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孩子出生後,孩子跟誰睡?什麼時候分床睡?什麼時候分房睡?是很多父母要面臨的問題,有些人覺得孩子一出生就要獨立睡小床,有些人認為由年齡來決定,關於分房睡的爭論一直都有,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下面的行為,那就趕快分房睡吧。
案例
王女士和老公最近被幼兒園的老師叫到幼兒園,還受到了老師的嚴厲指責,原因是他們的3歲兒子在午休期間居然趴在了鄰床小女孩身上。
那天吃過午飯到了午休時間,孩子們都在自己小床睡了,她兒子從自己小床爬了起來,一下就趴在了鄰床小女孩身上,值班的老師立刻上去制止,她兒子卻咧著嘴笑:「我在學爸爸,他晚上老是不好好睡覺,就是像我這樣趴在媽媽的身上!」
聽了老師的描述,王女士臉紅到耳根了,解釋說:「兒子對分房睡有恐懼,總擔心有怪物,哭鬧了幾次後,她們不忍心,只好採用分床睡,但不分房睡。」
王女士也表示,可能被孩子偷看到了,但是她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也沒怎麼在意這事,今後會嚴加管教兒子,不再做出類似的行為,按照老師的建議,回家後馬上開始分房睡。
可是真的是他們兒子的錯嗎?
顯然不是的,父母的親密行為一定要避開孩子這是一項基本原則。
父母親密行為被孩子撞見如何處理?
很多家庭都會存在與王女士類似的問題,一些孩子甚至到了學齡階段都不願意分房睡,父母只好「偷偷摸摸」的,以為「孩子沒看到,可事與願違的是孩子可能早就撞見了爸媽的「秘密行動」。
有些孩子會以為這是爸爸在欺負媽媽,會敵視爸爸;一些孩子目睹了父母的親密後會很好奇,就有可能做出模仿的動作和行為;若孩子年齡大一些,會覺得這事很「醜」,難以接受,如果不及時開導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顯然,不作任何處理,肯定是不對的,但是也沒必要大發雷霆,也沒必要遮遮掩掩,不要激起孩子探索的好奇心、惱羞成怒、訓斥、痛打都是極其錯誤的。
正確的做法是跟孩子談話,父母要幫助孩子理解看到的東西,明確表示,「爸爸媽媽這樣做,是因為彼此相愛,因為有了愛,你才會出生,只有彼此相愛的人,才能做這事,這是不能模仿的。」
樹立正確的性觀念
三歲左右的孩子就會產生性意識的概念,現在的父母接受科學的育兒理念,除了應在合適的時間採取合適的方式對孩子進行人生的第一次性教育,樹立正確的性觀念和性別意識,防止孩子遭受「性侵」以外,還要針對孩子的發展及時的分房睡,以免產生諸如此類的尷尬事情。
如何引導孩子分房睡?
分房睡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麼做會讓孩子更加容易接受。
① 要提前半年告知孩子這個時間,而不是突然就分房睡。
② 讓孩子決定他自己房間的布置。孩子可以決定房間窗簾的顏色,床單的顏色,家具的款式等等,一切都按孩子說的做。設定一個「搬家日期」,每次路過的時候,都對孩子說,「你的房間好漂亮!」
③ 通過讀繪本建立孩子對獨立睡的認同。
④ 給孩子一個「移情物」,讓它代替父母夜晚的陪伴。
⑤ 舉辦一次獨立睡的儀式。準備一個蛋糕,全家慶祝孩子開始獨立睡的那天。
⑥ 除非孩子病了,不舒服,要堅定地執行分房睡。
結語
每個孩子的發展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不用盲從任何人的教條經驗,應該尊重孩子自身的發展規律,再做出決定,另外父母應該避開孩子的事情一定要避開,不然就是父母的失責。
---END---
我是浩爸育兒,用文字書寫育兒中的小故事大道理,喜歡我的話就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