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紅木博物館「三十三觀音」藏品的當代傳奇

2020-12-11 人民網

  山東淄博以「齊國故都」而名揚天下,這座古城,常年遊客絡繹不絕。有一個和紅木文化息息相關的博物館,深藏一隅,鮮為人知,然而,它在業內卻是佼佼者,是文化旅遊中的不可錯過的景區。福王紅木博物館位於素有「旱碼頭」旅遊景區之稱的山東淄博市周村區。福王紅木博物館佔地11.75畝,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目前是國內最大的自營品牌紅木文化展館。2012年9月福王紅木博物館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初次走進山東省淄博市福王紅木博物館,我便被一座造型奇特、形神生動的木雕深深吸引,它矗立在館舍最顯著的位置,它就是被作為鎮館之寶之一的「檀香陰沉木三十三觀音」。多年來,它已經成為福王紅木博物館的一張亮麗名片。而這件珍貴的藝術品,也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傳奇。

  「枯木」出世,舉世驚奇

  2004年,盛夏,海角天涯,椰風習習,碧波蕩漾。此番美麗迷人的熱帶自然景致在海南三亞依然如故。

  然而,在三亞地區的腹地卻是另一番景象,降雨量大幅減少使得天氣大旱,土地乾裂。據悉,該年度月平均降水只有往年的4成左右,當地一些水淺的河床出現乾涸、爆裂。其中,在萬泉河一段河岸下方兩米左右,河床凹陷的地方,裸露出一棵原浸泡在水中的枯樹,據當地人介紹,這棵枯樹枝葉很大,樹幹也比較完整,當時人們一度想挖出來加工使用。但是,該樹木質卻非常沉重堅硬,搬運十分困難。

  此事引起了時任三亞自然博物館館長、陰沉木研究專家李躍卓先生的關注,他不禁思索,「這棵怪異的枯樹究竟是什麼樹?它為什麼會被埋在五指山與黎母嶺附近的地下?這背後有什麼有趣的事情?」經過初步推斷,李躍卓先生還是趨向於一個結論,「這是不是稀有的陰沉木呢?」他的推斷並非無的放矢,之前就有專家認為,「上古時代的海南氣候溫暖,完全適宜陰沉木的生長。」如果真是陰沉木,它的發現就是一個新生事物,值得深入研究。而在當時,由於陰沉木收藏還沒有形成產業,知道陰沉木的人少之又少。

  帶著諸多疑問,李躍卓首先想起了相交甚好、遠在山東淄博的一位朋友,於是,他隨即拿起電話,把這件事告訴了時任山東福王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的王漢東先生。

  「貨賣識家」,伯樂來尋

  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李躍卓之所以把發現枯木蹤影的消息首先告訴王漢東,就是因為木材特別是珍稀木材的買賣就是「貨賣識家」,王漢東在紅木家具行業摸爬滾打了幾十年,見多識廣,既是珍稀木材方面的專家,又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只有他能幫忙解開這棵瘦枯嶙峋的枯木背後隱藏的秘密。

  而王漢東聽到這個消息後,出於一個資深紅木人的敏銳洞察力,意識到這有可能是一塊世上極為罕見的陰沉木。他認為,首先,這棵枯木是在河床的低洼處發現的,符合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樹木在缺氧、高壓狀態下,以及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過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碳化過程而形成陰沉木的特徵。

  不過,陰沉木一般都在內陸一帶出現,之前曾在四川、廣西等地出土過,如果陰沉木在海南出現,卻是一件不可思議的怪事。海南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省對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三亞位於海南島的最南端,又南鄰南海。「這海南三亞的陰沉木是不是真正的陰沉木?它又從何而來?是當地的樹木,還是飄洋過海而來的樹木?難道,『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現象也會發生在陰沉木身上嗎?」

  帶著疑問,王漢東馬不停蹄趕到現場,看到了這棵橫躺的碩大的枯木,該枯木主幹長約5米,直徑約0.6米,淨重達480公斤。雖然樹身裂紋橫豎交錯,根部呈「雞爪」型,且不同程度出現碳化現象,但樹心部分為實心,根部、表皮等部位發黑,大致外觀呈烏黑色,而且堅硬無比,似硬木似巖石似銅鐵,雖然歷經歲月滄桑、飽受多種自然外固和內固之力,卻渾然天成,具備了陰沉木的各種元素,符合陰沉木的一切標準,只是具體樹齡未能定論。出土後,該木呈現出一種天然形狀怪異、古樸、典雅的氣質,經鑑定,正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檀香樹形成的陰沉木,這種陰沉木因長期深埋於地下,特性介於木石之間,其質地可與世界上最好的印度檀香陰沉木媲美。

  「枯木」源考,史冊有載

  那麼,為何在海南三亞也會出現陰沉木?據科學考證,在兩千年至萬年前,海南原始森林中的名貴古木如香樟樹、楠木、紅椿木、紅豆杉木、檀木等樹種,受突如其來的地震、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侵襲,使得樹木在頃刻間被掩埋在江河湖海的古河床、泥沙之下,隔氧密封起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枯木殘根改變了原來的物理性能。有的被水底的泥沙腐蝕得絲絲縷縷,強化了材質的肌理美感;有的則變得剛勁挺拔,顯示出崢嶸之姿,形成了古樸凝重、銅打鐵鑄般的效果,堪稱樹中之精、木中之魂。

  《辭海》認為,「木材因地層變動而久埋於土中者,稱為『陰沉木』,也叫『陰木沙』。一般多為杉木,質堅耐久,舊時以為制棺木的貴重木料。」一般而言,人們將生於山北或秋冬生者稱之為陰木。而陰木顯然與陰沉木有異,陰木為生於地上之木,陰沉木則是久埋於地下之木。在四川一帶,陰沉木又被叫做「烏木」。陰沉木「因乘天地靈氣,集日月之精華,乃萬木之靈,靈木之尊」,是寶貴的人類遺產,難怪有外國人參觀後,均驚嘆為「東方神木」。

  初見驚鴻,一見「鍾情」。面對這樣一棵確鑿無疑的是「家有烏木一方,不換珠寶一箱」的非常珍貴的陰沉木,王漢東明白,這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瑰寶,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其如今「重現蹤影,驚見天日」,是大自然和自己的一個緣分,可遇而不可求,當即決定斥巨資買下這塊陰沉木,並組織人員車輛,將陰沉木運回,成功使其落戶山東。

  匠心雕琢,「枯木」逢春

  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雖然陰沉木由於深藏於地下而有著令人稱道的不變形、分量重、密度高、不會被蟲蛀的特質,被民間稱為樹中之精、木中之魂,但是因長期深埋、含水豐富,一旦離開封閉的土壤環境,陰沉木極易開裂、變形、翹曲,不易保存,不過待其乾燥後加工,表面則十分潤澤光亮,手感極佳,且宜於長期保存。同時,由於陰沉木本身不具有文化屬性,只有經過人為加工後,才可以成為文化品,是具有非常獨特性質的藝術品,如果製作成古典家具和雕刻藝術品,則更顯彌足珍貴。

  王漢東認為,針對陰沉木屬於特殊的植物化石埋藏物,具有難以再生、數量稀少、觀賞性強的特殊屬性,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快對其進行加工保存,讓能工巧匠和藝術家將其打造成自然與人文高度融合的、具有非常獨特性質的藝術品。此後,王漢東在公司內精選了一大批能工巧匠,開始對陰沉木進行精心設計、創作。

  在王漢東的精心指導下,雕刻師傅們秉承「工匠精神」,專業專注、精益求精,歷時300天時間,終於精心打造出了「三十三觀音」、「十八尊者」、「十二聖賢」三大鴻篇巨製,尤其是「檀香陰沉木三十三觀音」,汲取佛家觀音大士為普渡眾生示現出三十三種法身的傳說,使海南陰沉木得到了淋漓盡致、美輪美奐的展現,使這一巧奪天工、栩栩如生的曠世藏品驚現世間,完美地演繹出蘊含其中獨特的藝術價值和的巨大的升值空間。

  鳳凰涅槃,再見傾城。這尊由「枯木」實現華麗轉身、脫胎換骨的「三十三觀音」一經面世,就驚豔了世人,震驚了世界。這件作品的中心位置刻有觀音菩薩坐像,在周圍圍繞著33個或半臥或立或半坐的菩薩化身。整件作品匠心獨運,天人合一,每個造像人物生動形象、各具情態。2013年,該作品榮獲世界吉尼斯紀錄認定,被稱作世界單體陰沉木雕刻形象最多的作品,全球絕無僅有,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收藏價值。

  千年萬載陰沉木,形不朽而神不滅,彰顯著萬物的自然與尊貴。遠在天涯海角的「枯木」挖掘地——海南三亞萬泉河如今早已是碧波蕩漾,綠樹倒映,而在千裡之外的山東淄博福王紅木博物館內,用其雕刻的世界上最好的陰沉木雕刻觀音作品已經被作為鎮館之寶之一矗立在博物館的顯著位置,以慈悲的容顏和迷人魅力迸發出勃勃的生機,從容、優雅地接待著一批批海內外遊客的參觀拜頡,展現出無垠的歷史價值和藝術魅力,無聲的向人們訴說著一段關於「枯木逢春」的當代傳奇。(守祥雲松)

(責編:單芳、陳悅)

相關焦點

  • 周村福王紅木博物館:藏古典家具 傳承紅木文化
    (攝影 徐建彬)在周村有一座現代感極強的建築,透出簡約時尚的氣息;建築前的大廣場,又使得它寬博大氣,這是以紅木為主題的特色博物館福王紅木家具館。在這路人們不僅可以看到從古至今的家具流變、現代家具的經典樣式、詳盡的紅木家具部件解析、精湛的紅木家具製作工藝,還可以看到國內絕無僅有的紅木家具珍品、紅木原材以及書畫、禪學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東方文化。
  • 最著名的觀音:三十三觀音
    明代闕名彩畫《白衣觀音圖》(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最著名的三十三觀音形象:觀音菩薩慈悲度生,隨類應現。三十三觀音是我國唐宋時代及日本民間信仰之觀音集合而成。三十三觀音並非化現各種形像,而是觀音菩薩本身不同形貌,而且不是密宗式變化形相,只是以姿態、場景與所持法器來區別。何以又成三十三身之數,這應與《普門品》、《楞嚴經》所述觀音應化數有關。此類觀音各相之間區別並不太大,很多特徵也不是唯一的,有些觀音圖像既可作此解,亦可為彼說。據載清代卓峰曾繪出三十三觀音圖,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 紅木家具如何演繹藏品傳奇
    從上世紀80年代初價格數百元到如今上億元的「天價家具」,從秉承傳統精雕細琢的數百種工藝流程到「工業生產」、「電腦設計」的流水化作業……記者深入採訪時發現,紅木家具要演繹現代中國收藏品傳奇,還需要越過多重障礙。
  • 洛陽古典紅木家具博物館:收藏古典家具 傳承紅木文化(走進民辦博物...
    紅木家具始於秦漢,盛於唐宋,明清時期達到極致,它歷來是尊貴和財富的象徵,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作為我省首家民辦古典紅木家具博物館,洛陽古典紅木家具博物館的200餘件古家具珍品,把即將消失的古典家具製作工藝「記錄」了下來。
  • 彩繪木雕觀音坐像:只將慈眼視眾生(現藏于波士頓美術館)
    館內分亞洲、埃及、希塑、繪畫、工藝、紡織品、現代藝術等8個部門,共178個展室。美術館早在1890年就成立了東亞部,是第一個系統性收藏中國藝術的美國博物館,也是今天收藏中國藝術品最為豐富的美國博物館之一。
  • 觀世音菩薩三十三化身
    三十三觀音並非化現各種形象,而是觀音菩薩本身不同形貌,而且不是密宗變化形相,只是以姿態、場景與所持法器區別。何以又成三十三身之數,則仍應與《普門》、《楞嚴》所述觀音應化數有關。此類觀音各相之間也不是嚴格區別,很多特徵並不是唯一的,有些觀音像圖既可作此解,亦可為彼說。
  • 淺談觀世音菩薩(附:三十三觀音聖像)
    在很多作品中,觀音的影響是超越玉皇大帝的,在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西遊記》中,觀世音大慈大悲法力無邊,但是玉皇大帝卻是坐在凌霄寶殿上被孫悟空趕到桌子底下的那一位,二者對比顯而易見。我們皆知觀音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卻又幾人真正了解這尊菩薩呢?
  • 三十三觀音之二十四 多羅尊觀音(童女身)
    「多羅尊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二十四尊。「應身相」為多羅尊觀音的「化身相」是「童女身」的示現。多羅意為眼、瞳子、救度,故而略稱「度母」。《普門品》曰:「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多羅觀音表《普門品》「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
  • 為何博物館可以賣藏品?
    由伯克郡博物館出售,2018年5月16日,蘇富比紐約當代藝術晚拍以121.5萬美元成交。由巴爾的摩藝術博物館出售,2018年5月16日,蘇富比紐約當代藝術晚拍以337.5萬美元成交。 為了獲取大量資金而不惜「鋌而走險」的行為往往是許多博物館實行重大計劃的先聲。
  • 衛星看中國四大博物館,北京故宮面積最大,陝西博物館藏品最多
    >分別是北京故宮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和西安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館)下面我們用衛星地圖看看這四座博物館一、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位於我國首都北京》是世界三大宮殿之一建館時間:1925年藏品數量:168萬件建築規模: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二、臺北故宮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館位於我國臺灣
  • 佛教:圓通殿裡觀音的「三十二應」和「三十三身」,你知道多少?
    在佛教之中,以觀音為主尊的佛殿習稱「大士殿」,俗稱「菩薩殿」。供三位主尊的,常為觀音居中,文殊在左,普賢在右,習稱「三大士殿」。專供觀音的稱「圓通殿」,蓋以觀音曾有「圓通」美名之故。觀音道場普陀山普濟寺大圓通殿是個中巨擘。在這樣的殿堂裡,兩側靠牆環侍像常為觀音「三十二應」或「三十三身」。
  • 買紅木就是賺錢!海巖收藏800多件紅木家具,十幾年間價格漲了200倍
    海巖在演藝圈裡已經是一塊金字招牌,他的作品《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玉觀音》捧紅了眾多的影視明星,這些明星也被冠以「巖男郎」「巖女郎」的稱號。不過海巖作家、編劇的名聲太響,掩蓋住了他收藏家的身份。日前,收藏家海巖就出版了新作《姚黃魏紫俱凋零——紅木家具古今談》。
  • 首都博物館藏品將電子監控
    首都博物館聯盟將啟動三個數字平臺建設   「5月4日,在故宮博物院翊坤宮,一遊客徒手擊碎了展室的窗戶玻璃,致使臨窗陳設的一座清代鐘錶跌落受損。故宮文物的安防條件之脆弱引發了人們的熱議,更多市民開始關心博物館藏品的保存條件。首都博物館聯盟開發「博物館藏品監控平臺」,將加強對展品的監控和保護。」
  • 凝聚匠人精神,傳承紅木文化:廣西憑祥紅木文化博物館正式開館
    凝聚匠人精神,傳承紅木文化。12月18日上午,在2020年廣西·憑祥中越邊關旅遊節開幕式上,憑祥市委、市政府舉行憑祥紅木文化博物館開館儀式。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旅遊廳、崇左市、憑祥市領導,以及憑祥友誼發展集團主要負責人,共同為紅木文化博物館揭牌,與會嘉賓共同見證了揭牌儀式。
  • 施藥觀音,觀音菩薩三十三化相之一,除苦施樂護佑平安健康
    施藥觀音是觀音菩薩的三十三化相之一,也被百姓們稱作施樂觀音。這一化相通常被塑造成右手撐頰,右手肘倚於膝上,左手持藥施給病患的形象。觀音菩薩是慈悲為懷、平安吉祥的象徵,民間認為施藥觀音能夠給人帶去安康與快樂,「天人大丈夫,能施眾生樂。」施藥觀音的心願就是給世間眾生萬物帶來快樂,將佛光普照於沉溺在病痛和苦惱中的苦難眾生。
  • 來自寧波的南宋 《五百羅漢圖》 奠定了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中國藏品...
    洞中入定施飯餓鬼僧道鬥法應身觀音由於種種原因,不少中國書畫藝術品流落海外。除了日本,美國是中國古代書畫收藏最為集中的國家。展覽後有10幅畫在波士頓售出,5幅直接賣給了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為周季常所作《受胡輸贐》《雲中示現》《施財貧者》《竹林致琛》《觀舍利光》;另外5幅賣給了哈佛大學教授兼博物館贊助人丹曼·羅斯,羅斯最終將它們贈予了博物館,這5幅作品分別為大德寺《五百羅漢圖》中周季常所作的《洞中入定》《應身觀音》《經典奇瑞》《渡水羅漢》以及林庭珪所作的《施飯餓鬼》。還有兩幅最好的作品在波士頓展覽前失蹤。
  • 東成紅木當代中式文宋旗艦店在華東市場閃耀登場
    正值五一黃金假期的第一天,中國紅木家具十大品牌——中山市東成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成紅木)旗下的黑酸枝·當代中式「文宋」品牌首站正式入駐華東市場,旗艦店位於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家具大道金利源家具博覽中心一樓。這不僅是華東市場緊隨當代中式潮流發展的重要一步,更將是東成紅木「文宋」品牌在華東家具市場乃至整個紅木家具行業揚起「當代中式」大旗的重要一步。
  • 記錄廣州十三行的博物館,1600件藏品一人捐贈
    更多的,藏在他的私人博物館。 2013年,王恆在報紙上看到了荔灣區籌建十三行博物館的消息。這讓他想起了自己的心願,捐出自己的藏品。 博物館籌備了三年。 「荔灣區非常重視此事,領導親自來到我這裡看藏品,找專家鑑定。包括文物的保管、記錄等,工作量很大。當時博物館還沒建好,他們還特地找地方去存放這些東西。」
  • 中國四大博物館,我建議你一定要去看看!
    陝西歷史博物館 ▼ 建館時間:1944年 藏品數量:170萬餘件 佔地面積:65000平方米 館藏文物:遠古人類初期——公元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