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4月23日柳州訊(記者陳創明)廣西是全國最大的產糖區,但在市場上很少看見出自廣西精製糖。超市上賣的咖啡用糖基本是廣西的原糖外地企業買回去深加工後再賣到廣西,那廣西什麼時候才能生產精製糖呢?今天,全國首家大型精製糖加工項目—廣西農墾柳興年產30萬噸精製糖項目竣工投產慶典在柳興製糖公司隆重舉行,標誌著廣西不能生產精製糖的歷史宣告結束,廣西製糖與國際接軌搶佔糖業制高點的發展戰略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自治區領導黨委副書記馬鐵山、自治區副主席孫瑜、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梁裕寧等領導參加今天舉行的廣西農墾柳興精製糖項目的竣工投產儀式。記者陳創明攝
參加廣西農墾柳興精製糖項目竣工投產儀式嘉賓。記者陳創明攝
廣西農墾糖業集團柳興製糖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逸在儀式上致辭。記者陳創明攝
柳州市市委書記蔣濟雄在竣工儀式上致辭。記者陳創明攝
廣西農墾局局長劉志勇在竣工儀式上致辭。記者陳創明攝
德國BMAGS機械公司代表在竣工儀式上致辭。記者陳創明攝
自治區副主席孫瑜在竣工儀式上致辭。記者陳創明攝
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馬鐵山、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梁裕寧、中國糖協理事長賈志忍參觀了製糖車間。記者陳創明攝
自治區領導黨委副書記馬鐵山、自治區副主席孫瑜、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梁裕寧、中國糖協理事長賈志忍、農業部農墾局副局長吳恩熙到場對項目竣工投產表示熱烈祝賀,自治區經貿委、區農業廳、區農墾局、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等相關廳、局及金融機構領導,柳州市委、市政府等四大班子領導等100多家單位的領導、嘉賓和社會各界人士約300多人參加了慶典儀式。
廣西農墾柳興年產30萬噸精製糖建設項目,是廣西農墾糖業集團2005年調整糖業產品結構、提高糖業市場競爭力、創新發展模式的大手筆。項目從一啟動就被列入自治區重點支持的製糖工業技術改造項目和生態示範產業。
該項目由享譽世界的製糖企業德國BMA公司負責總體設計,全面引進國外一流先進設備(如德國BMA公司的分蜜系統、乾燥冷卻系統,德國普西公司的壓力系統,法國愛博勝公司的脫色系統);通過對國際先進工藝技術消化吸收和嫁接改造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採用「二步法」生產精製糖,利用鍋爐煙道氣碳酸飽充,離子交換樹脂脫色等技術,提高脫色率,縮短煮糖時間,節約蒸汽……實現了我國製糖行業的產品和技術創新,創立了我國製糖工業新的發展模式,對領先中國食糖工藝新潮流方向發展,加快中國製糖行業的結構調整、產業升級以及實現與國際接軌具有重大意義,也改變中國傳統製糖工藝和耕地白砂糖的工藝開創出一條新的道路。
作為全國首家具有一流設備、與國際製糖生產水平相接軌的大型精製糖加工廠,廣西農墾柳興精製糖加工廠生產規模可達年產45萬噸。作為全國的製糖企業示範基地和廣西製糖業原糖深加工配套優良加工基地,廣西農墾柳興精製糖生產廠生產的精製糖產品無殘硫,無雜質,更加安全衛生、健康環保、品質優良,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元、利稅2億元。
廣西農墾柳興年產30萬噸精製糖項目的建成投產,標誌著中國糖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對中國製糖行業的改革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是我國製糖行業的一次革命,為轉變我國國民食糖消費理念和提高消費檔次水平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