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模式的行業故事:入局者眾,領跑者寡

2020-12-14 鈦媒體APP

美劇《紙牌屋第一季》,圖片來源@豆瓣

文丨吳懟懟,作者丨Cici

進入2020世代,我們需要努力適應一些新變化。比如說,90後進入而立之年,而10年前是2010年。

回顧整個2010世代,站上「風口」的行業與公司數不勝數,但轉眼又消失在浪潮中,移動網際網路世代的發展以年甚至月為單位顛覆我們的想像,只有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點,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在知乎,曾有用戶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中國是否有希望開創類似美劇的季播劇模式?它的阻力有哪些?這個2011年提出的問題下,有多位來自影視、翻譯、遊戲等行業多位知名用戶的回答。

這些高質量回答的共識是:還在嘗試,但任重道遠。

在知乎用戶@經雷看來,對製作方來說,季播劇的首要前提是有足夠好的劇目資源,並且有能力實現它們。此外,最大的阻力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電視臺,比如一次性買斷劇集,後續的收視率好壞都不影響製作方的收益,製作方因此沒有足夠的動力和資金去提升劇集質量。

十年過去,電視的黃金時代已然落幕,舞臺真正屬於網際網路視頻平臺們。甚至,嚴格意義來說,我們已經無法再用「網劇」這個詞,來界定由視頻平臺參與製作並播出的劇集,現在有什麼不是生長在網際網路當中呢?

那麼,在國內的劇集製作中,這種注重質量、按季播出的「美劇模式」,經歷了怎樣的探索與挑戰,又取得了怎樣的進展?

01、「美劇模式」在國內萌芽

早從2011年開始,國內便陸續有學者、從業者提議國產電視劇借鑑美劇模式,要求學習美劇的制播合作、精品製作、重視編劇、發掘不同題材等等。那一年,Netflix推出的原創劇集《紙牌屋》火爆全球,更是樹立良好典範。

但客觀來講,由於國內起步較晚,很長一段時間視頻平臺的內容爆發式增長,基本出於採購,這是第一階段。好的劇集被多家平臺爭奪,採購版權成為巨額支出。當時談及網劇,還處在視頻內容製作的鄙視鏈低端。製作方的內容沒有被電視臺採購,於是上線網絡,成為儘可能收回成本的一種方式。

一些網劇打著美劇模式的旗號,雖然單部劇集在長度上做到了美劇的「短」,無奈沒能輸出美劇的高質量。可想而知,它們無法掀起太大的水花,也沒能改變行業,何況當時的視頻平臺還處於萌芽,電視臺老大哥永遠站在最前方。

進入2015年-2017年的第二階段,視頻平臺進入高速增長,付費會員拉新依靠差異化的獨家內容,自製劇進入起步階段。

2017年,三位知名人士以投資機構、平臺方、製作方的不同的視角「隔空」對美劇模式展開對話,這才引發大眾範圍內的討論。

那年2月7日,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以《中國娛樂產業的機會只有這一個》一文,首次公開提出「未來的網劇會以美劇模式為主」的論斷,一石激起千層浪。

如果是考試劃重點,王冉這篇文章基本都是有關劇集製作的紅色下劃線,每一段都能單獨展開寫成論文。當媒體與從業者拿到的是滿篇紅的考前複習資料,一些東西反而被遺漏。

同年2月19日,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在中廣聯電視製片委員會年會的演講上,代表視頻網站發聲,提出美劇模式將為超級網劇的主流模式,倡導網劇生產製作的美劇模式,即「季播+周播」的播出形式、縮短單集時長、提高單集製作成本、回歸好故事本質。

當時頭部內容處於網臺互動的過渡期,一部劇既上衛視,又上平臺,看起來是一種雙贏,但劇集究竟要多長,其實雙方存在利益衝突。

對於衛視(2B),集數越多越掙錢,他們需要更長的劇集填滿時間,後續收入靠廣告;對於視頻平臺,賣給用戶(2C)則要追求高質量,因為用戶只需要完成一次性買單即可。

龔宇以前一年播出的劇集舉例。2016年,《老九門》《餘罪》《太陽的後裔》《最好的我們》是愛奇藝全年拉新能力最強的四部劇。

口碑很好的《老九門》上了衛視,但龔宇說,砍掉12集才算更完美。《老九門》在愛奇藝的上半段數據非常好,但結尾時就比較疲軟了,無論是流量還是收費都有下滑,這就是冗長導致的不好結果。

2月20日,檸萌影業CEO蘇曉推出2017十問,第四問就是:美劇模式會成為中國電視劇主流嗎?

他當時指出,電視劇主戰場逐漸轉移,網站競爭只剩下幾家,而用戶付費又成為新的商業模式,周播、季播、短劇集的模式是拉動會員付費最經濟有效的方式,也是廣告主最願意看到的播出模式。

毫無疑問,劇集短才更有利於保證品質,才更有可能做系列化。如果劇集注水,一定會引起播放與口碑反噬。周播+季播的模式依託的是廣告+付費的盈利模式,會成為視頻網站劇集播出的主流模式。

02、美劇模式的高光時刻

三位掌門人論劍結束,就迎來2017年國內電視劇市場的百花齊放。

《人民的名義》成為當年「劇王」,《我的前半生》《楚喬傳》《那年花開月正圓》《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都引起討論,《白鹿原》《雞毛飛上天》《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這樣的現實、歷史題材贏得觀眾讚賞。

這一年,豆瓣華語劇集榜單破天荒拆分為電視劇集、網絡劇集兩大類。

在豆瓣發布的網劇TOP10榜單中,愛奇藝共6部上榜,包括《河神》、《無證之罪》、《你好,舊時光》、《花間提壺方大廚》、《盲俠大律師》,以及全網聯播的《九州海上牧雲記》。

其中,《河神》與《無證之罪》是愛奇藝對標美劇模式打造,均獲得了豆瓣8.2的高分,至今都被行業拿來做懸疑網劇的標杆案例。

《河神》的布景、質感和構建的氛圍稱得上一流,這成為演員李現早期的重要代表作。有趣的是,劇集還在每一集結束後都有花絮小故事,劇中埋藏的梗通過這種方式告訴觀眾。

《無證之罪》以群像戲獲得觀眾認可,演員集體演技在線,豆瓣網友評價主演秦昊「蹲個茅坑都是戲」,隨著劇情的推進來揭開每個角色的命運,最終人物線、故事線多線匯合。

在行業還在對美劇模式的可行性處於觀望階段時,愛奇藝出品的《無證之罪》、《河神》不僅在國內贏得口碑,也還出海Netflix、Hulu(日本)。登陸Netflix則意味著登陸了最大的國際流媒體平臺,向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播出。不久前,《無證之罪》上架Hulu(日本),登上亞洲劇集榜第二名。

需要強調的是,優質內容的累計並非朝夕完成,中間的起伏屬於正常,但平臺必須要向用戶傳達一個態度:對優質內容,我們不是說說而已。因為現在的用戶都太喜歡「考古」,光說不做很容易失去信任。

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是,當電競題材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在2019年成為爆款後,觀眾們為了李現願意回去重溫8.2分的《河神》,彈幕都是「穿越回來看現男友」,這其實是不同內容、不同類別之間的跨越三年的良性互動。

《河神》一共24集——2018年備案的電視劇平均長度是43集。

而把電視劇拍長,是個攤薄成本的方式,畢竟演員不論集數收取報酬。而虎嗅在2019年的《國產劇爆款工廠》一文中接觸到多位業內人士,他們認為在所有視頻平臺中,愛奇藝略另類,對小體量劇的寬容度較高,也有業內人士開玩笑,「懷疑愛奇藝沒有市場部門做評估。」

《河神》24集、《花間提壺方大廚》18集、《無證之罪》12集……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解釋說,愛奇藝有內容生產的層層決策機制,項目是否進入開發階段,最終可能十部劇要卡掉七部,「數據提供決策,但不能代替決策。」

對於愛奇藝來說,小體量的精品劇基本都是自製,合作方並非大牌、演員不一定非常有名,但這樣能夠保證質量和成本,通過招商合作、品牌植入和付費會員來回本,往往還能夠出口碑爆款。

熟悉產業的業內人士認為愛奇藝太有錢,但對於不知其中邏輯的普通用戶,反而認為愛奇藝太窮了。

2019年12月29日,有豆瓣網友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愛奇藝的自製劇大多都是12集啊?是沒錢嗎?

不過,很多網友都回復了這個問題,「愛奇藝在走精品劇模式,還在探索階段,」也有網友說,「總比50集的注水劇好」、「動輒五十集的我得三倍速看」。

03、《唐探》開局,美劇模式全面爆發

到2020年初,愛奇藝上線網劇《唐人街探案》在IP宇宙的基礎上,踐行美劇模式。

《唐人街探案》網劇一共12集,分3個單元,單集平均長度在40-60分鐘不等。在第一單元全部播出後,豆瓣評分8.1,高居華語口碑劇集榜(每周更新)第四位。

按照每周三、周四VIP會員各更新2集的速度,劇集會在1月16日季終,電影《唐人街探案》3則將在1月25日開啟的春節檔上映。

《唐探》IP的劇集開發,對於不曾看過電影系列的觀眾來說是獨立存在的故事目,對於長久追隨IP的忠實粉絲來說,它的新人物、新劇情和邏輯線承上啟下,有種找彩蛋的驚喜感,按照第一單元導演柯汶利的話來說,「不是補充,而是擴張」。

從超級網劇到《唐人街探案》3的跨屏聯動,用戶可以實現多場景的內容付費行為。《唐探》這個IP的商業價值空間獲得提升,「唐探宇宙」正在逐漸構成,這就是美劇模式的進一步工業化探索。

這種美劇模式能夠舉出一堆案例。

熱播劇集季終,一旦熱度很高,觀眾想要看到更多,那麼就會有衍生劇集,可能是前傳續集,也有可能以劇中配角再拓展,但這些劇集依舊獲得極高口碑,不至於崩壞的原因是:制播一體基本能夠保證版權、製作團隊的一致。

《生活大爆炸》後有《小謝爾頓》,《傲骨賢妻》衍生出《傲骨之戰》,《權遊》的前傳被眾人期待,《唐頓莊園》有了電影,未播出的《絕命毒師》電影還有很多「秘密」引發觀眾遐想。

當國內視頻平臺進入發展第三階段,也就是美劇模式的集中出擊,自製劇而非版權劇成為平臺重心,有量更要看質。

首先,採購很難在內容差異化上實現突破,而成本常常無法控制。其次,自製意味著用平臺吸引用戶,用戶看到的是平臺之間的差異化,以製作質量的優良與否進行評判。

更重要的是,自製意味著平臺擁有足夠的話語權,能夠保證對一個IP進行拓展和精雕細琢,儘可能從一而終,並根據觀眾反映進行調整。

2019年,愛奇藝VIP會員破億,當視頻平臺付費會員如同網絡使用時長一樣進入存量市場,留下觀眾成為重中之重。當然,一大利好是這個階段創作、製作、招商、播放、營銷逐漸由平臺主導,它意味著更智能、更市場、更靈活和更充分的資源利用。

觀察2020年三大視頻平臺的待播片單,優愛騰自製劇比例為43%、64%、52%,比起2019年的56%、65%、65%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畢竟沒有平臺希望用戶都用三倍速來看劇,需要注重質量提升,但愛奇藝依舊是自製比例最高的那個。

從劇集長度來看,2020年視頻網站以美劇模式生產的12集精品短劇數量有所提升,基本都由愛奇藝「貢獻」。

三大視頻平臺共有《在劫難逃》《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十日遊戲》《非常目擊》《唐人街探案》《我是餘歡水》《白色月光》八部短劇。八部劇中,除了現實主義題材的《我是餘歡水》,其餘都為懸疑題材,除了《白色月光》為優酷獨播外,其餘七部均為愛奇藝獨播。

我們現在回頭來看2017年三位掌門人的判斷,其實有些「上帝視角」的意味。從這個角度來說,並非要去看當年誰對誰錯,這三年中他們做了什麼去實現、證實自己的觀點,才是更重要的。

對於精品化美劇模式在中國落地的探索,《唐人街探案》只是2020年的開端,今後的發展,市場會告訴我們答案。

相關焦點

  • 入局者眾,破局者少,詳解文具行業三十年
    由零售到兼營批發,形成前店後廠的經營模式。當時永興洋紙行可謂是風頭無兩,所有學生需要的文具,基本都可以在這裡買到。它還設置了專門出售進口文具的區域,僅紙類就有圖畫紙、水彩畫紙、碳酸紙,還增加了兒童玩具、賀年片、保險柜、油畫夾、測量架、桌球拍、鋼板尺、大圖畫板等各種貨品。
  • 優愛騰入局,短視頻分帳模式的春天來了?
    在國內,迷你劇經過幾次迭代,目前每分鐘製作成本大多在1~5萬元,入局者也越來越多,不僅有新片場這樣的老玩家,一些傳統影視公司出身的創業者也在嘗試。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迷你劇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3~5分鐘的段子劇,不一定有連續情節,更注重對人設的打造;一種單集有10~15分鐘,有連續的情節,更注重故事本身。
  • Netflix、Disney+入局,美劇「分帳」規則變了?-虎嗅網
    所謂創劇人,顧名思義便是美劇的發起者。在構想出故事創意後,他會與電視臺進行溝通了解合作意向,當被採納後就立即進入試播集的拍攝階段。除非發生特殊情況,創劇人都會是劇集主管。劇集主管決定了劇情的風格和走向,其實相當於電影的製片人,處理選角,導演,風格等執行方面的事務。
  • 「禮吧商城」入局,電商迎來行業新變局
    近二十年來,電商行業風起雲湧,眾多錯過了淘寶、京東等傳統電商紅利的後來者紛紛推出不同電商平臺,比如,蘑菇街、美麗說就推出了導購型電商,網易考拉、洋碼頭、小紅書就推出了跨境電商,再接著,很多公司又推出了會員電商、社交電商、內容電商、庫存電商等等,但是近幾年,每個電商行業都爭得你死我活,後來者再以老的商業模式入局,想取勝已經是難上加難了。
  • 2019美劇大戲:誰能狙擊Netflix?
    這個過程發生得如此之快,以至於出於惰性、也出於慣性,傳統的美劇玩家可能還無法擺脫過去從預訂到周播的路徑依賴,但現在一切都改變了,一口氣放出全集成為了爆款更常見的模式。  當那些紅極一時的經典美劇紛紛終結,與這些美劇一道終結的還有那些曾經創造這些經典的爆款美劇模式。那麼在這條變化的河道上,誰有能力吸引更多新一代觀眾的遷移?
  • 麥當勞入局咖啡外賣 咖啡行業將再起變數?
    咖啡外送成競爭焦點連咖啡是較早的咖啡外送入局者,該品牌成立於2014年,最初以微信公眾號為入口的咖啡外賣平臺,提供星巴克和Costa等咖啡外賣服務來積累用戶。此後成立了自有咖啡外賣品牌Coffee Box,只承擔廚房和倉庫的角色。
  • 美劇推薦:《懲罰者》等十一月新開播美劇介紹
    眼瞅著十月份這就過完,十一月份馬上就開始了,又到了「下月即將新開播美劇」環節了。今天美叔給大家介紹一下十一月份即將新開播的美劇,相對十月份來說,十一月份新開播的美劇數量上有所下降,只有十一部美劇新番發布。還是老規矩,按照播出時間排序,開始了:一、《反恐特警組》(S.W.A.T.)
  • 輕奢風大行其道、紛紛入局整裝……2019年家居行業還有哪些後招?
    在本次展會上,「全衛定製」「全屋定製」「整裝」「輕奢」「拎包入住」「顏值主義」等成為行業熱詞。因此,一眾家居品牌紛紛瞄準了消費升級的風向標,比之去年就已經流行起來的輕奢風潮,今年更甚更猛烈,不僅有奢匠全屋定製等一批帶奢字的品牌參展,還有更多品牌一水兒推出輕奢系列產品,索菲亞推出輕奢系列新品、麗博櫥櫃|全屋定製將時尚潮流與輕奢並存、瑪格玩轉空間美學展示現代輕奢、頂固輕奢定製、科凡意式輕奢新品登場、聯邦高登的奢適生活、詩尼曼全新意式輕奢風
  • TCL再全面上調彩電價格 行業新入局者虎視眈眈
    然而,2020年彩電行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尤其明顯,這點從各大彩電廠商的財報中可以看出,在傳統電視廠商已佔據制高點的情況下,後來者還有多少機會呢?一年內多次調價2020年下半年,圍繞彩電行業的一個核心話題就是漲價。
  • 眾託幫嚴把風控 打造互助保障行業標杆
    近年來,互助保障模式發展勢頭良好。作為中科招商集團的「雙創」新生態核心企業,眾託幫初始註冊資本高達一億元,是國內擁有最大註冊資本金的互助保障平臺。作為一種「風險共擔,助人自助」的模式,互助保障模式與社保和商業保險不同,它是對後兩者的有效補充。
  • 社區團購,2020年百億資本入局,機構一致布局這兩家行業龍頭
    【行業深度】社區團購:最強風口襲來!2020年已有百億資本入局,行業規模3年將增長3倍,機構一致推薦這兩家行業龍頭核心邏輯:1、網際網路賦能傳統行業,2020年已有百億資本入局社區團購是一種以居民社區為單位,藉助網際網路手段進行團購銷售,社區內提貨、為社區居民提供日常所需商品
  • 美劇《行屍走肉》無懼與《最後生還者》的收視競爭
    不久前,HBO方面正式核准了《最後生還者》劇集的製作,儘管官方沒有公開這部美劇的具體播出時間,但有傳聞稱它可能會與另一部喪屍劇《行屍走肉》的第11季(也是最終季)同時播出,也就是2022年的時候。《行屍走肉》劇集製作方AMC的節目內容主管Scott Gimple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並不擔心與《最後生還者》之間的競爭。「都是喪屍的故事但講故事的方式不同,我認為對我們而言有著足夠的(收視)空間。這兩部電視劇我都會看,也希望很多人能和我一樣。」
  • 萬億兒童消費市場,凱叔講故事、企鵝童話如何探索有聲內容商業模式?
    兒童音頻平臺探索知識付費模式變現是所有商業的本質。當下的文字、視頻行業已有成熟的廣告、會員費或者票房模式時,在線音頻行業的變現仍處於初期階段,在2016年的知識付費浪潮中才得以興起。目前來看,移動音頻平臺主要是靠廣告、付費有聲內容產品和會員費三種模式。
  • 三年而立,眾惠相互打造中國特色相互保險模式
    「華西婦兒聯盟」模式將疫情防控壓力成功下沉到基層,在關鍵時刻做好婦兒「健康守門人」,在全社會起到了正面示範效應。中低收入、高風險、弱勢群體」,不斷創新、推出與我國國情相結合的產品和服務,積極布局健康險市場,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發展模式。
  • 從原生模式到S2B2C模式「壁虎互助」獲新浪新一輪投資
    從原生模式到S2B2C模式網絡互助平臺自2015年左右興起,初始模式類似於湊份子錢,比如每人交幾元,成為成員之後能夠享有相應的賠付權利,賠付金額平攤到每個用戶帳戶上,如果用戶需要繼續享受權利,需要向帳戶中繼續充值。重大疾病是這類平臺的重要場景,36氪曾經報導過的抗癌公社、水滴互助、e互助、眾託幫、17互助以及夸克聯盟等,都採用類似的模式。
  • 瘋狂的口罩:那些紅了眼的入局者
    基本上,我的客戶都是在四月份入局的,而這也是熔噴布行業最瘋狂的時候。很多人都是在盲目的狀態下一頭扎進來的,抱持的根本就不是一種正常的做生意的心態。當形勢下滑的時候,他們根本措手不及。我最近有個江蘇的客戶就是這樣。當初,他也是聽說熔噴布利潤高,便和合伙人一起投資辦廠,買了兩臺設備。交了一百多萬的預付款後,他們需要等待 20 天才能拿到設備。
  • 【每家每克】定位大環保事業,重磅入局「網際網路+廢品回收」行業
    每家每克對比傳統回收行業,簡化了中間環節,讓回收更便捷高效。傳統回收從商家(社區用戶)到收荒匠手裡然後流到回收站、打包站,最後才能到製造企業B端進行廢品再利用。耗時耗力,並且中間環節不透明,會對每一個環節的雙方用戶造成不小的信任危機。而每家每克建立了多維度回收產業商業模式,打造完善的廢品回收產業生態鏈,簡化中間流程,全程透明公開公平交易。
  • 美劇推薦:《血疫》,遠比「生化危機」還要可怕的故事
    這是一部由國家地理頻道出品的六集迷你劇,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現實中的「生化危機」的故事。一、看不見的致命敵人在影視作品中,病毒傳播大多數通過感染者噬咬健康者來進行,也就是說傳播途徑是血液或體液,而在現實中有一種病毒可以直接通過空氣傳播!
  • 比爾蓋茨客串美劇叫什麼 比爾蓋茨客串的美劇有哪些匯總
    不知道大家聽說沒有,比爾蓋茨又要客串美劇了,不知道他這次客串的美劇叫什麼呢?好看嗎?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比爾蓋茨客串的美劇有哪些,有哪些角色呢?  比爾蓋茨客串美劇叫什麼  據外媒報導,周日,HBO出品的情景喜劇《矽谷》迎來第六季大結局——《退出事件》。
  • 美劇為什麼厲害
    但在美劇行業裡,編劇才是一部戲的核心,在創作上的權力常常大於演員和導演。製片人喬恩·富雷曾這麼評價編劇的職能:「編劇就是製片人,最初的想法是他們提供的,整個故事是他們創造的,劇本是他們撰寫的,他們決定故事的結構和情節的發展方向,他們還參與演員挑選,總之他們直接決定著收視率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