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南市地區回憶錄,看還有多少天津人記得

2020-12-23 儒玊

大家好,今天想說說天津的南市地區

南市—天津人都熟悉,但我想老天津人可能更會有一種陌生的感覺。

南市地區,也就是解放前的「三不管」地區。為嘛叫這個名字呢,這裡處在當時中日法三國勢力交匯的地方,日本人想管,英法不讓,中國人也不敢管,所以叫「三不管」。解放前的南市與北京的天橋、上海的城隍廟、南京的夫子廟並稱為中國四大「世俗生活區」,煙、賭、娼、相面、變戲法、練把式等無所不有,百業雜陳。解放後,南市已滌盡汙濁,但仍然保持著影劇、飲食、服裝、百貨集中的綜合消費中心的特色。

南市的大概範圍就是南馬路以南,南門外大街以東,南邊到多倫道。東邊呢,自然就是到和平路了。

如果您現在從北往南,走在榮業大街上,您會發現馬路右側榮業大街,道路右側以前有很多有名氣的胡同,比如說楊家柴廠胡同,崔家大橋~ 九道灣胡同,官溝大街。還有土地廟西胡同,等等。左側呢,有很多最有名的當屬玉清池了,還有個第二制本廠。我們家有個親戚原來就在那裡上班,具體幹嘛的不知道,就知道很早就下崗了。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我忘掉了說榮吉大街,就是丁文元同志他們家所在的那條大街。其實不是我忘了,只是這條路現在被弄得四分五裂了。有兩個小段不說,這兩個小段還不在一條直線上,這讓很多外地的朋友很詫異。其實不必哈,人家以前是一條完整的路,只不過現在不是了。榮吉大街和榮業大街交口附近有個黃河劇場,還有個百貨商店。

咱們在說說慎益大街。跟慎益大街垂直的有一條消失的路,叫做東興大街。慎益大街上從西往東走,過了東興街就有很多買賣字號,比如正興德、天紅百貨,和東興大街的交口就是著名的鴻賓樓飯莊。還有慎德裡、群英後胡同、長虹劇院、大明眼鏡,90年代和東興大街把角處還有個工商銀行。

當年的慎益大街並不和和平路直接相交,而是被一塊房子給擋住了。消失的那塊就有大興裡、大興路、光裕裡、光明裡等等,著名的買賣就更多了,比如冠生園,人民劇場,福仙池等等,當然了,這些都在和平路上了。

說到和平路,過幾天我我會做個視頻詳細的說從中山路到東馬路再到和平路直到海河邊的前世今生。

這一條路,可謂是天津衛工商業最精華的一條路了。多少老人耳熟能詳著名字號,都會在那個視頻中出現。不過我想先說說一個白記餃子館,這個餃子館太有意思了,人家白記賣餃子,不數數,也不稱重。直接用盤子盛,假如您要4兩餃子,人家用盤子隨便一擓,保證就是4兩,有可能多1個兩個,但絕不會少。

得嘞,咱們言歸正傳,繼續說南市地區。說說著名的旅遊景點,南市食品街。很多咱們天津人一說南市食品街就覺得景區騙人。實際上這話有失偏頗。時至今日,食品街仍然有很多不錯的飯店,最不濟不是還有麥當勞麼……

還有一個要說的是東興市場了。其實東興市場就是現在的和平區公安局的位置。

咱們現在啊,要再看看那一小段建物大街,那可是是南市地區,唯一剩下的沒拆遷得了。雖然也是物是人非了,但是還能簡單地看出來一些當年的樣子。這條路很窄,又是菜市場,挺不好走的。這裡有不少買東西的。在和平區這個商業為主的地區,這裡顯得特別有生活氣息。但是開車進來還是挺崩潰的。建物大街東側是慶有東裡,西側自然是西裡。您可以仔細看一下慶有東裡。它就是在有生活氣息,再有當年的回憶,我想,真正住在這裡的人。恐怕都挺希望能拆遷改搬走吧。所以啊,一切懷戀和回憶都是要建立在當下的美好生活中的。真要是還像以前一樣,恐怕更多的不是幸福而是抱怨了。

榮安街與河北路交口南側也都是都是平房,就是平儀裡呀。我覺得呢,這裡的房子早晚都會改造吧。希望我們都能在溫暖的大房子裡去懷念當初的生活。

感謝您的寶貴時間,我是儒玊,下回見。

相關焦點

  • 天津舊照,南市的老字號和潮店,大悅城的孩子哪知道老南市的樂趣
    南市對於外地人只是食品街,對於90後是大悅城,但是對於80後以前的天津人來說,南市代表著吃喝玩樂,南市意味著電影相聲,南市代表著天津的老字號和新潮。
  • 昔日的舊城區生活,拆遷前的天津南市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隨著天津租界的開闢和不斷擴張以及1900年庚子事變八國聯軍入駐天津,靠近老城東南城角與日租界的南市地區,逐漸成為地產商興建的平民聚居區。在原南市「東興市場」附近的約百餘畝窪地上逐漸聚集了一批商民,並逐漸形成了一片集「撂地」、算卦、說書、魔術、雜技、賣藥、小吃、剃頭、拉洋片、拔牙、修腳等行業的露天遊樂場所。
  • 帶你吃天津南市小吃:學生黨出遊必備,天津南市食品街攻略在此
    帶你吃天津南市小吃:學生黨出遊必備,天津南市食品街攻略在此小編作為一個學生,曾經和同學在假期的時候去過天津遊玩,在吃的方面我們主要去了天津南市食品街,那裡的小吃及經濟實惠又好吃美味。本來就一直想寫一個適合學生去天津玩的美食攻略,現在終於抽出時間了,整理下來分享給打算去天津玩的學生們~南市食品街主要是一個由兩條大街十字交叉而成的,因此整個食品街就被分成了四塊區域,一些美食小店鋪主要就設在街道兩邊,分成兩層,最上面一層是廊橋構造,呈環形;最下一層就是一些經典的天津地方特產、小吃。
  • 南市回憶評論選(七)
    東興市場裡的開明影院是我的同學王志偉姥爺開的,記憶最深的是老電影《三劍客》、《法吉瑪》、《巴格達竊賊》……在那不知看了多少遍!小盛春先生的女兒跟我是一起榮安街小學上學,叫董芙蓉,還記得她的模樣。他父親去世的很可憐,文革時死在軍糧城河溝裡……小時每天都去共和劇院看猴戲,如今再也沒有對表現猴的生活這麼逼真的了!東興市場的武術楊敬才,楊敬奎都是兒時的好友!
  • 特立獨行的天津話,天津人的標誌
    有人說,天津人逗;有人說,天津人貧;天津人自己覺得很莫名:我們那就是平常說話,恁麼就貧了?春晚幾十年了,每年的語言類節目單上,相聲是必有節目。從南到北,說相聲的幾百幾千人,說得好的有名的,數數看,似乎也是天津籍的居多。其實要細說起來,也許還是和這方水土有關,和這個特別的天津話有關。
  • 屬於天津衛的南城往事,老南市的一去不返,留給我們的還有什麼
    其次就是從小孔洞裡看「大千世界」的拉洋片,老百姓歇腳聊天的茶攤兒(大碗茶)等等。另有種說法為當時天津衛被中、日、法三國勢力同時控制,但是出了事情誰又都不管。之後這片區域就被人們稱為三不管地帶,和當時的北京天橋地區、南京夫子廟地區齊名的「亂」。隨著天津衛的整體發展,這片區域也在不斷的變化著,後來便形成了「南市」,這裡不僅是三教九流的代名詞,同時也展現著百姓生活的真情實景。
  • 南市曾有溥儀嶽父的產業,解放前是頂級窮人樂,被寫進郭德綱相聲
    在解放前,天津有一片地區是與北京天橋、上海老城隍廟、南京夫子廟齊名的「窮人樂」地段,因為位於老城南城牆的以南,所以被稱為南市。具體說來,就是北起南馬路,南至多倫道,西起南門外大街,東至和平路,面積約1.04平方公裡。
  • 天津是個很有意思的城市,分辨一個土生土長的天津人很簡單
    天津是個很有意思的城市,這兒有繁華的購物商街,也有市井煙火氣兒的巷子。所以你能擼袖子坐馬扎,來兩串大腰子加一 砂鍋白菜豆腐,也能在百年歷史古色古香的洋樓裡嘗一餐正經的私房菜。能玫瑰紅酒小燭光、手衝咖啡配蛋糕的小資,也能要壺花茶兩角兒蘿蔔,邊聽相聲邊笑到飆淚兒的接地氣。在這樣文化薰陶下的天津人也特別有意思。
  • 天津人眼中的「美味兒」?
    相對來說,華北地區對於吃的講究沒那麼嚴重,但天津除外。天津人是吃的忠實粉絲,在華北地區天津人的體重也印證了這一點,河北人做飯屬於粗獷式的,天津人雖然大都工人出身,但在吃上很細心,也很有耐心,尤其老年人,一些天津的老年人每天就是琢磨吃什麼?怎麼做更好吃?為什麼天津人戀家呢?
  • 哪個天津人,不是聽著相聲長大的
    天津人愛相聲,隨隨便便就能說出幾個相聲大師的名字,馮鞏、侯寶林、郭德綱,楊義楊少華…… 但身為天津人,你對相聲到底了解多少呢 天津相聲竟然源於一場滿族人的「畫鍋」? 相聲在清代發源於北京,但是卻成熟於天津。 所以有相聲「生在北京,長在天津」的說法,而天津亦被認為是相聲演員成名的必經之地。
  • 今天冬至,天津這些傳統習俗你還記得多少?
    而在民間,特別是河東水西「老天津衛」聚居地,立冬則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百姓常於夏秋之際,買來倭瓜,置窗臺上,經過數月放置瀝去水分,倭瓜充分糖化,此時做成餃子餡,其味甜軟香鮮。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蘸著蒜泥老醋吃,別有一番滋味。還有不少天津百姓在冬至日要吃「冬至面」「包餛飩」,故有民諺雲「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吃了倭瓜餃,不凍手和腳」「喝了冬至餛飩皮,不凍鼻尖耳朵垂兒」。
  • 天津文化中心 天津人的文化客廳
    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天津大劇院的具體位置在哪裡,今天我就帶您走一圈,了解一下。天津文化中心可以說是天津市諸多代表城市新面貌的地標工程中最年輕的一個。雖然這裡的原址就是天津繁華的銀河廣場,但天津文化中心在2012年5月才正式面對世人開放。
  • 安境文化主題民宿:鬧中取靜,靜中成仙(天津)
    為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先進位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天津市區依河而建,1989年評選出的「津門十景」分別是「天塔旋雲」、「薊北雄關」、「三盤暮雨」、「古剎晨鐘」、「海門古塞」、「沽水流霞」、「故裡尋蹤」、「雙城醉月」、「龍潭浮翠」、「中環彩練」,這些景觀既有名勝古蹟及舊景新顏,是新時代天津旅遊景觀的代表古剎晨鐘指獨樂寺,它位於天津薊縣城西門內。
  • 那些說出來讓人誤解的天津話,絕壁只有天津人看得懂!
    土生土長的天津人肯定知道,天津話中有許多詞語跟它的字面意思都不太一樣,這讓很多外地人非常抓狂,
  • 天津這些個鮮為人知的秘密,連老天津人看了都懵逼,您知道幾個?
    天津話算是天津人一個最大的特點但是實際上天津是一個方言島並不是所有的天津人都會說天津話而是只有市區才說天津話改革開放恢復老字號在政府支持下粉刷一新的謙祥益已變身為相聲茶館,天津眾多相聲名家均在茶樓演出,被譽為「天津第一茶館」,是華北地區頗有名氣的相聲曲藝茶館。
  • 閒憶衛城——究竟什麼才是天津菜
    記得有一次回津,一位初識的友人約我吃晚飯,他說:你不常在家,不如我們去吃天津菜吧,我定了xx餐廳,看網上評價可好了。聽罷,我心中偷笑。這間昔日我常光顧的小飯鋪兒,如今儼然成了網紅餐廳,幾乎日日可見慕名而來的遊客在外面等位。鄙人好吃懶做,加之父母寵愛,因而自小就常被帶著「下館子」。
  • 央視春晚繞不開的2段天津話,4個天津人!
    >通常會讓你說兩句天津話這幾乎是天津人獨有的待遇其實天津話經常在央視春晚中出現但把天津話玩出圈的兩個作品卻來自兩位外地演員我們要感謝這兩個作品在春晚舞臺上學天津話的,郭冬臨不是唯一的一個,但口音太純正了!有多純正呢?你可能沒發現他是個安徽人。「竹板這麼一打啊,別的咱不誇,誇一誇傳統美食狗不理包砸,人都說我冬臨美就像一朵花,其實我看馮鞏才是狗不理包砸!」承認了吧,你們就是唱出來的!
  • 津津有味|天津的年到底是嘛味兒?
    南開區:杜成奇火燒的香甜作為津門地區傳統名點之一紅橋區:四輩羊湯的淋漓小小一碗湯,承載著多少天津人的兒時記憶口味很地道,是天津人愛吃的口味。無論是他鄉歸來,還是即將遠行,年底都要約上三五好友來這兒喝上一碗羊肉湯,大汗淋漓一場。
  • 天津麻花好不好吃?天津人:買對了就好吃
    天津小吃說是聞名全國可是一點都不為過。不說別的,只說一提起天津衛,只怕百分之九十九的外地人脫口而出的都是「狗不理包子」吧。天津人會吃好吃,天津的小吃也都是五花八門。但時間久了,總會有那麼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在天津人嘴裡特別好吃的小吃,到了初到天津的人那就成了「坑人的」、「好難吃」。當然,這其中也會有不同城市不同地域之間的口味差異,但更重要的是,是許多人對天津小吃「不解其意」,用了錯誤的方法去吃,或者根本沒有買到最正宗的口味,導致產生了天津小吃不好吃的印象。
  • 天津人吃撈麵,到底有多麻煩?天津人:再麻煩也想吃!
    溫度越來越高了,胃口也越來越差,很多人感覺吃不下東西,在天津無論春夏秋冬都能吃下一大碗的,那一定是撈麵,天津人愛吃撈麵超乎你的想像,隨便一個由頭,來親戚,過生日,生孩子,伏天,都是吃撈麵的藉口,甚至有時候一連吃上好幾天,沒有人覺得吃膩了。