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反映說孩子從小就報了英語培訓班,英語考級也過了不少,但是見到外國人,還是很難跟人家真正交流。家長感到很疑惑,到底怎麼做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英語交流能力呢?
簡單來說,不能跟外國人真正的交流,沒有面對這種情境的語言儲備是主要原因。就是說,所面對的環境跟原來學習的東西沒有很好的產生聯繫,彼此是孤立的。自己學過的那些句法不知道該怎麼用。
如何讓學過的英語知識跟生活情境聯繫起來呢?一個方便易行的方法就是模擬生活情境,然後進行模仿練習,多進行對話練習還有就是多閱讀。
模仿練習
提高口語的第一步就是要模仿英語為母語的人。模仿對象可以是磁帶,音頻或者是你的外教老師。模仿時首先逐句模仿,不可按照自己平時閱讀或說話的習慣去改造磁帶裡的語音語調。只要能持之以恆,終究會模仿好的,兒童對母語的語音語調的習慣就是完全的模仿。
對話練習
對話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應該抓住一切機會來和說英語的人士對話。英語口語的流利程度是和對話的時間成正比的。
一個操母語的人每天使用這個語言時間約有10個小時左右。而一個學習英語的人平均每天真正講英語的時間可能連一個小時也沒有。其實際效果就要差得多。所以,一定要抓住各種各樣的機會多和母語國家的人交流。
閱讀練習
閱讀,讀的實際上是什麼呢?其實是在看一種場景。閱讀時書裡的場景和現實生活中的相似度越高,那麼所積累的英語儲備就越能夠派上用場。
國外的兒童讀物有大量的繪本以及生活中的場景,這些繪本把作者所要表達的場景和文字很好的結合起來了。外教提醒父母,在給孩子做閱讀訓練的時候,碰到有孩子不懂的英文,不要給孩子翻譯成中文。而是要讓孩子去看圖,看圖能幫助孩子理解英文意思。讓孩子能把圖畫中的場景和那個英文表達對應上比對應中文作用更大。
當孩子水平更高一些,開始讀文字較多的書籍的時候,各種各樣的經典書籍,就是孩子學習各種場景的來源。也許,孩子開始讀的時候,還會覺得陌生,但是一旦讀了幾本之後,會發現這是一種通行的表達方式,最後,再遇到這樣的情形之後,孩子很自然地就會有聯想,很自然地就會脫口而出,再也不必要進行什麼翻譯了。
學習英語不僅僅是掌握了幾種句型,會說很多固定的話。對於孩子來講,通過大量英語讀物去理解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並且真正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和英語水平才是更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