嚴格規章制度,事先跟取件人約定什麼時間放哪裡,事件也可能就會平息下去。這倒應了一句古話: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對新華社說:「未來,到家、到櫃、到站將適應不同的客戶,並對應差異化的價格。」


不過,位於配送過程末端的快遞員、代收點、快遞櫃方面,必然存在資源緊張,消費者註定無法享受每個包裹都按時配送上門的待遇。解決之道,要麼不上門,要麼不「按時」。這個就算加錢也解決不了,除非用無人機。


居住環境


每個人身處的居住環境也是參與討論的一個要件,很多不住在同一種環境裡的人本來不能感同身受,卻在同一條微博下論戰,難免有種關公戰秦瓊的感覺。以下分三種情況討論:


1. 全封閉或半封閉小區(代收點)


根據以往新聞的經驗,雖然短時間內會有一些小區抵制豐巢,但長期來看,只能是處於大家都將就的狀態:柜子繼續擺著,小區或業委會不做任何改動,取件人自行長經驗,如果被收錢了能忍則忍,不能忍就在快遞單備註不要放快遞櫃。


這樣一來,不管豐巢撤不撤都跟你沒太大關係了,反正你也不用。那麼,一些小區就會用人工代收點取而代之。


這類專門的代收點可以是小區住戶自己創業,成為菜鳥驛站、熊貓快收、百世鄰裡這種加盟店,只需要一個小區內的單元房就能開展生意。本身就是鄰居的店長會允許你攢到一起取件,有時候你過一個星期以上再來拿都沒問題。


但有個問題:如果代收點把快遞櫃完全替代了,以至於成為了小區內不可替代的分時收件方案,它是否會再開始收費提價,或者又產生新的替代者,如此周而復始下去呢?


2018 年,熊貓快收宣布完成千萬人民幣融資,此前曾獲得 58 同城姚勁波、學大李如斌、戈壁綠洲、南京百米一號等資方融資。與顯出窘境的快遞櫃相比,有人的代收點似乎在多種經營,分攤收件成本方面更勝一籌。


與無人值守的柜子不同,代收點無需升級設備,即可引入生鮮電商團購等多元化的盈利模式,這再一次解釋了為什麼「機器換人」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因為人就是最好用的柔性生產單元。


用人來柔性地維護末端網點,還能有效削峰填谷,管理網點容量。一名中通快遞員對新華社說,快遞櫃格口寶貴,每年 618、雙 11 前後,還出現過快遞員因爭搶快遞櫃發生糾紛。


2. 居民可達 1~2 萬人的超大型社區或組團(代收點 Plus)


如上所述,人力驅動的代收點可能成為快遞櫃的替代,但問題的複雜度隨著小區規模的增加而指數級上升。面對超大型社區的高峰需求,就算代收點也很容易崩潰。有兩萬多人的杭州東新園小區停用了 17 個快遞櫃,唯一的一家快遞代收點轉而爆倉。


這種情況,類似共享單車為天津的「自行車之鄉」王慶坨帶來的暴發需求。今後如果快遞櫃衰落常態化,人力代收點要麼會有新的競爭引入,要麼仍是單一代收點,但對快遞員、取件人提價,都有可能。市場機制最終會填平一切價值窪地。


超大型社區還有一個問題,人多了,聲音就雜,很多問題難以徵求業主表決,結果大概率是原地踏步。


2018 年,菜鳥實驗性推出「菜鳥小盒」,相當於在每家門口放置一個快遞箱,這是報紙投遞箱、牛奶投遞盒等的新變種。但上牆操作無疑又會導致物業、鄰居等等的不同意見。


社區越大,年限越久,這種小修改通過的概率越低。


上海「網紅小區」業委會的聲明徵服了不少網友,其中讓人覺得豐巢明顯不佔理的地方,是它被指向業委會「承諾免費」換取進駐小區資格。這造成了一種欺騙。有小區疫情期間直接讓快遞放豐巢,都以為是免費的,但產生費用以後,物業又不給業主墊付。扯皮之中,業主的快遞就一直扔在柜子裡。


但除此之外,則需要考慮入場費的「競價排名」問題。大型社區類似一座小城市,柜子要進駐那就不止是一臺,所以在早前的激烈競爭中難免會推高入場費,這需要後期提價來彌補。


共享充電寶在商業地塊設置,「比如某地鐵站,一個月一臺櫃機入場費可達八萬。」快遞櫃進小區肯定沒這麼誇張,但邏輯是相同的。


入場費、場地方分成共同構成了它們進入場地的「買路錢」,獨家放置某品牌柜子或者在最好的地塊放誰家的柜子,都會導致同行過度競爭,互相抬價。此時競爭雖然激烈,消費者反而吃虧了。


市場調節在此處就體現為,行業領頭羊通過兼併促成自然壟斷,減少無效的抬價,如豐巢對速遞易的收購。至於兼併的副作用,當然是波及其它小型競品,它們可能提供差異化免費服務,萬一膽敢收費,用戶拔腿就走。


3. 開放的老小區,臨街商住樓等(便利店)


在上海、廣州這種便利店頻密的地方,便利店作為快遞末端網點也很常見。這些代收服務「適者生存」,有些地方是不收錢的,或者不對取件人收錢,如接入藍店這樣的調度系統。


這是由於明言收費構成了與取件人的口頭合同,將承擔快件丟失等責任;加上人氣旺盛的街區會有多家便利店做同類業務,平均下來每家一天也沒那麼多包裹,而收費又會導致客流下降。


當然,物以稀為貴,沒有以上顧慮的便利店就會考慮收費代收。北京朝陽區的團結湖街道就是如此,大量快遞需要由小賣部、彩票站代收,且難以尋找替代品。相信在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快遞櫃等就算有架設,也不會賠本賺吆喝,最終會拉平到同樣的價格。


4. 農村和偏遠地區(基本沒什麼選擇)


說到網點憑藉稀缺優勢而收費,最典型的是偏遠農村地區,催生了在商家承諾包郵之後,末端取件還要加收費用的所謂「二次收費」。


央視報導,一些鄉鎮網點的收費是每件1~3元,最高的甚至到每件10元,以至於2019年8月國家郵政局針對快遞末端服務違規收費集中開展清理整頓。


有意思的是,這次用大白話說,我整頓的就是「以超派送範圍或經營困境為由」加收投遞費。而企業真經營困難了怎麼辦?答案是「不得超越實際服務能力承諾派送範圍和深度」。做不好就不要誇海口,路給你指明了,自己看著辦。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央視報導援引一個統計數字,說快遞進村被「二次收費」的概率,EMS 是最低的。按照市場機制,農村消費者會更青睞城裡人看不上的郵政。


然而,包郵與否是商家和消費者共同協商的結果,商家還是願意選擇民營快遞,或者不走郵政,那麼農村消費者就難以行使用腳投票的權利。


有鑑於此,有專家認為,對於代收點費用或者快遞員不盡職問題,應該首先找商家,讓商家和快遞公司交涉,而不應該繞過商家自己找快遞,甚至對快遞員發難,他們只是完成自己這個環節的工作。


快遞會漲價到什麼程度?


市場機制可以決定一切。以現在的情況看,很難避免最終所有的快遞都要漲價


如果取件人都選擇上門服務,沒人選擇錯峰代收,就會同時迎來快遞公司虧損、快遞員被壓榨、配送效率降低這三個後果。


更多快遞需要門到門,解決方案要麼是延長包裹上門時限,要麼是在小區內專門設置送上門的人力二傳手,相當於改良版的代收點。兩者同樣導向漲價這個結局。


所以,漲多少?漲到啥時候是個頭?什麼價格算合理?


漲多少,不存在當下靠譜的預測。漲到什麼時候,得看取件人、小區、末端運營商、快遞公司、寄件人多輪博弈的結果。至於什麼叫合理——對平臺來說合理的定價,會超越用戶的心理承受極限。


在此之前,單純的包裹快遞還要注意,漲價後的價格不能超過外賣、買菜、跑腿等配送服務的定價,不然客戶會寧願選擇這些配送服務來送快遞——別笑,現在美團上都可以買書了不是麼?


其實在目前的中國,很多收費服務商,不管什麼細分領域,都會被抱怨收費太高。但它們當前的定價往往都是大大低於成本,賣得越多虧得越多。


社長上次寫過百度網盤之後,繼續觀察著網上的相關評論,發現大多數人吐槽的問題,如搞「壟斷」,替換辛苦攢的「小視頻」,「這麼賠本為啥不直接關了」等問題,並無新意。


有趣的是關於具體定價的討論。快科技詢問業內人士,估算出會員每月付 100 元,才可讓網盤盈利。老實說,這個價格大多數人都無法接受。


同樣還有視頻網站會員的定價問題。品玩採訪在矽谷,但是用中國網絡服務的華人,結果是:YouTube 一個月十幾刀的會員費還是太貴了;Netflix 一個月的會員費,幾乎可以買國內視頻網站一年的折扣黃金年卡。


由此可見,能讓國內消費者覺得划算的價格,一般都是服務提供商難以承受的,勉力推行付費習慣,結果必然是費力不討好。


如果商戶定價完全覆蓋了運營成本及合理範圍的利潤,這麼高的價格篩選出來的,將是一小批完全不在乎的「社會精英」,其他人自然會被高定價勸退。


但在中國,這樣又讓用戶規模太小,以至於不能覆蓋那些也許真正有需求,但就是沒錢的人,也無法擴張規模來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大的規模意味著更多的投入和更好的服務質量,所以就算虧損也要先把盤子做大。


在發達經濟體,由於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大多數真正有需求的普通人,也不會覺得負擔正版付費服務的費用是很困難的,所以大家正常做生意就夠了,而不像國內非得流血圈地。視頻網站為了圈地,已經流了十多年的血了。


即便是發達經濟體,大量曾唾手可得的免費服務轉向付費,圈住的也是只有少數人才享有的高級信息和高級服務,一些收費服務與窮人拉開了距離,引向了貧窮的代際傳遞。


社長此處無意褒貶,只是想提醒大家。即使有高級防火牆的保護,中國企業也必須冒險燒錢擴張規模,才能讓谷歌、Facebook、Twitter、YouTube 等的國內替代品生存下來,讓國人享受到超前於經濟發展水平,且針對國人習慣量身定製的網際網路服務,甚至讓 TikTok 們走出國門。


這就是在回答「這麼賠本為啥不直接關了」。


作為「被漲價」的快遞用戶,我該怎麼辦?


如上所述,中國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經濟,補充了很多基礎設施上的空缺,「用幾年走完了發達國家幾十年走的路」。比如,花唄等信用服務替代了信用卡的部分職能,民營快遞替代了郵政系統的部分職能,滴滴填補了傳統計程車和黑車之間的空白。


這些民企承擔的公共服務,可以看成是其他國家的郵政、鐵路等民營化——當「前國企」自負盈虧之後,便會由所謂「公共屬性」回到市場調節的軌道上。


反觀我們的快遞櫃,卻似乎正要與這一趨勢背道而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表示,各地要明確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的公共屬性,將其納入公共服務設施相關規劃,提供用地保障、財政補貼等配套措施。


現在,全國快遞的「箱遞率」達到 10%。這意味著,消費者每收到十件快遞,會有一件是通過快遞櫃完成投遞的。江蘇省郵政管理局統計,江蘇省內 15% 的快遞都被扔進了快遞櫃。


但上文已經得出結論,快遞櫃並不是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的唯一答案,甚至只是一種短暫的中間過渡形態。現在可以用代收點等替代,而未來的無人機 / 車,乃至氣動管道傳送啥的都可以任君大開腦洞,想出最終不需要人參與的解法。快遞櫃要變成公共服務設施,就需要考慮到這種風險,讓它不至於變成下一個 IC 卡電話亭或者「信息亭」。


我們不能坐等國家出面解決問題。最終要面對的,還是越來越貴的快遞資費和自己乾癟的錢包之間的矛盾。


中國快遞便宜是現在大家的共識,但這一共識得來不易。人們可能忘記了 2000 年代的快遞費用。


中國郵政 EMS 特快專遞官網 2000 年時展示的國內特快郵件資費標準為:起重 200 克 20 元,每續重 200 克加收 6 元。以相對 CPI 計算,當時的 20 塊錢放到現在應該是 30 塊錢,放到現在完全可以覆蓋未來幾年快遞的漲價空間。


中國現有的物流格局,由改革帶來的政策紅利,開放帶來的廣闊市場構成,但更建立在低工資、低福利待遇的「優勢」之上。


我們的快遞員、外賣小哥沒有底薪,收入完全靠多勞多得,還時不時面臨罰款,勞動關係認定難,維權難。平時因為多接單,躲差評遭受的刁難和委屈,帶來的心理壓力,也是基層不可承受之重。「我月薪4K,男友月薪15K,但我嫌棄他是送外賣的」這種段子出來,總能因為編得過於真實,引發不適。


快遞櫃被說「這麼賠本為啥不直接關了」,快遞員、外賣小哥一樣被說「受不了委屈就不要幹啊」。你可以說這是市場選擇,但其實不盡然。


在快科技的報導中,一位快遞員說:


「快遞櫃收費要麼收快遞員的,要麼收客戶的,兩邊都收,想錢想瘋了!有的客戶買個快遞才兩三塊錢,放三天就收三塊錢,還不如重買一個了。」


快遞櫃原本是單向收費的,快遞員用它節省時間以派出更多件快遞,為此寧可自掏腰包。是什麼逼迫他們作此選擇?其中的一部分壓力,正好就來自那部分「買個快遞才兩三塊錢」的客戶。


須知,消費者對任何服務都有心理價位,超越這一心理價位的漲價,需要頂著巨大壓力教育市場,還未必成功。在快遞行業,忙「剁手」的消費者的心理價位是:0


從業者怎麼辦呢?那就採用朝三暮四的方法,快遞櫃免費,但費用算在郵費裡面;或者所有商家的包郵改為要用戶承擔郵費 1-3 元,即由用戶自擔「最後一公裡」費用,換取前程免郵。再或者,也就是 9 塊 9 包郵漲到 19 塊 9 包郵。


在合法的前提下,快遞櫃漲價,或被人工代收點替代,或者人工代收點漲價,或者快遞公司源頭漲價,或者商家不包郵,等等,都是在市場規則支配之下演化出來的可能性。


但以上可能性最終指向一致:最終消費者面對的物流總成本一定會上漲。要麼付出時間成本,要麼多花錢購買原本低價或免費享有的同等服務,要麼減少使用快遞業務頻率


疫情衝擊下,大家都沒多少餘錢,倒不如都少買點東西,特別是少點 9 塊 9 包郵的,不要把拆快遞的快感當成理所當然,還能減少包裝帶來的環境汙染。


當下的中國需要的,並不是讓某個行業走向壟斷、低質、計劃的回頭路,也不是壓榨每個中間環節,造就與國民實際經濟發展水平不符的「繁榮」,而是適度調整規模,降低浪費,不要買了就扔,不要買今後會後悔的東西。


或者,如果你已經不幸失業了,你更明智的選擇是去送快遞,或者在自己小區開個代收點。


例如,《新京報》就報導了一位給孩子治病而當外賣騎手的父親。他本是一家企業的中層,打拼六年後攢下兩套房和一百多萬存款。2017 年兒子確診自閉症後,他辦理了停薪留職,專心帶孩子看病。


過去近兩年間,他每天都會給兒子打一針營養針。一針7500元,「就是拿錢在懟。」房和車賣掉了,存款也很快花完,他做起了外賣騎手,因為上班時間可以自由安排,送完單,他能抽點時間陪陪孩子。


你完全可以期待,在快遞費漲價以後,你的工資也少漲那麼一點點;而你和身邊人的參與,哪怕是順風車一般的兼職閃送,都有助於增加運力,為員工爭取權益,同時讓物流末端成為「太陽底下光彩的職業」。




               

相關焦點

  • 抱怨豐巢收費太貴的人,你其實應該去送快遞
    大家應該也都能意識到,在所有抱怨豐巢對取件人收費的聲音中,每個人、每個小區的情況都不一樣。先來說人,再來說小區。 1.1 人 除了抱怨收費本身,有的取件人也不滿快遞員不直接送上門,特別是當自己就在家等著的時候,這些人主要是平時就在家工作和做家務的。
  • 今天起,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網友:至少應該24小時以後再收費
    現實是,有次我半夜12點回家,小區裡還有2個人在拿快遞,我還排了個隊,等了一下下。」 祝女士覺得,12小時太少了。「快遞員投遞時已經向豐巢付費了,不應該再向客戶收取,如果這樣子,是否寄快遞時寄件人付快遞費,到貨物快遞再向收件人收呢?吃相太難看吧。」超超很不解,兩頭收費一菜兩吃,算是什麼操作。「怎麼說呢,都不容易,放可以,但是打電話說一聲啊。」
  •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對豐巢快遞櫃收費?3個主要原因
    對此你是否也和許多人一樣,聽到這一消息的第一反應是,「免費挺好用的,怎麼收費了?不行,堅決反對。」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其實超時12小時,收費0.5元/12小時,3元封頂,還是可以接受的。一些市民在被問到怎麼看待快遞櫃收費問題的時候,也明確表示可以接受,畢竟放在快遞櫃裡替你保管了,收取一些費用是合理的。
  • 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的法律分析
    此收費辦法一經宣布便引起了巨大的關注和爭議。以杭州、上海為首的小區業主們更是果斷採取了措施,杭州東新園小區直接暫停了豐巢快遞櫃的使用,而上海多個小區正試圖通過聯合談判的方式要求豐巢公司停止其收費行為。豐巢收費之所以引發眾小區的不滿,最直接的原因是小區與豐巢公司籤訂的合同中並沒有關於豐巢對用戶收取費用的相關條款。當初豐巢入場時,豐巢公司方面均表示不會向用戶收費。
  • 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網友:至少應該24小時以後再收
    也就是說,以前免費使用的快遞櫃,超時後要收費了。非會員超過12小時收費,分月卡和季卡豐巢快遞櫃通知顯示,新制度分為兩個方面:普通用戶可免費保管用戶包裹12小時,超時後每12小時收取0.5元,3元封頂;豐巢會員月卡5元/月,不限保管次數,當月任意收件,每件可享7天長時存放,有效時長30天;季卡12元/3個月,不限保管次數,7天長時存放。法定節假日不計費。
  • 豐巢快遞櫃,如何來收費……
    「豐巢快遞櫃,如何來收費」,這句讀起來有些押韻的話,成了最近熱議的話題,從最開始豐巢負責人的「硬剛」,到現在的「妥協」宣布延長免費保管時長,這前後反差著實有點大。這裡說豐巢是第三方公司,其實也不是特別的準確,到網上查了一下,豐巢是由多加物流公司聯合控股的,這些控股的物流公司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順豐,中通,申通,韻達,而且這四家物流公司佔了豐巢95%的股份,以上的四家物流公司也是我們平常網購用得最多的四家物流公司。
  • 豐巢快遞櫃收費遭質疑,教你如何免費暫存快遞
    近日,普通會員12小時內免費保管包裹,超時後每12小時收0.5元,封頂3元的收費規則,豐巢快遞櫃的收費遭到大批網友的質疑,而在杭州東新園小區的業委會和物業用實際行動來拒絕豐巢快遞櫃,在小區貼出通知因豐巢快遞櫃向業主收取超時保管費,損害了業主的利益因此暫時停用小區的豐巢快遞櫃。
  • 杭州一小區因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而停用豐巢
    【豐巢要收超時費,杭州一小區「打響第一槍」:今起暫停使用】「超過12小時,每12小時收取5毛錢「豐巢超時收費的事件持續在發酵。據家住杭州東新園小區的徐先生爆料:在自家樓下看到了業委會和物業貼出的通知,因豐巢快遞櫃向業主收取超時保管費,損害了業主的利益,豐巢快遞櫃將在2020年5月7日7時起暫停使用。以後業主們的包裹該怎麼辦呢?另一通知表示,「待和浙江豐巢科技有限公司協商後,快遞櫃將及時啟用。
  • 順豐做局,豐巢壟斷快遞櫃之後,開始收費了
    豐巢能不能對用戶收費,要用契約說話,也難怪很多用戶會抱怨,「本來擅自給我放快遞櫃就很不爽了,現在居然還要收我錢!」用戶的心態,是很好理解的,一些用戶希望當面接收快遞,也有一些用戶當然也能接受快遞櫃,但問題是,你豐巢要收費,我可以選擇當面接收快遞,可以把快遞寄放在物業,也可以選擇別家的免費服務。總之,用戶的選擇多了去了。
  • 如果要收費,豐巢快遞櫃該如何收
    聶日明/文近日,豐巢快遞櫃變更使用條款,對存放超過12小時的快遞收取超時費,引發公眾討論。此前豐巢也曾因為誤導用戶繳費取件、模糊讚賞為收費被批評,這次公開的收費,相當多的消費者自是不滿,一些社區因豐巢收費開始停用豐巢快遞櫃。我們先來討論豐巢收費是否合規。
  • 投票|快遞櫃收費風波豐巢致歉,你怎麼看?
    5月8日起,從杭州新東園小區開始,上海、廣州、青島、深圳等地多小區宣布暫時停用豐巢快遞櫃,要求進行協商談判。此話題一度衝上微博熱搜↓豐巢的收費決定,逐步演變成消費者爭取快件寄遞知情權的集體抗爭。快遞員將快件放入豐巢,該不該徵求消費者意見?誰該為快遞的最後一公裡買單?為何豐巢會「鐵了心」地要收費?
  • 一家快遞櫃兩種收費價格?用戶質疑收費太貴官方回應:不排除和豐巢...
    這兩天,家住成都江陵半島小區的小奇有點窩火,明明小區中郵速遞易和豐巢兩個快遞櫃是兩邊分開的,快遞小哥卻在沒有事先電話通知的情況下,投了代存價格較貴的中郵速遞易。在朋友圈吐槽後,小奇才知道,原來中郵速遞易和豐巢竟然是「同一家公司」。對此,中郵速遞易表示:確實合併了,未來不排除和豐巢統一收費的可能性。
  • 豐巢快遞櫃也要收費了?!網友吵翻,你怎麼看?
    目前來看,一方面很多人使用快遞櫃都處於被迫,「快遞小哥沒打電話,哪怕買東西有所備註,他們還是直接把快遞放進了柜子」;另一方面,這打破了人們對於「快遞櫃免費使用」的消費習慣,「快遞員已經不願送上門了,現在還要倒過來向我們收費?」除了很多時候使用豐巢都是被迫,網友們也對「12小時」這一時間頗有不滿。
  • 豐巢快遞櫃方便了誰?
    最近,豐巢科技宣布的快遞櫃超時收費政策在各地被抵制,但在一片批評聲中,豐巢科技方面的回應仍保持強硬態度。 我覺得,應該看看豐巢的快遞櫃方便了誰。方便了誰,誰才該為柜子付費。豐巢科技成立之初,高調宣揚要解決快遞最後一公裡的問題,智能快遞櫃的出現,也確實有助於解決這一問題。小區有了智能快遞櫃,快遞員可以把快遞隨時投放到柜子,居民可以隨時從柜子裡將自己的物品取走。 根據快遞管理相關規定,快遞公司應當將快遞送至約定地點,我們購買物品時約定的地點就是家裡。
  • 豐巢收費後,我觀察了北京CBD一處快遞站點
    當然,沒有人會特意把快遞滯留在這裡,「大多數人都會及時取走,超時也不會為難,」順豐快遞員林白楊說。周末是特殊情況。豐巢收費後,包括順豐在內的快遞員們自發採取了更有效的行動——周末停止向大廈投遞包裹。「明知道沒人取,還投,一次兩次還行,多了人不得投訴你,」中通的快遞員春陽說。
  • 豐巢快遞櫃「誘導」收費遭質疑,律師:收費違法
    新浪財經10月11日就「消費者抱怨#豐巢快遞櫃誘導收費#你怎麼看?」發起投票,截至目前已有2.1萬人參與,近半數人認為豐巢此舉是誘導消費,但有23%的人持相反意見。變相收費?「我第一次差點掃碼。」她表示其快遞多存放在某些代收驛站,一次性可以掃碼提取多個快件,方便且免費,但對每天的取件時間有規定。快遞櫃取件時間自由,可對存放時長有要求。她第一次使用某快遞櫃時就得知超時要收費,「寫得明明白白」。她認為,使用快遞櫃超過一定時間付費是應該的,因為佔用了公共資源。「但豐巢這個操作,討厭的點在於它的誘導,不光明正大。
  • 今日起豐巢快遞櫃開啟收費模式,你願意付費存快遞嗎?
    從羞羞答答的求打賞,到明目張胆的開始收費,豐巢已經不再顧忌面子問題。這一切,只是為了盈利。可惜,站在用戶的角度來看,放快遞櫃很多時候並沒有帶來方便,依然要自己去取件,而不是送上門,服務本就是縮水的狀態。就好比,餐館服務員不給上菜,讓自己到後廚端,顧客已經不滿意了,還要「討賞」。這其實有點扯淡。
  • 關注「豐巢快遞櫃收費」:超時收費何以惹眾怒?
    近日,豐巢快遞櫃向用戶「超時收費」的舉措引發持續關注。此舉遭到全國多個小區的抵制,杭州、上海等地陸續有小區宣布停用豐巢快遞櫃。在社交平臺上,眾多網友熱烈討論快遞櫃收費的合理性、免費寄存時長等問題。 針對公眾的種種疑問,記者走訪廣州多個小區,了解市民、快遞員、小區物管等各方聲音。
  • 快遞寄存超12小時收費0.5元 豐巢快遞櫃「超時收費」你咋看
    4月30日起,豐巢快遞櫃屏幕上多出一則「會員服務」的消息,非會員用戶將無法一直享受免費寄存服務。豐巢快遞櫃從之前的「打賞」變為「超時收費」,對此,眾多市民看法不一。西安多個小區豐巢快遞櫃屏幕推出「會員制」5月8日,華商報記者在西安梨園路蔚藍君城小區大門外豐巢快遞櫃的屏幕上看到,關於開通豐巢會員的廣告,上面寫著:最高送15元寄件券。低至4元/月,免收超時保管服務費、超值寄件券禮包、品牌聯合福利低至7折、更多權益持續上新中。
  • 豐巢快遞櫃限時收費 聽聽用戶怎麼說
    來源: 山西晚報近日,豐巢快遞櫃在全國啟動會員制服務,每月5元,會員可7天長時間存放不限次數。但如果不是會員,快件存放超過12小時後,要收費0.5元,超24小時,收費1元,3元封頂。也就是說,一直以來對用戶免費的豐巢快遞櫃開始超時收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